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五戒  成佛之道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 因此当菩萨的人不会因为自己心情不好而不想活,只会看到众生很苦而有「菩萨底忧郁」,菩萨因为慈悲心而想办法让众生离苦得乐,因此就在这世间努力修行累积福德并且帮助众生,引导众生往佛道迈进才是真正帮助众生的方法,不然你帮助众生变得很有钱,他可能身乐而心不乐,甚至有的得忧郁症而自杀;因此教导众生努力修行累积福德智慧,这样也帮助众生得到解脱,只有布施变 admin

2023-10-11

  未受菩萨戒的亡者,容易堕入欲情、眷属贪爱,乃至外我所(名声、财富),所以需要一直呼其名,提醒他集中心念,聆听淨土法义。已受菩萨戒的亡者,若于三乘菩提尚未实证,则如是呼名以帮助他、提醒他忆念淨土法要,将心想转向清淨、不取著世间有;以他生前修福修慧的功德及与淨愿,自然心开见十方佛,一切淨土随愿往生。“情”与“想”的轻重不同,得有恶趣、 admin

2022-06-23

  经中已经明示:对于三界我之七转识,以及我所之阴界入聚、无知、业种、三界爱所生眼等五色根、六尘都是虚妄不实的,能够如是了知而断除将五阴认作是真实我者,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意识觉知心的我不再执以为真实,名为断我见的声闻初果人;七次人天往返可以究竟苦边,证得解脱成阿罗汉,也就是将处处作主心末那之我执,以及五阴之外我所(名声、眷属、钱财等等)、内我所(六识心的 admin

2020-07-27

  当代大师都做不到这一点,因为五蕴的外我所执既放不下,名闻、眷属与利养都极度的执著,完全不顾念自身道业及佛教长远的未来,在极度自我设想的情况下,连身外的我所执都不能降伏,连我见都断不了,又怎能要求他们断除识阴的我所慢(对见闻知觉性的自我执著)?对他们而言,我所慢与我慢的断除是绝无可能的。但这却是他们自称已经断除或一直想要断除的;也是他们口口声声教导四 admin

2020-06-08

  而一般众生都是在外我所的五欲烦恼上不断地扰浊不停;也就是说,众生因为想要继续不断保有五欲的觉知,甚至进而因为贪爱自己所欣乐的五欲的觉知,就会有种种的烦恼。对五欲的觉知不离想阴,而想阴的自性—也就是了知六尘诸法的自性—不断地发起,时时刻刻都有好奇心,不断地想要对六尘有所知、有所见,所以凡夫众生的想阴,全都属于五欲我所上面的烦恼,必然会使想阴 admin

2020-06-08

  [2]想要修习解脱道而证声闻初果、预入圣流,必须先断我见;我见若断,三缚结随后即断;但是断我见的唯一而且不可取代的本质,就是认知及现观六识心的虚妄:现观识阴六识都是缘生之法,都是缘起法所摄的有生有灭之法,虚妄不实,[2]进而断除对内外我所的执取。---------------------------------------第七识意根意根,是心法,有普遍计度执着而想要了知的功能,所以称为意,也 admin

2020-06-08

  我所执呢,如果加以细分的话,又可以分为外我所的执著,还有内我所的执著。外我所的执著就是执著我所有的财富,执著我的家庭、我的眷属,执著我的名声,乃至于执著在器世间所获得的享受等等,这个都是属于外我所的执著。内我所的执著就是指,对于我们六识的见闻觉知性的执著;六识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识,对于眼识的能见之性、耳识的能闻之性,乃至于意识的能知之性的那个执著 admin

2020-06-08

  我所执呢,如果加以细分的话,又可以分为外我所的执著,还有内我所的执著。外我所的执著就是执著我所有的财富,执著我的家庭、我的眷属,执著我的名声,乃至于执著在器世间所获得的享受等等,这个都是属于外我所的执著。内我所的执著就是指,对于我们六识的见闻觉知性的执著;六识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识,对于眼识的能见之性、耳识的能闻之性,乃至于意识的能知之性的那个执著 admin

2020-06-08

  譬如先知法住、后知涅槃者,名为慧解脱之见到,只是初果人;要待后时断除外我所的贪爱,并且能现观解脱的证境以后,方得成为慧解脱阿罗汉。若是已得八解脱的阿罗汉,而不具有解脱知见,不能为人解释解脱的原理(譬如周利盘特伽),就必须加上慧解脱的观行,才能发起解脱知见,才能利益当世学人,所以佛陀就为这一类圣人说不放逸行,使他进修慧解脱的所知与所见;这种人在证八解 admin

2020-06-08

  我所执呢,如果加以细分的话,又可以分为外我所的执著,还有内我所的执著。外我所的执著就是执著我所有的财富,执著我的家庭、我的眷属,执著我的名声,乃至于执著在器世间所获得的享受等等,这个都是属于外我所的执著。内我所的执著就是指,对于我们六识的见闻觉知性的执著;六识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识,对于眼识的能见之性、耳识的能闻之性,乃至于意识的能知之性的那个执著 admin

2020-06-08

  譬如先知法住、后知涅槃者,名为慧解脱之见到,只是初果人;要待后时断除外我所的贪爱,并且能现观解脱的证境以后,方得成为慧解脱阿罗汉。若是已得八解脱的阿罗汉,而不具有解脱知见,不能为人解释解脱的原理(譬如周利盘特伽),就必须加上慧解脱的观行,才能发起解脱知见,才能利益当世学人,所以佛陀就为这一类圣人说不放逸行,使他进修慧解脱的所知与所见;这种人在证八解 admin

2020-06-08

  我所执呢,如果加以细分的话,又可以分为外我所的执著,还有内我所的执著。外我所的执著就是执著我所有的财富,执著我的家庭、我的眷属,执著我的名声,乃至于执著在器世间所获得的享受等等,这个都是属于外我所的执著。内我所的执著就是指,对于我们六识的见闻觉知性的执著;六识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识,对于眼识的能见之性、耳识的能闻之性,乃至于意识的能知之性的那个执著 admin

2020-06-08

  我所执呢,如果加以细分的话,又可以分为外我所的执著,还有内我所的执著。外我所的执著就是执著我所有的财富,执著我的家庭、我的眷属,执著我的名声,乃至于执著在器世间所获得的享受等等,这个都是属于外我所的执著。内我所的执著就是指,对于我们六识的见闻觉知性的执著;六识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识,对于眼识的能见之性、耳识的能闻之性,乃至于意识的能知之性的那个执著 admin

2020-06-08

  由《广论》中落入我见的说法,以及论中后半部止观的双身法,可知宗喀巴是未断萨迦耶见之博地凡夫,而且是落入外我所而贪求女色的极重贪者。因欲界众生都贪着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而为了执着身我不受伤害,身我不死,以俱生等流,造作诸多不善业,执色身为我,这是我见的一种。另外,如藏密应成派中观,以意识心不执着名相,以此为中道,以灵明觉知心起见,以意识乃至意识细心、 admin

2020-06-08

第二个重点,眷属是为我所有的,在佛法名为外我所,所以当亲属失去了乃至死亡,一般众生都会痛不欲生。第三个重点,既然是我所有的眷属,当然是以我为中心、不离我,而我是五阴所成,所以失去了我所有的眷属,也就是失去了我自己,爱别离苦也就出现了,而这种苦不离五阴炽盛苦。首先谈第一个重点:爱别离苦,也就是亲爱的人与我们生离死别。在世间凡是有生之法,未来必定会坏灭 admin

2020-02-21

[2]想要修习解脱道而证声闻初果、预入圣流,必须先断我见;我见若断,三缚结随后即断;但是断我见的唯一而且不可取代的本质,就是认知及现观六识心的虚妄:现观识阴六识都是缘生之法,都是缘起法所摄的有生有灭之法,虚妄不实,[2]进而断除对内外我所的执取。---------------------------------------第七识意根意根,是心法,有普遍计度执着而想要了知的功能,所以称为意,也 admin

2020-02-18

所以,要先把我见确实地断除掉,之后再进一步修断外我所、内我所,还有对自我的执著,才能够成为阿罗汉。在成为阿罗汉之后,对于十八界任何一界的粗相和细相,完全没有执著了,又因为信受佛所说,所以阿罗汉在舍报的时候,他灭除掉一切的觉观,不再让自己存在,他也没有恐惧而入了无余涅槃。其他还有像是外道证得四禅,他们在死亡的时候,是作涅槃想而想入涅槃,正是因为这个样 admin

2020-02-18

(节录自平实导师著《金刚经宗通》第二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2年7月初版首刷)修学佛菩提要先修对治门 金刚般若的实证,并不是对治门的法;大乘佛法中也有对治门,但却是在证得这个如来藏之前,要如何去观行五阴十二处十八界以及内我所、外我所的虚妄,以及建立对于法界实相的正知正见。修学佛菩提道的菩萨们,这个对治门还是要先修;修了这个对治门,不会重 admin

2018-12-27

[2]想要修习解脱道而证声闻初果、预入圣流,必须先断我见;我见若断,三缚结随后即断;但是断我见的唯一而且不可取代的本质,就是认知及现观六识心的虚妄:现观识阴六识都是缘生之法,都是缘起法所摄的有生有灭之法,虚妄不实,[2] 进而断除对内外我所的执取。第七识意根意根,是心法,有普遍计度执着而想要了知的功能,所以称为意,也被称为第七识。(意根是二乘的名称, admin

2018-12-27

譬如先知法住、后知涅槃者,名为慧解脱之见到,只是初果人;要待后时断除外我所的贪爱,并且能现观解脱的证境以后,方得成为慧解脱阿罗汉。若是已得八解脱的阿罗汉,而不具有解脱知见,不能为人解释解脱的原理(譬如周利盘特伽),就必须加上慧解脱的观行,才能发起解脱知见,才能利益当世学人,所以佛陀就为这一类圣人说不放逸行,使他进修慧解脱的所知与所见;这种人在证八解 三摩地

2018-07-23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36条/2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