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龙树菩萨造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问曰:是阿惟越致菩萨初事,如先说:“至阿惟越致地者,行诸难行,久乃可得,或堕声闻、辟支佛地。”若尔者,是大衰患。如《助道法》中说:“若堕声闻地,及辟支佛地,是名菩萨死,则失一切利。若堕于地狱,不生如是畏,若堕二乘地,则为大怖畏。堕于地狱中,毕竟得至佛,若堕二乘地,毕竟遮佛道。佛自于经 三摩地

2018-07-20

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其名曰:尊者舍利子、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阿泥律陀,如是等诸大声闻而为上首。复与无量菩萨摩诃萨俱,一切皆住不退转位,无量功德众所庄严,其名曰:妙吉祥菩萨、无能胜菩萨、常精进菩萨、不休息菩萨,如是等诸大菩萨而为上首。复有帝释、大梵天王、堪忍界主、护世四 三摩地

2018-07-20

彼国众生,菩萨、声闻,悉见此土,及释迦文与诸大众围绕说法,犹如掌中观阿摩勒果。皆生爱乐欢喜之心,唱如是言:“南无释迦如来、应供、正遍知。”于此众会,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释、梵、四天王、菩萨、声闻,皆见安乐世界阿弥陀佛,菩萨、声闻眷属围绕,晃若宝山,高显殊特,威光赫 三摩地

2018-07-20

“阿弥陀佛与声闻俱,如来、应、正遍知。其国号曰清泰,圣王所住。其城纵广十千由旬,于中充满刹利之种。阿弥陀佛如来、应、正遍知,父名月上转轮圣王,其母名曰殊胜妙颜,子名月明。奉事,名无垢称。智慧,名曰贤光。神足精勤,名曰大化。尔时魔王,名曰无胜。有提婆达多,名曰寂静。阿弥陀佛,与丘六万人俱。“若有受持彼佛名号,坚固其心,忆念不忘,十日十夜,除 三摩地

2018-07-20

佛言:“汝所问者,胜于供养一四天下声闻、缘觉,及布施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虽至累劫,犹百千万倍,不可以及。所以者何?以诸天帝王人民,乃至蜎飞蠕动之类,皆因汝所问,而得度脱之道。”〖蜎(xuān)飞蠕(rú)动,小虫类的飞行和蠕动,指形体细微渺小的生物。〗[按]观此,则知净土法门,不独人类之梯航,亦诸天诸仙之宝筏,慎莫泛视。佛土双标 三摩地

2018-07-20

余如声闻。缘觉,菩萨等乘,咸皆以此为基。若夫有大根者,直趣妙觉,彻证吾心本具之佛性,极畅如来出世之本怀,其义深远,姑置勿论。(原标题:如来随机利生浅近论) 三摩地

2018-07-20

若根机稍深,则为说四谛十二因缘,令其断见思惑,证声闻缘觉之二乘果。若是大乘根性,则令其发大菩提心,遍修六度万行。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兴无缘慈,起同体悲。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以及六度万行。度脱一切众生,令入无余涅槃。不见能度之我,与所度之人及众生,并所证之无余涅槃之寿者相。由其四相不著,三轮体空。故令尘沙无明,因之消灭。随其功行,以次证夫十住十 三摩地

2018-07-20

大士谈玄理,声闻会宝坊(此十联言善友)。经宣十二部,偈演百千章。直指菩提径,俱浮般若航。挽回寻剑客,唤醒失头狂。九品标粗妙,三乘互抑扬。炼深终绝矿,簸净岂存糠。示现真弥勒,咨参妙吉祥。圣贤云叆叇,天乐日铿锵。俊伟纯童子,伊优绝女郎。语言工问答,进退巧趋跄。火齐恒流焰,摩尼益耀芒。不须悬日月,何处限封疆。食是天肴膳,餐非世稻梁。挂肩如意服,擎钵自然浆 三摩地

2018-07-20

大士声闻随所适,天华烂熳沾衣裓。各各化身千百亿,神通力,须臾游遍微尘国。听说西方无量乐,法王治化消诸恶。天上人间元不隔,相参错,圣凡平等同圆觉(上三句说尽同居超胜)。长见宝华空际落,朝朝暮暮闻音乐。衣食自然非造作,香台阁,遍周国界常宽廓(具总、别二义)。听说西方无量乐,凡夫浅智难图度。随有愿求无不获,何劳索,珠衣绮馔黄金宅。地似掌平尤广博,八功德水 三摩地

2018-07-20

盖至彼者,由彼佛之神力,非声闻之神通也。今此极乐世界,姑陈其远,聊存十万亿刹之名。究极其归,实超情量数目之外。众生生此,一则佛摄受力不可思议,二则己发愿力不可思议也。而神通何与焉?问:离妄身而求法身,更无法身。则今此妄身即法身也。彼佛便摄此身,致之净土,不亦可乎?若净土应现丈六等躯,不取革囊旧质。当似星陨为石,鸠化为鹰。至此而变,不亦可乎?嗟夫!浮 三摩地

2018-07-20

法王治化宝莲宫,菩萨声闻满国中。普覆犹如天在上,大明胜似日生东。青螺髻接浮云岭,白玉毫辉跨海虹。世出世间无比者,当知体性本来空。天人莫不证神通,一一黄金色相同。散众妙华为佛事,尽尘沙界起香风。身光触体成柔软,乐具流音说苦空。却倚雕栏看宝树,无边佛国在其中。几回梦到法王家,来去分明路不差。出水珠幢如日月,排空宝盖似云霞。鸳鸯对浴金池水,鹦鹉双衔玉树华 三摩地

2018-07-20

(某甲)等,稽首和南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十二部经、诸大菩萨、声闻、缘觉、一切贤圣,受等请,来入道场,证明。今日今时,蒙善知识教,发露忏悔未觉悟时,及觉悟已来,于其中间,三业造罪。身业不善,杀害众生,不可知数;偷盗财物,广若恒沙;淫欲炽盛,污诸净行。口业不善,妄语、绮语、恶口、两舌,诽谤三宝,斗乱无边。意业不善,贪名求利,如海吞流;瞋恚猛火,烧诸功 三摩地

2018-07-20

诸经中知名佛、菩萨、声闻等,皆昔之千子也。太子不瞬,观音也。次摩尼,势至也。次王众,文殊也。次能伽奴,即金刚智慧光明菩萨。次无畏,即莲华尊如来。次庵婆罗,即虚空光明菩萨。次善臂,即师子香菩萨。次泯图,即普贤也。次密苏,阿閦佛也。密苏发心已来,行时步步,心心数法,常念诸佛。今登正觉,生妙乐刹焉。吾谓经行广陌,徒步幽林,固当如密苏之见。即鸣珂入仗,动佩 三摩地

2018-07-20

答卓发之文学无异禅师问:华严会中,二乘如盲如聋,然亦兼摄声闻,以包含无量乘故。此经虽云二乘种不生,乃所宣道品,大小互通,正与《华严.四圣谛品》不异,故有生彼经劫方证小果者。如《大智度论》言:弥陀亦以三乘度生。自应三藏五教总摄,何云不摄小乘?且既通《杂华》,复不能通《杂华》所摄无量乘耶?答:居士既知《华严》摄无量乘,岂不知上德声闻,如身子、目连,杜视 三摩地

2018-07-20

粗言五三,以示义意:一者外道相善,乱菩萨法;二者声闻自利,障大慈悲;三者无赖恶人,破他胜德;四者颠倒善果,能坏梵行;五者唯是自力,无他力持。如斯等事,触目皆是。譬如陆路,步行则苦。“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则乐。此《无量寿经优婆提舍》,盖 三摩地

2018-07-20

三者阿弥陀如来正觉住持力,自然止求声闻、辟支佛心。此三种止,从如来如实功德生。是故言:“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云何观察?智慧观察。正念观彼,欲如实修行毗婆舍那故。】译“毗婆舍那”曰“观”。但泛言“观”,义亦未满。何以言之?如观身无常、苦、空、无我、九相等,皆名为观。亦如上“木”名,不得椿、柘也。&l 三摩地

2018-07-20

但如果是二果以下的声闻人,即使在中阴身的时候听闻《度亡经》,也不可能因此而得到解脱。至于一般泛泛的佛教信众,更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如果有人在中阴身阶段,转向善道或是趣向解脱,那是因为他在生前所修学的善法串习的结果,而不是别人帮忙读诵中阴密法,所能够引发出来的。譬如《阿毗达磨集论》中说:“住中有中,亦能集诸业,先串习力所引善等思,现行故。” admin

2018-07-20

」从佛陀的这段圣教开示中,就知道往生弥勒净土是多么殊胜;能够随弥勒尊佛于当来下生人间成佛时,在于声闻三会—龙华三会—第一会闻法成阿罗汉,并且能够亲值贤劫一切诸佛世尊,亦能值遇未来星宿劫一切诸佛,都能于此不到二劫的时程就能亲值一千九百九十六尊佛座下修学,并且能够提前受菩提记。这是多么殊胜的净土,大心的菩萨当发愿往生,千万不能像此落入外道见的 三摩地

2018-07-20

不离极乐而做布施,只有八地或上品上生的人才可以吗?中等人也应该有神通可往十方世界供养诸佛或菩萨吧?答:据《观经》三辈九品开示,唯有上品生者,能至十方世界供养诸佛;中品生者皆属声闻种性人,不至十方世界供养诸佛;下品生者虽属大乘菩萨种性,然因福德之欠缺,性障之深重,故皆未能蒙佛神力而往十方世界供养诸佛,速集福德。上品生人,若属上生者,生西之后立即亲值弥 三摩地

2018-07-20

一般来说,诸佛自证圣智境界,称为常寂光净土;地上菩萨所住境界,称为实报庄严土;声闻种性所证涅槃,以及声闻种性菩萨所往生之诸佛净土,称为方便有余土;而我们所住的娑婆世界,则叫作凡圣同居土。然而极乐世界同样有这四种净土,譬如常寂光净土,是弥陀世尊自性法身境界,唯佛与佛乃能证之、住之;实报庄严土则是上品三生人所住,摄受有福有慧菩萨根性之人;方便有余土乃中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