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如此音声闻于三千大千世界。复过是数无量无边。下至阿鼻地狱。上至阿迦腻吒天。时四天王各各将领无数鬼神。高声唱言。佛日出时降法雨露。世间眼目今者始开。普令大地一切八部于佛有缘皆得闻知。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乃至大梵天。各各于己所统领处高声唱言。佛日出世降注甘露。世间眼目今者始开。有缘之者皆悉闻知。时诸龙王八部。山神树神药草神水 admin

2021-05-12

但没有关系,我们就按着顺序去作,这些法务,包括《成唯识论释》的出版以及上课,这是佛教界中很重要的事,跟一千多年前唐玄奘所作的事情一样的重要!因为这部论被误导、被误解太久了,功效不彰;其实这部论一直在破的对象就是声闻部派佛教那些人,而部派佛教的遗绪就是释印顺。他们现在继续用释印顺所讲的部派佛教的主张来解释《成唯识论》,那就是全面的扭曲了。 可是我 admin

2021-03-26

  为令能远离魔业诸烦恼,为了令不堕声闻地故,为了令速入如来地故,令了所得法倍增长故,所以诸佛以加持力持诸菩萨。如果没又〔有〕经过诸佛的两种加持,彼菩萨便堕外道及以声闻魔境之中,则不能得无上菩提。所以,如来以加持力摄受诸菩萨。(2)、依据《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91,世尊明示,一切菩萨摩诃萨众无不皆依第四静虑,方便趣入正性离生。因为第四静虑才能让最初趣入正性 admin

2021-02-02

  若无大乘,声闻乘教亦应非有;以离大乘,决定无有得成佛义,谁出于世说声闻乘?故声闻乘是佛所说,非大乘教,不应正理。六、能对治故。依大乘经勤修行者,皆能引得无分别智,能正对治一切烦恼,故应信此是佛所说。七、义异文故。大乘所说意趣甚深,不可随文而取其义,便生诽谤谓非佛语,是故大乘真是佛说。”《大正藏》册31,页14,下25-页15,上14。],却犹然舔食欧美学 admin

2021-02-02

  为什麽要受持三归及佛戒呢戒律的种类及受持的果报世尊把戒律分为多种:初唱三归依戒,次申五戒、八关斋戒;复制声闻戒、菩萨戒等。受持三归依戒,便可不堕恶道,开启出世之因缘;受持五戒除了可保人身之外,也是种下了未来亲证声闻解脱果的因缘;清淨圆满受持八关斋戒一日一夜,未来得有出家修道之因缘;受持菩萨戒乃是种下将来可以开悟明心乃至究竟成佛之因缘。目前正觉同修会 admin

2021-01-18

  (虽然“大乘非佛说”的谬论始于古代声闻部派,日本江户[德川]时代的富永仲基又再举出,然而真正影响学术界的,还是欧美对佛教的文献考古、考据学。)欧美鲜有真实佛教信仰流布,原因之一在于西方人对东方的语言文字及文化风俗有所隔阂,难以了解汉译经典的内涵,无法掌握佛法真义,于是其学术界大多局限于巴利语系的南传佛教和少数梵语佛教文献,并且以考古、文字 admin

2021-01-02

  今日释惟护以表相出家人的身分,扮演了亲厚于世间凡夫出家人的角色,展现了对袈裟僧衣、二乘声闻僧心态的无比执取,他的执取(也同时是误解)可扩展到以为金粟如来倒驾慈航示现为维摩诘大士却必须要对凡夫僧(即任何表相僧人)恭敬礼拜,因为袈裟有如国旗[释惟护,《我的菩提路—从“正觉同修会”的旗手到“叛徒”》(卷五):【声闻戒是释迦世尊制定 admin

2021-01-02

  如来全然不顾此处乡愿者说的辨正法义要“平等友善”,使得乡愿者到死都无法理解:“如来不是慈悲的吗?”更嘶吼着:这不是佛教式的“阶级斗争”吗?当年,玄奘菩萨在曲女城大法会上阐扬宗旨时,带着压倒性的强烈批判,抨击任何邪见,显扬八识正理,申明大乘是佛说,破斥部派佛教声闻人的六识论恶见。玄奘菩萨从来不在乎当时能否摄受对方、是否与 admin

2021-01-02

  或者是说,到底有没有阿罗汉存在?到底有没有见道须陀洹存在?或者是说,到底现代人能不能实证初果呢?能不能实证二果、三果、四果呢?乃至是不是有菩萨可以实证声闻的解脱呢?是不是有菩萨可以实证第八识——永恒存在的如来藏呢?这个都是属于见惑所摄的。也就是说,这个在见解上面应该要把它厘清楚的,如果在这个地方没有把它厘清楚,没有把疑惑断除掉,那他必然导 admin

2020-08-28

凡此,皆因不肯如实亲修无相念佛功夫,以致未曾发起动中定力,以致无法与所观修的真如智慧相应所致;由此可见,欲证声闻涅槃者,于实证前先修定力之重要性。《大宝积经》卷57云:【若人无定心,即无清净智,不能断诸漏,是故汝勤修。】在根本论《瑜伽师地论》卷53,弥勒菩萨也说:又复依止静虑律仪1,入谛现观得不还果,尔时一切恶戒种子皆悉永害。若依未至定2证得初果,尔时一 admin

2020-08-04

  愿我能使声闻乘众生按自己意愿行各自之道。愿我能于佛未出世时,以仙人禁行使众生行十善道,使众生具足禅定、神通等。如有众生贪执己见,有众生信奉大自在天,有众生信奉遍入天、日、月、梵天、帝释、大鹏等,于此众生前,我亦变成大自在天等形象饶益他们。如有饥饿众生,愿我能用血肉布施、救助;如有痛苦众生,愿我能以身体、生命救护。愿我能以长期最大之发心利益损坏自己相 admin

2020-07-30

  经中已经明示:对于三界我之七转识,以及我所之阴界入聚、无知、业种、三界爱所生眼等五色根、六尘都是虚妄不实的,能够如是了知而断除将五阴认作是真实我者,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意识觉知心的我不再执以为真实,名为断我见的声闻初果人;七次人天往返可以究竟苦边,证得解脱成阿罗汉,也就是将处处作主心末那之我执,以及五阴之外我所(名声、眷属、钱财等等)、内我所(六识心的 admin

2020-07-27

  这就是说,六住快满心的菩萨透过四加行——煖、顶、忍、世第一法,去观察蕴处界及诸法等法的虚妄性,双印能取与所取空,因而成就四如实遍智,有了声闻初果的解脱功德。当菩萨以此功德作为基础,再透过参禅的方法去参究真心如来藏之所在;于因缘成熟,般若正观现在前(亲证真心如来藏之所在),也就是发起正确而且真实的智慧,因而成就菩萨初果功德,可以现前观察自他 admin

2020-07-27

  乃至于说你愿意开始来持菩萨戒,每一戒你都有这么多更多更多的菩萨来护持!(《三乘菩提系列讲座》)在佛门了义正法中当护法神的,有许多是威神力极大;譬如韦陀菩萨,据说是贤劫的最后一尊佛;毘沙门天是四大天王里面的北门王,他的儿子在佛教史中非常有名,曾经多次的现身护持佛法,甚至在道教之中据说他就是一般人所称的三太子,其实祂是佛教的护法神之一,也是一位已经证得 admin

2020-07-23

而所谓的三乘佛法,是诸佛以三大无量数劫的时间实证了四种涅槃,究竟解决了六道轮回等问题之后,以自身的体证经历来教导有情众生,如何经由闻、思、修、证的过程,也能够离开六道轮回,超出六凡法界,而逐步成就声闻、缘觉、菩萨以及佛陀等四圣法界。譬如,佛陀在《大般涅槃经后分》当中开示善恶业道、善恶业报、三世因果的道理,而说到:深思行业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 admin

2020-07-23

  《大方等大集经第55卷月藏分第17分阎浮提品》中,佛对涅槃后5个500年后(即2500年后的今天)的末法时期,做了悬记:“若我住世,诸声闻众,戒具足、舍具足、闻具足、定具足、慧具足、解脱具足、解脱知见具足,我之正法炽然在世,乃至一切诸天人等,亦能显现平等正法。于我灭后五百年中,诸比丘等,犹于我法解脱坚固。次五百年,我之正法、禅定、三昧得住坚固。次五百年, admin

2020-07-22

  他们求悟的精神远胜过醉生梦死的众生,他们发起成佛的心志是三千大千世界一切声闻阿罗汉加总之所不能及,他们深信人生至要的是亲证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如是全力以赴,江西、湖南(简称为江湖)不断寻访禅师,但求一语、求法无辍。即使像这样被说为“在这个诱人的开悟陷阱,步步深入很难脱离”,禅子们一样无怨无悔,莫说一生这样过,十百千生也这样过,因为他们是 admin

2020-07-12

  这也是菩萨摄受众生来成就自己的佛国净土的方法,从三乘菩提的修行内涵及过程,可知声闻、缘觉利乐众生的法身慧命实属有限,唯有用佛菩提法来救度众生的法身慧命最为殊胜,影响众生无量世,因此菩萨想要利乐众生,当以救护众生的法身慧命为先,让众生可以修学正确的佛菩提道,乃至未来可以成佛。综合上面说明可知,救护众生的性命,仅利乐众生一世而已,不像菩萨救护众生的法身 admin

2020-07-06

  哪三乘菩提呢?就是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佛菩提。所谓的声闻菩提,就是声闻人听闻佛的音声法教开示,知道有涅槃本际不灭,因而观察及觉悟四圣谛等解脱正理,因而断了见惑、思惑,死后入无余涅槃的菩提分法。也就是说,声闻是以四圣谛为主旨,四念处观为观行的法门,以八正道为实行的方法,因此断了三缚结──我见、疑见、戒禁取见,成为初果的须陀洹,乃至断尽五上分结──色界 admin

2020-07-06

  】(《杂宝藏经》卷2)波斯匿王在佛世的时候,不是以世尊的声闻弟子来示现,而是为了护持世尊的正法,以国王之身来作为外护,这包括说护持、供养世尊以及诸声闻弟子;并借着国王之身,将护一国人民前去听经闻法。其实波斯匿王当时的证量,已经是很高了,有经文为证,在《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之中有这么一段的经文:【尔时世尊告大众言:是波斯匿王,已于过去十千劫龙 admin

2020-07-06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9   …   71   72   下一页»   共1432条/72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