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因为正解脱是断我见、我执,乃至菩萨证得诸果报,才是正解脱。对布施的修行,应当这样看待财物:譬如有人要走好几千里远路,身上背着很多很重的金银珠宝,当然到不了目的。如果只走上一、二公里,背上五十公斤的珠宝也愿意。可是如果要徒步走上三百公里,你就得考虑了:“我还是把一半送给好友吧!因为太重了,一定走不到故乡。”财宝也一样,远行时身荷重担的财 三摩地

2018-07-23

也有人是为了清净自心的因缘,希望自己的心常保清净,这叫作清净的布施。还有一种人更深入观察:我现在正在布施,是谁在布施?没有人在布施。又是谁在接受布施?也没有人接受布施。现在又是布施什么财物呢?布施的财物也是无常,施者也与常,我又是以什么缘故来布施的?这样思考清楚了:原来我是为了净除烦恼而布施,为了成就道业资粮而布施,布施者与受施者以及布施这件事, 三摩地

2018-07-23

修布施的福德也是这样:布施的财物、身力,或多或少或粗或细,或者只是随喜心,或者亲身前往佐助,或者有人在很远的方看见、听到而随着心生欢喜,由于心是平等性的缘故,所得到的果报就没有差别:同样都有福德。所以平等心很重要,但怎么样是平等心?在悟前总是不平等的,你得要悟了才是真平等。所以悟了之后,纵使自己身边刚好没有财物可以共襄盛举,也应该以欢喜心来随喜赞 三摩地

2018-07-23

一、在家菩萨修学佛法为什么以布施为第一要务?因为在家菩萨修证佛菩提道,必须先修集见道、修道、入、成佛所必须具备之福德。福德不具足,则没有可能进入大乘见道位中,欲求修道实证及成佛即无可能。所以菩萨以修施为首,次及持戒、安忍、精进、禅定,然后才能证悟而发起般若智慧,进入大乘见道位中。而且,不是仅仅见道必须有福德为助,乃至见道后修学相见道位观行所得之智 三摩地

2018-07-23

佛开示:如果有人这么说,就反问他:有没有布施与接受这回事?如果他说没有;明明有人接受布施,拿了钱就可以生活下去;又为什么你们这些大师接受了数十亿、百余亿的布施,道场就可以建起来了?既然你建起大寺院,而你现前有五阴存在,你的五阴也接受了一百多亿元布施了,怎能说没有布施这件事呢?只有从实际理——从真如心、如来藏——自身的立场,才可 三摩地

2018-07-23

修布施的福德也是这样:布施的财物、身力,或多或少或粗或细,或者只是随喜心,或者亲身前往佐助,或者有人在很远的方看见、听到而随着心生欢喜,由于心是平等性的缘故,所得到的果报就没有差别:同样都有福德。所以平等心很重要,但怎么样是平等心?在悟前总是不平等的,你得要悟了才是真平等。所以悟了之后,纵使自己身边刚好没有财物可以共襄盛举,也应该以欢喜心来随喜赞 三摩地

2018-07-23

可是等到有一天终于找到最好的福田了,譬如真正妙法,而且是八、十菩萨大菩萨主持的道场,他却又出生了悭心,又在那大菩萨身上寻找过失:这位八菩萨怎么冬天还要穿衣服?怎么夏天还会流汗?他为什么也要吃饭?吃了还要去拉!这叫八菩萨吗?有问题哩!寻求菩萨的过失了。然后又想:听说八的在家菩萨自己应该很有钱,可是他虽然什么都能舍,又能教人家舍财布施,但为什 三摩地

2018-07-23

但若明知受施者已在破坏,也知道他们会将所受财物用来破坏,就不该布施了,否则就成为帮助破法的共业;这与受施者暗中拿去花天酒、做诸恶事不同,应区分清楚以免后患;但若不知破法者即无过失,非故意故。2、如果施主在佛身布施了,不管佛在后来有没有使用,果报都已经确定了。〖复次,施主若施佛已,用与不用,果报已定。施人及僧,有二种福:一从用生、二从受生。何以故? 三摩地

2018-07-23

他所依靠的老板如果舍报或离开了,他也就只好跟着贫穷下来,他的财物无法留在手里,所以布施还真的有许多方要好好的较量。有智慧者,深入观察人间的种种快乐,乃至天上的种种快乐,或者转轮圣王的快乐,虽然是很微妙的,但是这些快乐终究是无常的法;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布施时不是为了求得人间、天上、转轮圣王的快乐而做布施,应当求佛菩提之乐而做布施,将所有布施的福德 三摩地

2018-07-23

他所依靠的老板如果舍报或离开了,他也就只好跟着贫穷下来,他的财物无法留在手里,所以布施还真的有许多方要好好的较量。有智慧者,深入观察人间的种种快乐,乃至天上的种种快乐,或者转轮圣王的快乐,虽然是很微妙的,但是这些快乐终究是无常的法;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布施时不是为了求得人间、天上、转轮圣王的快乐而做布施,应当求佛菩提之乐而做布施,将所有布施的福德 三摩地

2018-07-23

他所依靠的老板如果舍报或离开了,他也就只好跟着贫穷下来,他的财物无法留在手里,所以布施还真的有许多方要好好的较量。有智慧者,深入观察人间的种种快乐,乃至天上的种种快乐,或者转轮圣王的快乐,虽然是很微妙的,但是这些快乐终究是无常的法;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布施时不是为了求得人间、天上、转轮圣王的快乐而做布施,应当求佛菩提之乐而做布施,将所有布施的福德 三摩地

2018-07-23

他所依靠的老板如果舍报或离开了,他也就只好跟着贫穷下来,他的财物无法留在手里,所以布施还真的有许多方要好好的较量。有智慧者,深入观察人间的种种快乐,乃至天上的种种快乐,或者转轮圣王的快乐,虽然是很微妙的,但是这些快乐终究是无常的法;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布施时不是为了求得人间、天上、转轮圣王的快乐而做布施,应当求佛菩提之乐而做布施,将所有布施的福德 三摩地

2018-07-23

第一、因为布施能破除烦恼:众生最多的烦恼就是我所烦恼,众生对于我见烦恼,还没有机会接触到时,一般烦恼都是我所上面的烦恼;譬如这是我所有的眷属、我所有的房屋、我所有的田、我所有财产、我所有的名声、我所有的权利、我所有的power,这就是众生的我所烦恼。如果能布施,就能渐渐破除这些我所烦恼,他会开始认清这些都是无常之物、无常之法,何必悭贪?如果能布施,就 三摩地

2018-07-23

摩诃萨不一定是指初以上,有许多经中说证悟如来藏而生起般若智慧的人就是摩诃萨),你证悟而成为摩诃萨了,以后布施时应当如法求物,不可以再像以前在凡夫位时,以克扣父母的供养来布施,否则就是不如法求物来布施。若能如法求物,持以布施,就称为一切施。永远都以清净心来布施给接受的人,也叫作一切施。布施时不计较所施财物的多寡,即使身边正好财物不多,也能拿出来布施 三摩地

2018-07-23

有时杞人忧天:“万一震把我的房子震垮了,我要再盖房子时没有钱,那该怎么办?”这就是借身命,结果就没有办法乐于布施了。第五、不相信布施的因果,所以就不肯布施了。“佛说布施给盲生,未来誉还得百倍之福报,到底是真的、假的?”不相信布施的因果,所以每次布施之前就怀疑,怀疑到最后就留着自己用,拿不出去了。同理,想要去做义工时心中也想:&l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你是个修行人,而众生是在世俗法里面混的人,所以维持你这个修行的基本生活,比维持花天酒而好吃懒做者的生活重要!这并不是菩萨们爱分别、执着在分别心上,而是以智慧来应对习性不好的众生。有很多人都弄错佛说的无分别的意思了,所以听到我这样子说,就骂:你这样就是有分别啦!那么我们倒是请问他们:佛有没有分别?佛如果没有分别,又怎么会说:这个人你得要教他数息 三摩地

2018-07-23

因果不择生,如同大含养万类。等有了钱,未必会能真诚供养。佛,要的不是供养,而是因供养而能解脱的你!就是说,一切都是给自己做的。有一块,能全部捐出就是满善。有一块,说少而不去行善,等真有了一百万,未必会去真诚的做。一切都是给自己做,都是利益自己的!真智慧者,不求无因之果。真明白者,信受奉行!二、这是我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一个学佛的农村居士,在集市的摸奖 三摩地

2018-07-23

」5、如果努力精勤布施,这样自己的身心才能得乐,也能够让他人得到快乐。6、在《杂宝藏经》当中,由于阿那律过去生曾供养辟支佛,因此而感得九十一劫的常住快乐、饮食不虞匮乏的果报。布施就像种田。世尊教导我们,布施就像种田一样,我们行善、修慧就好像农夫在田里种下种子,将来就能够得到福慧的果报,而且即使所作下的功劳微少,未来所获得的果利也会很大,所以就又把布 三摩地

2018-07-23

从此,张傻子兢兢业业干活,不辞劳累,任劳任怨,这样一年下来,到年终时,张傻子找东家领工钱。万财主昧了良心给张傻子一瓶油,张问:"不是要给一头牛吗?怎么成了一瓶油?"万财主双眼一瞪,怒道:"明明是一瓶油,哪是一头牛?"张傻子没再坚持,拿起那瓶油出门而去。等张傻子空手回来时,万财主觉得奇怪,上前问道:"干啥去了,给你的那瓶油呢?"张傻子平静的回答:"我把它 三摩地

2018-07-23

因此就运用神通变化出一座狱来,呈现在菩萨的面前。并对菩萨说:布施济众,死后灵魂要堕山狱里去的。里面用火烧、煮沸等万种毒刑来使布施人遭受残害。你为什么要行布施呢?菩萨答道:哪里会有行布施有功德而入太山狱的道理呀天帝释说:你如果不相信,可以问一问这狱中受罪的人就是了。菩萨于是就问那些在狱中的人说:你们是因为什么缘故到狱中受苦的呢?这狱中受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