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善知识也没有说过,也没有保证过,将来你就可以一步轻轻松松地走过第二大阿僧祇劫,这世界没这么便宜的事情啦,绝对没这么便宜!那个是要你拿出你世间的性命来换得的,如果没有精进到这样的地步,如何可以显示你可以获得这殊胜的果位的殊荣,那是不可能的!因此如果你要还价的话呢,那你就要认命,你要从这点开始就要很清楚地知道,当你开始讨价还价的话,你是在你菩萨道的路上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真正能够被称誉的人,以戒行来说,叫做二地满心的菩萨。真正能够从解脱有一点所得的,然后可以不再生生世世迷惑中流转的,叫做远离整个胎昧,那是三地满心位菩萨。于世间法的智慧能够多修学而了知者,是五地满心位的菩萨。然后能够远离末那的种种不善性,那个叫八地菩萨。真正于法界中受职法王子位子的,是十地菩萨,所以以这样来看的话,真的没有什么好去衡量,好去接受他人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可是当你就是觉得自己修行真的很好的时候,那个念头,那个想,你要把它活生生地掐死,你要生起惭愧心,好好地忏悔,自己于出世间法中,这样生起贪染名誉的过失,生起轻慢自得的过失。出世间法的成就,就是不要世间法的恶法为伴,不是因为希求世间的赞誉,而来成就出世间法的。你要把这个爱瞋、毁誉的心,轻轻地丢掉,从这些众生对你的赞叹和诋毁里面走出来;像是自己的五蕴身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可是,今天你听了,就要想:世间的人关心的事,都是以为他可以主宰的、都是眼前现下的事;而我自己呢,我关心的是佛道佛事,我关心的都是尽未来际,至少我关心的是我舍报以后,会何去何从?这都不是一般人所关心的,因此「道不同,不相为谋」,我只能够走我自己的道路,行我应该尽的菩萨行,世间人要的三界有,是他们的份,毕竟我有佛法为伴,有诸佛为伴,有大觉者作我的明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通常作这样主张的人,他是说不出来大乘跟小乘具体的修证差别,只有可能含糊笼统地说:“哎呀!对于厌世观念很浓的人,就说解脱生死的法门啊!然后这样就叫作声闻的小乘。然后对于根器深厚而又悲愿化世的听众,那这样就是菩萨的大乘。”可能他又转着又会说:“事实上佛法又分为五乘:人乘、天乘、声闻乘、独觉乘、菩萨乘。修上品五戒十善的人生天,中品五戒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众生无边誓愿度」应该进一步来解释,因为永远永远永远的永远,不管这宇宙怎么成住坏空,不管你将来修行多么好,摄受众生的智慧能力是如何地高明,这永恒的永恒,这永恒也没有尽头,众生是度不完的。你必须要体认这个事实,不管你已经成佛安乐多久,不管你再怎么努力,众生永远是度不完的。你从这个时间点,你就要知道这件事情。所以你要甘愿于众生的懈怠性,你要甘愿于众生之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你要转过这个念头来想,就是因为有这样的业果性可以成就,所以我们才可以自在地学佛,将来可以成佛;当我们都不去造这些恶业的时候,以后我们就会和这些恶果绝缘,这我们所领受的未来的一切都是善的境界,这样不是很好吗?这样得到也才会心安理得啊!而对于以前的恶业,将来会产生的恶果,也当作是还债来想,乃至想想世间人说的「知过能改,善莫大焉」,只要我们肯诚心忏悔,对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但是如果你今天还是可以懈怠的话,你想想看,围绕在你身边的这些神,心里作何感想?他会不会心里面很失望?会不会想要离开你?假如你的懈怠实在是太离谱了,几乎每天都不在心上用功,也都忘了在佛前的发愿,这些神就会慢慢地离开你,因为你违背你的誓愿,并不是他们懈怠他们的职责啊!而我们在座的每一位,总有一天,你也会去摄受别人,然后在他旁边作一位神或菩萨。那你以这样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第二种如来说法叮咛的体例,就是像是《华严经》说的,在你入圣位之前,在你入地品之前,一定会讲一个东西,不管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都应该会讲。像是〈净行品〉中所说的,你一定会在你的日常生活的诸行里面,在你的回报众生行中,而生起回向心。比如说,拿一个杯子,你的念头就是「当愿众生如我一样得清净心,将自己的一切浊垢都予以清洗」,类似这样,那你开门的时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在这些次法上,佛经里就也不需要特别一条一条地来讲。但是如果讲菩萨的科目的话,还是会有的,但是一般你并不一定会去意会到。比如说经典说菩萨呢,第一条、第二条……,你看有的经论它就这样列的:菩萨不会怎么样作,菩萨会怎么样作,菩萨不会怎样、起哪种心念,菩萨会怎样、起哪种心念……。你想,奇怪,这样看起来都很像戒行,因为有的菩萨不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或者是说,你开始转变这心态,知道你不是为了增长自己的我所,不是扩大自己的我见的势力范围,而是单纯地为了修行自己的道业,因此虽然还是取用这世间,可是许多的地方,你的顺位调整了,你可以权当布施而给予别人;有的地方,你可以晚一点再来受用;有的地方,你可以受用世间人所认为的比较低劣的东西;乃至有的地方,你根本无有心思来受用。在许多的层面上,你也会去注意到: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些呢,如来藏都已经完整地记录下来,没有一笔会漏掉的;那如果在这修学的过程中,你可以开始想:你是不是应该回报众生?是啊!你是不是应该从一个时间点,要慢慢把亏负众生的地方给它补回来?如来藏可没有亏负我们,祂可是任何境地还是帮助我们;但是想想,我们都是拖着祂往这三恶道中奔驰,祂也从来没有叫屈过。也就是说,我们没有如来藏好,我们的体性实在是太污秽了,我们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为什么呢?就是因为那个地方你所经历和熏习的都是各种不善的作意心所来侵扰,所以你已经建立了不善作意的认知。这句话什么意思?就是说虽然你当下不一定会承认这个不善的作意是对的,可是你了解它的内涵。所以说,即使你想还是宁可不要去了解,假装不知道啦,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因为在那个罪恶世界里,你就是会了解杀人啦、放火啦……这些恶事,而且大家都觉得这个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证悟不证悟,它是督促一件事情:你到底是不是菩萨?所以归结回来,就是说菩萨种性很特殊,就是说证悟菩萨最后会不断的转依到如来藏、转依到如来藏的体性上去;而生生世世无量辈子的熏习和实证这个心体,会让他的末那意根所要如来藏含藏的种子慢慢地转变,渐渐地妄心也出离这种种的虚妄想。像这样,每一辈子对于这世间的贪染都有深刻的认识,对于污染法都有想要克制的作意,这样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可是佛菩萨所产生的智慧不是这样的,所引生的三昧境地也不是这样的,在任何时间、任何境地、任何时空点,祂都能显现,只要不违背因果,祂就可以显现,所以如来藏的功德藏是超过一切诸法,祂真的是可以出生一切诸法。而我们无始无明而产生的思决定,让我们被这些无尽的业果所缠缚,所以如来藏产生了符合我们业道、业果的种种功德藏,祂一样满足我们,但这不是世间法说的机率问题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祂每天24小时,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刹那,这样无私地照顾着我们,从来没有过有一个剎那是为了祂自己。我们在反省之余,虽然没有办法达到像如来藏这样全然地无私无我,虽然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做到每一刹那都可以为了众生而放下许多自己的事情,没有办法达到像如来藏这样究竟的境地;许多的时候还是不断地想为自己来作些什么,想要于世间法多要些什么;但在这种情况下,你还是可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个意思是说:如果你现在要取世间的东西,你要开始懂得把顺位调整,以前你总是把自己排在第一,那你就从现在开始慢慢地调整为第二或第三或第四;当你要做什么之前,你要先观察,这个东西是不是众生需要的?你要开始考虑将这世间物品先让给他们,因为这世间法是他们要的,不是你真正需要的;这些世间法是他们所热爱的,可是却是佛陀所指责的。那你在这个学佛的历程中,是希望佛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对于这个世间的「所依」,我们从无始以来就都已经深深地误会了。都误会有一个「我」,以这个「我」来作为所依。因此现在就要转过来,知道我们真正的所依是这个如来藏,而非是无始以来所认为的「我」。可是要谈论到所依——如来藏的话呢,那如来藏祂有没有祂的体性呢?有!如来藏确实是有祂的体性。但是祂的体性呢,如果真要说的话,就是祂对我们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刚到新加坡的时候人生地不熟,每次问路,被问的人都恨不得亲自带我去,也真有人送我到目的地的。孤身在外,一有困难,不用张口就会有人主动上前来帮忙。下雨的时候没带伞,几次被人同邀共打一把,伞不大,分享的却是温暖。有天下午去逛街,真是湖也会走错路,不小心坐过了半站。方位大概是知道的,只是不晓得到底哪站下比较讨巧。跑上前去问司机,司机正在等红灯,很热心地给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世间科技到现在为止,我们可以看到,之前所建立的假说,仍然不断地被新发现的事证所推翻;而一直以来诸多发现的呢,则只是不断地证实佛陀在二千多年前说法的正确性。既然说佛法是世间唯一而且能够让众生究竟解脱的,当然也不是随便一般人的心性就可以修学的,这是因为善根、心性和真实正理之间的差距实在太大,所以无法和甚深微妙的佛法相应。因为这样,所以我们可以在阿含诸经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