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这位老喇嘛要传我男女双运法作者:张改过这位喇嘛年纪大了,在汉也不是太出名的人,又牵扯男女的丑事,也就不说他的法名了。2009年,对班玛德勒产生怀疑时,心里很空虚,就又想起了2007年夏天认识的这位老了。我给他老人家联系了,他很热情,到我住的方来做法事,还给我传了曼达。他每月的初一、十五都做荟供,我也买些供品去参加。说实话,他在我住的方做完佛事,是有点 三摩地

2018-07-23

《瑜伽师论》这在无著菩萨的《摄大乘论》也有明确的说法。虽然末学不是很理解教为什么要这么修行,但双运法真的违犯大乘戒律吗?-------------第一,楼主引用的原文最好解释一下,以免误解。原文何意?末学理解(如有偏颇欢迎指正),菩萨居家,见一位无亲人的女人,修习淫欲之法,然后向这位菩萨求淫欲法。菩萨这时为了使其舍去不善之业(淫欲之法),出于慈善心,与她行非 三摩地

2018-07-23

密宗双修法究竟是歪道邪魔法、旁门左道,还是密宗学人所谓的?这个问题争议很大,现实是更多被密宗某些教派不良僧众作为的借口到处传播,还美其名曰普法,不识法之殊胜处、法之囿,误人慧命,实为谤法。而且有些所谓的、上师不畏因果,以诱骗威逼强行与一些所谓的明妃佛母发生关系,满足自己淫乐,甚至多人共一个明妃或一人找多个明妃,置社会伦理、世道人心不顾,造无量业报 三摩地

2018-07-23

话说难陀比丘出家之后,因为心中仍然贪爱出家前的妻子孙陀利的美貌,而没有办法精进修学;所以佛陀就用神通力把他带到忉利天,让他看到正在等待他生天的天女,各个天女的美貌都远远超过他的妻子;所以难陀就放下了对孙陀利的贪著,开始努力精勤持戒修学,一心就为了想要赶快生天,和这些美丽的天女在一起。这样努力修行了一段时间之后,佛陀又带著他来到镬汤狱去,让他看 三摩地

2018-07-23

在有不少人,有到处进香拜拜的习惯,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如果我们在宗祠或是其他方来祭祀的话,这个布施到底有没有人领受到?如果有的话,那么是由谁来得到供品的受用呢?关于这个问题,世尊开示说:【随其祠处,而为受者;若近树林,则树神受;舍河泉井、山林堆阜,亦复如是。】(《优婆塞戒经》卷五)这意思是说:就看你是在什么方来作供养祭祀,就由那个方的鬼神, 三摩地

2018-07-23

这是因为这些僧众经过三个月—九十天—的结夏安居,在这九十天当中,不断精进努力的修行,所以会有许多的出家僧以及菩萨,得到了佛菩提道或是解脱道的实证,所以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又称为佛欢喜日;因此在这一天,我们为往生的父母,以饮食等四事,来供养有果证的菩萨、众僧的话,福德非常的大,所以能够度脱七世父母、六种亲属,都能够让他们得出三途之苦。而这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弥勒菩萨在《瑜伽师论》卷七十五说:「回向者,谓以一切施等诸行,愿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所以回向的真义乃是为了透过菩萨一切的善净行,希望增上自己与众生在解脱道及佛菩提道的成就,等而下之才是在世间法上面的遮障减少、福报增广,故以利益众生及自己能够在佛道上的成就为主,若离此目的,无法成就回向的功德。故在《小品般若波罗蜜经》须菩提尊者因弥勒菩萨的 三摩地

2018-07-23

问、经云:菩萨代众生受狱苦,如三禅乐。然而,狱众生所见到的狱,他们所受的狱苦,是他们自己的业力所变现出来的。各人的因果各人自己受,他人无法承担,也就是即使菩萨想代众生受狱苦也不可能。但经中为何又说菩萨代众生受狱苦?答:经中有说不可思议的菩萨摩诃萨,修大方便引接众生,其受生死无量大苦不以为患,也就是说菩萨摩诃萨故意示现逆增上缘来显发成就诸 三摩地

2018-07-23

那为什么经中又说念一声佛号,能消八十劫的业呢?未受报之前,业种既然完好被第八识保存,那它就不应被佛号消除才对。2.另外,杀人犯念佛号,能将其第八识中贮存此世杀人的业种消除吗?哪些业种可以通过念佛号来消除?哪些业种不能被佛号消除?答:1.佛在经中有开示:「一念具足十二因缘」或者「于一念顷能摄广大无量善根」,同样的道理,念一声佛号就有无量种子现行流注,因 三摩地

2018-07-23

藏菩萨本愿经》是可以持诵的真经吗?(萧老师言,除根据法义外,不得以考证等方式判定佛经的真伪,故求问。)4.以持诵《藏菩萨本愿经》作为增长福德之主修是否恰当?忆佛拜佛亦以藏菩萨为对象好不好呢?5.末学深感身心之苦大大障碍断除我见之观行,遑论求开悟,这似乎属于因果问题,请问上面的方式有帮助吗?(因为因果不可违,布施种下的福田应不能抵销过去的恶业。) 三摩地

2018-07-23

就是一般(未受五戒)人自杀,根据一些所谓灵学大师或有阴阳眼之人皆说:「自杀之人其灵魂皆留在原每天重复演出自杀动作,受尽痛苦。」请问是否真有其事?又其中阴身为何不随第七识去轮回呢?----------------------------------------------------------------------------------------------------------------------------------------答:一切有情的中阴身寿命都只有七天 三摩地

2018-07-23

其实,无论是学术上的争议,还是佛法上的辨正或争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都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辩论,使道理越讲越清、真理越辨越明,谁对谁错,公道自在人心,本是同根生,何必采取下三滥的手段,从阴沟角落里放冷箭呢?这样的作法,既无助于客观公正解决问题,也与佛教的教义教规中以戒为师的要求相去十万八千里。于是乎,从2003年开始,就有一些微信、博客炒 三摩地

2018-07-23

为什么大家总是对萧平实居士的书一再诽谤?(文/心悟法师)本文作者为中国杭州佛学院老师(址:浙江省杭州市天竺路112号法净禅寺内杭州佛学院)好久没有发表博文了,最近一直在忙着唯识学研讨会的筹备,最近我也一直在深思一个问题,学术和信仰之间的关係。现在很多的出家人都在搞学术,总是用一些文本考证的方法在考证佛陀的教法。有的时候,理性的想想,佛教毕竟是佛教, 三摩地

2018-07-23

现世父母师长(现世有缘众生)及此基主,屋内屋外有情众生,及法界一切有缘众生,福慧增长,善根增长,早生善处,归命三宝,悉发无上心,修学正法,早证菩提。回向×××色身康泰,福慧增长,善根增长,道业增上,护持正法,弘扬正法,摧邪显正,早证菩提,求护佛向正道,早成佛道。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三摩地

2018-07-23

此别境五法,遍三界九(欲界、初禅乃至非想非非想处),与前七识或多分或少分或全部相应,故说与此(七识心王)相应。此别境五法乃是七识心之体性,七识心生已,必具此五法之多少分,非离识七心王而有别境五法,故说别境五法与此(七识心王)相应故。善十一法,唯遍行三界九,不遍行于三性,不遍行于一切时,不遍行于八识(唯除究竟佛),故非遍行法。阿赖耶识离见 三摩地

2018-07-23

那你说:好啦!那有的人就想,因为他们也搞不清楚,就糊里糊涂先礼拜了上师。可接下来就赶快去礼拜佛?不是!那你说:为什么还不是?因为他又说:我是你的上师,你来这个道场,就要按照上师我所说的规矩;但上师我还有上师,就是你的师公,你要先礼拜他,因为我的法是他传的。好!你这又糊里糊涂对一个画像来礼拜。礼拜完以后,接下来那旁边不是很多画像吗,那就是你师公的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不幸遇到的是藏密教,恐怕就不仅仅是走不出轮回了,还得要长劫在狱中久住,难有出期。后来,恭阅了萧平实导师的著作,知道今生已经不会在修行的大方向上走偏了,可是却发觉,阅读萧平实导师的著作时,内心虽然欢喜踊跃,可真要将萧平实导师的法语开示,运用于日常生活的实修中,却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以萧平实导师创导的无相念佛这个念佛法门来说,阅读《无相念佛》这本书 三摩地

2018-07-23

十一世纪左右,回教军队进入印度灭除秘密大乘时,秘密大乘的残余势力进入,与当苯教结合成教。可是,天竺当时的秘密大乘是佛教吗?其实,秘密大乘是否认以释迦为教主的外道宗教,根本不是佛教。日本平川彰在《印度佛教史》中说:独立的密教经典是作大毘卢遮那佛(Mahāvairocana,大日如来)的说法,但是大乘经典的教主是释迦,纯正的密教是否认以释迦为教主而出现的佛教。以 三摩地

2018-07-23

没有任何宗教像佛教这样,如此难以清楚明确说明。(髻智比丘著,《亲近释迦牟尼佛》,释见谛、牟志京译,台北,橡树林,页8-9)髻智比丘提出了佛教是什么的问题,但是他并没有解答这个问题。他著作《佛陀传》应该就是提供佛陀的生平资料,由读者自己来判断佛教到底是什么吧!彻尔巴斯基在1920年说欧洲研究佛学已过了一百年,仍然不能清楚说明佛教是什么。如今时间又过去一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我们仔细阅读这本书,可以发现萧平实在书中将中国禅宗明心见性的佛学理论、修定功夫,以及具体培植福德、建立参禅知见的方法,有系统建立理论体系、铺陈次第、架构程序,使得中国禅宗僧人如何明心见性的法门,终于在现代的语言体例下第一次被具体阐述出来。萧平实后来又陆续写了七辑《公案拈提》系列,效法禅宗丛林祖师拈提诸方未悟以摧邪显正、逐鱼目于珍珠之外的作略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