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在大乘法中,一念无明可分为四种住地烦恼,就是见一处住地、欲界爱住地、色界爱住地、无色界爱住地,无色界爱住地又称为有爱住地。“住地”的意思是说觉知心所住的境界,也就是说,住于一个境界中,不能了知这个境界是虚妄而执着不舍,所以称为住地。像见一处住地,就是住在有一个我的见解中,误认为五阴的全部或部分是恒常不坏的真实法,而以之为我;那欲界爱住地, | admin 2019-04-24 |
|
无始无明尘沙惑与一念无明四种住地的见惑与思惑,还有一项重要的差异,就是与众生的觉知心相应不相应的差异。譬如《胜鬘经》中,胜鬘夫人向释迦世尊这样的禀白,说:【烦恼有二种,何等为二?谓住地烦恼及起烦恼。住地有四种,何等为四?谓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此四种住地,生一切起烦恼;起者,刹那心刹那相应。世尊!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世尊!此四 | admin 2019-04-24 |
|
在《胜鬘经》里面也提到一念无明就是四种住地烦恼。什么是四住地烦恼呢?就是见一处住地、欲界爱住地、色界爱住地、无色界爱住地。什么是“住地烦恼”的意思呢?首先我们来讲一下,“地”就是境界的意思,“地”也有心地的意思。住地就是觉知心所住的境界,觉知心住在四种烦恼的境界,就称为四住地烦恼;或是烦恼住在众生的心地当中,也称为四住 | admin 2019-04-24 |
|
但是众生为什么会一再的造业呢?就是因为这一念无明四种住地烦恼常住众生的觉知心中,所以众生在受业报的过程里面会不断的起惑造业,所以就必须在六道里面生死轮回受苦。这也就是地藏王菩萨所说的:“南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非是罪,无非是业。”意思就是说,在这个娑婆世界南瞻部洲的这些有情众生,就是因为一念无明四种住地烦恼常住众生心中的缘故,所以连起个 | admin 2019-04-24 |
|
譬如,眼扶尘根(也就是眼球)所接触到的外色尘,属于眼扶尘根所摄入的色尘,就是外色入处,所以眼扶尘根是外色入处;外色尘进入眼扶尘根眼球时,色尘影像在眼球的视网膜是倒立的,但那不是我们所看见的色尘相,因为我们所看见的色尘相都是正立的,那倒立的外色入影像,透过视神经传导到眼胜义根,也就是头脑中掌管视觉的部分,如来藏就变现出内相分正立的色尘,与外相分的色尘 | admin 2019-04-24 |
|
因此佛在《杂阿含经》卷9,斩钉截铁地说:“诸所有意识,彼一切皆意、法因缘生。”就是强调一切粗细意识,都是生灭法,不是常住法。根据《中阿含经》卷54记载,有一回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时,荼帝比丘产生了这样的恶见,他说:“我知道世尊这样的说法,如今这个识会往生到后世去,不会另外变更出生另一个新的识。”比丘们听到之后,赶紧前往阻止荼 | admin 2019-04-24 |
|
如今末法时期,学佛人能证得解脱果的极少,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如实地了知五蕴和十八界,没有如实地现前观察五蕴十八界法的虚妄。众生正是因为不了解五蕴十八界的内涵及虚妄性(即不了解自我的虚妄),更不能在佛法修行中实际观行、认定五蕴十八界虚妄,从而在三界中头出头没,流浪生死。佛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学佛之人如能厘清五蕴十八界的内涵,六时之中,在在处处,历缘 | admin 2019-04-24 |
|
虽然我们在十二处当中没有详细地介绍六尘,但是我们在十八界当中,会把六尘的部分作一个比较详细的说明。在这个单元的主题所要讲的是:略说十八界。我们先来看:到底什么是界?界,就是它有个范围,有个界限。譬如说,国与国之间它有个界限,也就是说,它有个范围。同样的,一切的世间法它都有个界限,它有个功能差别。界,因为六根、六尘、六识,它有不同的功能,所以我们把它 | admin 2019-04-24 |
|
眼根触色尘以后,接下来,就如同我前面所举的例子,眼根触色尘以后,因为有了变动相,意根就会把眼识跟意识叫起来,把祂叫到这个根跟境所接触的地方来作分别,所以一定要有作意,意根一定要作意。但是意根作意还不行,因为眼识要生起,一定要在第八识中有眼识的种子;如果没有眼识的种子,祂仍然没办法现行。那这样子,空、明、根、境、种子、作意就已经有了六个了。接下来说, | admin 2019-04-24 |
|
各位贤士!如何是色阴炽盛?也就是说有了色阴,色阴就是一切地、水、火、风,及这四大所造之色身。各位贤士!如何是四大呢?四大是说地界与水、火、风界。各位贤士!如何是地界?诸位贤士!这是说地界有两种:有身内的地界、也有身外的地界;诸位贤士!如何是内地界?是说我们内身之中,在身内所摄持的坚硬及坚硬的体性住在我们身内,被我们色身所受持的物质;这是说什么呢?就 | admin 2019-04-24 |
|
或许有人会说:那是入胎以后自然就会有四大——地、水、火、风来制造我们的色身,不必神我、梵我、或父母来劳心劳力的出生我们的色身,只是自然性而已;这样说法的这种人,其实是无因外道、自然外道。色阴是如何形成的?且不举证大乘经典的说法,我们仍然遵循四阿含诸经中的说法为南传佛法解脱道修行者说明。《长阿含经》卷10经文如下:佛说:“阿难!‘缘 | admin 2019-04-24 |
|
如今再以阿含圣教量来证明:当年在《邪见与佛法》书中所说的佛法才是正见;间接地证明:那一些想要以离念灵知心,进入无余涅槃中安住的大法师、居士们都是不肯断除我见的人,证实他们想以意识觉知心进入无余涅槃中的说法,都是误会阿含解脱道的邪说,都是未断我见、未断三缚结的凡夫。有智慧的南传佛法学人与法师们,如今都该清醒了,不该再妄想意识觉知心可以进住于无余涅槃中 | admin 2019-04-24 |
|
所以,不但堕于五阴之中,乃至是深入地贪著五阴的种种而不自知,当然只会“生死相续”而不可能了生脱死了。为了证明以上所说的道理,举《中阿含经》卷28之中的一段经文来作说明,但是因为经文的篇幅比较长,在这里就分段而举示其意涵完整的经文:【此比丘正说者:“于此生中,观此、觉此,不知痈本,然后具知痈本。”云何比丘正观耶?比丘者:知六更触、知 | admin 2019-04-24 |
|
“阴”有遮盖的意思,五阴就是五种能够遮盖众生的智慧,使得众生不能实证三乘菩提,因而在三界当中不断地轮回生死。哪五种呢?就是色阴、识阴、受阴、想阴、行阴,由于这五阴是众缘和合所成,才有世间的种种行,而世间的种种行都是虚妄不实,没有一个是真实的。 所谓的色阴,乃是这个色身是地、水、火、风四大所成,也是借着四大以及父精母血等缘而成;既然是因 | admin 2019-04-24 |
|
有一天,佛陀带着弟子经过市集时,看见一位卖鱼的老人,一边斗量卖鱼,一边哀叹地说:“老天爷!到底我犯了什么错,你让我的儿子这么早死?如果他还活着,可以帮我卖鱼,我哪会这样操劳、辛苦啊!”佛陀慈悲的看着老人,而后轻轻一笑。一会儿,一头满身臭秽的大猪,身体滴着屎尿,摇摇摆摆的晃过市集,众人此时皆掩住鼻口。佛陀看见此景,似有所感的再度露出怜悯地微 | admin 2019-04-21 |
|
若器世间其地处所。多诸株杌荆棘毒刺凡石沙砾枯槁。无润无有池沼河泉干竭。土田碱卤丘陵坑险。饶诸怖畏恐惧因缘。如是一切是粗恶语增上果。若器世间所有果树果无的当。非时结实时不结实生而似熟。根不坚牢势不久停。园林池沼多不可乐。饶诸怖畏恐惧因缘。如是一切是绮语增上果。若器世间一切盛事年时日夜月半月等渐渐衰微。所有气味唯减不增。如是一切是贪欲增上果。若器世间多 | admin 2019-04-20 |
|
《华严经》卷三十五“十地品”中列出的十恶果报如下:一杀生果报,于人中得短命、多病二种果报。二偷盗果报,于人中得贫穷、共财不得自在二种果报。三邪淫果报,于人中得妻不贞良、不得随意眷属二种果报。四妄语果报,于人中得多被诽谤、为他所诳二种果报。五两舌果报,于人中得眷属乖离、亲族弊恶二种果报。六恶口果报,于人中得常闻恶声、言多诤讼二种果报。七绮语 | admin 2019-04-20 |
|
大地咸卤。药草无力。二者以盗业故。感外霜雹螽蝗虫等。令世饥馑。三者邪婬业故。感恶风雨。及诸尘埃。四者妄语业故。感生外物。皆悉臭秽。五者两舌业故。感外大地。高下不平。峻崖嶮谷。株杌槎菜。六者恶口业故。感生外报。瓦石沙砾。麤涩恶物。不可触近。七者绮语业故感生外报。令草木稠林。枝条棘刺。八者以贪业故。感生外报。令诸苗稼子实微细。九者以瞋业故。感生外报。令 | admin 2019-04-20 |
|
游历十方,供养诸佛,于诸佛前,闻甚深法,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是名上品下生者,是名上辈生想,名第十四观。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中品上生者,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出家,得离众苦。行者见已, | admin 2019-04-20 |
|
白话翻译如下:世尊过去因地时,曾经有一生成为帝释天。他常常思惟,非常.苦.空.非身之想。他静坐时常常如此思惟,而出去游行时就以无常的道理教化大众,精进不休。有一次游行之时,看见过去生的好友今生受报为妇人身,成为一位富人的妻子,她为财色所惑,身处市井商肆之中不能觉悟无常的道理。他心中不由地为她感到惋惜。于是,为了帮助过去生的好友,帝释天化现成为一位商 | admin 2019-04-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