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一切种智是指八识心王一切种子的智慧,一切种智的修证过程,是在触证如来藏的基础上,循序修学,通过三贤位之般若总相智、别相智及初地起所修种智——唯识百法明门、千法明门、万法明门……的修学,最后断尽变易生死而成佛道。佛地真如唯带旧种,究竟清净,故成佛后不受熏习。 菩提道依一切种智别于通教之外建立五十二阶位:(一) | admin 2019-11-03 |
![]() |
四名恶师死后,均堕入阿鼻地狱,其在家、出家弟子与赞助金钱的施主,共同参与破法罪业者,有六百零四兆人也一起下阿鼻地狱,和四名恶师同生同死,此世界坏时,又转生他方大地狱,经无数百千万亿那由他年。出地狱之后,转生人间,有五百世都是盲人,然后才遇到 一切明佛而出家。 然而由于前世破法的业习,他们始终无法顺信正法,虽经十 | admin 2019-09-21 |
![]() |
如果在釋迦如来座下,在这个未法时期你可以证悟到弥勒佛降生那一世成为阿罗汉,很有可能在那一世就入地了,因为应身佛一定会讲《法华经》,那个时候你们有可能已经入地了,成为”化长劫入短劫”的菩萨。也就是说,历经弥勤佛所讲的《楞严经》等等法以后,最后讲《法华经》时,你们要被弥勒佛所讲的《楞严经》等等法以后,最后讲《法华经》时,你们要被弥勒佛授记。弥 | admin 2019-09-16 |
![]() |
也就是说,必须是具有无私无我地护持实相正法的心量,丝毫不以个人的利益着想,完全以正法的常住久安为考量的菩萨种性心量,才是得法之人。因此,真正的利益众生,是帮肋众生先具有菩萨种性,才是真正帮助众生开悟明心的「好意与善意」,绝非不观众生种性而随意告诉众生开悟明心的密意。试想:什么是最后佛法的灭绝原因,佛法的灭绝不是因为密意的失传,而是因为弘传正法,为了 | admin 2019-09-13 |
![]() |
譬如在《佛说法灭尽经》卷1中的开示:“时有菩萨、辟支、罗汉,众魔驱逐,不预众会,三乘入山福德之地,恬泊自守,以为欣快,寿命延长,诸天卫护,月光出世,得相遭值,共兴吾道,五十二岁。”《首楞严经》、《般舟三昧》:“先化灭去,十二部经寻后复灭,尽不复现,不见文字,沙门袈裟自然变白,吾法灭时,譬如油灯,临欲灭时,光明更盛,于是便灭。”因 | admin 2019-09-13 |
![]() |
月光他只有十六岁,非常的聪明,德行也非常的高,他就劝谏他的父亲不要这样做,并且不断地赞叹佛的德行,告诉长者:「佛是金刚不坏之体。」但是长者完全听不进去月光菩萨的劝谏,就派人去迎接佛。到了长者家,佛带着比丘众以及菩萨众走到那一道又一道的大门,那些火坑突然都变成了水池,而且从里面都冒出非常清净庄严的莲花。这时候长者和外道们看了都非常的惊恐!接着,佛到了 | admin 2019-09-13 |
![]() |
如果众生没有先对五阴作观行,没有先断除我见,没有参究的过程以及领受真如自性的体验,加上多世所熏习的善根慧力,而只是经由别人来明说如来藏的密意,那么听闻以后,由于没有功德受用,不能够生起现观,也不能改变心性,往往不但会不信受佛戒,甚至不信因果而欺师灭祖无恶不作;因为只看重佛法密意的内容而不重心性的转善,所以缺乏解脱功德而仍然看重世间的名闻利养;因为只 | admin 2019-09-13 |
![]() |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老惟护70岁,萧老师76岁,听起来好像是两位老人的斗争。释惟护法师的文章《我的菩提路——从旗手到叛徒》全文8.8万字,对佛教正觉同修会进行了“血泪控诉”。我认为释惟护所说的事件本身大体上是真的,只是因为各方立场不同和思想深度不同,导致各方的理解不同,当然,释惟护也隐藏了自己干过的很多事,这个“虔诚僧人” | admin 2019-09-09 |
![]() |
当我破参明心之后再去看释印顺的书,发现他写错的地方,真的是一大堆,并且是非常地严重,而这些错误都是由于他只相信密宗应成派中观的六识论邪说,却不信佛语的结果。菩萨为了救护众生,不能见死不救,所以才有末学《雾峰无雾》系列文集出版,这些内容并不是在骂人,骂人的话哪有这么好听的?好心地说了几句重话,都是为救护众生离诸邪见,希冀彼等师徒得免于下堕地狱等恶道, | admin 2019-09-06 |
![]() |
谓菩萨真见道后,依无生法忍,仍有相见道位的非安立谛三品心必须修学,始能完成第一大阿僧祇劫进程,将满第十回向位;进而修学大乘四圣谛之安立谛十六品心、九品心,如是加行完成时成慧解脱阿罗汉,勇发十无尽愿而得清净其心,然后起惑润生方得入地,无生法忍中名为见道之通达位。此谓入地前之三贤位中,必须有三种现观:第十住位满心时眼见佛性所得之如幻观、第十行位现观七转 | admin 2019-09-02 |
![]() |
这样的人还可以披著僧衣出家而被称为僧宝,甚至于还被愚痴的法师们恭称为导师,他究竟要将导众生走向何地? 所以这里要告诉大家一个前提,不管《佛藏经》讲到后面多么麻辣,对你应该都没有影响,要这样才对。感觉麻辣,表示他的功夫很差、体质很差,所以吃起来感觉很麻辣,吃不下去!可是有的人越麻越好、越辣越好,因为他体质好,都无所谓,吃完了一锅麻辣锅大呼爽快。我 | admin 2019-09-02 |
![]() |
入睡前想要在次日写下所见的记录,于是在心中作下结论说:“经过六、七次的辩经胜利,以及每次胜利之后随即引来的六、七次泥泞地混战,觉囊达玛就被萨迦达布消灭了。”心中作下结论后预备入睡,但随即想到:这些名词,此世大部分未曾读过,也不了解其意涵,明早醒来一定会忘记。于是立即起床写在一张便条纸上备忘。 再过二天,是去为大家上课的日子,当时尚在中 | admin 2019-09-02 |
![]() |
但涅槃有四种:二乘圣者的有余涅槃、无余涅槃,以及大乘圣者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与佛地的无住处涅槃。大乘圣者实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于入地前再取证二乘涅槃,然后起惑润生而舍离二乘涅槃,继续进修至七地满心前断尽三界爱之习气种子随眠,依七地无生法忍之具足而证得念念入灭尽定。八地后进断异熟生死,直至妙觉地;最后下生人间成佛之时,具足四种涅槃才是真正的成佛。此理古 | admin 2019-09-02 |
![]() |
若见闻者悉皆信受不疑,已具足“次法”,又见其已有未到地定之实修,然后劝以“欲为不净”,令其心中确实远离欲界财色名食睡之贪著,令其发起初禅;继之以“上漏为患”,为说色界天之禅定清净境界虽名梵行,仍属上漏,不离轮回苦;末则告知“出要为上”,解说无色界尚有意识与定境法尘留存,不免行苦,不离轮回,仍有生死。末后观察学 | admin 2019-09-02 |
![]() |
佛经上说劫的地方很多,其说不一:有一说,长宽八百里地的一块石头,以净居天衣重三铢,净居天日月岁数,净居天人三年来此一坐,将此石磨尽时,名一大阿僧祗劫。按普通年数之劫有三种:一曰小劫,以八万四千年为本位,过一百年减一岁,减至十岁时,再过一百年增一岁,增至八万四千岁,这样一增一减,计一千六百八十万年,为一小劫。二十个小劫为一中劫,计三亿三千六百万年(地 | admin 2019-09-02 |
![]() |
一时上山,值大雨泥滑,其足不便躄地,破其军持,又伤其足,便大瞋恚,以军持盛水,咒令不雨。仙人福德,诸龙鬼神皆為不雨。不雨故,五穀五果尽皆不生,人民穷乏,无复生路。波罗奈王忧愁懊恼,命诸大臣集议雨事。明者议言︰我传闻仙人山中,有一角仙人,以足不便故,上山躄地伤足,瞋咒此雨令十二年不堕。王思惟言︰若十二年不雨,我国了矣,无复人民!王即开募,其有能令仙人 | admin 2019-09-02 |
![]() |
来礼祖师,头不至地。祖诃曰:礼不投地,何如不礼。汝心中必有一物,蕴习何事耶?曰:念《法华经》已及三千部。祖曰:汝若念至万部,得其经意,不以为胜,则与吾偕行。汝今负此事业,都不知过。听吾偈曰: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忘功福无比。师又曰:汝名什么?曰:法达。师曰:汝名法达,何曾达法?复说偈曰: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空诵但循声,明心号菩萨。汝 | admin 2019-08-29 |
![]() |
已发起意生身,不被胎昧所障,已离隔阴之迷的三地满心以上的菩萨摩诃萨,因为其意识得以尽未来际永远与往世意识所知接续不断,可以了知前世所发度众悲愿的缘故,此为自知者。2.已证如梦观之十回向位满心以上的菩萨,因为可以得到知宿命定的缘故,此菩萨虽然无有宿命通,然依如梦观的功德力,可以把定中、梦中所看到过去世种种的事情串联起来,而知道自己的来历,因此今世具足无 | admin 2019-08-25 |
![]() |
净空说:“今天佛法,要跟一些外道相比,跟一些魔、魔外相比,远远不如别人,无论在哪一方面都比不上,比不过别人!”——光盘《会集本讲解·107集》1999年6月 评说:佛法就是佛法,不会随外境条件而变化,纵使天荒地老,法义也是不会改变半点,没有过去好,今天坏的道理。假若净空说的是佛教的环境现状,也是不对的。虽然有极少数 | admin 2019-07-30 |
![]() |
世尊涅槃后一百一十八年,阿育王统领阎浮利地;阿育王自从信受佛法以后,于所统领之八万四千国广兴塔寺,佛法大兴。当时诸多外道逐渐失去供养利得,四处乞食往往难有所获,为饥渴所逼故,遂入于佛门中作沙门;虽然表相已经是佛法中之沙门,但却仍然以其原有之外道戒律与法义来教化人民,一切威仪进止完全不遵照世尊所规范──不依当时真正佛门比丘应当遵守的律仪而行。到 | admin 2019-07-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