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如果在适合的时间在佛前恭敬唱赞佛偈,这个是赞佛而不是绮语,这个也算是一种修行的方法。但是如果编造歌曲或写颂词,却都与佛法没有关系的无义章句,这也是绮语的方便罪。又如以误会的开悟境界,以误会的真如与佛性,大胆写颂流通,这个也是绮语的方便罪:当他写颂的时候、编曲的时候,都是绮语的方便罪,因为这个都违背了真实义。或者随人所意造作百端,也就是说,因为大 admin

2020-02-19

】(《优婆塞戒经》卷六)也就是说,当我们如果于大众中,所说不如实,离开了事实的真相,而且在早上、中午、晚上这三时;所谓三时就是指早中晚这三时,或是说早上跟晚上这二时,虚妄加以宣说,这个就是妄语的根本罪了。但是妄语其实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世间法上的妄语,也就是说有说没有,没有说有;见说不见,不见说见。一个是在佛法上所说的大妄语,佛法上所说的大妄语所 admin

2020-02-19

】(《优婆塞戒经》卷6)佛在这个方接着为我们解说十恶业道各有三件事,也就是说,根本、方便、成已这三种罪。每一件恶业、恶道的成就,各有这三个罪;如果不具足成就恶业道,就不具足恶业的果报。换句话说,十恶业道各有三个罪,如果是有智慧的人,知道了其中的差别,就懂得赶快悬崖勒马,让它只有根本的罪,最多只是方便罪,而不会有成已的罪。这三种罪有轻有重,譬如 admin

2020-02-19

为什么要以疑心?因为心想把它移动方藏起来,看财物主人会不会寻找?如果这个主人没有发觉的话,过几天以后,就可以带回家而不被发觉;所以,以疑心移置异处,就是起心作意准备要设方便法而想要让这个盗业成就,这样子是摄属在犯根本罪里面,因为有盗心,虽然财物还没有到手,但这个是属于根本罪。偷盗的方便罪呢?偷盗的方便罪,经中如此说:【若坏垣墙,咨问计数,置梯缘墙 admin

2020-02-19

在经典里面也常常在强调十善业的重要性,而十善业也是得人、天报以及成就声闻、独觉菩提、诸菩萨行以及成就一切佛法的基础,犹如大一般,因此其重要性可知。与十善业相对的就是十恶业,因此依据十善业与十恶业,也就有众生之六道轮回生死,同时也能够有山河大器世间的成就。在这个单元里面,我们要来探讨这个与大家都有密切关系的议题。首先我们引用《优婆塞戒经》卷6中的 admin

2020-02-19

而我们出生在这个五浊恶世,也是行十善业最好的方,大家一定要把握这个机会,配合智慧与正知见来修十善业,就可以快速累积福德智慧资粮。祝您身体健康,道业增上!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二》<第86集十善业与五阴世间>高正国老师 admin

2020-02-19

】就是在说明,以五蕴这五种法来含摄有情的种种,包括一切众生所执着之色身,以及有情能够领纳受用境界,能够构画种种诸法,随所见闻觉知而起诸言说,也能够造作诸身口意行,当然也包括大部分有情执为真实自体的六识心,因此用五阴可以很巧妙贴切来说明有情之生灭身心的整体;而这个五阴也就是因为这五种我事的关系,而被大多数有情执以为是真实的自我。但我们都要知道,五阴 admin

2020-02-19

在经典里面也常常在强调十善业的重要性,而十善业也是得人、天报以及成就声闻、独觉菩提、诸菩萨行以及成就一切佛法的基础,犹如大一般,因此其重要性可知。与十善业相对的就是十恶业,因此依据十善业与十恶业,也就有众生之六道轮回生死,同时也能够有山河大器世间的成就。在这个单元里面,我们要来探讨这个与大家都有密切关系的议题。首先我们引用《优婆塞戒经》卷6中的 admin

2020-02-19

身为人类,每每惊叹于天造化之奥妙,与宇宙运转之神奇。在世间有山河大、江河湖海、花草树木与各种物质与器具,可供我们使用;也有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等等,这些的种种都会引发人类的好奇而去思惟为什么会这样?因此也产生了种种的论说。而这里面众说纷纭,其中也只有佛法,才能圆满说明这些现象之所以能够形成的原因。今天我们就是要来探讨这方面的问题,相信这个议题也是大 admin

2020-02-19

各位菩萨,至于邪淫会产生什么样的过患呢?我们来举述《菩萨优婆塞戒经》卷三作为说明,经中说:【若复有人乐为邪淫,是人不能护自他身,一切众生见皆生疑,所作之事妄语在先,于一切时常受苦恼,心常散乱不能修善,喜失财物所有,妻、子心不恋慕,寿命短促,是名邪淫现在恶果;舍此身已,处在狱,受恶色力、饥渴长命、无量苦恼,是名后世恶业果报;若得人身,恶色、恶口,人 admin

2020-02-19

这时阿难听闻到佛这样的开示,很欢喜信受,并顶戴奉行。在这个沙弥均提的故事里,佛很清楚明白提醒我们,应该要注意自己的恶口业行,否则果报难以思议啊!恶口业的果报如同佛在《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5的〈十品第26〉中开示如下:恶口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这是说有一类人,他常常说种种粗恶的言语,譬如喜欢恶口乱骂人,或是用种种的语言、肢体等种种方式来恼乱他人, admin

2020-02-19

微妙比丘尼就跟她们劝告说:“你们应当舍离男女的贪欲,要想:‘男女的贪欲会破坏你真正的今生以及未来世,让你的未来世会更加痛苦。’”她就说自身的例子:刚好她这一辈子就是一个长者的女儿,家里面也是很富贵;可是等到她嫁人以后,就发生了一连串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事情是什么呢?当她嫁人,她丈夫是一个梵志,就是一个修行的人。嫁过去以后,后来她 admin

2020-02-19

今天我们要探讨的问题是:“修行者如何能坦然面对死亡?”对于一般人来说,死亡大都是个忌讳去碰触的问题,当然目前这种情况已经略有改变,像是安排安宁病房或生前告别式等,这些都表示已经能够接受即将要面对死亡,所以提早作安排,因此能够较无牵挂离开世间。但是除了对这些生前的事务、情感等等,作个圆满的了结以及处理死亡时候的痛苦之外,另外还有一个让许多 admin

2020-02-19

”这时阿难听闻到佛这样的开示,很欢喜信受,并顶戴奉行。在这个沙弥均提的故事里,佛很清楚明白提醒我们,应该要注意自己的恶口业行,否则果报难以思议啊!恶口业的果报如同佛在《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5的〈十品第26〉中开示如下:“恶口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这是说有一类人,他常常说种种粗恶的言语,譬如喜欢恶口乱骂人,或是用种种的语言、肢体 admin

2020-02-19

狱众生存在的事实,一直是某一位法师极力反对的,他私心中认为狱的说法,是后来在大乘经中才提出来的说法,只是圣人方便劝善的施设而已,不是真的有狱存在。但是在四阿含中就已经有狱的说法存在了,而且说得很详细,并且是在最早结集的《长阿含经》中所说,确实是佛陀的亲口宣说,不是后人杜撰的;而且在许多确定为佛说的阿含诸多经典中都有说到,不是只有一部阿含的经 admin

2020-02-19

的无垢识与一切因有情的真心如来藏都是八个识具足。只要稍具有佛法正知见的佛弟子们都知道:一切因有情的真心、果的无垢识,都是一心八个识具足。正如佛在《大乘入楞伽经》卷5的开示:【复次大慧!善不善者,所谓八识;何等为八?谓如来藏名藏识、意及意识,并五识身。】佛开示一心有八个识,那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意根、第八识如来藏。其中眼 admin

2020-02-19

所以如来藏,一般的众生的如来藏,如果没有变异的话,那畜生就永远会是畜生,饿鬼永远会是饿鬼,狱永远会是狱,人道永远会是人道。乃至于这些业种,如果都没有变异的话,我们生活在世间上,你富人永远是富人,贫穷的人永远是贫穷的人,这样子就违反了法界的实相,违反了因果的道理。也就是因为这样子的妄想,这样子的无明,所以才会去妄想执着,有另外一个第一因,能够出生 admin

2020-02-19

刚好这个时候,差摩正在受八关戒斋,她想到说,常常听到人家说,如果世间有人能够受持八关戒斋的话,则众邪、恶鬼、毒兽、猛兽,一切的灾祸都不能伤害他,所以差摩就自告奋勇说:我家贫穷,现在在受八关戒斋,那既然国王需要人帮忙,我就去帮忙。于是她就带了食物,然后往城外的森林走去,当时的差摩,她一心持守着八关戒斋,心中无有缺失,就顺着这个小道走出城来,走着、走 admin

2020-02-19

佛很慈悲告诉大家,即使那些恶戒的外道传戒师们,对于受恶戒的人说:受了戒以后永远都舍不掉的。但其实还是可以舍掉的,佛就是这么样慈悲救护众生,开出种种方便让外道信众可以离开恶戒。佛说有四种时节因缘可以舍离这一类的恶戒:第一、得二根的时候。也就是说,如果以现代医学的术语来说就是基因突变,本来是个男人突然多了女性的性器官,变成亦男亦女,这时候恶戒就不存 admin

2020-02-19

所以恶戒千万不能受,宁可持善戒而犯了下狱,也不要受持恶戒;因为持恶戒下了狱,铁定是无间狱,不会在有间狱,而且受苦的时劫会特别长久;所以恶戒真的不能持,纵使所有恶律仪都犯而成为无戒人,也不可以接受那些修行双身法的附佛法外道的恶戒。如果不受恶戒,是否就可以干恶事呢?这当然也是不可以!虽然不从他人领受恶戒,但是自己发愿,比如说:我看见所有的狗统统 admin

2020-02-19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