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若星云法师如是境界可以称说为悟,则一切亲证欲界定之外道,亦应是佛门中之证悟贤圣也!审如是,则证得未到地定、初禅、二禅…者之悟境当更殊胜也!若如是,则大乘诸经中不应说二乘圣者未证如来藏也!彼二乘圣者之中多诸俱解脱者故,彼俱解脱圣者悉皆已经亲证四禅八定及灭尽定故,然而世尊终不说彼等二乘定性圣人已经亲证大乘般若开悟之境界,终不说彼等已证如来藏。是故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尔星云法师虽有世智辩聪,长袖善舞,能将世间法舞得团团转,迷惑多少世间未悟底众生;然而到此地步,却无用武之处,蒙混不得也!故说禅门向来深似海,竟无涯底可探,唯除已破牢关者。且将俱胝一指公案拈来天下人眼前一提,看有什么入处,使得俱胝平生只用此一著度人?金华山俱胝和尚初住庵时,有一尼师名实际者到庵参访,戴笠执锡,威仪齐整,于俱胝禅师面前绕行三匝示敬,然后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如是见性者,方是《大般涅槃经》所说之十住菩萨眼见众生所有佛性也!亦即是圆觉经所云之“未入地菩萨随顺佛性”也!是故明心与见性二关,有其迥异之处,不可同日而语,不可等视而观。亦有明心之人,悟后便生大我慢,不信余所说理,心中如是认定:自己亲见如来藏现行运作之体性时即是见性。不知如是之见性者,乃是《六祖坛经》所说亲见众生成佛之体性而已,而非经中所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星云法师云:《有一位朱慈目居士是对净土法门非常有修持的信徒,一天特地去拜访佛光禅师道:“禅师!我念佛拜佛已经二十多年了,最近在持佛号时,好像不太一样。”佛光禅师问道:“有什么不一样呢?”朱慈目道:“我过去在持佛号时,心中一直有佛性,就算口中不念,而心中仍然觉得佛声绵绵不断,就是不想持,但那声音仍像泉源,会自动流露出来。&rdqu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宝峰禅师更明显地指出:“明明言外传,信何有古今?”颂云:“掷金钟,辊铁骨;水东流,日西去!”吾人生在这世界上,到处都有好奇心;即此好奇心,求知则可,悟道则远,悟道者乃由平常心。学僧见龟骨裹肉,即起好奇心,大随以草鞋盖覆,即盖覆此一虚妄之根源的好奇心。佛灯禅师的“乌龟不解上壁,草鞋随人脚行”,这是多么平常的事!宝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佛光禅师知道不采取主动不可,所以又一次遇到克契禅僧的时候,问道:“学道坐禅,要不断地参究,你为何老不来问我呢?”克契禅僧仍然说道:“老禅师!您很忙,学僧不便打扰。”佛光禅师当下大声喝道:“忙!忙!为谁在忙呢?我也可以为你忙呀!”佛光禅师一句“我也可以为你忙”的话,打入克契禅僧的心中,禅僧克契立刻言下有所&lsquo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后时卢行者闻得,便知神秀根本未悟,问明大众诵偈之来龙去脉,乃请张别驾依自己口念之语,再于神秀偈后别书一偈于粉墙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星云法师曾以此偈为主轴,二度公开而盛大地讲解《六祖坛经》,极力倡言六祖此偈为已悟之作。并于其中一次讲座中,自承未悟(亦曾于一次《菜根谭》讲话中,自承未悟。有录像带及光盘为凭)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先是叫你停,告诉你没有南北东西的分别,没有这边那边的差异;然后叫你参堂去,告诉你处处有道,处处是禅;再然后叫你到自己的面前来,已经很明白地说出:道,就在眼前当下。等到你向前,又叫你去,这是说明佛法无来无去,横遍十方,普被三界。仰山禅师如此方便示教,学僧又怎能不悟呢?》(佛光《没时间老》页95~96)平实云:佛光山星云大师--佛光禅师--如是说禅,便似三家村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到晚餐时,维那师也很自然地往宝座上一坐,闭目参禅起来。侍者看了,更是不以为然,心想:那是禅师的宝座啊!怎可如此的不尊重呢?接连几天,衣钵师、殿主师、香灯师……经常借故在法堂会客,并且很“自然”的都会在佛光禅师的宝座上安坐。……侍者脱口而出道:“禅师既然不在,那你们就代理禅师,你们都做住持,请先为我开示接心吧!&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禅师听后,非常欢喜地回答说:“很好!你去学净土念佛法门回来,能让此地佛声不断,使我们的道场真正如莲华世界。”佛光禅师和徒众甲的话刚说完,徒众乙即刻起立合掌禀告说:“戒住则法住,佛门没有比戒律再重要的事,老师!所以我想到宝华山学戒堂学律去。”禅师听后,仍然欢喜地回道:“很好!你学律回来,能让我们道场大家都具有三千威仪、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无果禅师就不理他,童子又再三地劝请,说勿错过;无果禅师就随手拿了一把引罄,插在莲花台上。不久,童子和诸乐人便鼓吹而去。第二天早上,禅师正要动身时,母女二人手中拿了一把引罄,问无果禅师道:“这是禅师遗失的东西吗?昨晚家中母马生了死胎,马夫用刀破开,见此引罄,知是禅师之物,故特送回,只是不知为什么会从马腹中生出来呢?”无果禅师听后,汗流浃背,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不禁令人感叹:今时临济正宗传承之师所说之宗门禅,竟然沦落到如此地步,怎不令人摇头太息!定心而令觉知心一念不生,固然有益身心,然而毕竟只是世间禅定之修法,毕竟只能证得世间禅定之四禅八定境界,终究不能因此证得解脱智,更不能发起般若智慧。而得入定者,所证得之境界,绝不可能超过四禅八定境界,皆是三界世间之有为功用,与外道所修四禅八定完全相同,并无二致。临济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如是作为,实因星云已非正心诚意之人,亦将因其妄以外道见取代佛法正见之故,而长远遗患后人,焉可令余复以妇人之仁而故作不知?禅宗之证悟破参极为重要,若人能于禅宗祖师证悟公案中,觅得入处,便入大乘佛菩提道之真见道位中,便得了知般若诸经密意,亲见十方世界一切法界之实相;悟后进修,便可经由相见道位之修学,配合福德之修集而具足菩萨性,配合破邪显正、救护众生等十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阿难。我今问汝。当汝发心。缘于如来三十二相。将何所见。谁为爱乐。佛告阿难。如汝所说。真所爱乐。因于心目。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尘劳。譬如国王。为贼所侵。发兵讨除。是兵要当知贼所在。使汝流转。心目为咎。吾今问汝。惟心与目。今何所在。阿难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纵观如来青莲花眼。亦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不生灭地。令此大众。诸有漏者。咸皆愿闻。世尊。我此无常变坏之身。虽未曾灭。我观现前。念念迁谢。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渐渐销殒。殒亡不息。决知此身。当从灭尽。世尊。我昔孩孺。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形色枯悴。精神昏昧。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何见比充盛之时。王言。世尊。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于此。何以故。我年二十。虽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流不及地。名觉知性。此觉知性。离彼寤寐生灭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如是觉知之根。非寤寐来。非生灭有。不于根出。亦非空生。何以故。若从寤来。寐即随灭。将何为寐。必生时有。灭即同无。令谁受灭。若从灭有。生即灭无。孰知生者。若从根出。寤寐二相随身开合。离斯二体。此觉知者。同于空花。毕竟无性。若从空生。自是空知。何关汝入。是故。当知意入虚妄。本非因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善为众生。敷演如来第一义谛。世尊常推说法人中。我为第一。今闻如来微妙法音。犹如聋人。逾百步外。聆于蚊蚋。本所不见。何况得闻。佛虽宣明。令我除惑。今犹未详。斯义究竟无疑惑地。世尊。如阿难辈。虽则开悟。习漏未除。我等会中登无漏者。虽尽诸漏。今闻如来所说法音。尚纡疑悔。世尊。若复世间。一切根尘阴处界等。皆如来藏。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五体投地。雨泪翘诚。伫佛如来无上开示。尔时。世尊怜愍阿难。及诸会中诸有学者。亦为未来一切众生。为出世因。作将来眼。以阎浮檀紫光金手。摩阿难顶。即时。十方普佛世界。六种振动。微尘如来住世界者。各有宝光。从其顶出。其光同时于彼世界。来祇陀林。灌如来顶。是诸大众。得未曾有。于是阿难。及诸大众。俱闻十方微尘如来。异口同音。告阿难言。善哉。阿难。汝欲识知俱生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与诸众生。同一悲仰。世尊。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与佛如来。同慈力故。令我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生必无因。阿难。如是四事若不失遗。心尚不缘色香味触。一切魔事。云何发生。若有宿习。不能灭除。汝教是人。一心诵我。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啰。无上神咒。斯是如来无见顶相。无为心佛。从顶发辉。坐宝莲花。所说心咒。且汝宿世。与摩登伽。历劫因缘。恩爱习气。非是一生。及与一劫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