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接下来它还说到,空劫之后还有什么呢?三者天初起,向欲成时,中间长久,不可以日月岁数而称计也。(《长阿含经》卷21)就是说,在空劫之后,这个世间就开始初起——渐渐有开始生起的时候,而且生起的时间也很长久,不可以用一般的日期去计算的,因为太长久了!那生起之后会怎么样呢?我们看看经文怎么说:四者天成已,久住不坏,不可以日月岁数而称计也。是为四 admin

2020-06-08

  事实上,在佛教里面,如果大家有去一些寺院参观的话,就可以发现,佛教吃饭的方就叫作五观堂。这个五观堂所说的就是说,当我们在修学佛法的时候,我们在吃饭的时候要有五种观察。这五种观察呢,是从唐朝道宣大师他所作的一个内容,他的内容是说:计功多少,量彼来处;忖己德行,全缺应供;防心离过,贪等为宗;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为成道业,应受此食。也就是说,佛教徒如果 admin

2020-06-08

  在《瑜伽师论》〈摄受品〉当中,弥勒菩萨曾经谈到,大菩萨在修一切行的时候,有六种善于摄受众生的方式;其中谈到第二种增上摄受的时候,就有提到,当菩萨身为国王的时候要如何摄受所管辖的臣民。论中的意旨大略是这样说的:如果身为国王的时候,不应该加诸苦痛在子民的身上,也不应该断除他们的性命,应该要远离刑罚;以正确的道理以及方法来教化他们,并且要以正法以及财物 admin

2020-06-08

  未到定这个佛法名相的解释,就是未到初禅的一个定力,未到因为就四禅来说,初禅有初禅的,也就是有所谓初禅的境界,二禅也有二禅的境界,三禅也有三禅、四禅也有四禅各自互别的境界,每一个禅都有根本禅──禅定,就是我们叫作根本定。根本定之前会有一个所谓的近分定或者方便定,换句话说,您证得欲界定,还在欲界的层次的时候,您入了未到定了,这个未到定特别是 admin

2020-06-08

  这样的无为境界,乃是第八识中所有杂染种子随眠灭尽,所知障随眠也全部灭尽,所含藏的种子究竟清净,所以就依第八识心体之不再含藏无明与习气种子,而立名为真如无为,这也就是究竟佛的境界。------《三乘菩提之宗通与说通第68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之意涵(五)》正圜老师开示 admin

2020-06-08

  那这个饮食呢,一般指的就是物质的这些食物,所以这是我们饮食在人间里面,乃至在欲界天里面,在畜生、饿鬼、狱都要有抟食,这是欲界的众生所拥有的这个饮食。那有所谓的细滑食,譬如说我们要穿衣呀、要沐浴啊,所以穿衣、沐浴就是所谓的细滑食。那我们也有所谓的触食,也就是说我们对于外面的六尘的境界,我们是会去触知,然后触知之后我们领受了,而以这个作为饮食。那也有 admin

2020-06-08

  次则加行位,外门广修六度万行,至六住位修学般若及作断除我见之加行;我见确实断除以后,在此加行位之末,彼悟入唯识性故悟入三性(依他起、遍计执、圆成实性),此即禅宗之破参明心,即是实相般若之总相智,大乘别教真见道位也;未来进入极喜,及进入唯识相与唯识行之所需功德,即此见道也。弥勒菩萨《瑜伽师论》云:已入于,得见道已,入于唯识。即是此真见道也。此谓 admin

2020-06-08

  往生以后立刻获得无生法忍,位在初至八。须臾之间历事十方诸佛,次第受记而回到极乐世界,非常迅速。上品中生是摄受不害怕第一义而尚未证悟的菩萨根性之人。因为他深信因果、不诽谤大乘、理解第一义而回向发愿往生,在极乐世界的七宝池的紫金莲花台住宿一个晚上,第二天花开见佛闻法,第七天得不退转,修一小劫以后才进入初乃至第八,比上品上生人迟很久。上品下生人, admin

2020-06-08

  这个海不是我们这个球上的海,是香水海的那个海。要知香水海有多大?去看华严经就知道了。无量寿佛的佛眼有如四个大香水海那么大,而且清白分明。然后祂身上每一个毛孔放射出的光明,都像一个须弥山那么大。世尊又说:再来要想弥陀世尊的圆光。(圆光是指佛身周围的光)。在无量清静平等觉经里面说,有佛光芒十丈,有佛光芒百丈,有佛光芒照射千由旬,有佛光芒照射一个大千世 admin

2020-06-08

  《瑜伽师论》〈本分〉中又说,诸天人将死之时,有五种衰相出现:一、所穿天衣脏垢;二、头发上的花鬘枯萎;三、两腋流汗;四、身体有臭味;五、不喜欢坐在天人的座位,爱乐坐在林间,若看见天女与其它天人游戏,即生苦恼。此外,当有广大福德天人出生时,少福德的天人见之,即生惶恐怖畏之苦。又天人与非天(阿修罗)常常战争,因此有断肢伤身或断头之苦,断肢伤身可随即复 admin

2020-06-08

  众生都不喜欢生在恶趣,但是偏偏又喜欢广造能引生恶趣之业,所以堕恶趣者如大土,生于人天中者如爪上尘。众生造了十不善业,重者如谤佛、谤正法、谤胜义僧等,果报成熟时,当生于狱,阿赖耶识即化现出狱身及生出狱六尘的境界,让狱身的五阴受苦;若造其余恶业之众生亦如是,皆由各自之阿赖耶识出生饿鬼身、傍生身等。阿赖耶识能变现各种异熟果报之色身及生出各种境界 admin

2020-06-08

  八大热狱:众生都不喜欢生在恶趣,但是偏偏又喜欢广造能引生恶趣之业,所以堕恶趣者如大土,生于人天中者如爪上尘。众生造了十不善业,重者如谤佛、谤正法、谤胜义僧等,果报成熟时,当生于狱,阿赖耶识即化现出狱身及生出狱六尘的境界,让狱身的五阴受苦;若造其余恶业之众生亦如是,皆由各自之阿赖耶识出生饿鬼身、傍生身等。阿赖耶识能变现各种异熟果报之色身及 admin

2020-06-08

  上去还有五不还天——是三果圣人所住的方。为什么色界爱的结要舍除?因为这是虚幻的。初禅身乐、二禅的心喜和微细乐、三禅的身心俱乐,都是因为色界身出现以后和我们这个四大所成的欲界身合在一起,而产生了微细的磨擦触觉,所以才产生了这些乐,所以这些乐不离色界身和欲界身。而欲界身和色界身是因缘和合而生,从因缘而生的欲界身和色界身而生的乐,当然也是因缘 admin

2020-06-08

  一个人悟了之后,从见到薄,可能很快,也可能拖很久,完全要看这个人他过去在修除习气方面有没有真实下工夫。薄贪、瞋、痴的境界完成之后,要进入菩萨三果时,除了智慧增进之外,也要除习气,也要修学定力,互相配合,然后才能进入三果或四果境界。要进入三果断五下分结的时候,有他的次第在。断五下分结是说断三缚结后继续再断贪欲,后断瞋恚,连同前面三缚结,总共是五个 admin

2020-06-08

  自开裂,生七宝牙。童子处胎十月,然后诞生。形体支分端正具足,一切众宝自然出现,一切库藏悉皆充满。以此事故,父母亲属及善相师,共呼此儿,名曰善财。后因文殊师利菩萨,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罗林中,为众说法。善财与五百童子,诣文殊所,顶礼其足,白言:惟愿圣者广为我说,菩萨应云何学菩萨道,乃至应云何令普贤行,速得圆满。文殊告言:善男子,汝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 admin

2020-06-08

  菩萨种性的义理与内涵,平实导师在《明心与初》当中已开示许多,这个乃是十行位性种性菩萨的主修:「发起菩萨性、伏除异生性、具足十长养」,也就是「长养菩萨应该有的圣性」,亦即在完成习种性的修习,远离习种性的凡夫习气与熏习进修上该有的知见以后,离开了习种性,进入性种性的十行位当中;十行位的性种性菩萨,「性」乃是重点,也就是得要发起「菩萨性」,你的身口意 admin

2020-06-08

  这是说:蒙山施食之法,经由持诵佛菩萨所说咒语,以及佛弟子自身之修持功德,而感应佛菩萨之加持,而变生无量之鬼道食物,乃是由佛或八以上菩萨三昧力所变生之食物,非是观想之自身便可真实成就者,与密宗之唯凭观想便得成就之说法迥异,不可相提并论。「事密」虽然不是真正的佛法,只是古时印度晚期佛教中的「初期密宗」的事行法门,本来就不是真正的佛法,只是一些护法神所 admin

2020-06-08

  在大乘法中,一念无明分为四种住烦恼,第一种是「见一处住」,也就是我见;因为不如理作意的邪思维而误认觉知心为常不坏之我,执着这个恶见,住于这种错误的见解之中,在这个境界中安住,名为见一处住之。第二个烦恼名为「欲界爱住」,就是贪着欲界的五尘——财色名食睡、色声香味触,而以贪着男女欲为主要。第三个烦恼名为「色界爱住」,就是贪着色界的境 admin

2020-06-08

  在这之前,是不会与无始无明相应的,所以经中称为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就是这个意思。无始无明又称为智障、所知障。有很多大师误会所知障,他们这样的认为:学人就是因为所知太多而障碍修道。(编案:这是圣严法师所说的话)其实错了!所知障的意思是说:对于法界实相的体性无所知,因此而障碍成佛之法道。所以叫做所知障。不是有些大法师(圣严法师)所说的因为所知太多而障 admin

2020-06-08

  复又进断异生性,发起金刚心,进修种智——第三转法轮诸唯识系经义,修证道种智;次第进修十之十度行,渐次迈向佛。此是佛菩提道,以修证自心第八识为根本,而后次第渐修,转进,不得躐等躁进,是名佛菩提道。......佛菩提道之修证,始由六度万行之熏习,外门之广行六度万行;复由四加行之断除我见,双证能取所取皆空,进而证得第八识如来藏,明了一切有情本 admin

2020-06-0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