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尤其看到那杯水,觉得真是突兀;就这样大剌剌明摆在座垫前,一点儿都不含蓄,好像在昭告世人:“本人已破参明心。”真的很不是滋味,却又莫可奈何,谁叫自己因缘还不成熟?只能收摄心神继续用功礼佛。但可能是色身太过紧张僵硬,竟开始腰酸背痛起来。来禅三之前,在家连拜五六个小时也都没事,怎么现在竟如此不济?往后还有两天怎么办?这个下午真是如坐针毡,度&l 三摩地

2018-07-20

五月份陪家母去云南旅游,那时流行坠机,上机前叮咛家里同修:若我有不测,请将理赔的三分之一金额,捐至想去上课的佛堂(当时并不知讲堂名称及方位)心中只感到那是可依靠的方而已。拖了半年,才有机会拿到共修报名表,也帮同修一并报名,期待著开课日期快快到来,因为心中非常的期待,等了好久才接到上课通知,真的好高兴,有被录取的感觉!于是便想办排法除自己课程上的障 三摩地

2018-07-20

’阿赖耶识是本体,因时有染污种子,修解脱道断烦恼障、断分段生死,阿罗汉位改名为异熟识,只改其名,不改其体;大乘则要到八才改名为异熟识,再修断所知障(的无始无明)随眠,变异生死断尽,究竟清净,改名为无垢识,也是只改其名,不改其体,本体还是因的阿赖耶识心体,所以阿赖耶识不生不灭。”喝水的体验:禅三回来,这两天我继续体验喝水如下:… 三摩地

2018-07-20

在中学时期,倒是因为想要了解生命的实义,或者说是生命的实相,曾经认真去探讨及追求过。起初的因缘,是因为义父母亲因一个机缘开始接触了修行的团体,家中也接触了一些间接有关佛教思想及其他以佛法包裹外表的外道修行的书籍。但不消多时,我似乎对于在世间的对待法,如:行善积功德、等,不很相应;对一些只说善恶轮回的法,虽是信受,也仍然不太满足。脑中对“生命 三摩地

2018-07-20

为了此一,我特腾出四天的时间,全程谛听。但四天下来,却始终觉得(所说的法)与道不契,难道世尊辛苦奔走破斥外道之微妙正理就只是如此吗?还是我根器太差,无法领会其弦外之音?四天的就在怅然若失的心情中结束。随著漫漫人潮步出林口体育馆时,见到二位师姊在拥挤的人群中发结缘书,我想应该是进一步帮助人们理解开示的著作吧!因此随手接过一包。〔编案:当时由会中学员 三摩地

2018-07-20

当大致浏览书中内容后,一种“终于找到了”的感觉由内心升起;因十几年来常怪自己意志不坚,以致于到处流浪,究其原因,实是心中一直脚踏不到实的心虚感觉,长期下来是很苦的,所以很珍惜、亦很期待这次因缘。得知同修会最新的班为每周三之晚间,亲教师为游老师,那时已开班二个月;第一天,心情很兴奋且特别早到,希望能被“收留”。记得当天下课后帮忙 三摩地

2018-07-20

那日,惯例要到操场升旗,家中没有信仰的我,陡对大生起了怜悯:“土爷爷好可怜,这么多脚踩在祂身上跑来跑去,土爷爷一定很痛……。”遂踮起了脚尖、蹑手蹑脚的,唯恐多增一分土爷爷的痛楚。二十岁那年,偶遇一位僧宝到公司化缘(至今都不知道他老人家是否化到钱了?)要离去之时,那位素不曾谋面的师父,到我面前和缓而又慈爱的说:“可 三摩地

2018-07-20

四年的佛法熏习,使我对极乐世界很向往,也明白助念的重要,但若问我有没有信心往生西方?我则会说:“没有信心!如果能生到边就偷笑了。”因为念佛的功力太差,习气又重,遇到境界起,心马上随境转,上下起伏不定。为什么学了这么多的法,对自己爱生气的毛病,一点也派不上用场?只能怪自己的闻、思、修、定力不够。毕业后忙于工作、结婚、育子,一晃十多年就过去 三摩地

2018-07-20

我读了《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心经》、《金刚经》、《藏经》、《药师经》等,及《楞严经》和《法华经》的一部分。但是我读了却不能领受其中的意旨,觉得经中所说的圣妙境界只能用想像而无法亲身体验。当时也没有好的老师可以指导我,虽然我也请了许多佛书回家读,包含了许多显密大师的著作。另外录音带、录影带及有线电视的佛教台,我也涉猎了一些, 三摩地

2018-07-20

第二十二篇:林明佳见道报告一心顶礼归命十方常住三宝一心顶礼归命本师释迦牟尼佛一心顶礼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一心顶礼归命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一心顶礼归命大势至菩萨一心顶礼归命平实菩萨摩诃萨一心顶礼归命监香菩萨摩诃萨一心顶礼归命护三菩萨摩诃萨一、学佛因缘──所求果遂生谦恭是一个缺乏自信却十分功利的人,然而正因为这两个缺点,使能谦恭信受佛法。记得小时候一遇 三摩地

2018-07-20

是故印老不应于否定第八识持种识如来藏之后,单说诸法缘起性空,否则必同应成派中观之具足断、常二边邪见,焉得名为佛法?印老所言“在某些大乘经中,‘无我’已被巧妙的譬喻而判为方便说了!”如是之言可证印老完全不解大乘法义,未见大乘见道功德;此谓二转、三转法轮大乘诸经,在在处处说人无我、说法无我(不曾将无我法判作方便说,并以如来藏来支持二 三摩地

2018-07-20

从小因家庭经济条件不佳,父母皆须为生活奋斗,所以将子女交由南部的外祖父母照顾,在物质匮乏的童年里,得到第一本课外读物,是学校奖励的《释迦牟尼佛传》,读时倍觉亲切;青少年时期,强说愁的年龄,再加上父亲往生,让我开始找寻“生命的真谛”为何?有模有样看起教的圣经及哲学类的书籍;直至二十二岁初入文教业,办公室同事大多是一贯道的道亲,在大家热心传 三摩地

2018-07-20

二○○三年底,听到会里已觅得适当点将建设正觉寺的好消息;心中很惭愧,自己经济能力实在不足,无法护持。回家后,想到还有一些首饰,或许可以变卖,筹得一些款项;与同修商量后,拿到附近银楼,顺利的变卖,筹得一笔小金额,护持正觉寺。由于自己往世布施做得不好,以至于现在在经济上,只能微尽棉薄之力护持,真是惭愧。后来在课堂上,张老师说班上另一位师姊也类似于我的 三摩地

2018-07-20

第二十四篇:蔡华容见道报告--云流水散去,寂然天空至诚顶礼法身慧命父母萧老师。导师知遇、教授之恩无以回报,唯有推心置腹将一生行履忠实禀报;粗言野语,葛藤甚多,要浪费老师较多眼神……。出生于民风淳朴的台南县乌山头,祖父务农兼教汉学。最遥远的记忆是三岁时过年,来到赤山岩拜拜,指著出家比丘尼,跟母亲说:“我长大要当‘香菇’。&rd 三摩地

2018-07-20

生活中,你会不时陷入四山相逼的境。请记住禅者无门之门的教诲——生命之途原本是鸟道,上下左右,何处不是出身之路?修行中,你会不可避免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通过这些故事,你会找到适合于自己修行的入处,少走弯路,省心得力,得力省心。本书资料详审,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尽量做到了文字流畅,可读性强。本书既可作为广大佛学爱好者修学之指南,还可 三摩地

2018-07-20

到了南宋时期,这个宗才开始逐步趋于衰微。最后就烟消云散了。曹洞宗这个法系本来是由洞山良介禅师与曹山本寂禅师,他们师徒两位联合创立,所以叫做曹洞宗。可是在南宋时代。才开始兴旺起来,道风远播,盛极一时。它对于法脉传承,是仅次于临济宗。 (原标题:禅宗法脉(图)) 三摩地

2018-07-20

就这样虔诚祈祷了一段时间,终于有一天黄昏,感应到佛光满室,不久慧可的母亲便怀孕了。为了感念佛恩,慧可出生后,父母便给他起名为“光”。慧可自幼志气不凡,为人旷达,博闻强记,广涉儒书,尤精《诗》、《易》,喜好游山玩水,而对持家立业不感兴趣。后来接触了佛典,深感“孔老之教,礼术风规,庄易之书,未尽妙理”,于是便栖心佛理,超然物外,怡 三摩地

2018-07-20

僧璨禅师悟道的当年三月十八日,即前往光福寺受了具足戒,从此以后,他的风疾也渐渐好了,并侍奉祖师两年多的时间。有一天,二祖告诉僧璨禅师道:“菩提达磨远自竺乾(印度的别名),以眼藏并信衣(指金襴袈裟,释迦佛传下的用以表示法脉之所在的证信之物)密付于吾,吾今授汝。汝当守护,无令断绝。听吾偈曰:本来缘有,因种华生。本来无有种,华亦不曾生。” 三摩地

2018-07-20

没有办法,道信禅师只好洁身自好,私下持守斋戒,时间长达五年之久,而他的老师竟然一点儿也不知道。后来,道信禅师听说舒州皖公山(今安徽潜县)有二僧在隐修,便前往皈依。这二僧原来就是从北方前来避难的三祖僧璨大师和他的同学定禅师(亦说林法师)。在皖公山,道信禅师跟随三祖僧璨大师学习禅法。道信禅师开悟见性,当在这期间。《五灯会元》卷一记载:隋开皇十二年(59 三摩地

2018-07-20

她自己也觉得非常秽气,不吉祥,于是便偷偷把孩子扔进了一条脏水沟里。第二天,她去看的时候,大吃一惊,发现小孩却正向水沟的上游漂浮,而且小身子鲜嫩明好,底气好象很足,于是又情不自禁把他抱在怀里。她暗下决心,不管今后受多大的屈辱,一定要把这个孩子抚养。就这样,她带着孩子,沿村行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村里的人都称这孩子为“无姓儿”。转眼间这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