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诸大菩萨秉承世尊圣教,《瑜伽师地论》、《大乘起信论》、《中论》、《百法明门论》阐述的皆是八识正理,《成唯识论》论中以七转识来指称其它七识。又唯恐世人迷惑于六识,玄奘大师以地上菩萨的深妙智慧造《八识规矩颂》,将八识依特性之不同分成前五识、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四类概括成颂,以利益后世广大佛弟子。---------------------------------------中文名八识外文名E | admin 2020-06-08 |
|
因为一切众生的五阴就是由如来藏所出生,乃至山河大地器世间也都是如来藏所出生的,所以说人的各种疾病与医药,都能够相符、能够相应。事实上也因为这是如来藏的法性之一,因此菩萨也可以依于实证如来藏,能够略知医方明。最后菩萨就依于第八识如来藏的法性,能够逐渐修得五明。如果没有如来藏,也没有五明可说。所以能够清净身口意,然后悉学一切世间之事,事实上就是在修学一 | admin 2020-06-08 |
|
由于这样的因缘,他来到娑婆世界,听闻释迦牟尼佛宣说甚深的般若波罗蜜多的时候,那当然能够专注地听闻,恭敬信受;然后,能于深法义断诸疑惑。他所参与的诸佛法会,一定是诸佛说法,而且是宣说微妙甚深无上法的聚会。由此可知,佛陀在世的时候,对于这些唱诵与敲打乐器的事相,并不称为法会;佛世所有的法会,都是指的说法的聚会。所以,真正的法会并不是用乐器敲敲打打,大家 | admin 2020-06-08 |
|
比方说,橘子是由橘子树而出生的,一开始是酸的,后来变成甜的橘子,从酸味渐渐地转变成甜味;人们为了要得到橘子,所以要去种下橘子树的种子;橘子树从种子到发芽、生根、长茎、长叶、开花、结果,每一个阶段的每一个部分本来都没有酸味;时节到了,果实成熟了,酸味才开始发出来;这样子的酸味,它不会是无因而有,不能说它本来没有而今时没有理由的酸味就忽然出现了;但也不 | admin 2020-06-08 |
|
到了这里,我们可以再用另一个角度来看,内相分虚妄无实有——这个叫作我空,然而外相分也是虚妄无实有——这是法空,到了这个地步我、法俱空,只剩下我们虚妄的计着而己。因此弥勒菩萨说:所取显现既非有,能取显现自非有,如是即能善成立,二取现而非为有。(《辨法法性论》)既然我们所取的心是内相分,这不是真实而有,所以能取的心也就不是真实而有了 | admin 2020-06-08 |
|
我们刚刚前面讲了,佛陀说了种种的因缘,让弟子们能够究竟了知;前面佛陀也教了我们忆念佛地功德的方法,能够让戒行清净。现在佛陀就是告诉我们:要去忆念佛,还有佛弟子们的清净因缘。因为我们刚刚所念的经文当中的两种清净:一个是庄严清净,一个是果报清净;这两种清净,都不是无因无缘而来的,都是因为过去世种种无量功德的修集而成就的。......在无著菩萨的论述当中,他将 | admin 2020-06-08 |
|
佛的十力,第一是处非处智力,也就是说,什么地点、处所是佛应该降生、应该说法、应该做某种事,都很清楚;譬如什么地点是应该去的,什么地点是不应该去的,诸佛都很清楚。乃至众生什么时候应该生到哪里去,什么时候的什么地方某一类众生不应该去,佛都很清楚,这就是处与非处的智力。另外在利乐有情上面,什么法可以施设为处?什么法不能施设为处?佛也是很清楚的,这叫作处非 | admin 2020-06-08 |
|
法就是指明心见性,譬如明心是找到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见性是以肉眼看见身心及山河大地虚妄,祂不是见闻觉知,但不离见闻觉知等等。次法就是明心见性所必须具备的法,譬如要有参禅的正知见、定力、慧力、福德等等,于未来各种因缘成熟时,可以悟入佛菩提而明心见性。由于明心见性的关系有了自宗通,亦名宗通。由于菩萨明心见性找到自心如来而发起般若智慧,名为根本无分别智 | admin 2020-06-08 |
|
佛的十力,第一是处非处智力,也就是说,什么地点、处所是佛应该降生、应该说法、应该做某种事,都很清楚;譬如什么地点是应该去的,什么地点是不应该去的,诸佛都很清楚。乃至众生什么时候应该生到哪里去,什么时候的什么地方某一类众生不应该去,佛都很清楚,这就是处与非处的智力。另外在利乐有情上面,什么法可以施设为处?什么法不能施设为处?佛也是很清楚的,这叫作处非 | admin 2020-06-08 |
|
譬如说地、水、火、风这四大,各有各的体性相用;另外像是天、人、地狱、饿鬼、畜生等五趣六道,也都有各自的体相,让人一听到就能够了别他们彼此之间体性特质的差别不同。除了任持自体的意思之外,法另外还有轨范、轨则的意思,譬如说大小、方圆、生住异灭、常、无常、流转、还灭等等,每一个法都代表著不同的现象或是运作的法则,让人一听到就能够了解这些现象法则的差别不同 | admin 2020-06-08 |
|
很多人误会佛法,以为修学禅定、不停地打坐,如此就可以出离三界,就可以解脱;但是实际上,声闻菩提和缘觉菩提的解脱道都是由于声闻的菩提慧、缘觉的菩提慧而出三界,并不是由于禅定而出三界;这就是说,声闻佛法、缘觉佛法也是要靠智慧才能出离三界的生死轮回;可是他们出了三界的生死轮回,仍然不晓得佛菩提是什么?仍然不知道大乘菩萨所证的法界实相,也就是不知道真如与佛 | admin 2020-06-08 |
|
所以在大乘七逆罪中的破僧,指的是破羯磨转僧,它就包括了前面所说明的三种情形;只要破了一种就是不通忏悔的极重罪,戒体就失去了,而且不得重受戒,而须于舍报后下堕无间地狱受极重的苦报。-------《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二第107集佛教戒法中的破僧逆罪》陈正源老师 | admin 2020-06-08 |
|
但是大乘佛法中说的僧,却不限于出家僧,也包括了在家僧,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中这样的圣教说有四种僧:【一者胜义僧、二者世俗僧、三者哑羊僧、四者无惭愧僧。】(《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5)其中世俗僧是剃须发、着袈裟、受声闻别解脱戒的出家人。另外无惭愧僧则是为了活命而出家归依佛门,但却毁犯一切出家戒而无惭无愧,具足了悭贪、嫉妒、愚痴及憍慢,贪着名誉、恭 | admin 2020-06-08 |
|
这些要怎样去证知它呢?当然就是要成佛,可是成佛得要有一个次第,不能够一下子就从凡夫地直接跳到佛地去,跳不上去呀!譬如从一楼来到九楼,你得要从楼梯间、电梯间一楼一楼爬上来,不可能说进了电梯门一开一关就到九楼。不可能!一定要有上来的过程。--------平实导师《起信论讲记(第一辑)》 | admin 2020-06-08 |
|
别教菩提讲的是真如与佛性,以真如与佛性为中心;证得真如,再证得佛性,以后再修一切种智,进入到初地得道种智,住于无生法忍当中;这样地地往上前进,初地满心时转入第二地中进修,一直到等觉位,断尽最后一分故意保留的极微细烦恼障习气、以及最后一分无明随眠,然后成为大乘别教所说的佛,这就是佛菩提道。佛菩提又称为般若的证觉,菩萨六度所讲的修证内容就是般若,但是六 | admin 2020-06-08 |
|
别教菩提讲的是真如与佛性,以真如与佛性为中心;证得真如,再证得佛性,以后再修一切种智,进入到初地得道种智,住于无生法忍当中;这样地地往上前进,初地满心时转入第二地中进修,一直到等觉位,断尽最后一分故意保留的极微细烦恼障习气、以及最后一分无明随眠,然后成为大乘别教所说的佛,这就是佛菩提道。佛菩提又称为般若的证觉,菩萨六度所讲的修证内容就是般若,但是六 | admin 2020-06-08 |
|
别教菩提讲的是真如与佛性,以真如与佛性为中心;证得真如,再证得佛性,以后再修一切种智,进入到初地得道种智,住于无生法忍当中;这样地地往上前进,初地满心时转入第二地中进修,一直到等觉位,断尽最后一分故意保留的极微细烦恼障习气、以及最后一分无明随眠,然后成为大乘别教所说的佛,这就是佛菩提道。佛菩提又称为般若的证觉,菩萨六度所讲的修证内容就是般若,但是六 | admin 2020-06-08 |
|
别教菩提讲的是真如与佛性,以真如与佛性为中心;证得真如,再证得佛性,以后再修一切种智,进入到初地得道种智,住于无生法忍当中;这样地地往上前进,初地满心时转入第二地中进修,一直到等觉位,断尽最后一分故意保留的极微细烦恼障习气、以及最后一分无明随眠,然后成为大乘别教所说的佛,这就是佛菩提道。佛菩提又称为般若的证觉,菩萨六度所讲的修证内容就是般若,但是六 | admin 2020-06-08 |
|
但是我们如果进一步的去加以细究的话,我见就是执取物质的色身为真实不坏的我,还有执取意识觉知心为真实不坏的我!这样的见解,一般人当然在常识上或者说在经验上能够知道:物质色身是不可能常恒不坏的,因为都是会坏的、会坏灭的!但是却会执著这意识觉知心,是能够横贯三世,能够从过去生转生到今生来,今生舍报之后又会转生到未来世去,这样子错误地把意识觉知心,认取为三 | admin 2020-06-08 |
|
因此,我见就是一个错误的想法,一个错误的观点——众生之意识心错误地把五蕴的色身,或者把觉知心自身当成了我。如果听闻了无我正理,并深入观察,认识到我见的错误,不再认色身、认意识觉知心为我,我见就断了。故我见是可断的,只要经过理性地观察,确认身心无我,乃至在梦中也不会对此产生任何怀疑,我见就不复存在了。--------《佛法概论——菩提道真 | admin 2020-0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