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五戒  成佛之道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不过,若是在声闻法的结集里面,通常不会记录到在家人;如果证阿罗汉,就会成为声闻经中所记录的对象,因为声闻僧团是以出家众为主。这里记载的是一万二千人,因为包括在家的阿罗汉。那四阿含诸经中记载的在家人成为阿罗汉,数目记载得很少,只有二、三件而已。这些人是“诸漏已尽,无复烦恼”,表示这些阿罗汉们大多数是菩萨位的阿罗汉。又说他们是“大比丘众& admin

2020-06-20

  所以他们出家了,比你们在家人没有福报,就变成这样了。因此,在佛法的修学上面,有很多不同的因缘,也有很多不同的根性。在那时候,跟著佛陀学的阿罗汉们是害怕生死流转;当他们确定自己真的可以离开生死了,佛陀还不想去逼著他们回小向大,就像是诱骗小孩子一样:“大家继续走啊!前面还有好玩的,也还有许多好吃的。”就这样一路牵著他们,在妙法中一面玩、一面吃 admin

2020-06-20

  所以这样看来,世尊吩咐我们的是什么?你看看这里说的“若‘经卷’所住之处”,不管有什么样的不同地方,或是园中、林中,不是闹哄哄的地方;山谷、旷野则是只有你一个人;僧坊是在寺院里出家人的所在,白衣舍则是你在家人住的家里;殿堂是当国王、宰官所待的地方,这代表什么?代表说,能够证得“此经”的人,不一定出家、不一定在家、也不一定 admin

2020-06-20

  这已经很清楚告诉大众:只要是亲证生命实相的人,不论他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他就是黑衣,是出家人;如果他没有证悟,尽管他现的是出家相,他还是白衣,不是出家人。此外,达摩祖师也开示:“若见自心是佛,不在剃除鬓发,白衣亦是佛;若不见性,剃除须发亦是外道。”(《达磨大师血脉论》)也就是说,如果能够亲证自心如来,而不是以他是否剃除须发来认定,就算他现 admin

2020-06-16

  这已经很清楚告诉大众:只要是亲证生命实相的人,不论他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他就是黑衣,是出家人;如果他没有证悟,尽管他现的是出家相,他还是白衣,不是出家人。此外,达摩祖师也开示:“若见自心是佛,不在剃除鬓发,白衣亦是佛;若不见性,剃除须发亦是外道。”(《达磨大师血脉论》)也就是说,如果能够亲证自心如来,而不是以他是否剃除须发来认定,就算他现 admin

2020-06-16

  又例如有人以佛法破坏佛法,以外道法取代佛法,这些都是严重破法的行为;不论作这行为的人是僧宝或是在家人(现在家相的胜义菩萨僧与现出家相的胜义菩萨僧,都同样是入地的真正佛子,绝不会有这种事。不回心大乘的声闻阿罗汉仍非真正的佛子,只证无生忍而未证无生法忍的缘故),都是严重犯戒的破法人,不但不应覆藏他们的过失,而且还要在他们一直都不肯改正的时候,起而公开举 admin

2020-06-16

  《华严经》为我们开示了佛菩提道的依法不依人的真理,若是出家以后只愿依止出家法师修学佛法,这个人就是依人而不依法;若是依法而不依人,又何必管他是出家人或是在家人呢?只要亲近随学以后确实可以证得佛菩提就够了!对于前来修学佛法的人们,你要有智慧,能观察他们的根性究竟是阐提性、凡夫性、声闻性、缘觉性、菩萨性?才是有众智的菩萨摩诃萨。 admin

2020-06-08

  出家戒以求取解脱果为主,又因其已厕身三宝之列,不礼不依在家人。在家出家佛子若有菩萨根性者,不欲独善其身而取涅槃,能发菩萨清净大愿,尽未来际自度度他,乃至成佛亦不舍大愿者,佛为建立别解脱戒:菩萨戒。此戒唯大乘佛子能受能持,大乘比丘比丘尼多有受声闻戒已,复受菩萨戒者,是则名为出家菩萨。出家菩萨持戒者,以菩萨戒为主持,声闻戒为副持,故为一切人天应供,心量 admin

2020-06-08

  在家佛弟子若能远离以上三种恶业,进一步爱护生物,布施资财,宣扬正法,已婚在家人保持正常的夫妇关系,出家人则为终身不淫,这就是正业。正命:是指正当的生计,也即是远离邪命。世尊住世的时代,社会上有五邪命——诈现异相、自说功德、占相吉凶、高声现威、说得供养。亦即是指以五种不正当的职业诈欺诳惑众生为手段来维持生计,此即是邪命而活。佛弟子应以正当的 admin

2020-06-08

  佛门中有句话说:在家人爱重,出家人见重。这句话对愿意精进修行的人来说是个警语,因为一个真正有心要出三界的人,对爱的舍离是能有决定性,但问题在是否能得到真善知识的教导之方,而不会落入恶见、邪见。在现今整个佛教界的氛围来说,真的有困难度,现今又有多少道场能依于大乘见道来为初果的较量呢?所见或是落入六识见或外道化,每天汲汲营营的都是增长僧俗二众的世俗习性 admin

2020-06-08

  藏密喇嘛所说「喜金刚的大贪是方便大乐」,正是此贪习交计之恶习,死后必下地狱;若是在家人,生前曾大力布施而有广大福德,则死后先生魔天,然后下堕地狱。三、慢习交凌:逞口舌之快相互对恃,如同一个人的口舌相互品味,于是有水的发起,奔流不息;众生之间慢习相鼓而起,是故地狱中便有血河、灰河、热沙、毒海、融铜灌吞等事感应而生。此为忝居上位而慢心严重之人必须注意的 admin

2020-06-08

  藏密喇嘛所说「喜金刚的大贪是方便大乐」,正是此贪习交计之恶习,死后必下地狱;若是在家人,生前曾大力布施而有广大福德,则死后先生魔天,然后下堕地狱。三、慢习交凌:逞口舌之快相互对恃,如同一个人的口舌相互品味,于是有水的发起,奔流不息;众生之间慢习相鼓而起,是故地狱中便有血河、灰河、热沙、毒海、融铜灌吞等事感应而生。此为忝居上位而慢心严重之人必须注意的 admin

2020-06-08

  出家戒以求取解脱果为主,又因其已厕身三宝之列,不礼不依在家人。在家出家佛子若有菩萨根性者,不欲独善其身而取涅槃,能发菩萨清净大愿,尽未来际自度度他,乃至成佛亦不舍大愿者,佛为建立别解脱戒:菩萨戒。此戒唯大乘佛子能受能持,大乘比丘比丘尼多有受声闻戒已,复受菩萨戒者,是则名为出家菩萨。出家菩萨持戒者,以菩萨戒为主持,声闻戒为副持,故为一切人天应供,心量 admin

2020-06-08

不杀,就是不杀人;不盗,就是不偷盗;不淫,在家人是讲不邪淫----凡是夫妻以外,不受国家法律、不受社会道德所认可的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就叫作邪淫;那不妄语呢?妄语是指说话不如实,有说没有、没有说有……等;甚至未证言证、未得谓得----也就是没有开悟却说已经开悟,没有证得禅定与神通,却说已经证得,这是大妄语。至于不饮酒,酒的本身无罪,但是酒会使人失去 admin

2020-02-21

不杀,就是不杀生;不盗,就是不偷盗;不淫,在家人是讲不邪淫----凡是夫妻以外,不受国家法律,不受社会道德所承认的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就叫作邪淫;那不妄语呢?妄语是指说话不如实,有说没有、没有说有,甚至未证言证、未得谓得;也就是没有开悟却说已经开悟,没有证得禅定与神通,却说已经证得,这是大妄语。至于不饮酒,酒的本身无罪,但是酒会使人失去理智,为了遮止酒后乱 admin

2020-02-21

又譬如布施给出家人,也是应该要做的事,因为在家人本来就应该供养出家人,因为供养时可以获得很多福德。然而在末法时代,供养时要注意这位出家人是不是真正的出家人,因为佛在经中曾开示:出家的僧人可分为四种:胜义僧、世俗僧、哑羊僧以及无惭愧僧。所谓的胜义僧,就是指佛、菩萨、独觉、初果到四果等七种;这七种出家僧人不一定要现出家相,只要是三乘菩提见道的人,都是胜 admin

2020-02-21

】从平实导师说法当中,分两点来加以说明:第一点,说法之师名为法师;第二点,说法之师有出家人、在家人之分,不单单是指出家人。今天针对这两点来加以说明。第一点,说法之师名为法师。佛在《杂阿含经》卷一这么开示:【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欲知如来所说‘法师’义耶?……佛告比丘:若于色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rs admin

2020-02-20

不受佛法戒律的外道们,他们犯的罪比起佛门出家、在家人来,其实是严重十倍、百倍、千倍的,但是都不提犯戒的事,因为他们没有持戒,当然不会犯戒,可是种种的罪却照犯不误。譬如这些外道中,有人把过去世的配偶都找来同居,所犯的邪淫罪极为严重;又如他们也修佛法,可是口中念着佛号却在虐待下人,新闻报导出来时却又赖到佛教头上来!这种事情不胜枚举,怎有资格来批评佛教出 admin

2020-02-19

比方说,佛陀在摩揭陀国弘法的时候,有一次就有一个在家人,当时他居住在这个摩揭陀国〔※藏经中大都用揭〕里面的一个城市(我记得应该是那烂陀城),这个城是一个很繁荣的城市;这位在家人他见到这个城里面有这么多富足的人们,所以他就想说,如果佛法在这个城市能够传播开来的话,能够发扬开来的话,必定能够嘉惠许多人。所以他后来就去觐见佛陀,然后跟佛陀进言说:如果僧团 admin

2020-02-19

为什么不是邪淫罪呢?因为她们已经出家受戒了,就算是出家人;虽然意志上并未出家,但已经受了出家具足戒,当然仍是出家人,所以是犯淫戒而不是在家人才有的邪淫罪;如果犯了淫罪,是要受出家人行淫戒罪的果报、犯罪的果报。所以佛说:【恶时、乱时、虐王出时、怖畏之时,若令妇妾出家剃发,还近之者,是得婬罪。若到三道,是得婬罪。】(《优婆塞戒经》卷六)如果时,或与配偶 admin

2020-02-19

 «上一页   1   2   …   3   4   5   6   …   7   8   下一页»   共156条/8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