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大宝积经》卷五十七)这个很明显地讲的是说,即便是经过了百劫(在佛教里面劫就是表示很长的时间的意思),那么百劫的时间的话,百劫之前所作的业报是不会消失的。也就是说,我们不管是经过多久的时间,过去所作的业是没有所谓的业会消失的道理;一旦到因缘会遇的时候,就会呈现果报。所以,《大宝积经》在这里,正是使用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佛教所谓的因缘果报,特别是因跟缘的这个看法、这个说法,实际上一方面,我们完全承认三世的关系——三世之间的连结,所以我们说,作什么因,到最后你一定要因为这个因而承受了什么样的果报,这个是必然的;可是佛教却不是,因为助缘的关系,使得我们对于业因所呈现的果,可以有相当程度的改变。所以我们刚才就给各位讲了,因的部分可以有善的、恶的跟无记的,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佛教所谓的因缘果报,特别是因跟缘的这个看法、这个说法,实际上一方面,我们完全承认三世的关系——三世之间的连结,所以我们说,作什么因,到最后你一定要因为这个因而承受了什么样的果报,这个是必然的;可是佛教却不是,因为助缘的关系,使得我们对于业因所呈现的果,可以有相当程度的改变。所以我们刚才就给各位讲了,因的部分可以有善的、恶的跟无记的, 三摩地

2018-07-22

譬如橘子因橘而生,从酢而甜;人为橘故种殖是子,是子根茎叶花生果,皆悉不酢;时到果熟,酢味则发;如是酢味,非本无今有,亦非无缘,乃是过去本果因缘。身口意业亦复如是,若言是业住何处者?是业住于过去世中,待时、待器,得受果报;如人服药,经于时节,药虽消灭,时到则发,好力好色;身口意业亦复如是,虽复过灭,时到则受。譬如小儿初所学事,虽念念灭,无有住处,然至 三摩地

2018-07-22

譬如橘子因橘而生,从酢而甜;人为橘故种殖是子,是子根茎叶花生果,皆悉不酢;时到果熟,酢味则发;如是酢味,非本无今有,亦非无缘,乃是过去本果因缘。身口意业亦复如是,若言是业住何处者?是业住于过去世中,待时、待器,得受果报;如人服药,经于时节,药虽消灭,时到则发,好力好色;身口意业亦复如是,虽复过灭,时到则受。譬如小儿初所学事,虽念念灭,无有住处,然至 三摩地

2018-07-22

如其常者,应二念住;若二念住,谁能烧尽?是故智人亦复说言灯、明,即、异,五阴亦尔:明即六入,油即是业;油业因缘,故令五阴有增有减、有彼有此。】(------《优婆塞戒经》卷四)什么叫作灯?今天有一盏灯——一盏油灯,所以使得我们能够看得见。什么叫作灯明呢——油灯的光明呢?油灯的光明,必须要有那一个油灯,必须要有那个油,必须要能够让它烧起 三摩地

2018-07-22

譬如有人欲烧聚落,于干草中放一粒火,是火次第生因缘故,能烧百里至二百里;村主求得,即便问之:汝弊恶人!何因缘故烧是大村?彼人答言:实非我烧。何以故?我所放火,寻已灭尽;所烧之处,一把草耳。我今当还,偿汝二把;其余之物,我不应偿。是时村主复作是言:痴人!因汝小火次第生火,遂烧百里至二百里。事由于汝,云何不偿?虽知是火异作异烧,相续不断故彼得罪。善恶五 三摩地

2018-07-22

佛说因缘果报,可以说是即作即受,是异作异受,也是无作无受。为什么同一件事情,却可以有三种不同的叙述呢?简单的来说,即作即受,它的意思是说:我们今生这个五阴身所造作的行为,由未来世的五阴身来承受果报;这一世的身体是由色、识、受、想、行的五阴所构成的,而未来世的身体也是由五阴所构成的;所以,可以说是由五阴身造作前因,也由五阴身承受后果。异作异受,这个意 三摩地

2018-07-22

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大宝积经》卷五十七)这个很明显地讲的是说,即便是经过了百劫(在佛教里面劫就是表示很长的时间的意思),那么百劫的时间的话,百劫之前所作的业报是不会消失的。也就是说,我们不管是经过多久的时间,过去所作的业是没有所谓的业会消失的道理;一旦到因缘会遇的时候,就会呈现果报。所以,《大宝积经》在这里,正是使用 三摩地

2018-07-22

有情处在中阴身时,他就会在这个阶段等待出生的因缘,因此在中阴身这个阶段并不属于鬼道。鬼道是已经离开中阴身阶段,而出生到六道之一的鬼道了。所以中阴身与鬼道二者,是有差异存在的。譬如在《佛本行集经》卷32中的开示:或有众生,从人间死,堕于地狱;或有众生,从人间死,堕畜生中;或有众生,从人间死,堕于饿鬼;或有众生,从人间死,还受人身;或有众生,从人间死,生 三摩地

2018-07-22

云何由内障碍饮食?谓彼有情,口或如针,口或如炬,或复颈瘿其腹宽大,由此因缘,纵得饮食无他障碍,自然不能若噉若饮。如是等鬼,是名由内障碍饮食。云何饮食无有障碍?谓有饿鬼,名猛焰鬘,随所饮噉皆被烧然,由此因缘,饥渴大苦未甞暂息。……如是等鬼,是名饮食无有障碍。由以上弥勒菩萨的开示,我们可以看出饿鬼道有情的日子并不好过,不管是外障鬼、内障鬼或 三摩地

2018-07-22

佛于是坐在这棵树下,诸比丘就捡食地上之熟果,吃完之后,佛就告诉侍者阿难说:我看天地万物,各自都有他们的宿世因缘。阿难赶紧前来顶礼佛陀,双膝长跪著问佛说:是如何的宿世因缘呢?我们这些大家都想知道,请您敷演讲说,以开示度化不知道的人。佛陀就告诉阿难说:善哉!善哉!如果乐于听闻的人,要专心听呀!佛陀说:人如果培福的话,就像这棵树一样。它本来只种下一粒果核 三摩地

2018-07-22

之所以会有因果业报,都是因为我们每个众生有第八识如来藏在执持我们所造的一切业种,因此我们所造的一切善恶业都会被如来藏收存起来,将来因缘成熟时,果报就会实现。如《大宝积经》卷57云:【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佛陀在经中说:纵使经过了百千劫4那么久远的时间,我们过去世所造的一切业还是不会销亡的,将来在因缘成熟的时候,我们仍将要承受 三摩地

2018-07-22

一者是有福报于应身佛前顶礼,因为应身如来示现之时,神众可都是在四周守护,没有福德因缘的话,还真没有办法来到佛前,此其一。再者,释提桓因是至心三自归依,而不是散心三归依,后者散心三归依的情况,在我们现在三归依的之中,是比较常见的,譬如说某甲或听说三归依是有功德的,所以就只是想要来领受功德,或者是某乙受了亲属的建议、鼓励,甚至是要求之下,而参加三归依的 三摩地

2018-07-22

而菩萨则是很清楚:包括五蕴十八界以及其他种种万法,都是由根本心如来藏——阿赖耶识所生、所显;七转识起心动念造作身口意行的善恶业种,都是储存在永不生灭的阿赖耶识之中,无论经过多少时劫都不会散失,而当因缘成熟的时候,就会自受业果。譬如佛陀在《大宝积经》中,就有开示说: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大宝积经》卷57)因为菩萨 三摩地

2018-07-22

不过我们回到佛法的真正的义理来说,我们说所有的关于因缘果报这些事情,其实早已经完全函盖在所谓的如来藏里面。这个如来藏有许多不同的名称,比方说有人把祂叫作第八识;因为人整个的心识不外乎就是八个识,那么如来藏就是第八个识。有另外一个呢,也把祂叫作金刚心。为什么是金刚心呢?正因为祂历经了所有一切的事物都不会因此而受到牵动,并且还能够顺利地执行因缘果报,所 三摩地

2018-07-22

就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佛,佛问清楚原由之后,佛陀佛也运起了神通,观察这个人超过八万大劫以前的因缘,发现他有得道的因缘,因此度他入僧团,后来也证阿罗汉果。从上面可知,众生所造的业,经过很久时间,譬如超过八万大劫那么久,最后还是要受报的。正由于这个人超过八万大劫以前造了善业,在佛世因缘成熟了,得以在佛陀座下出家,乃至证得阿罗汉果。这不是证实了真的有因果可言 三摩地

2018-07-22

由于这个因缘,那贫穷人命终之后就感应生到大富长者家里;又知道要恭请佛来供养,因此可以闻法证道。佛告诉阿难尊者说:以前那位贫穷人就是现在的长者子比丘。佛说完了这段因缘,所有参与的大众都非常欢喜地顶礼佛,感戴佛恩而依教奉行。从以上《贤愚经》卷1所说的故事中,我们知道供养三宝功德不可思议。契经说:【十方薄伽梵,圆满修多罗,大乘菩萨僧,功德难思议。】十方薄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反而是要直接谈到,什么是佛教的因果的看法?或者我们应该正确的讲,什么是佛教的因缘观?我们在这里,给大家约略归纳出三个佛教因缘观的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就是,我们所做的这些业行,我们所经历的这一切,不是造物主创造的。非造物主创造一切、主宰一切;亦非业果报系统主宰一切的因果酬偿;而是众生各自的如来藏成就了一切。各位电视机前面的观众朋友们,对于如来藏也 三摩地

2018-07-22

当他证得灭尽定之后,他就具有非时解脱的能力;非时解脱的意思是说,他不再像慧解脱阿罗汉一样,还要等待时节因缘。俱解脱阿罗汉,可以直接依于他的禅定证量,他可以想要在什么时候离开生死,他就可以自己作主解脱生死。譬如如果碰到恶劣的环境来临,慧解脱阿罗汉,他是没有办法立刻解脱的,他要忍受恶劣的环境直到舍报!可是俱解脱阿罗汉就可以依于智慧、禅定的证量,可以即时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