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缘觉菩提则是从十因缘观察,从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往上逆推,逆推到名色,思惟名色究竟从何而来。思惟的结果:因为有个识。这个识就是入胎识,这个入胎识能够入胎、住胎、出胎,使得名色增长,这个入胎识也是世尊所说齐识而还,不能过彼的识。因为不能超过这个识,只好从十因缘这个识顺推回来,到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检查的结果完全正确无误。佛菩提则是需要经过五十二个阶位,那 三摩地

2018-07-22

《杂阿含经》卷四十五云:诸阴(五蕴)因缘合,假名为‘众生’《大智度论》卷35亦如是说:于五众(五蕴)中我我所心起故名为我,五众和合生故名为众生。因此,众生其实就是我的总称,是一个集合概念。佛法中常以三界来指称有情众生生活的世界,三界即:欲界六天及人间,色界十八天及无色界四天,合为三界。欲界及色界又名为器世间,是粗硬物质或微细物质所形成的,有 三摩地

2018-07-22

第一篇概说三乘菩提什么是佛法?有人说:佛法就是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等等。然而佛法不只是这样,整个佛法要分成两个大部分来说:一部份是讲二乘——声闻、缘觉所修的解脱道,另一部分是讲大乘菩萨所修的菩提道。解脱道是讲二乘的行者如何出离三界生死轮回的方法与行门;菩提道讲的是生命的实相——法界根源的证知,法界 三摩地

2018-07-22

那我们说的八个识里面的第八识如来藏,好比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明珠,所以祂非常的珍贵,我们要实证祂的时候,需要有福德、慧力、定力种种的因缘,具足这个因缘就可以实证。我们不能像有些人,譬如说有些人不相信有细菌,他认为我没有看到细菌。可是我们知道,要看到细菌,需要显微镜。如果想要看遥远的星空有没有星星存在呢?有没有什么样的星座存在呢?那他需要望远镜。不可以说 三摩地

2018-07-22

佛陀以一大事因缘示现于人间,而其所流传下来的法语,被记载成为「佛经」,这些对后世学佛的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得我们可以从这些经典中观察到佛陀的言行举止,祂所开示悟入晓谕大众的法语,而了解到何谓生命的实相,存在的实相。而对于不接受这生命实相看法的人,佛陀以善巧方便开演了人天乘,让大众安止于善法,不堕入三恶道中,以维持「后有」在这三善道中,等待未来的缘 三摩地

2018-07-22

在经典说,二乘人中的智者等,还以为文殊师利菩萨没有根据结夏的规矩,虽然蒙如来说文殊菩萨是七佛之师,而想要赶走等觉菩萨;又以为弥勒菩萨平时没有从事禅定的修持,虽然知道佛陀说弥勒菩萨将来会继补佛位,但仍然心生轻视,即此二事而知,二乘人还是不能免于法执,对法有所强烈的执取,所以没有入世能行度化的方便,以不平等故,而且根本无法敬重大乘圣者,如是不断地以自己 三摩地

2018-07-22

若以三教来说,是从《阿含经》开始,即是第一时教;《阿含经》讲的是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二乘的解脱道,让众生了解断见思惑烦恼可以出离三界,舍寿可以入涅盘;同时,《阿含经》也说,二乘入涅盘不是所有的法都灭掉,佛说灭掉十八界进入无余涅盘中,还有一个「实际」不灭;这个「实际」是各个众生从无始以来本来就存在,是不生不灭的,涅盘则是依祂的不生不灭而施设的。 三摩地

2018-07-22

已经对佛产生了绝对信心,大家的信心都够了;佛观察因缘成熟了,才转进第三时第二教即是讲般若诸经,主要界万法的根源,是讲万法缘起性空背后的法界真实相。在般若诸经中就已经讲到佛菩提的内涵了,所以般若诸经讲的是实相,不是像二乘声闻解脱道都是讲虚相法:蕴处界缘起性空。由于二乘菩提讲的只是世俗法:蕴处界的空,蕴处界是无常,无常所以是苦,苦就不是真我。蕴处界没有 三摩地

2018-07-22

事实上,当然不是普通人可以完成的,这当然是本文所说的,是大乘不可思议的菩萨来完成集结的!这些不可思议的菩萨们完成了这些集结大事,并不需要和人间学佛人来报备,说这些经典是我们来集结的,不会有如是的大乘菩萨,菩萨藏唯有菩萨可以受持读诵而不生疑惑,这在人岁百年的浊恶世界里,就是如此!因此能够大乘经典常说:能够阅读此经典而不怀疑者,而能生起?净信者,必定供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此之成理,则此虚妄之中,应当庞杂毫无次序,或致简单毫无次序,不论于何者,皆当无有次序可言,以虚妄俗人何以知道此中有果,此中有因,既然一切虚妄,如何建立虚妄中的一切因果不失?一切都是虚妄,应彼无能够建立维持之者,以诸有皆是虚妄,自以虚妄故,自身尚且为假有,如何建立彼此因果?以假于假,同是为假,如何可以得知有一实际,可以维系住彼此之因果?所以此因果 三摩地

2018-07-22

五为怨憎会苦可从两方面来说明:一者从事相上来说——谓常有怨恨之仇敌、憎恶之坏人、丑陋之人、无缘之人、无赖借贷之人、债主……等,心中希望他们长时远离,但因缘所至,偏巧集聚会合,引起心理上的种种苦受,乃至转生身体上之苦受,称之为怨憎会苦。二者从理上来说——怨憎会的意思,是说众生确实有内六处:不可爱的眼根,不可爱的耳、鼻、 三摩地

2018-07-22

二名因缘。三名多闻。说有五处以教众生。所谓从他饶益无知。疑由观察言说得道。此是佛从始生二部。一谓摩诃僧祇。二谓他鞞罗(秦言上座部也)。真谛译《部执异论》中:[如是所闻。佛世尊灭后。满一百年。譬如朗日隐頞悉多山。过百年后更十六年。有一大国名波吒梨弗多罗。王名阿输柯。王阎浮提。有大白盖覆一天下。如是时中大众破散。破散大众凡有四种。一大国众。二外边众。三多 三摩地

2018-07-22

佛在阿含部的经中有很多地方这么说:眼、色因缘生眼识,耳、声因缘生耳识„„乃至意、法因缘生意识。”这很显然是在告诉我们:要有意根与法尘作为助缘,意识才能生起;不论是有念的意识或者离念的意识(不论是有念的灵知或离念的灵知),都是要以意根及法尘为助缘才能出生的。佛又说:“诸所有意识,彼一切皆意、法因缘生。”换句话说:“不论是 三摩地

2018-07-22

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六识认识境界时也一样,既然六根、六识也是因缘所生的虚妄法,那么就应当要注意诸根律仪,要清楚什么是应当远离的,什么才是应当亲近的。经过了佛陀这一番的解答开示,天帝释解决了心中长久以来的疑问结缚,而不再迷惑、犹豫了,于是天帝释就有感而发地告诉佛陀说:世尊!无明爱欲真是众生的病根啊!就像是致命的肿瘤,也像是箭、也像刺一样,令众生痛苦不 三摩地

2018-07-22

如是等种种因缘,是名呵。佛世时的频婆娑罗王,因为贪著奈女的美色,所以跟七国相争,后来一人深入敌国,独自在奈女的房中,这就是为了贪著美色而故入危险之处。而《金刚经》中也提到世尊往昔当忍辱仙人时,因为歌利王的妃子们都跑去听仙人说法,当时歌利王非常生气,也是因为贪著眷属美色的我所执因而发起瞋恨心的缘故,竟把仙人的手足斩断,因此造作了大恶业,来世必堕恶道。 三摩地

2018-07-22

但是,因缘并没有这样发生;我也曾好累好累,很想靠岸,但是漂泊的心一直安定不下来。潇洒的走了一趟很长的人生探险旅程,经历过无数的港口,我的心仍没有靠岸。最后,我竟回到原始的出发点—我从小长大的家。回想起来彷彿一场春梦,时光飞逝,青春不再,我已不再是当时那位不知天高地厚与自以为是的了!努力寻寻觅觅十多年后,嚐尽人生酸、甜、苦、辣,历经人生悲欢离合 三摩地

2018-07-22

在观察的时候只是作为一个全然不干预的观察者去体察,这更像是一个科学实验,自己来看看生命究竟是什么样子?五蕴都是怎样和合运作的?我究竟是什么样子?烦恼究竟是什么样子?究竟什么是苦?轮回的本因又是什么?这样的观察不分环境、不分时间,久久观察自然会升起功德受用,自然会升起智慧,了解到原来书本上写的那些知见实际是怎么回事,体察到所谓的我其实是多么的狭隘和渺 三摩地

2018-07-22

可是,我们在上一集里面有特别特别提醒大家,现在在这里仍然要再次的提醒大家,也就是说,观众朋友们不要因为随缘里面有一个缘字,有一个缘字,甚至是说随顺因缘因缘这两个字,就一看到因缘这两个字,就把它归类成佛教。因为我们上次给大家举例了,在老庄之学里面少欲知足、道法自然这些事情,本来就是老庄思想的核心;而少欲知足、道法自然这两个大的项目,如果你把它这个义 三摩地

2018-07-22

再来说明「无我」,也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外道所误解的「无我」--外道或佛门中的断见论者所谓断见之无我,是指外道或佛门中的断见论者,他们现前观察我的五蕴,是不是真实不坏的法呢?观察的结果,发觉我的色、受、想、行、识,都不是不坏的法;又继续观察自己的十二处、十八界,都是暂时而有终必坏灭,都是不真实的,他们认为「我」完全是因缘假合而成,一切众生都是缘起性 三摩地

2018-07-22

在观察的时候只是作为一个全然不干预的观察者去体察,这更像是一个科学实验,自己来看看生命究竟是什么样子?五蕴都是怎样和合运作的?我究竟是什么样子?烦恼究竟是什么样子?究竟什么是苦?轮回的本因又是什么?这样的观察不分环境、不分时间,久久观察自然会升起功德受用,自然会升起智慧,了解到原来书本上写的那些知见实际是怎么回事,体察到所谓的我其实是多么的狭隘和渺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