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有此因缘。今有屋舍。比丘当知。或有是时。地肥自然入地。后转生粳米。极为鲜净。亦无皮表。极为香好。令人肥白。朝收暮生。暮收朝生。是谓。比丘。尔时始有此粳米之名生。比丘。或有是时。人民懈怠不勤生活。彼人便作是念。我今何为日日收此粳米。应当二日一收。是时。彼人二日一收粳米。尔时。人民展转怀妊。由此转有生分。复有众生语彼众生言。我等共取粳米。是时。彼人报曰 三摩地

2018-07-22

布施有十因缘。何等为十。愚人布施不知为尊自用所与者得善。愚人不至心施与人也。愚人既施与人与时不敬重。不自手与。传教人与施。人不欲望其福。不即得其福者。自用忘其福。愚人施与佛辟支佛阿罗汉。不能自知其福大。愚人施与。不信佛辟支佛阿罗汉阿那含斯陀含须陀洹。皆用为弃损。无有后生。愚人施与。欲但得名字。欲使人称誉。是为愚人布施。佛说经已。栴檀调弗。及诸比丘。 三摩地

2018-07-22

缘觉也是一样,缘觉菩提所实证的这个十二因缘的还灭,十二因缘还灭以后,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病死、忧悲苦恼都不存在了,不存在了也是断灭。可是缘觉菩提呢?他是知道有一个本识的存在,才能够有这十二因缘法的出生,但是他并没有实证这个本识在哪里,所以还是以如来藏为根本;如果没有如来藏这个本识,缘觉本身就没有办法透过十二因缘法证得解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知道五阴之所从来,而不只是纯粹从五阴的现象界来观察它是因缘所生却不能去观察五阴之所生的本际。能够观察到五阴之所生的本际,才叫作善于分别五阴。而这个大乘的出世间不同于二乘解脱道的出世间,因为二乘的解脱道,只是将五阴世间出生的烦恼因灭除,使得五阴不再于三界中出生现行,仅存涅槃本际如来藏住于本来解脱的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的寂灭状态中。因此说二乘 三摩地

2018-07-22

这些都是因为种种因缘的出现,使得逐渐把一些弄通。这种方式,因为是一点一滴累积出来的,对于诵经者来说,会有比较深刻的了解与体验。因此,如果没有听闻的因缘,靠诵经也是有机会逐渐了解经中的义理。但是,要能够如理作意思惟,也是以依止善知识比较稳靠,也可以避免受到邪法的错误影响而落入不如理作意思惟。许多经典里面,除了开示道理之外,也常常开示有关诸佛菩萨的种种 三摩地

2018-07-22

譬如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中说:为破诸苦,断除烦恼,受于无上寂灭之乐,以是因缘,受三归依。(《优婆塞戒经》卷五)我们也可以用很简单的方法,来检验一个人是不是真心的归依三宝。如果是真心归依的话,在归依佛之后,他宁愿舍弃身命,也不会再依止自在天等等的外道天神;当他归依法之后,宁愿舍弃身命,也不会再依止外道的经典;当他归依僧之后,宁愿舍弃身命,也不会再依止 三摩地

2018-07-22

《长阿含》以四谛、八正、十二因缘法等二乘法为主,兼破六十二种外道见。《中阿含》与《长阿含》所说大致相同,这两大经也兼说世界悉檀、为人悉檀、对治悉檀,其中隐含着第一义悉檀,但由于隐覆难知,所以一般未具法眼者则无法了知。《杂阿含》则多述及第一义谛,虽然偏说二乘菩提,但于其中仍然处处隐覆密意,说有如来藏涅槃本际中道心,也在十二因缘中说有缘于五阴之识存在。 三摩地

2018-07-22

接下来我们来看,最后身菩萨从兜率陀天下来降神母胎之前,祂都会观察:成佛的因缘是否已经成熟?譬如在《过去现在因果经》卷1中的开示:【期运将至,当下作佛,即观五事:一者、观诸众生熟与未熟;二者、观时至与未至;三者、观诸国土何国处中;四者、观诸种族何族贵盛;五者、观过去因缘,谁最真正应为父母。】包括选择在哪一个国家?哪一个种族?哪一对父母亲?以及适合降神 三摩地

2018-07-22

正是因为不管我们在三界六道中的哪一道,我们每一位众生的本心如来藏,时时刻刻都不曾远离我们的身心,而我们的起心动念、身口意行当中所造作的善恶业种,都会毫无遗漏的储存在我们的如来藏藏识当中;由于如来藏所具有的异熟体性,将来因缘成熟的时候,果报就会实现;纵使经过了百千劫那么久远的时间,我们过去世所造的一切业种,在还没有实现之前也都是不会销亡的;将来在因缘 三摩地

2018-07-22

马鸣菩萨说:这个第一义谛如来藏心,法界一相,即是一切如来的平等法身,依于这个从不生灭的平等法身,才会说一切如来是本觉;因为一切有情从无始以来都有这个本觉,但是众生却从来没有察觉,所以说还没有证悟明心的众生都是不觉;当有情经过十信位以及六住位的修学,再加上四加行,对蕴处界法虚妄的观行,以及听闻善知识对如来藏正理的开示,有朝一日因缘具足,第一次找到了自 三摩地

2018-07-22

在《菩萨璎珞本业经》当中,世尊开示说:一切有情在还没有接触佛教三宝、听闻之前,可以说都称为具足各种缠缚的凡夫,对于什么是善恶完全不了解,对于因果也没有正确的知见;如果努力培植了足够的福德因缘,有机缘值遇佛教三宝,听闻了,生起了一念净信,乐于归依三宝,修学佛道,那么这就称为初发意的新学菩萨。如果十信位满足,愿意发起菩提心,修学六度万行直至成佛,那么这 三摩地

2018-07-22

另外有一些众生,信受佛陀的教诲之后,很努力地精进;但是他想要求得自然慧,想要在无佛之世自己开悟因缘法,而成为“辟支佛”,这样的人就属于“缘觉乘”。辟支佛的智慧比声闻高一些,在他入涅槃以前,也会随缘以神通度化一些人,所以就以“鹿车”来作譬喻。另外还有一些众生,听佛陀说法之后能够发起大心,愿意长久地精勤修学。除了声闻乘的一 三摩地

2018-07-22

佛的智慧无量无边,甚至他方世界,现在这个时节下了几滴雨,佛都完全清楚;对于众生的根器,祂也是如实的了知;对于一切烦恼的解脱,祂也能够如实的了知;对于三界一切万法的因缘果报,甚至它的法相、它的体性,都完全完全的了知,没有一法不知;所以佛是无一法不知的,是世间智者。佛也是出世间智者,所以佛有一个十号名字,叫做世间解!是世尊!是世间最尊贵的尊者!佛也有一 三摩地

2018-07-22

记得当初经友人介绍认识佛法时,接触的第一部佛经是慈悲三昧水忏,从的描述中,了解佛菩萨对于众生的心行无所不知,以及对于现象界之宇宙万象的全然了知,信服于佛菩萨有如此的深妙智慧;当时觉得佛菩萨对于众生的贪、嗔、痴等种种心行,以及众生没有能力察觉到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因缘果报所显发之潜在心行,佛菩萨以佛眼观众生都了如指掌,让众生所有细腻、微小的心行都无 三摩地

2018-07-22

这些都是阎罗王寄给您的挂号信!不知您收到几封了?人命只在呼吸间,也许下一刻就是我等往生之时!是故应精进;平实导师说过,若人具足善根福德因缘,今世从初住位进入初地都是可能的。紧跟圣平实菩萨修学的正觉海会众菩萨,其道业进步之迅速是超出您的想象的。在这个学法因缘特别殊胜的时代竟然懈怠度日——遇到之后,您每虚度一天的损失都是非同寻常的大,是故应精 三摩地

2018-07-22

但是,天人总有天福享尽的一天,那时寿终正寝返堕恶道,继续轮回受苦,总不是究竟解脱的办法,在佛经中就可以看到某天人因为某因缘突然中夭,然后堕入恶道中受苦这样的例子。而对一个潜心学佛求证解脱觉悟的人来说,生天还是学佛八难之一,因为到了那个地方,只会顾着享乐,哪里还会顾得上学佛。等想到要学佛的时候,下生人间一看,贤劫千佛都已经一一入涅了,想学佛都无佛法可 三摩地

2018-07-22

学佛久了以后就会发现,福德其实是最难在短时间里面培植具足的,因为要培植福德,它是需要因缘、需要时间。假如我们因缘很好,遇到了能够帮助解脱证悟的大福田,就要赶快去种、多多的去种。这一些福德,它会大大的关系到日后我们在佛法上的修证。很多人很聪明心性也不错,可是在学佛的道路上就是难以前进,总是会被一些事物给障碍住,每当有了进步的因缘来了,就会冒出一些事让 三摩地

2018-07-22

这也是诸佛来人间示现成佛的一大事因缘,要开示万法根源的实相心如来藏这唯一佛乘无二无三的正理,让众生得以亲证悟入,悟入这个此经如来藏。而诸菩萨与诸佛都是同样发了度化众生的誓愿,所以菩萨在成佛之前,为了教化众生、利乐有情,所作的事当然可以说都是佛事。因为都像《法华经》里面说的:护持助宣无量无边诸佛之法,教化饶益无量众生,令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妙法 三摩地

2018-07-22

而在不能说服对方的情况下,又心生恨意,埋怨对方福德因缘很差。确实,在你自身还没有走向改变前,你能带给周遭怎样好的福德因缘?譬如共修过程中,大家很沉醉于口头的善巧,自己又说出怎样的法义,而全然没有返观到自身的种种习气是否有转变,自己急躁的心态是否有变得安祥,自己是否能更多的自然生起同理心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他最需要的是什么?,说法时,是否有彰显自身修 三摩地

2018-07-22

而修善往生欲界天之后,一般来说这位天子或天女若是利根者,都会记得自己是何因缘来生天界的。如果是钝根的天人,就只顾著享乐其他都不在意了。如《贤愚经》卷5〈迦旃延教老母卖贫品第26〉:【生天之法,其利根者,自知来缘,钝根生者,但知受乐。】所以,利根的天人都会知道自己过去生因为身口意修了十善业道,所以生到此天当中。又当他想要饮食,才念著要吃的时候,就会有许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