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五戒  成佛之道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云何谓此为我见未断之凡夫?谓佛于四阿含中说:诸所有意识,彼一切皆意法因缘生。意识是意根与法尘为缘方能出生之法,是有生必灭之法,堕于意识境界中者,即同于众生我;若有差别者,都在意识境界之高下差别而已,都不离意识生灭法境界,故为我见未断之凡夫。如是我见,自古至今,即难断除;是故古今大法师、大居士,每多误以为断除我所之贪著,保持觉知心不贪不厌之境界,如是 admin

2020-07-06

  譬如声闻道就是要修四圣谛、八正道,缘觉道就是要修十因缘、十二因缘。可不管是声闻道或缘觉道,最后的目标就是要断我见、断我执以及断我所执,这样才能出离三界生死苦。菩萨所修的道叫做佛菩提道,最后的目标就是要究竟成佛。那么佛菩提道应该修学的法,除了要把声闻道和缘觉道所修的法,统统都要函盖进来以外,最主要的就是要明心证真如;然后再依真如心的总相与别相,以及对 admin

2020-07-06

  因缘果报的轻重呢,是依造业的轻重而定,并不是依有没有受戒而定。受戒的人造了恶事,只是多一条戒罪而已;而且有受戒的人还有另外一个优点:也就是可以因为了解戒的相关戒相及精神,而避免不必要的恶报。知道了这个概念以后,接下来我们来了解:这个戒是如何去形成的?僧团刚开始建立的时候,众人问佛:应制何戒?佛就回答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七 admin

2020-07-06

一个刚出生的六个月、一岁、五岁的幼儿,他的意识能听懂什么?所以往世证得圣道的种子仍是意根所默容的,而意识是这一世才出生的,不能接触到意根所含容的那一些往世的出世间法种子;得要等到因缘成熟了,又遇见了通教菩提,于是又开始听闻解脱道,使他今天证得初果,明天就证阿罗汉果了。这是因为意根把往世的种子从如来藏中勾出来了,意识遇到正确的解脱道正法而思惟的结果说 admin

2020-07-03

  如是主张一切法无自性、一切法空以后,却又回头建立藉意法为缘而生的意识为常住法,从断见法中返堕于常见外道我见中,本质与常见外道全无差别─同认因缘所生之意识妄心为本住法。亲证般若实相心如来藏阿赖耶识之菩萨们,如同般若经中世尊之开示一般,以意识心现观与蕴处界同处所而离六尘见闻觉知、无觉知心心相(注1)之阿赖耶识心体,观察领受阿赖耶识心体之本住性、自性性、 admin

2020-07-02

  《宝积经》中说了贪病用不净观药治,了嗔病用慈悲药医治,了愚痴须因缘和合药医治。如是应病与药以对治,为药各依方。药治,则三毒烦恼始除得根本。……若枷锁等以衣裳覆之,虽目不见锁,其人终不得解脱。既知如此,准修无心想拟除烦恼者,敷时不见,不能除得根本。有如是说,将何对?答:准《涅槃经》云:有药名阿伽陀,若有众生服者,治一切病。药喻无思无观。三 admin

2020-07-02

  佛陀为一件大事因缘慈悲化现于娑婆,告知人们在一切有情众生的身中不仅有乖巧伶俐能够思维的妄心,更有一个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永离诸恶、清净涅盘的真心,自性弥陀与佛无异。佛在《如来藏经》中一语告知:我见众生烦恼流转,生死无量,如来妙藏在其身内俨然清净如我无异。《占察善恶业报经》佛云:如来法身自性不空,有真实体,具足无量清净功业,从无始世来自然, admin

2020-06-26

愿力因缘,今得值五百辟支佛礼事供养。尔时以一恶言,不知其恩,毁骂其母,喻如畜生,以是恶口因缘,五百身中生鹿腹中。」---《大方便佛报恩经》卷第三-------------------【恶口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闻恶声,二者言多诤讼。】---《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5〈十地品第26〉佛告阿难:「人生世间,祸从口生,当护于口,甚于猛火。猛火炽然能烧一世 admin

2020-06-23

  】讲义:〈序品〉,凡是一部经将要开始说,都有它的因缘。这个〈序品〉就是这一部经典开始最前头,在显示因缘的部分,就如同每一本书前面都会有一篇序文。序文,大概都是在说明那本书的大略的内涵,或者说明作者想要表达给读者知道的某一种理念或者观念。如果说书本里面,作者并没有什么想要再重复说明或提示的,至少也把这一本书的缘起说明一下,这一类文字便叫作序文。那么, admin

2020-06-20

  因为世尊在《阿含经》中早就开示说,各种远近粗细的意识:“诸所有意识,彼一切皆意、法因缘生。”世尊讲到这么白、这么彻底,明说各种各类层次的意识,不管多粗、多细、多远、多近的意识,譬如说过去世很远的意识,或者很远的未来世意识都一样,或者现在的粗细意识,也都一样是意法因缘生。佛说的“诸所有意识”就已经函盖所有的粗细远近意识了,佛说&ldq admin

2020-06-20

  亦复不近五种不男之人以为亲厚,不独入他家;若有因缘须独入时,但一心念佛。若为女人说法,不露齿笑,不现胸臆;乃至为法犹不亲厚,况复余事?不乐畜年少弟子、沙弥、小儿,亦不乐与同师。常好坐禅,在于闲处修摄其心。文殊师利!是名初亲近处。”】语译:【初亲近处的第二个部分,佛陀这么开示说:“文殊师利啊!除了上面所说的以外,菩萨摩诃萨不应该于一切女人身 admin

2020-06-20

  是善男子、善女人,父母所生清净肉眼,见于三千大千世界内外所有山林河海,下至阿鼻地狱,上至有顶;亦见其中一切众生,及业因缘果报生处,悉见悉知。”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若于大众中,以无所畏心,说是《法华经》,汝听其功德:是人得八百,功德殊胜眼,以是庄严故,其目甚清净。父母所生眼,悉见三千界,内外弥楼山,须弥及铁围,并诸余山林、大海江 admin

2020-06-20

  且不说菩萨,从辟支佛的智慧来看他,就说有“不善之暗”了,也就是说,他对于因缘法并不懂。对辟支佛来说,四圣谛、八正道就好像是一个总相智,辟支佛的因缘法才是解脱道的别相智,因为所观深妙微细啊!所以从菩萨的智慧来看时,俱解脱阿罗汉还是有“不善之暗”啊!他的“不善之暗”就是不知道“名色缘识”的道理,就是不知道“ admin

2020-06-20

  也就是说佛菩萨乘,不是要成就菩萨而已,最后要成佛的,没有谁可以自绝于如来,永远不见如来,你总有那个时节因缘会见到佛,只是说时劫可能非常久远。-----念佛法门【共82集】第60集勿求神通或感应及勿希望佛菩萨现身助悟 所以学佛不要怕会形成断灭,因为这空法它实际上是究竟不空的。所以空如来藏让我们知道说,这三界诸法的出生都只有空相,它没有真正的本质;这不空如 admin

2020-06-16

  中夜诵经,以自消息,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当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早求自度,勿睡眠也。诸烦恼贼,常伺杀人,甚于怨家,安可睡眠,不自警寤。烦恼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蚖,在汝室睡,当以持戒之钩,早摒除之。睡蛇既出,乃可安眠。不出而眠,是无惭人也。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惭如铁钩,能制人非法,是故常当惭愧,无得暂替。若离惭耻,则失诸功 admin

2020-06-14

以何因缘。得知宿命。会其至道。佛言。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沙门问佛。何者为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与道合者大。沙门问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怀恶故。兼加安健。忍者无恶。必为人尊。心垢灭尽。净无瑕秽。是为最明。未有天地。逮于今日。十方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闻。得一切智。可谓明矣。佛言 admin

2020-06-14

  无欢无喜断贪喜心,非众缘合离众因缘,无道断道至于无道,断诸语言论议音声,无形无色无取无著无用,无实无妄无暗无明,无坏无诤无合无散,无动无念无有分别,不可得示。非垢非净非名非相,非心数法非心所解。我此法中无男无女、无天无龙、无夜叉、无乾闼婆、无鸠盘荼、无毘舍闍。无断无常,无我无众生无人,无来无去无出无入,无戒无犯无净无垢,无有三昧,无定无定根,无禅无 admin

2020-06-14

  因缘合会谁为亲,五戒十善除去瞋。不望他许自为亲,世间荣乐如浮云。展转五道如车轮,莫计寿命惜金银。天地尚坏何况身,奉持经戒是大珍。勿贪财色辱误人,三界众生如群羊。来去五道身坏伤,命速流水何有常。作恶甚近受罪长,泥犁地狱沸镬汤。制心刚意离祸殃,犯罪入中痛难当。佛告阿难:世人无智生死肉眼不知罪福,吾以道眼,覩无数劫,乃至今身,罪福应报,犹观掌中瑠璃珠,内 admin

2020-06-14

  于此世界,尽见彼土六趣众生;又见彼土现在诸佛,及闻诸佛所说经法;并见彼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修行得道者;复见诸菩萨摩诃萨,种种因缘、种种信解、种种相貌行菩萨道;复见诸佛般涅盘者;复见诸佛般涅盘后,以佛舍利起七宝塔。尔时弥勒菩萨作是念:今者世尊现神变相,以何因缘而有此瑞?今佛世尊入于三昧,是不可思议现希有事,当以问谁?谁能答者?复作此念: admin

2020-06-14

  善哉!世尊!愿为四众说其因缘,令离疑悔。尔时佛告舍利弗:我先不言‘诸佛世尊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方便说法,皆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是诸所说,皆为化菩萨故。然舍利弗!今当复以譬喻更明此义,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舍利弗!若国邑聚落有大长者,其年衰迈;财富无量,多有田宅及诸僮仆。其家广大,唯有一门;多诸人众,一百、二百乃至五百人止住其中。堂阁朽 admin

2020-06-14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   145   146   下一页»   共2903条/146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