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释迦牟尼佛过去无量世成就了孝顺的法道;由于这样的因缘,因此后来成就了佛道,这也是原因之一。所以今天仍然非常赞叹孝顺的法道。根据佛经记载,佛陀的母亲摩耶夫人生了悉达多太子之后,就往生到忉利天。那时候佛陀还年幼,就由姨母——摩耶夫人的妹妹摩诃波阇波提扶养长大;所以摩诃波阇波提舍寿时,佛陀还亲自扶棺——贵为人天至尊,跟着众弟子一起扶棺 admin

2020-02-21

其实儿孙自有儿孙福,每个人有他自己的因缘果报,这一世的相聚,也只是因缘的聚合,因缘坏散时还是得分离;因此,对于眷属,该付出的,就付出我们该尽的义务;责任都尽了,其余的就不须过度担心、执著。众生为什么会有这些苦呢?主要的原因就是无明,没有智慧的光明,也就是对于世间种种法,以及对于五阴自己没有正确的认知,误以为这些都是值得珍爱执著的,无法看清这些法背后 admin

2020-02-21

之所以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自身在过去世、过去生的时候,曾经造过不孝顺的因,所以这是本因;就是本来有这一个根本,所以在后来,未来世的时候才遇到这种因缘现起。第二个是这一生在孝道上,没有尽到完美。所谓的没有尽到完美,就是说比起一般人的孝道,所尽孝的这一个大致上是差不多,并没有超越,所以这个就造成了这一生有机会来得到这个果报。这个是一个缘起,等于是这一 admin

2020-02-21

当然父母最好都能学习正法,有坚定的信仰,深信因缘果报,以清净的身口意行作为孩子的榜样,以慈悲喜舍的修为来教养孩子,若能如此多管齐下,一定可以有效的帮助孩子成长,使孩子不仅可以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乃至可以和父母共同修学佛法,迈向成佛之道。------《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二》<第059集佛教徒应该如何教养小孩呢?>张正圜老师 admin

2020-02-21

所以佛法之中,孝养父母是最最起码的事情,如果一个人连这一点也做不到,那就可以知道,他根本还不具备有修学佛法的因缘,所以即使他再怎么努力,在佛法上也难有进步。但是佛法中真正的孝,就只是孝顺父母、奉养父母而已吗?那这样子与世俗人与儒家所说的孝,又有什么不同呢?世俗的孝是孝且能顺,是在世俗法上使得父母尊亲能够富足快乐,能够不辱所生,能够赡养送死。一般的佛 admin

2020-02-21

但是,因为身边没有真善知识的摄受,而让自己内心深处的这个误解折磨了自己以及家人多年,并且是在自己因为不孝养父母而吃足了苦头之后,才有因缘反复思考,并依照萧平实导师的教导,如实地去改正自己的行为之后,问题才得以消弭。也因为这个改变,而导正了自己对于布施的认识;同时,只要是看到佛经中有对于孝养父母的开示,便愿意多读个几遍,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譬如下 admin

2020-02-21

引用经文如下: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当知此中由三因缘令业成重。一由意乐故。二由加行故。三由田故。由意乐者。谓由猛利缠等所作。于同法者见已欢喜。于彼随法多随寻思。多随伺察。如是名为由意乐故令业成重。由加行者。谓于彼业无间所作。殷重所作。长时积集。又于其中劝他令作。又即于彼称扬赞叹。如是名为由加行故令业成重。由田故者。谓诸有情于己有恩。若住正行及正行果。于 admin

2020-02-21

不只夫妻如此,一切的亲友乃至您自己的五蕴身心,不是也是同林鸟吗?只是相聚集在一起,必定有因缘和合和因缘分散的一天。于是哥哥就舍离城市,然后要求得永久的安宁而去归依沙门出家去了。【弟见兄意志趣道谊,寂然无报。】弟弟听了以后,也就没有再回答他这个哥哥的话。哥哥呢,【兄则去家,行作沙门,夙夜精进,诵经念道,一心坐禅分别思维,未曾休息懈怠,即具根力三十七品 admin

2020-02-21

各位菩萨,至于邪淫会产生什么样的过患呢?我们来举述《菩萨优婆塞戒经》卷三作为说明,经中说:【若复有人乐为邪淫,是人不能护自他身,一切众生见皆生疑,所作之事妄语在先,于一切时常受苦恼,心常散乱不能修善,喜失财物所有,妻、子心不恋慕,寿命短促,是名邪淫现在恶果;舍此身已,处在地狱,受恶色力、饥渴长命、无量苦恼,是名后世恶业果报;若得人身,恶色、恶口,人 admin

2020-02-21

一切众生因杀生故,现在获得恶色恶力恶名短命,财物耗减,眷属分离,贤圣呵责、人不信用,他人作罪横罹其殃,是名现在恶业之果;舍此身已,当堕地狱----多受苦恼饥渴长命、恶色恶力恶名等事,是名后世恶业之果;若得人身,复受恶色短命贫穷,是一恶人因缘力故,令外一切五谷果蓏悉皆减少,是人殃流及一天下。’〗------《优婆塞戒经》(受戒品)第十四讲记:一个人如果有 admin

2020-02-21

什么叫作不可知执受呢?这个情形展现在什么地方呢?譬如说,有的人这一世有某种头痛的病,从头到尾都没有办法医好,但是看了医生以后,又不知道是什么病;后来发觉他这个头痛病的缘由,是因为有一次,----因为催眠(有的人是因为在特殊的因缘底下),知道说你过去世的子孙没有把你过去世的这个尸身处理好,所以影响到你这一世的异熟果报。为什么影响这个异熟果报呢?就是因为来 admin

2020-02-21

我们都有听闻过:【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大宝积经》卷五十七)如来藏当中储存有业种,这个果报,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报果,乃至后面的余果。报果、余果是依于三归五戒、四种如实修行而有的果,是指善业;善业有善业的善报,乃至善报之后的余果、余报;恶业当然也有恶业的恶报,乃至恶报之后的余果、余报。 我们这里就先举《大乘本生心地 admin

2020-02-21

为什么杀、盗、淫、妄,对于这个口业,我们在这里要特别稍微多说一点呢?因为杀、盗、淫,我们要持守的时候,必须要有一定的因缘,而且要成就它也必须有比较粗重的一个过程;但是口业的部分,只是嘴上的两片皮,一下子就成就了,所以口业的违犯是非常迅速的。这四种的无畏施----不杀、不盗、不淫、不妄造口业(不妄语)----的受持,也就是一种无畏的布施,这样的布施功德果报都 admin

2020-02-21

明就是很清楚知道因缘果报的道理,而且很相信布施的因缘果报。第二是亲近善友。因为从善友处,学习到了正见正理,所以就能够不谘承邪见了。第三是不贪著财物。就是能够舍离对于财物的贪著,这样就不会再畏惧财物布施了以后会受苦了。佛陀又说:有智慧的人,能够作到的这三件事情,还各别有两件事情也能够作到:第一、能明信因果的人,能够从他闻法以及内自思维。从他闻法是说, admin

2020-02-21

由于贫穷夫妻相信布施的因果,如果今世遇到殊胜的因缘而没有布施,来世岂不是更加贫穷及愚痴吗?由于乐于将自己少物布施而不后悔,所以死后生忉利天,九十一个大劫世世端正,以及在佛世证得大阿罗汉,远离愚痴及贫穷的果报。除了上面所说种种果报以外,还有其它种种布施的果报,限于时间的关系,无法一一详细说明。 以上所说种种的布施,是偏重在事相上,并不是以真心的实 admin

2020-02-21

另外呢,菩萨道本来就是要在和众生的互动中成就,所以一旦有这种避世的心态出现,就要反观自己的菩萨性是否具足?[2]若不足,要寻求、依止正觉的善知识,多多熏闻正法、如理思惟,并广行布施,培植福德,提升眼界与心量,就可能改善自他的关系,而在正法因缘下互敬互助,从孤僻自闭的情境中走出来,与亲眷朋友乃至一切有缘众生过着智慧而幸福的生活!工作会有很多不如法甚至有 admin

2020-02-21

经中的故事说:舍利弗尊者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的时候,他常常用天眼通观看这世间,有谁得度的因缘已经成熟了,他就会前往度化。有一天,他看到一群商人带了一条狗,而这条狗趁着商人们在休息时,偷吃了商人们所带的肉食,于是它便被商人们打断了狗腿,并弃置在旷野之中。这时舍利弗用天眼看见这只狗,因为受伤以及饥饿的缘故,将要死亡了;舍利弗尊者因为慈心怜愍它的缘故,便 admin

2020-02-21

经上常常说受持、读诵、思惟是经,为他人说,所得福德无量无边;从事相上来说,一般学佛人早、晚课时诵经回向,属于熏习的成分比较多,熏习成种以后,也可以说是广义的增长福德因缘,因为在读诵的过程当中,多少会思惟其中的法义,而对自己的身口意行有所修正;如果真能依文解义而不是甚解经文去思惟的话,真能依经所说而如实履践,也能够在此世减少恶因缘的现行,增加善因缘 admin

2020-02-21

佛又趁这个因缘来讲说这一些报果、余果,乃至愿的一个道理。实力子阿罗汉这一次之所以会受到这样子的一个诬谤的果报,就是他在过去世的时候,他有一世,他那一世的母亲跟他那一世的父亲结婚很久了,家产也都很壮盛,可是膝下无子;最后,那一世的母亲----生母,出生他的母亲----于是就建议他的父亲,容许他的父亲纳妾。娶了一个妾来之后,父亲总是会----我们这叫作喜新厌旧,所 admin

2020-02-21

那性罪这一部分呢,在未来世当中你碰到对方,可能在某种因缘上你必须偿还;当然缘不同,你偿还的方式就不同。可能你不必赔他一条命,可能被他砍一刀,因为有善缘出现,所以你可能被他砍一刀,那就还债了;或者是说,你因为某种因缘,你介绍他赚到一笔钱,那这个因果也就成就了。所以,这个性罪没有办法藉由忏悔来灭除;但是,戒罪下地狱这个戒罪,可以靠着天天忏,忏到好相出现 admin

2020-02-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