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心中希望远离,但因缘所致,正巧遇上,让你引起心理上种种苦受;二者从理上说;众生不可爱的内六处,不可爱的眼、耳、鼻、舌、身、意根,这些不可爱的六根在一个身体中和合相聚为一体,便会使众生流转生死不得出离,成就怨憎会的痛苦,乃至有情生命对于身外六尘的触、觉受、了知、思量、贪爱,也是一样道理。著名歌手韦唯曾几何时成了幸福家庭的同义词,有如她的音乐一样被国内 | 三摩地 2018-07-21 |
|
佛在阿含部的经中有很多地方这么说:「眼、色因缘生眼识,耳、声因缘生耳识……乃至意、法因缘生意识。」这很显然是在告诉我们:要有意根与法尘作为助缘,意识才能生起;不论是有念的意识或者离念的意识(不论是有念的灵知或离念的灵知),都是要以意根及法尘为助缘才能出生的。佛又说:「诸所有意识,彼一切皆意、法因缘生。」换句话说:「不论是什么状况下的意识 | 三摩地 2018-07-21 |
|
」佛尔时,引本生因缘:「昔有一国王为毒蛇所囓,王时欲死,呼诸良医令治蛇毒。时诸医言:『还令蛇嗽,毒气乃尽。』是时诸医各设呪术,所囓王蛇即来王所。诸医积薪燃火,勅蛇还]嗽汝毒,若不尔者,当入此火!毒蛇思惟:『我既吐毒,云何还嗽?此事剧死!』思惟心定,即时入火。尔时,毒蛇,舍利弗是。世世心坚,不可动也。」复次,长老必陵伽婆蹉常患眼痛,是人乞食,常渡恒水 | 三摩地 2018-07-21 |
|
因为他相信佛,所以对于佛所开演的圣教——四圣谛、十二因缘法以及三十七道品,他都没有疑惑、他愿意遵循,根据这个遵循的结果,他就很快进入修道的内涵。比如说,佛说的你本身是无常、是苦、空,这些他在当下就能够了知,这是属于利根人,所以不管这世间人所说什么钝使、利使或是什么,对他都没有妨碍,他很快就能证入;然后他再继续在修行的时候,将三十七菩提分&m | 三摩地 2018-07-21 |
|
这真如佛性不是因缘和合而产生的,它是本然存在的。因为他这样一念相应的缘故,所以亲眼看见佛性遍满于十八界。不但眼见自己的佛性,也眼见一切有情众生的佛性。这就是观经里面所讲的“见十方一切诸佛”。当他眼见佛性真实不灭的空性时,他便亲证了一切都无所得的境界。因为真如佛性虽是本然不生,永远不灭,但是在三界六道之中,一向没有任何所得,因为他是空性。所 | 三摩地 2018-07-21 |
|
初发心菩萨修习大乘佛法,有八种根本性的错误会使以前所修积的所有善根付之一炬,导致堕落到三恶道,远离人天等善道因缘,也会丧失大乘的境界,生死轮回,远离明师。是那八种呢?谓彼菩萨宿业因缘生五浊世。有余善根近善知识。归趣甚深大乘之法。发无上心智慧微浅。是初发心菩萨。又从他闻甚深空法读诵受持。复于少智愚痴人前读诵解说。余人闻已惊疑怖畏。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三摩地 2018-07-21 |
|
由是种种缘故,乃使今日《佛法概论——三乘菩提概说》出版因缘得以成熟;为帮助广大佛法修行者,使其能突破佛法修行上之瓶颈与困境,发心进求佛菩提道,乃略说三乘菩提异同之梗概,以建立学佛者之正知见。佛法概分为三乘菩提,约略的说,可以分成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解脱道,另一部分是佛菩提道。什么是解脱道呢?所谓解脱道,就是如何出离三界生死轮回的义理与行门。 | 三摩地 2018-07-21 |
|
可是意识却是生灭法,不论是如何微细境界中的意识心,永远都是由意根与法尘为因缘而从如来藏中出生的。所以依六识论来修佛菩提,是不可能见道的,自然也不可能进入佛法的内门来广修六度万行。一定要依八识论大前提来修学,您才有办法证得第八识如来藏,也才有办法进入佛法的内门之中来勤修六度万行。这就是依六识论与八识论不同前提来建立方向时,必然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出来:六 | 三摩地 2018-07-21 |
|
即使是复名所立,此六识如何引生六根,六根位于触尘法,方有六识可说,如何颠倒建立,破坏自见?所以不当说此「识」即言「六识」,以不能引生有根身,不能为有根身的俱有依,既然不能为其俱有依,如何可以排列在前,为「色」的引生缘呢?如果立论其义,则缘起不成,以紊乱前后,无所安立,然佛说缘起诸义甚深,是以阿难圣者默然,以佛陀所说缘起深义,必当有言于外之者,即是隐 | 三摩地 2018-07-21 |
|
」】大乘别教法门之修证中,既已函盖二乘菩提之解脱果修证,亦具足显示佛菩提道之内涵,何须别立二乘菩提之法?而有通教菩提?皆因别教菩提难悟难证,未悟之人闻之,极难信解,何况修证?不如先说解脱道,故另建立二乘菩提,易解易修易证故;证已再观时机因缘,渐渐引入佛菩提道!令修如来藏自心之般若中观,乃至如来藏自心之无生法忍一切种智。是故世尊观机逗教,依根机差别、 | 三摩地 2018-07-21 |
|
三、修证方法不同二乘解脱道的基本修行方法,如安般、四念处、四圣谛、十二因缘等,都是基于观察现象界的苦、空、无常、无我,以断除我见、我执为目的。大乘佛菩提道的基本修行方法则是实修六度,累积福德资粮、智慧资粮,以求证诸法实相(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切种智为目的。大乘佛菩提道的见道、修道、成道,皆需积累广大的福德资粮作为基础,若缺少资粮便无法进修。二乘 | 三摩地 2018-07-21 |
|
或者有人虽然得以遇到诸佛及菩萨供养、承事及修行,可是没有经过一万个大劫;而且中间遇到佛的形相,或者供养僧众,或者看见他人发菩提心,自己也跟着发菩提心;可是后来遇到不好的因缘,因而退失佛菩提,转入二乘解脱道。诸如种种,表示他对佛的开示所应具的福德未具足,所以十信位中进进出出,因而无法转入十住位中。在佛经里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可以说明,对佛开示产生信心、发 | 三摩地 2018-07-21 |
|
五为怨憎会苦可从两方面来说明:一者从事相上来说——谓常有怨恨之仇敌、憎恶之坏人、丑陋之人、无缘之人、无赖借贷之人、债主……等,心中希望他们长时远离,但因缘所至,偏巧集聚会合,引起心理上的种种苦受,乃至转生身体上之苦受,称之为怨憎会苦。二者从理上来说——怨憎会的意思,是说众生确实有内六处:不可爱的眼根,不可爱的耳、鼻、 | 三摩地 2018-07-21 |
|
有因缘的话,我们帮对方拉一把。没有因缘就算了,不需要起烦恼。以上是大概说明什么叫做念佛。(第一章完) (原标题:02第一篇念佛法门之殊胜与前方便) | 三摩地 2018-07-20 |
|
譬如因缘果报、真如佛性。也知道念佛法门不只是持名念佛,尚有观想、观像、系念思维、无相、体究、实相等念佛方法。并确信这种法门能帮助众生到达解脱的境界,这就是“解信”。进入解信阶段后,就会老实的一步一步修行上来,有一天到达果地无相念佛境界,知道什么是自性弥陀,并且亲证和感觉到祂的存在,接著又看到了佛性,此时称之为“证信”。佛法的修行 | 三摩地 2018-07-20 |
|
缘生是指十二因缘以及因缘生、因缘灭。十二因缘从无明开始,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因取所以有“后有”;有“后有”就有生;有生便有老病死忧悲苦恼。这十二因缘,环环相扣;形成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绵绵不断。十二个环扣在一起,亦形成过去的念,现在的念与未来的念。念念相续不断,因此而有众生 | 三摩地 2018-07-20 |
|
”有的人听了就说:“这个那里是念佛!”他不相信就走掉了,因此就失去了修学的因缘。有信心的人留下来,按部就班就修上去了。本来只想学会无相念佛就好了,却想不到居然能亲见自性弥陀,真是喜出望外。我们说功夫就是定力。念佛要得力,必须要定力。经由相信念佛法门,以及发愿修持念佛法门而起的信力和愿力来系念思维和修持,会产生定力;会修的人从持名念佛 | 三摩地 2018-07-20 |
|
这种慢人,跟他介绍好的法门,他一定不相信,所以人家若有好的因缘也不会跟他讲,那他永远就停在那个层次。所以第三部份讲“修除高慢”。慢心最难除。慢不只是高慢,还有卑劣慢。当一个人很自卑时,也会表现出傲慢;因自卑,怕人瞧不起,就摆出高傲的样子。让人家误以为他可能很富有、或可能很有权势、或可能很有地位。这是因为心里面自卑,所以产生了卑劣慢。有的是 | 三摩地 2018-07-20 |
|
第三节︰心念心忆念佛人心念心听之后,若善根深厚,可能在某个因缘时节,会检讨,会注意自己心念心听时,有没有忆佛、想佛?详细观察后,发觉心念心听时,忆佛的念并非很清晰,而比较偏于定。这表示他的功夫很好,心很细腻,才能观察出来。当他打坐心念心听时,往往会入定;虽然口中仍在唱著佛号,但心已入定了。当他观察分明后,确定没错了,从此会特别注意佛号不断时,忆佛的 | 三摩地 2018-07-20 |
|
这一些念佛念法念僧的声音,我们很多人觉得奇怪,但是我们到后面无相念佛里面就会做解释,我们这世间也有,只是要看各人有没有那个因缘听到。这一观,就是把前面的第三、四、五观,合并观想,叫做粗见极乐世界宝树、宝地、宝池。又叫做总观想。在第七观之前,佛陀先为韦提希夫人说明,第六观观想成就时,可以除掉无量亿劫极重恶业。(不是普通恶业,是极重的恶业)。命终之后必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