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五地把十二因缘法依无生法忍再来观行,这样来做法无我观的粗相观,十二因缘的法无我的粗相观完成了,便能生起变化所成的境界正受——现观诸法都是自心如来藏变化所成,成五地满心,转入第六地。接下来六地法无我的细相观,是依五地的无生法忍,将十二因缘法再作细相观;六地法无我的细相观完成,那么这个似有非有、非有似有观行的境界正受完成,接下来就准备进入第七 | admin 2020-06-08 |
|
在成佛的最后阶段,我们如果略去了祂成佛的时候,所谓的受牧羊女供养的这些情节不说,单只来谈佛陀成佛的简单的内容上来讲的话,我们可以说佛陀是(先思惟四圣谛、八正道、因缘法而降伏欲界魔,而证得解脱果以后,接着)在初夜分的时候,因为祂坐在菩提树下思惟整理所有一切,祂无量世以来修行的这些道理。那么在初夜分的时候佛陀是用手按地,用手按地之后接下来就等于是到了明 | admin 2020-06-08 |
|
另外,也有迷于因缘法的众生,因为无法正确了知其中的道理,干脆说众生的五阴与山河大地的出生都是因为自然性,全都是自然而然就自动出生的,于是成为自然外道。他们认为万物的出生,都是自然而有,不需要凭借种种原因就能够成就,这些全都是依凡夫众生虚妄的觉知心想象,而生起的错误认知与执着,并不是真实佛法的所说与所证。因为如果是这样可以自然而有,那就应该能够不断地 | admin 2020-02-21 |
|
另外,也有迷于因缘法的众生,因为无法正确了知其中的道理,干脆说众生的五阴与山河大地的出生都是因为自然性,全都是自然而然就自动出生的,于是成为自然外道。他们认为万物的出生,都是自然而有,不需要凭借种种原因就能够成就,这些全都是依凡夫众生虚妄的觉知心想象,而生起的错误认知与执著,并不是真实佛法的所说与所证。因为如果是这样可以自然而有,那就应该能够不断地 | admin 2020-02-21 |
|
所以阿含许多地方说六识是有间等法,却又同时说有不会灭坏的识,有出生五阴的入胎识;又在十因缘法中说有齐识而还,不能过彼的识,说涅槃的本际、生死的本际,真如、如来藏、我;乃至南传佛法经中所讲的,爱阿赖耶、乐阿赖耶,欣阿赖耶、喜阿赖耶,当然都是指第八识如来藏,不是指识阴中的任何一识。而阿含中由于寿、暖与识三法的存在,使得众生性命得以存在,这个识当然是指第 | admin 2020-02-21 |
|
既然知道如来有二乘圣人所不能知道的解脱胜,以及如来的智慧、如来对于各种因缘法则的缘起,都能够了知它的前因后果,在各种的因缘法当中都能够自在,所以我们念佛的时候,自然能够起仰慕心,而希望自己也能够像如来一样,烦恼障的现行、烦恼障的随眠都能够断除。所知障对于任何因缘法则、对于众生任何的法要、起心动念、前因后果,我们也都能够具足了知,如果我们能够这样的话 | admin 2020-02-20 |
|
《长阿含》以四谛、八正、十二因缘法等二乘法为主,兼破六十二种外道见。《中阿含》与《长阿含》所说大致相同,这两大经也兼说世界悉檀、为人悉檀、对治悉檀,其中隐含着第一义悉檀,但由于隐覆难知,所以一般未具法眼者则无法了知。《杂阿含》则多述及第一义谛,虽然偏说二乘菩提,但于其中仍然处处隐覆密意,说有如来藏涅槃本际中道心,也在十二因缘中说有缘于五阴之识存在。 | admin 2020-02-20 |
|
如果从十因缘法来讲的话,这个是在指我们的如来藏入胎识;如果从十二因缘来讲,这个是在指六识。因为有六识种未断,所以促使如来藏再一次地缘名色,名色再一次缘眼、耳、鼻、舌、身、意等六入;六入再缘因为根尘相和合所触的这样子的一个触,因为在这个触上面产生了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有受以后,就会因为有受,缘于这个欲界爱、色界爱还有无色界爱;因为有这个三界爱,所 | admin 2020-02-20 |
|
而缘觉是观察因缘法,知道在因缘法当中还有一个齐识而还,不能过彼的识真实的存在,并不是虚幻飘渺不存在,所以缘觉肯将自己的蕴处界消灭之后而进入无余涅槃。进入无余涅槃之后,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还有这个本识独存于极寂静的境界当中。又譬如,佛在初转法轮也谈到非我,不异我,不相在的这个我,也就是无余涅槃的本际,都是指同一个心,只是用不同的名字来说明而已。又譬如, | admin 2020-02-20 |
|
另外,也有迷于因缘法的众生,因为无法正确了知其中的道理,干脆说众生的五阴与山河大地的出生都是因为自然性,全都是自然而然就自动出生的,于是成为自然外道。他们认为万物的出生,都是自然而有,不需要凭借种种原因就能够成就,这些全都是依凡夫众生虚妄的觉知心想象,而生起的错误认知与执着,并不是真实佛法的所说与所证。因为如果是这样可以自然而有,那就应该能够不断地 | admin 2020-02-19 |
|
缘觉菩提觉证之因缘,乃依十因缘及十二因缘之思惟观行而得觉悟成辟支佛者;或有因见黄叶离枝飘落,便悟世间无常而成辟支佛者;或有因见他人之老病死,便悟色身及觉知心无常而成辟支佛者;或有因……等种种不同之助缘而成辟支佛者;然而此等皆属表相,其背后之实质则是往世观修佛菩萨所教授之因缘法,而在此世缘熟时发起宿世种子方得实证。由于学人根器及愿的差别, | admin 2020-02-18 |
|
这里所说的行,指的则是十二因缘法中的行支;行支是专指有记业的身口意行而言,如果是无关于善恶业之无记性的身口意行,那就只是五阴中的行阴,不属因缘法中的行支所摄。一切善恶业行,都不出身行、口行、意行三种,而这三种与善恶有关的行,都摄属于五阴中的行阴,但是行阴还包含了无记性的身口意行,函盖的范围比行支宽广,行者应该深入了知这其中的种种差别,以免尚未断尽行 | admin 2020-02-18 |
|
可是二乘圣人虽然信受却不能现观因缘法的真实缘起——十因缘法中齐识而还,不能过彼的根本识,所以二乘圣人对于五根与意根是从何处生起而能够存在的?内六入的六尘(含定境法尘)又为何能够生起及存在?藉意根与法尘为缘而出生的意识,又是从哪里生起的?出生意识的根本识在哪里?……等这些问题,都不是二乘圣人所能真实了知及现观的,因为他们只能看见 | admin 2020-02-18 |
|
所以阿含许多地方说六识是有间等法,却又同时说有不会灭坏的识,有出生五阴的入胎识;又在十因缘法中说有齐识而还,不能过彼的识,说涅槃的本际、生死的本际,真如、如来藏、我;乃至南传佛法经中所讲的,爱阿赖耶、乐阿赖耶,欣阿赖耶、喜阿赖耶,当然都是指第八识如来藏,不是指识阴中的任何一识。而阿含中由于寿、暖与识三法的存在,使得众生性命得以存在,这个识当然是指第 | admin 2020-02-18 |
|
中文名如来藏外文名तथागतगर्भ;Tathāgatagarbha又名阿赖耶识丶真如丶异熟识丶无垢识体性不生不灭、非断非常、非空非有功德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目录1如来藏概述2如来藏与十因缘十二因缘法的关系3如来藏与涅槃的关系4如来藏与中观的关系5如来藏别名的涵义6如来藏的体性和七大自性7如来藏在佛法的重要地位8佛门以如来藏法千年传承,不曾改易9如来藏与佛法法脉如来藏概述 | admin 2020-02-18 |
|
所以顺观十二因缘法时无明排在第一,辟支佛及阿罗汉皆因断了意识的无明而使意根的我执灭失,才能灭尽十八界而入无余涅槃。又意根因了别慧很微劣,不能细分别六尘万法,所以经常令第八识出生前六识来协助分别。(三)第六识意识是审而不恒;意识具有思量性,但依意根而转(即听命于意根)故不能作主;祂善能分别六尘万法,亦能分析、衡量意根所取诸法之利弊得失,让意根能作主决 | admin 2020-02-18 |
|
所以阿含许多地方说六识是有间等法,却又同时说有不会灭坏的识,有出生五阴的入胎识;又在十因缘法中说有齐识而还,不能过彼的识,说涅槃的本际、生死的本际,真如、如来藏、我;乃至南传佛法经中所讲的,爱阿赖耶、乐阿赖耶,欣阿赖耶、喜阿赖耶,当然都是指第八识如来藏,不是指识阴中的任何一识。而阿含中由于寿、暖与识三法的存在,使得众生性命得以存在,这个识当然是指第 | admin 2020-02-18 |
|
(《杂阿含经》卷12)在这边世尊开示了:我回忆起过去还没有成佛的时候,独自专静地思惟是哪一个的存在,而衍生出老、病、生、苦,也就是生老病死前面的法是什么?一心地观行、思惟;我知道有了此世的出生,就会有此世的生老病死,以此观行、思惟,一支一支向前推,所以知道:此世的出生引生了后来的老死,有引生了生,取引生了有,如此前后支支相缘,老死、生、有、取、爱,受 | admin 2020-02-18 |
|
佛法中最基本的轨则,也就是因缘法,例如《杂阿含经》中:有婆罗门请问世尊,至世尊所,问讯安不,却坐一面,白世尊曰:沙门瞿昙!何论何说?佛告婆罗门:我论因、说因。又白佛言:云何论因?云何说因?佛告婆罗门: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杂阿含经》卷2)是说有一位外道婆罗门来礼敬世尊,先问安世尊,安坐一旁,然后请示世尊 | admin 2020-02-18 |
|
完整的佛法传到今天,常常变成半截佛法,只知道十二因缘法,不知道十因缘法,这是半截;只知道出离观,不知道安隐观,也是半截;只想要学二乘法出离生死,不知道要学菩萨法来成佛,这也是半截。心量狭小的人,对于发愿重新受生心生畏惧,恐怕会再受无尽的轮回,唯恐解脱无期,故不肯发起受生愿而再来人间受生,不想要来人间住持佛法,舍寿的时候想要赶快入涅槃,不想修证大乘菩 | admin 2020-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