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是三事名为净业。(《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刚才的中佛已经开示了说: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除了要修三福净业以外,还要系念谛观彼国净业成就者;彼国,当然指的是西方极乐世界。以一般世间法而言,譬如说是在大学里面,有每一个科系所要共同修学的课程,但是各别的科系里面,又有其单独要修的课程。同样的道理,十方诸佛国都是 三摩地

2018-07-20

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是三事名为净业。’世尊在这一段中开示的三福净业,是学佛者之所耳熟能详的。世尊苦口婆心地说:欲生彼国当修三福,这是为了令未来世一切凡夫,欲修净业者,得生西方极乐国土。古大德将这三福又加以施设,分为:世福、戒福跟行福;可以看得出来是这三福的层次,仍旧是有次第差别的,而不是说一下子就可以完全都具足的。 三摩地

2018-07-20

经上说:如须弥山安处不动,就是说发起深心者,对于三宝、对于因果的正理、对于大乘法、对于阿弥陀佛的大愿、对于自己能否往生极乐世界,乃至自己最后可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对于这些真实的事与理,他可以深刻信受喜乐而不疑惑。因此想到自己将要往生极乐而心得决定,那是发自深心的喜悦信乐,所以有一个有发起深心的人,他会以深心念佛。也就是说他会全心全意的归依于佛,永远 三摩地

2018-07-20

我们来看看上品中生在经典上是怎么说的,经典是这样讲:【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一我们看到这个,我们就知道:在上品中生的这个阶段,它主要是在摄受大乘种性的大心菩萨这些念佛人。虽然他不用证悟实相而转依法界实相心如来藏,而也受持、持守证悟 三摩地

2018-07-20

接下来我们再看后面的是怎么说:【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一我们进入到了上品下生的部分,上品下生的菩萨他的条件又比上品中生的菩萨简单了一些:他不必受持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他也不必深解第一义谛的旨趣。也就是说,他不需要受持方等经典,不需要证悟实相、亲见自性弥陀,也不需要深解,只 三摩地

2018-07-20

同修会的亲教师说明白因果的佛不故意造恶业,但因为未明心见道,意识心尚未转依清净法性,性障未除,仍会因为烦恼习气的现行而造恶,请师兄忏悔即放下,不要落入掉悔盖当中。今日师兄能遇到,当依大善知识平实居士所阐述无相念佛(详见法门修学,可忆念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有言:若贪欲心和瞋恚心重者,常恭敬持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可蒙菩萨摄受除此二不善法。况以无相念 三摩地

2018-07-20

三者,修行福德资粮: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其中修行福德资粮:读诵大乘,即是要我们阅读大乘经典,了解大乘经典所宣说的真如、佛性,强调了义、究竟、真实的义理。《法华经》也说唯一佛乘,无二无三,我们不该选择如羊车的声闻法或如鹿车的缘觉法,而是要亲证生命实相的道理,选择如大白牛车的佛菩提道呀!八个月来,每逢周二聆听平实导师别具只眼宣讲《法 三摩地

2018-07-20

菩萨一定要了知意识心在三界九地中所有的境界状况,所以能够因知见的正确建立,于参禅的时候能够不落于以定为禅的过失中!因为定境本身都是意识心的境界,既然是意识心的境界,就不是常住法!那么知道参禅就不能、不该落在意识的境界中,但是在知见上,一定要先建立意识所能够到达境界的智慧,从欲界到四禅到四空定的内容是什么?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从布施、持戒、忍辱、精进 三摩地

2018-07-20

因为他深信因果、不诽谤大乘、理解第一义而回向发愿往生,在极乐世界的七宝池的紫金莲花台住宿一个晚上,第二天花开见佛闻法,第七天得不退转,修一小劫以后才进入初地乃至第八地,比上品上生人迟很久。上品下生人,他也相信因果,虽然不能理解第一义,但是不诽谤大乘。他发成佛之心而不造作各种恶业。此种人往生彼国七宝池的金莲花之中,一日一夜花开,花开了以后七天才能见佛 三摩地

2018-07-20

其它譬如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等都很重要,不可以忽略,但是特别以孝养父母公婆和奉事师长为必要的条件。《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下,佛云:“师开导人耳目,智慧明达度脱人,令得善合泥洹之道,常当孝慈于佛父母,常当念师恩;常念不绝、即得道疾。”佛言:“天下有佛者 三摩地

2018-07-20

那么,禅究竟应如何修行呢?简单讲,悟前参禅明心,主要包括两部分:1、前方便(闻法阅经建立知见;闻时记忆闻后思惟;培植福德广结善缘;受持佛戒,发菩提心;减除世间五欲之贪着;忏悔业障,深信因果;消除慢心;发大愿心);2、正修行(谨慎选择教禅的善知识;正修功夫——看话头、参话头、参公案思惟观之功夫;深解第一义经典;学习参究话头与公案的方法;学习禅 三摩地

2018-07-20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佛告韦提希:汝今知否?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如来今者,为未来世一切众生,为烦恼贼之所害者,说清净业。善哉韦提希,快 三摩地

2018-07-20

西归直指玉峰怀西居士周梦颜安士氏汇辑目次像赞略传图示跋卷一净土纲要阿难启请佛土双标法藏因地愿满成佛四十八愿如来得名堂宇宝池天乐雨华池岸华树树网宣音德水香华鸟宣偈颂景象殊胜自然饮食随宜修习音容相貌作观念佛称名见佛持名往生生非易事末后付嘱修持法门十念法门报恩法门助缘法门(三则)卷二疑问指南度生宜急等(二问答)自性唯心等(二问答)佛土非一等(三问答)无生 三摩地

2018-07-20

西归直指卷三如如居士劝修行文理障更甚于欲先要知三世之说又要明因果之理孔子必定说过三世勿以短命自待不可隘其见闻藏经不可不读奘法师善于启发当于肉躯生厌离心大孝人不愿入胎大贵人须知自惭蚕茧喻簖篮喻马喻野狐喻归咎冥王扑灯蛾窗内蝇调马四法眼药有愿必遂为僧者必宜修净土高僧亦当修净土不可甘心作鬼九类皆当往生念佛无枉用之力人间胜事无如念佛启信杂说以净土之说,劝大智 三摩地

2018-07-20

即起沐浴,为旁人说所见,并陈诫因果,词意剀切。明晨端坐而化。慧光齐慧光,居洛阳,著《华严》、《涅槃》、《十地》等疏。一日有疾,见天众来迎。光曰:“我所愿生,唯净土耳。”遂专志念佛,已而见化佛空迎。光稽首曰:“愿摄受我!”祷祝方毕,已化去矣。道珍梁道珍,住庐山修净业。曾梦海中有舟西往,问之,曰:“往极乐国。”珍乞随行,舟 三摩地

2018-07-20

所以然者,欲人先识不涉因果修证凡圣生佛之理。然后依此理以起修因证果,超凡入圣,即众生而成佛道之事。汝何事理儱侗,知见颠倒之若是也。又汝以舍东取西,为生灭者。不知执东废西,乃断灭也。夫未证妙觉,谁离取舍。三祇炼行,百劫修因,上求下化,断惑证真,何一非取舍之事乎。须知如来欲令一切众生速证法身,及与寂光,所以特劝持佛名号,求生西方也。问,枣柏李长者华严合 三摩地

2018-07-20

又经教所说因果修证,凡圣生佛,事理行相,历历分明。若能修因,自然证果,超凡入圣,即众生而成佛道矣。既得此事,则不涉因果修证凡圣生佛之理,岂待外求。宗门所说,总归本分,不涉因果修证凡圣生佛。(此理即也,)若得此意,(此名字及观行初心也,)定然依此不涉因果修证凡圣生佛之理,而起修因证果,超凡入圣,即众生而成佛道之事矣。(此观行至究竟也,)所以古德大悟后 三摩地

2018-07-20

因果,陈趋避之良谟。言戒善者,五戒不杀,即仁。不盗,即义。不邪淫,即礼。不妄语,即信。不饮酒,则心常清而志凝,神不昏而理现,即智。五戒全持,不堕三途,恒生人道。此与儒之五常大同。第儒唯令尽义,佛则兼明果报耳。十善者,不杀,不盗,不邪淫,名身三业。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名口四业。不贪,不嗔,不痴,名意三业。此与五戒大同。而五戒多分约身,十 三摩地

2018-07-20

因果报应,实天地化育之大权。人生天地之闲,藐尔七尺之躯。其与广大高厚莫测之天地,并立为三,称为三才者。以其能仰体天地之德,皆可以为尧舜,皆可以作佛,以参赞其化育故也。故圣人于易乾坤二卦之象,一以自强不息法天,一以厚德载物法地教人。夫自强不息,则闲邪存诚,克己复礼,非到明明德,止至善,人欲净尽,天理流行,以复其本具之性德不可也。厚德载物,则仁民爱物, 三摩地

2018-07-20

上品中生上品中生尤直截,大乘因果信无疑。不论口诵诸经典,惟愿身生七宝池(串对)。圣众俨临居止处,金台迎接命终时。华开见佛亲称赞,小劫何嫌受记迟。上品下生上品下生人易行,行如中辈不多争。但因无上道心发,直往金莲华内生(串对)。目睹如来诸相好,耳闻妙法众音声。经三小劫登初地,佛果不劳弹指成。中品观中品上生十五观门三品列,上中下辈巧安排。求生定满众生意,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