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总而言之,学佛修道者欲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时间而言,须历经三大阿僧祇劫,就阶位而言,须历经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五十二次第,又须冒着隔阴之迷之险,诚属不易。难怪古今中外之高僧大德,异口同声地循循善诱我们要选择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之念佛法门,先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方有把握不退转菩提心,直到成就佛果。所谓六欲天上现五衰,三禅天上有风灾;要君 | 三摩地 2018-07-22 |
|
然后回向您的怨亲债主、六亲眷属,让他们发愿往生,最后祈求诸佛菩萨加被。这个可能要很长时间,要二年左右乃至更长的时间。第二:有时间的话,可以每天诵一部《地藏经》、《佛说阿弥陀经》、三遍总持咒。二十一遍往生咒,然后回向,这个回向一定要具体,不可笼统。比如:回向致使我得头疼病的冤亲债主;致使我得心脏病的冤亲债主等等,无量劫以来的所有冤亲债主;累生父母师长 | 三摩地 2018-07-22 |
|
问:临终助念真的有用吗?答:助念者对于临终者的帮助真实有用,不是只有帮助往生者提起佛念而已,还有忆佛念佛及助念清净共业功德的回向与摄受,因此不同证量的助念者,其助念功德对往生极乐者的帮助亦有差异。虽然临终助念时也需要往生者的配合念佛,乃至下品下生者之十念称佛名号,虽然已非念佛,仍需要往生者自己信愿之成就,加上善知识开示方能致之。但是莲友助念时,以至 | 三摩地 2018-07-22 |
|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84佛开示说:「若诸菩萨修行布施受持净戒,回向声闻或独觉地执取净戒,是诸菩萨失菩萨戒,应知名为犯戒菩萨。」所以修学大乘法而归依声闻僧、声闻戒,不以菩萨戒为主,这是违犯大乘戒的。四、关于菩萨戒的受持,应依善知识的教导,千万不要依文解义而自作聪明。《大方广佛华严经》卷77有云:「善男子!菩萨由善知识任持,不堕恶趣;由善知识摄受,不退 | 三摩地 2018-07-22 |
|
因此佛为治病而不得不食用含有肉食等之药物,当起忏悔心及回向发愿心,愿未来遇此恶缘时,能够转此恶缘成为佛道之逆增上缘,此乃是佛之正办。此中之权衡,就需要您自己善加考虑了。(原标题:学佛一定得要持禁杀的戒吗?那么蚊虫、苍蝇、蚂蚁、蟑螂、鼠辈危) | 三摩地 2018-07-22 |
|
例如:父母对儿女的养育之恩及种种付出,都是一个佛子对众生所作的善业,本是很大的法财、资粮和福报,若能把这经验提升扩大,把善意布施回向出去的话,是了不起的事情,是极大的善业。但是我们若攀缘饿鬼爱不舍,就一定要去贪功受福德。这一贪功受福德,便成了饿鬼讨债时的账本,立刻把施受的关系变成了债权人和债务人,把好事变成了坏事。学习大乘佛法,就是要学诸佛菩萨如何 | 三摩地 2018-07-22 |
|
”这就是心不净了,你是在求世间生死的善果嘛!这布施就成为求世间法了!应该以此福德回向证得解脱道,或者回向亲证佛菩提果及世世自生智慧能度众生,这样就不是为生死善果而布施了,就是心净。布施时不要为生死善果而做,也不可以为了想要善名超过别人而行布施,在世间法中叫作伪善,是做给别人看而求名,也为了名称胜他而施,这是不净心施。有人则是为了想在未来世色身 | 三摩地 2018-07-22 |
|
另外还有一个重点就是,不论是为了解厄、去病苦或者想要长寿,因此所造的善业都是只有世间的福德的;如果是真发菩提心的学佛人会了解,如果只是为了求取世间福德是不究竟的,终究还是常在三界六道当中生死轮转;所以,应该是要将所修的吃素、不杀或者放生等等福德,回向无上正等正觉成就佛道,这才是究竟常乐的唯一道路。三、应该如何放生?放生的方式,应该是在救急、在救活、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一、回向。二、拔济。】《说无垢称经疏》卷第三(本)诸方便摄者。依菩萨地第四十五卷菩萨方便善巧。有十二种。依内修证一切佛法。有其六种。依外成熟一切有情。亦有六种。依内修证有六种者。一于有情。悲心俱行。顾恋不舍。二于诸行。如实[1]通知。三于无上菩提妙智。深心欣乐。四顾[2]恋有情不舍生死。五知诸行故轮转生死而心不染。六欣佛智故炽然精进。依外成熟有六种者。一能 | 三摩地 2018-07-22 |
|
另外一个方便善巧,就是在读诵后,把这个读诵的功德回向自己与有缘的众生,能够成就无上菩提;透过回向的力量,可以得到广大殊胜的利益。以上是大略介绍读诵经典的种种功德。接下来,我们了解佛菩萨及诸天神众,其实他们最希望有人从读诵中能够了解经中的真正道理,乃至悟入第一义谛实相心,进而行菩萨道广利众生。因此我们常看到经典中有关能够真正受持、读诵经典之利益的开示 | 三摩地 2018-07-22 |
|
心性调伏之后,我们的福德也有了,我们就能够值遇到真善知识,因此能够建立参禅的功夫和知见;这时候我们修慧的条件具足了,就应该要把过去修福德回向明心见性,把那些福德作为我们进入正法大道的助缘。既然我们找到了真正能够亲证如来藏的禅法,找到了佛法真实的入理的大门,就应该要暂时放下一切的教相,一心精进的来参究;然后才有因缘在生缘处处的日常作务中,一念慧相应; | 三摩地 2018-07-22 |
|
我们现在就来稍微说明,什么是五十思呢?五十思的内容是如何呢?我们看论文问:‘何者是五十思耶?’答:‘依十业道各有五思,谓依离杀业道有五思:一离杀思、二劝导思、三赞美思、四随喜思、五回向思,谓回所修向菩提故,乃至正见亦尔。是名五十思。’也就是说,要修这个百福庄严的时候,要先起五十思——修心五十;这个修心五十,事实上都一样 | 三摩地 2018-07-22 |
|
对菩萨来说,修集来的福德不应该回向死后生到天界享福,也不应该求来世当转轮圣王,而应该要回向四宏誓愿——追求成佛以及广利众生,这才是菩萨所应该发的大愿。 (原标题:若能善发无上大愿,是名智者) | 三摩地 2018-07-22 |
|
但这并不是一下子或者是一、二世就可以成就的,往往在开始度化众生的时候,是非常勇猛的;也许就在这个过程中感觉到说:众生真的是不容易调伏啊!自己又不想从他们那边获得钱财的供养,甚至于是自己又要花上金钱、投资心力,好能够把胜妙的法去供养众生,却有时候还会被恩将仇报!想想说:这样化导众生回向正道的事,尤其是在这一个娑婆世界,真的是不容易啊!但是心念一转,还 | 三摩地 2018-07-22 |
|
菩萨在因地时候在外门广修福德,虽然也是在外门修福,却回向无上正等正觉,而且是随分熏习般若的正知正见的;一世又一世之中,又同时为众生施设了方便,希望众生也能够亲证菩提;这样修学福德的相貌就已经不同一般人了。乃至说,有一世终于亲证了菩提,进入了七住位成了菩萨摩诃萨,这个时候,他从亲证菩提而得的智慧,尚且不是二乘人之所能知能证,所以也是不共二乘人的;造作 | 三摩地 2018-07-22 |
|
所以,有这样回向佛菩提道的一念,当然又是有一分的福庄严。所以,从以上的说明就可以知道,为什么念佛、法、僧,名智庄严;念戒、施、天,名福庄严的道理。而在《优婆塞戒经》中,世尊又开示说:善男子!菩萨具足是二庄严,能自他利;为诸众生受三恶苦,而其内心不生忧悔。(《优婆塞戒经》卷2)因为有了第一分的福德与智慧的庄严,这是自庄严;正是因为有自庄严的缘故,初发 | 三摩地 2018-07-22 |
|
(十九)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二十)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成满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觉。(二一)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 | 三摩地 2018-07-22 |
|
若能以此布施福利,回向法界,是大国王等,于十劫中,常为大梵天王。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先佛塔庙,或至经像,毁坏破落,乃能发心修补。是国王等,或自营办,或劝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结缘。是国王等,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更能于塔庙前发回向心,如是国王,乃及诸人,尽成佛道,以此果报,无量无 | 三摩地 2018-07-22 |
|
十者普皆回向。善财白言,大圣,云何礼敬乃至回向。普贤菩萨告善财言。善男子,言礼敬诸佛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世尊。我以普贤行愿力故,深心信解,如对目前。悉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虚空界尽,我礼乃尽。以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如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再者,学人对于忏悔及回向之真实义多有误会,若众生造作恶业后已回向补救,但后时仍继续复作堕胎等事,那就没有成就忏悔中的悔法——永不复作之功德。所以忏悔与回向,不单是表面上参加忏悔回向的仪式而已,需要发自内心的实践。因为参加大悲忏,主要乃是借助共修的力量,以清净自己为主,并以此功德回向给对方,祈愿双方解冤释结同趣佛道。因此我们劝请佛当彻底实践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