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外子是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的实践者,但此时的他毫无佛法知见,可见这个男人已多生薰习四摄法成习惯了。外子对我几乎没有什么要求,就是不断的付出,但我知道他是个孝子,明白他的心愿,我拼死拼活的生了个女孩,也尽量孝顺公婆回报他对我的好,后来的婚姻生活就一直是这样的良性互动,互相为对方着想,从没吵过架,观念不合时,有一方会自动忍让。所以在婚姻中, | 三摩地 2018-07-22 |
|
四摄庄严故。常勤摄化一切众生。念处庄严故。善能修习四念处观。正勤庄严故。悉能断除一切不善法。成一切善法。神足庄严故。恒令身心轻安快乐。五根庄严故。深信坚固。精勤匪懈。常无迷忘。寂然调顺。断诸烦恼。力庄严故。众怨尽灭。无能坏者。觉支庄严故。常善觉悟一切诸法。正道庄严故。得正智慧。常现在前。止庄严故。悉能涤除一切结使。观庄严故。能如实知诸法自性。方便庄 | 三摩地 2018-07-22 |
|
如果我们已经深信因果,那么就不应该贪图侥幸,或者是想要用不如实的方式来逃避;而是应该要脚踏实地,依照佛菩萨、善知识所教导的正知见,如理如法的来修行,包括三归五戒、发大菩提心,修学六度、四摄来自度度他,加上破邪显正、护持正法等等,要这样的如法修学,才能够真正作个安隐无忧的学佛人。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二第130集学佛修行,能不能消除宿业?》 | 三摩地 2018-07-22 |
|
例如,佛陀在《菩萨地持经》当中的〈四摄品〉有如此解说:如何是菩萨一切行利呢?大略说来有两种:第一种是一切众生善根尚未成熟者,方便令熟;第二种是善根已经成熟者,令他走向解脱。另外一种说法又说,菩萨一切行利有三种:第一种是给予现世利,第二种是给予后世利,第三种则是给予现世以及后世利。所以,佛菩萨摄受众生,是为了让众生逐步能得到解脱的功德,乃至于得到无上 | 三摩地 2018-07-22 |
|
您声闻菩提的依于苦、集、灭、道四圣谛、三十七菩提分,而来证得所谓的沙门四果──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乃至您是缘觉菩提──所谓的辟支佛,您依于十二因缘、十因缘的流转还灭,而来证得这样子的缘起,相应于辟支佛所能了知的真义,而证得缘觉菩提成为辟支佛;乃至您修学菩萨道,您依于四摄六度,您依于人无我、法无我而要地地增上;乃至成就四智 | 三摩地 2018-07-22 |
|
例如,佛陀在《菩萨地持经》当中的〈四摄品〉有如此解说:如何是菩萨一切行利呢?大略说来有两种:第一种是一切众生善根尚未成熟者,方便令熟;第二种是善根已经成熟者,令他走向解脱。另外一种说法又说,菩萨一切行利有三种:第一种是给予现世利,第二种是给予后世利,第三种则是给予现世以及后世利。所以,佛菩萨摄受众生,是为了让众生逐步能得到解脱的功德,乃至于得到无上 | 三摩地 2018-07-22 |
|
第三个言辞施,就如同菩萨四摄法中的爱语。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中有说:爱语摄事,于诸摄事最为殊胜。(《瑜伽师地论》卷46)也就是说,菩萨除了布施之外,爱语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常常看到有的人虽然作了很多的布施,常常帮助他人,可是却不用爱语来对待众生,总是板著一张脸,或是爱教训人;那众生虽然接受了他的财物,可是因为常常被他骂,所以心里很害怕对方。因此菩 | 三摩地 2018-07-22 |
|
因为在家修行人,得要自己积集资财,来行广大布施供养,是不能接受别人的供养,来为自身的生活资财所需,所以要先通达如何的如法求财;尤其是现在家相菩萨行的人,因为外相的关系很容易和众生行四摄法,来接引众生学佛,所以在从事各种职业时,就能够接引各类的众生来学佛。当如法得财以后,佛陀又教示财物要分成四分:一分供养父母、自身所用,还有妻子眷属;两分投资于法财以 | 三摩地 2018-07-22 |
|
菩萨戒以心为戒,非如声闻戒以身为戒;戒相虽因依据经论而有小别,然依精神主旨而论则无差别,故可归纳为三聚净戒:一、摄律仪戒——尽未来际受持十重戒,永无违犯;二、摄善法戒——尽未来际修学一切善法,于一切深经及所未闻法,无所畏惧,无有一善法不修学者;三、饶益有情戒——以四摄法饶益有情,救度有情置于佛法之中。若有佛子欲求成佛而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不自为己行四摄法;为一切众生故,以不爱染心、无厌足心、无罣碍心、摄受众生。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若见孤独幽系疾病种种厄难困苦众生,终不暂舍,必欲安隐;以义饶益令脱众苦,然后乃舍。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若见捕养众恶律仪及诸犯戒,终不弃舍;我得力时,于彼彼处见此众生应折伏者而折伏之,应摄受者而摄受之;何以故?以折伏摄受故,令 | 三摩地 2018-07-22 |
|
第六种众智,指的就是善于以四摄法摄受众生的智慧。第七种根智,指的就是要善于了知众生善根、不善根、信根、利根、钝根、有漏根,这样种种的轻重;以及说这个众生是可调伏,或不可调伏等差别的智慧。第八种就是分别智,指的就是要善于分别世间法、出世间法、有生死过失的染污法、没有生死过失的清白法、何者是能灭如来的相似像法、何者是能住持如来的真实佛法,等分别诸法的智 | 三摩地 2018-07-22 |
|
所以我们如果修学了佛陀正法,深信善恶因果,圆满了菩萨十信位,并且发起了成佛的大菩提心以及四宏誓愿,并且以深信心、誓愿心、专注心、乐作心、欢喜心、无悔心等心境,来修学六度四摄等菩萨行,那么这些业行全部都会成为无漏善的定业,一定功不唐捐而能够早成佛道。反过来说,如果听信了邪师的邪教导,执著错误的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来造作恶业的话,譬如说:毁谤说没有善 | 三摩地 2018-07-22 |
|
而大乘菩萨的修行之路则是要相当的长久,因为所有菩萨一致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才能究竟圆满佛道;而成佛的唯一标准,是要净除第八识阿赖耶识当中烦恼障的现行以及习气种子,并且还要断除所知障的随眠种子;此外,还要以六度、四摄法来摄受无量无边的有情众生,因为摄受有情共同修学菩萨道以成熟有情,就是在摄受自己的佛土、在庄严自己的佛国净土。一般说来, | 三摩地 2018-07-22 |
|
得是相已,次得手足合网缦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以四摄法摄众生故,是故次得手足网缦相。得是相已,次第获得手足柔软胜余身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以手摩洗师长、父母身,除去垢秽,香油涂之,是故次得手足软相。得是相已,次得身毛上向靡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常化众生,令修施戒一切善法,是故次得毛上靡相。得是相已,次第获得鹿王膞相;何以故?为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1 |
|
复有三事:一者至心奉持禁戒,二者四摄摄取众生,三者口言柔濡不粗。复有三事:一者能施,二者能大财施,三者以此二施劝众生行。复有三事:一者常以大乘教化众生,二者常修转进增上之行,三者于诸众生不生轻想。复有三事:一者虽具烦恼而能堪忍,二者知烦恼过、乐而不厌,三者自具烦恼、能坏他结。复有三事:一者见他得利欢喜如己,二者自得安乐不乐独受,三者于下乘中不生足想 | 三摩地 2018-07-21 |
|
《菩萨优婆塞戒经》卷三<摄取品>第十三善生言:世尊!菩萨具足二庄严已,云何得畜徒众?善男子!应以四摄而摄取之,令离诸恶,增诸善法;至心教诏犹如一子,不求恩报;不为名称,不为利养,不求自乐。善男子!菩萨若无如是等事畜者,名弊恶人、假名菩萨,非义菩萨;名旃陀罗,臭秽不净,破坏佛法。是人不为十方诸佛之所怜念。善男子!菩萨若能随时教戒,所言时者贪恚痴时:起贪 | 三摩地 2018-07-21 |
|
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不自为己行四摄法;为一切众生故,以不爱染心、无厌足心、无挂碍心、摄受众生。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若见孤独幽系疾病种种厄难困苦众生,终不暂舍,必欲安隐;以义饶益令脱众苦,然后乃舍。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若见捕养众恶律仪及诸犯戒,终不弃舍;我得力时,于彼彼处见此众生应折伏者而折伏之,应摄受者而摄受之;何以故?以折伏摄受故,令 | 三摩地 2018-07-21 |
|
差别缘者,谓诸众生从初发心乃至成佛,蒙佛、菩萨等诸善知识随所应化而为现身:或为父母、或为妻子、或为眷属、或为仆使、或为知友、或作怨家、或复示现天王等形;或以四摄或以六度,乃至一切菩提行缘,以大悲柔软心、广大福智藏,熏所应化一切众生,令其见闻及以忆念如来等形、增长善根。此缘有二:一、近缘,速得菩提故;二、远缘,久远方得故。此二差别复各二种:一、增行缘 | 三摩地 2018-07-21 |
|
具足四摄成就一乘。大心众生观察五道轮转受苦。常为四大毒蛇五阴怨贼六入空聚。爱诈亲善愚痴五欲计我我所之所侵害。是诸众生烦恼所缚。云何今者而不拔济。菩萨思惟如是事已。从宫殿起即便出家。被精进铠四摄神咒而自拥护。身念良药以自涂体。忍辱功德以为矛盾。无量劫中所修智慧犹如利剑。专心正念如王大道。坐道场时观察一切世间苦原。发大弘誓必拔其本。此苦原者。逼切众生为 | 三摩地 2018-07-21 |
|
行前三业更修四摄利益他事。以此业缘手足十指悉皆网密。犹如鹅王。若菩萨于师父母扶持侍养。自手涂傅苏油膏药。衣饴瞻视。得手足柔软润泽细滑。掌色赤好如红莲花。若菩萨修诸善法心无厌惓。增长上上得足踝佣满。若菩萨修学为他演说。往来宣化不生疲极。以是业缘得鹿王[跳-兆+專]。若菩萨未得之法勤求欲知。已得之法利他转化。三种恶业断塞不起。六尘恶法不染身心。于身病者施其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