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以此四法,摄受一切众生,故名四摄法。又《华严经入法界品》善财童子参五十三位善知识,在每一位,皆说我已发菩提心,云何学菩萨道?云何修菩萨行,每位知识都将自所证到的法门,开示善财,第一位德云比丘,最后就是普贤菩萨,指示十大愿行,所谓,一礼敬诸佛,二称赞如来,三广修供养,四忏海业障,五随喜功德,六请转,七请佛住世,八常随佛 | 三摩地 2018-07-23 |
|
世尊!弟子○○○从今日乃至菩提,不自为己行四摄法,为一切众生故,以不染心,无厌足心,无罣碍心,摄受众生。世尊!弟子○○○从今日乃至菩提,若见孤独幽系疾病种种厄难困苦众生,终不暂舍,必欲安隐,以义饶义令脱众苦,然后乃舍。世尊!弟子○○○从今日乃至菩提,若见补养众恶律仪及诸犯戒,终不弃舍,我得力时,于彼彼处见此众生应折伏者而折伏之,应摄受者而摄受之,何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世尊!弟子○○○从今日乃至菩提,不自为己行四摄法,为一切众生故,以不染心,无厌足心,无罣碍心,摄受众生。世尊!弟子○○○从今日乃至菩提,若见孤独幽系疾病种种厄难困苦众生,终不暂舍,必欲安隐,以义饶义令脱众苦,然后乃舍。世尊!弟子○○○从今日乃至菩提,若见补养众恶律仪及诸犯戒,终不弃舍,我得力时,于彼彼处见此众生应折伏者而折伏之,应摄受者而摄受之,何 | 三摩地 2018-07-22 |
|
忏悔自己无量劫来,因为无明遮障不明实相,造了无量无边的罪业:只因心性残忍,为贪口腹之欲而杀害无量无边的胎卵湿化众生;忏悔年青时不懂事对父母恶言相向让他们心如刀割之痛;忏悔自心刚愎自用,贪、嗔、痴、慢、疑样样具足,伤害同事同修亲朋好友;忏悔心量狭碍,身、口、意恒不清净,未能奉行四摄法;忏悔自私自利,声闻种性深重,未能发起菩萨圣性;忏悔无始劫来违犯五逆 | 三摩地 2018-07-22 |
|
菩萨行,简单的说,就是为了追求自利利他佛果,而在三大无量数劫当中所修学的戒定慧三无漏学、六度以及四摄等法,以及所应该成就的无量功德等等。如果从凡夫地开始,包括在人天乘以及十信位当中所要修学的三福净业、三归五戒、十善业道等善法,努力培植福德资粮。在二乘解脱道当中,则要修学如何断除三缚结证初果,薄贪瞋痴证二果,断五下分结证三果,断五上分结成四果阿罗汉。 | 三摩地 2018-07-22 |
|
反过来说,如来藏也不会因为我们菩萨修行了六度法,修行了四摄法来跟众生结善缘,结善法缘而来累积自己的功德、福德;不会因为我们修集这一些清净的种子,而如来藏摄持了这些种子,祂就变得更清净,这就是《心经》所谓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道理。能够满足《心经》所说的这三个要件这一个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个心,当然也是绝对所说的不会违背于《金刚般若波 | 三摩地 2018-07-22 |
|
23、以四摄法摄取众生,知世谛故随众生语。24、为诸众生受苦之时,其心不动如须弥山。25、虽见众生多作诸恶,有少善者心终不忘。26、于三宝所,不生疑心,乐为供养。27、若少财时,先给贫穷,后施福田;先为贫苦,后为富者。28、乐赞人善,为开涅盘;29、所有伎艺,欲令人学;见学胜己,生欢喜心。30、不念自利,常念利他,身口意业所作诸善,终不自为,恒为他人。(原标题:假 | 三摩地 2018-07-22 |
|
菩萨行,简单的说,就是为了追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而在三大无量数劫当中所修学的戒定慧三无漏学、六度以及四摄等法,以及所应该圆满成就的无量功德等等。如果从凡夫地开始,包括在人天乘以及十信位当中所要修学的三福净业、三归五戒、十善业道等善法,努力培植福德资粮。在二乘解脱道当中,则要修学如何断除三缚结证初果,薄贪瞋痴证二果,断五下分结证三果,断五上分结成四果 | 三摩地 2018-07-22 |
|
菩萨行,简单的说,就是为了追求自利利他佛果,而在三大无量数劫当中所修学的戒定慧三无漏学、六度以及四摄等法,以及所应该成就的无量功德等等。如果从凡夫地开始,包括在人天乘以及十信位当中所要修学的三福净业、三归五戒、十善业道等善法,努力培植福德资粮。在二乘解脱道当中,则要修学如何断除三缚结证初果,薄贪瞋痴证二果,断五下分结证三果,断五上分结成四果阿罗汉。 | 三摩地 2018-07-22 |
|
反过来说,如来藏也不会因为我们菩萨修行了六度法,修行了四摄法来跟众生结善缘,结善法缘而来累积自己的功德、福德;不会因为我们修集这一些清净的种子,而如来藏摄持了这些种子,祂就变得更清净,这就是《心经》所谓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道理。能够满足《心经》所说的这三个要件这一个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个心,当然也是绝对所说的不会违背于《金刚般若波 | 三摩地 2018-07-22 |
|
能救一切种种苦恼,能观生死所有过罪,能具无上六波罗蜜,所作世事胜诸众生,信心坚固修集慈悲,亦不悕求慈悲果报;于怨亲中其心无二,施时平等、舍身亦尔,知无常相、不惜身命,以四摄法摄取众生,知世谛故随众生语。为诸众生受苦之时,其心不动如须弥山。虽见众生多作诸恶,有少善者心终不忘。〗讲记这一段说实义菩萨的第十一个条件,要常常教导众生说菩提易得,因为佛早就预 | 三摩地 2018-07-22 |
|
能救一切种种苦恼,能观生死所有过罪,能具无上六波罗蜜,所作世事胜诸众生,信心坚固修集慈悲,亦不悕求慈悲果报;于怨亲中其心无二,施时平等、舍身亦尔,知无常相、不惜身命,以四摄法摄取众生,知世谛故随众生语。为诸众生受苦之时,其心不动如须弥山。虽见众生多作诸恶,有少善者心终不忘。〗——《优婆塞戒经》(名义菩萨品)第八这一段说实义菩萨的第十一个条 | 三摩地 2018-07-22 |
|
这就是第二时教佛菩提道的般若期,教导大众回心大乘,一方面继续修证解脱而利自身,同时也要熏修及实证佛菩提智,具有自他两利之实相智慧证德,佛菩提道就是函盖解脱道与菩萨行的六度四摄。真正的菩萨行,是于内门广行六度四摄,此时必须要有一个基本的基础前提,这个基础前提就是先要触证空性心如来藏,菩萨证得空性心如来藏以后才能开启般若智慧,继续进修增上而趋向相见道位 | 三摩地 2018-07-22 |
|
经中还提到了四摄法、六度等等,这也是在为讲授菩提心做准备。在讲述果报时,佛又反复强调:“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这充分说明了“人天乘”虽然果报在人天,而方向是直指佛果的。而其他宗教所说的“人天道”则大大的不同:他们所说的“因果”往往是外在神灵的奖惩,很狭隘很机械, | 三摩地 2018-07-22 |
|
因此,爱语就是菩萨的四摄法之一,菩萨常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等四种方式来摄受众生。与众生在一起,就是要爱语,用柔软调柔的方式与众生应对,那么即使这一世不能度他学法修道,未来世再见面时,一定会很好相处,也就容易接引他进入佛法。而且,不恶口也是十善业道之一,持五戒、修十善之人,因为心性良善,能与欲界天的境界相应,因此舍报后得以往生欲界天享乐。反过来, | 三摩地 2018-07-22 |
|
生活中的佛法-面子在人生学习过程中,现在可是听到最多的为他人设想、成就他人的名言,诸如「四摄法」、「六度波罗蜜」、「十度波罗蜜」、「自利利他」、「行菩萨道」、「入廛垂手」…等等,这是在人生中心存「以真实的生命智慧服务人们」的智能型过客所「无限甘愿」付出的心行;然而身为服务人群的「无限甘愿」这类智慧行者,深知骄慢的过患,所以在修学过程中,向来看 | 三摩地 2018-07-22 |
|
其中由于如是的体认,所以对于自心如来藏的各个体性会发起体触,如同在开悟的时候,但对于若干的义理会开始去检验,因此《大般若经》所说的许多体性,会想要去观行,在八识和合运作的第八识功德之外,更带一分去观察第八识的自体性,而不是随七转识的诸体性,这样去思索什么是「无我性」、「无所得性」、「不生不灭性」,这些许许多多的体性,根据悟前的知见,悟后的知见,都一 | 三摩地 2018-07-22 |
|
------微信公众号《读书369》2018-01-27儒风大家菩萨要以四摄法来摄取众生。四摄法是依佛世时天竺的状况来说,四摄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菩萨要利益众生首先要布施,布施包含了三种,叫作法布施、财布施还有无畏施;所以我们出来弘法是法施,从来不收人家的钱财纳为己有,我们并且出钱赞助来买讲堂是财施,使人了知无余涅槃中的实相,舍寿面对生死时无所畏惧,就是无畏 | 三摩地 2018-07-22 |
|
意识、意根、如来藏配合运作至此,意根的不甘愿渐渐消散,我才发现自己只想解决自己的麻烦,一点也没想到妈妈的难处,一味责怪,所以就忘了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的沟通原则,才让自己受伤,也正因为我与她相同的盲点,所以无法一触即止,致使针锋相对的连续剧一直演下去,演到心寒。这次沟通后,爸爸进步了,在家有比较确实指导小王子功课,所以期末考数学进步40分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为什么诸佛常常要劝导菩萨们多利乐有情、摄受众生?为什么又教导我们修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的四摄法呢?其原因就是要我们摄受众生,摄受了众生以后,将来你的佛土就能成就。古往今来,都没有不摄受众生而能成就佛土的佛!我们不妨想想看:娑婆世界的成就,是释迦牟尼佛一个人成就的吗?极乐世界的成就,是阿弥陀佛一个人成就的吗?都不是!要靠摄受众生;就是要靠诸佛的如来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