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因为在家修行人,得要自己积集资财,来行广大布施供养,是不能接受别人的供养,来为自身的生活资财所需,所以要先通达如何的如法求财;尤其是现在家相菩萨行的人,因为外相的关系很容易和众生行四摄法,来接引众生学佛,所以在从事各种职业时,就能够接引各类的众生来学佛。当如法得财以后,佛陀又教示财物要分成四分:一分供养父母、自身所用,还有妻子眷属;两分投资于法财以 | admin 2020-02-20 |
|
菩萨修行的法门当中,以四摄六度来看,布施这个法,无论在摄受众生的方便善巧,或者修学能度过生死到彼岸的法门,都是最先要去实践布施这件事。次法的施论、戒论、生天之论,三论内容,诸佛说法度众,也是先从布施来开始教导弟子。《大智度论》中说:一切诸佛说法时,檀波罗蜜为初门。如经中说:佛常初为众生说布施,说持戒,说生天,说五欲味。先说世间苦恼、道德利益,后为说 | admin 2020-02-20 |
|
例如,佛陀在《菩萨地持经》当中的〈四摄品〉有如此解说:如何是菩萨一切行利呢?大略说来有两种:第一种是一切众生善根尚未成熟者,方便令熟;第二种是善根已经成熟者,令他走向解脱。另外一种说法又说,菩萨一切行利有三种:第一种是给予现世利,第二种是给予后世利,第三种则是给予现世以及后世利。所以,佛菩萨摄受众生,是为了让众生逐步能得到解脱的功德,乃至于得到无上 | admin 2020-02-20 |
|
《大乘起信论》卷1,马鸣菩萨开示说:【或以四摄或以六度,乃至一切菩提行缘,以大悲柔软心、广大福智藏,熏所应化一切众生,令其见闻及以忆念如来等形、增长善根。】(《大乘起信论》卷1)菩萨在人间示现时,会如同众生一般地投胎、出胎、受学、成长、病痛等等,完全和一般人一样,然后再应用四摄法或六度波罗蜜,乃至各种菩提行的因缘,以大悲柔软心以及广大的福藏与智藏,来教 | admin 2020-02-19 |
|
因为在家修行人,得要自己积集资财,来行广大布施供养,是不能接受别人的供养,来为自身的生活资财所需,所以要先通达如何的如法求财;尤其是现在家相菩萨行的人,因为外相的关系很容易和众生行四摄法,来接引众生学佛,所以在从事各种职业时,就能够接引各类的众生来学佛。当如法得财以后,佛陀又教示财物要分成四分:一分供养父母、自身所用,还有妻子眷属;两分投资于法财以 | admin 2020-02-19 |
|
佛陀为令四众弟子继续迈向成佛之道,于四众弟子所证般若实相智慧之基础上,更益以一切种智——宣说八识心王诸法,示以成就一切种智修行之道;所谓十地菩萨所修四摄、十度等等佛菩提道之内涵,令诸菩萨次第增进,乃至未来究竟成佛——具足一切种智而发起四智圆明无上智果,成就佛地清净法界;此乃第三转法轮方广诸经所说唯识增上慧学也。如是,函盖此三转法 | admin 2020-02-18 |
|
”“得是相已,次得手足合网缦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以四摄法摄众生故,是故次得手足网缦相。得是相已,次第获得手足柔软胜余身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以手摩洗师长、父母身,除去垢秽,香油涂之,是故次得手足软相。得是相已,次得身毛上向靡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常化众生,令修施戒一切善法,是故次得毛上靡相。得是相已,次第获得鹿王膞相; | 三摩地 2019-07-20 |
|
11、群组内辩论易造口业群组内难免有信受表象佛法或其它有名望大师者,大家对法义认解不一,可能因对法义的见解不同而产生辩论,若四摄法涵养不够,口气不佳,不但无法摄受众生,反而破坏正法形象,反让其对正法反感,严重甚而谤法,接引不成,自害害人。12、谤法者在群搜集讲堂信息,用以攻击讲堂群组成员背景难知,可能会有潜伏的谤法分子。经观察,确实有谤法份子潜伏在 | admin 2019-06-28 |
|
菩萨修行的法门当中,以四摄六度来看,布施这个法,无论在摄受众生的方便善巧,或者修学能度过生死到彼岸的法门,都是最先要去实践“布施”这件事。次法的施论、戒论、生天之论,三论内容,诸佛说法度众,也是先从布施来开始教导弟子。《大智度论》中说:“一切诸佛说法时,檀波罗蜜为初门。如经中说:“佛常初为众生说布施,说持戒,说生天,说五欲味。先 | admin 2018-08-15 |
|
菩萨行,简单的说,就是为了追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而在三大无量数劫当中所修学的戒定慧三无漏学、六度以及四摄等法,以及所应该圆满成就的无量功德等等。如果从凡夫地开始,包括在人天乘以及十信位当中所要修学的三福净业、三归五戒、十善业道等善法,努力培植福德资粮。在二乘解脱道当中,则要修学如何断除三缚结证初果,薄贪瞋痴证二果,断五下分结证三果,断五上分结成四果 | admin 2018-08-07 |
|
想想菩萨有四摄法,其中的每一个法,如果都是皱著眉头,这四摄法就很难成就。即使是假的微笑都胜过你不笑,因为人有个模仿能力,模仿能力是天生的。这是众生的末那所必须拥有的体性,才能生存哪!如果它没有教导这个,那小孩子或众生是很难生存的。所以我们天生就会有这个东西,就是会模仿,大自然动物也会模仿。那模仿是什么?它笑,你就跟著笑。心理认知学家,他们叫“ | admin 2018-08-04 |
|
比如,自己是非常乐意依照萧平实导师的教导,以菩萨的四摄法来修无嗔恨行;可是,如果自己的目标的确是那样单纯的话,就不应该和周围的有缘人在事相上屡屡发生观念上的冲突,进而影响到彼此共事时的时效与氛围;所以,一定有自己所不知道的某些因素在作祟。仔细分析原因时,末学发觉,自己对于以菩萨的四摄法来修无嗔恨行的目标,其实内心并不是真的在乎;所在乎的依旧是萦绕于 | 三摩地 2018-07-23 |
|
佛陀称赞手长者有极广大眷属,并询问手长者用什么方法来摄受大众呢?手长者回答:以佛陀您所教导的布施、爱语、同事、利行等四摄法来摄受众生。佛陀赞叹手长者以如法、如门、如因缘的四摄法摄受大众。佛陀为手长者说法后,手长者就回家。欲界天毘沙门大天王知道佛陀对手长者的赞叹与说法,就在天快要亮的后夜时分来到手长者家,向手长者赞叹手长者的功德广大。面对毘沙门大天王 | 三摩地 2018-07-23 |
|
而布施的知见以及佛法的道理,其实很深很广,所以我们在《菩萨正行》这个节目当中,也随着世尊的开示,不断来为大家说明,希望大家都能够依循闻、思、修、证的这样的次第,先学会不厌其烦有耐性地定时听闻,还要依循教导来作观察、思惟,并且作菩萨六度、四摄等法的修行,才有机会把佛法的知见转变为真实的智慧,得到实证而能够心得决定;并不仅仅是把佛法当成知识、学问来看待 | 三摩地 2018-07-23 |
|
而布施的知见以及佛法的道理,其实很深很广,所以我们在《菩萨正行》这个节目当中,也随着世尊的开示,不断来为大家说明,希望大家都能够依循闻、思、修、证的这样的次第,先学会不厌其烦有耐性地定时听闻,还要依循教导来作观察、思惟,并且作菩萨六度、四摄等法的修行,才有机会把佛法的知见转变为真实的智慧,得到实证而能够心得决定;并不仅仅是把佛法当成知识、学问来看待 | 三摩地 2018-07-23 |
|
须菩提因瞋恚习气故,摄受的众生就相对有限;摄受众生要以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而诸摄事法中又以爱语为第一,以爱语行布施,以爱语利行,以爱语行同事行等。故今特举须菩提之恶习性因缘为借镜,作为菩萨戒子们的警惕,欲求无上正等正觉,当普摄一切众生、不舍一切众生,并远离瞋恚,方堪称「慈悲」,才能速得广利众生而早日成佛,成佛的过程中才能少受许多无意义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须菩提因嗔恚习气故,摄受的众生就相对有限;摄受众生要以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而诸摄事法中又以爱语为第一,以爱语行布施,以爱语利行,以爱语行同事行等。故今特举须菩提之恶习性因缘为借镜,作为菩萨戒子们的警惕,欲求无上正等正觉,当普摄一切众生、不舍一切众生,并远离嗔恚,方堪称「慈悲」,才能速得广利众生而早日成佛,成佛的过程中才能少受许多无意义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因为,即使从悟后的心境历程来看,还是有诸多不善,你还是没有办法在身口意你的戒行,所以对于过去所造的不善业,让众生受到了许多的苦楚,我们现在就把这些不善业,以对众生的四摄法、以担负起整个时代的工作来偿还。那戒行什么时候会呢?我们现在都知道,你会在二地的时候成就,那能不能提前呢?在佛道的进程中,这不是很容易的。可能呢,有人可以戒慧直往。戒,是说他的戒行 | 三摩地 2018-07-23 |
|
想想菩萨有四摄法,其中的每一个法,如果都是皱著眉头,这四摄法就很难成就。即使是假的微笑都胜过你不笑,因为人有个模仿能力,模仿能力是天生的。这是众生的末那所必须拥有的体性,才能生存哪!如果它没有教导这个,那小孩子或众生是很难生存的。所以我们天生就会有这个东西,就是会模仿,大自然动物也会模仿。那模仿是什么?它笑,你就跟著笑。心理认知学家,他们叫镜像神经 | 三摩地 2018-07-23 |
|
为什么又教导我们修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的四摄法呢?其原因就是要我们摄受众生,摄受了众生以后,将来你的佛土就能成就。古往今来,都没有不摄受众生而能成就佛土的佛!我们不妨想想看:娑婆世界的成就,是释迦牟尼佛一个人成就的吗?极乐世界的成就,是阿弥陀佛一个人成就的吗?都不是!要靠摄受众生;就是要靠诸佛的如来藏,跟祂所摄受众生的如来藏共同来变现这个佛世界。所以如果发愿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