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在真见道位前,虽已六住位应修之六度波罗蜜多,求入真见道位前仍有四加行必须修持;如是四加行,乃以二乘四圣谛观行所断我见为基础,接著应在大乘真见道前对二取皆属如来藏空性之正理有所认知,并须心得决定,方可成为比量观察能取、所取皆属空性如来藏之菩萨,始能名为四加行已经修证完成的菩萨,即是双观能取所取空;其后方能求证第八识如来藏而证真如,如是证后方能不退转、 三摩地

2018-07-21

 禅宗明心者破参之后,当应转入相见道位,依四圣谛十六心作法空观;亦应依《楞伽经》修学五法、三自性...等,此亦真见道后之相见道位所应修学者,若不修此,永无进入初地之资粮。然初地所修所证,是无生法忍道种智,修此非易;大善知识难值遇故,自身慧力多有未逮故,自身福德资粮亦多未具足故,心量不够广大雄猛故;是故初地难阶,自古已然。禅宗祖师之已入分证即佛位者 admin

2018-07-21

禅宗明心者破参之后,当应转入相见道位,依四圣谛十六心作法空观;亦应依《楞伽经》修学五法、三自性...等,此亦真见道后之相见道位所应修学者,若不修此,永无进入初地之资粮。然初地所修所证,是无生法忍道种智,修此非易;大善知识难值遇故,自身慧力多有未逮故,自身福德资粮亦多未具足故,心量不够广大雄猛故;是故初地难阶,自古已然。禅宗祖师之已入分证即佛位者(其数 admin

2018-07-21

声闻人是以“四圣谛”为主旨,以“四念处观”为观行的法门,以“八正道”为实施的方法,进而观察蕴、处、界,了知蕴处界虚妄以后,就将我见、疑见、戒禁取见之三缚结断除,成为初果的须陀洹;乃至将我所执、我执断除,而成为四果的阿罗汉,就可以入无余涅槃。阿罗汉入涅槃前必定有所疑:“到底入了涅槃是不是断灭空?”因为有所疑,就 admin

2018-07-21

在真见道位前,虽已圆满六住位应修之六度波罗蜜多,求入真见道位前仍有四加行必须修持;如是四加行,乃以二乘四圣谛观行所断我见为基础,接著应在大乘真见道前对二取皆属如来藏空性之正理有所认知,并须心得决定,方可成为比量观察能取、所取皆属空性如来藏之菩萨,始能名为四加行已经修证完成的菩萨,即是双观“能取所取空”;其后方能求证第八识如来藏而证真如,如 admin

2018-07-21

以上所述为世间八正道之正理,相较于出世间八正道正理,世间八正道没有思维修习四圣谛,及无漏思维的修习,大致上属于意识层面的修习,泰半着重在基本人伦的运作与实践。一切佛子,若能以人伦为基础,勤修十善业,修身齐家,进而发挥仁民爱物、慈悲众生之情怀,自身力求解脱,并愿度一切有缘众生同得解脱;自身愿求佛道,也普愿一切有情皆能同证菩提、共成佛道,则此世间八正道 admin

2018-07-21

再来说对我见的疑,对我见的疑大概有几个,第一个就是对于五阴虚妄有疑,对于四圣谛的法有疑,对于第八识常住不灭的法也是有疑;这样的疑,就障碍了出离三界生死。好,那么今天我们三缚结的内涵,就讲到这里,谢谢各位收看!阿弥陀佛!如何断三缚结下面将为各位菩萨讲解如何断三缚结?在讲解如何断三缚结之前,我们先来探讨一下:为什么要断三缚结?断三缚结的意义在哪里?那么 admin

2018-07-21

豁然意解悟四圣谛譬如新净白氎易受染色。即于座上。得罗汉道。更不退转。不随他教。顶礼佛足。白佛言。世尊。我先愚痴。欲酒所醉。扰乱贤圣。造不善业。唯愿世尊。听我忏悔。佛言。我已受汝忏悔。汝今当知。佛世难遇。人身难得。解脱生死得阿罗汉。亦为甚难。如斯难事。汝已得之。于佛法中。获真实果。所谓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是故汝今宜应精进。慎莫放逸 三摩地

2018-07-21

中品上生者,由于持戒清净、无众过患,具足出离生死苦之善根,往生随即花开,听闻众音赞叹苦集灭道四圣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由于阿弥陀佛之威德感召,报得三明六通,具足八解脱之功德。而中品中生与中品下生者,于往生经七日花开后,听闻众音说四圣谛法,欢喜信受,亦得须陀洹,经半劫或一劫之修学成阿罗汉。而此中品与下品往生者,于往生极乐国莲花开敷时,皆不能见佛;此理 三摩地

2018-07-21

第五难胜地,五地菩萨于四圣谛等诸谛中能得善巧以及决定妙智,同时五地菩萨引发一切世间的工巧业处,一切自在如意神通都在其中,说不可尽;五地菩萨所成就的是世间最珍贵稀有的珍宝,就好像海水中藏有无量珍宝的譬喻。六地现前地,六地菩萨呢,他转依真如,观察缘生的甚深理,他觉悟了缘起甚深生解脱门,有无着智现前,六地菩萨解脱果证超越了声闻果,他的功德说不可尽;就好像 三摩地

2018-07-21

然后有了三地的实证之后,进入了四地、五地、六地,所修的都是属于增上慧学;就是对于声闻、缘觉所修证的所谓四圣谛、三十七道品、七觉分乃至十二因缘等等诸法,能够更进一步的实证,而且所证的内容超越了一切的声闻缘觉。譬如说我们导师平实导师着作的《阿含正义》,祂就在《阿含正义》里面提出了十因缘,来说明十因缘跟十二因缘的差别;而这个十因缘的提出来,是一切的声闻缘 三摩地

2018-07-21

在成佛的最后阶段,我们如果略去了祂成佛的时候所谓的受牧羊女供养的这些情节不说,单只来谈佛陀成佛的简单的内容上来讲的话,我们可以说佛陀是先思惟四圣谛、八正道、因缘法而降伏欲界魔、证得解脱果以后,接着在初夜分的时候,因为祂坐在菩提树下思惟整理所有一切,祂无量世以来修行的这些道理。那么在初夜分的时候佛陀是用手按地,用手按地之后接下来就等于是到了明心的位阶 三摩地

2018-07-21

在成佛的最后阶段,我们如果略去了祂成佛的时候,所谓的受牧羊女供养的这些情节不说,单只来谈佛陀成佛的简单的内容上来讲的话,我们可以说佛陀是(先思惟四圣谛、八正道、因缘法而降伏欲界魔,而证得解脱果以后,接着)在初夜分的时候,因为祂坐在菩提树下思惟整理所有一切,祂无量世以来修行的这些道理。那么在初夜分的时候佛陀是用手按地,用手按地之后接下来就等于是到了明 三摩地

2018-07-21

在成佛的最后阶段,我们如果略去了祂成佛的时候,所谓的受牧羊女供养的这些情节不说,单只来谈佛陀成佛的简单的内容上来讲的话,我们可以说佛陀是(先思惟四圣谛、八正道、因缘法而降伏欲界魔,而证得解脱果以后,接着)在初夜分的时候,因为祂坐在菩提树下思惟整理所有一切,祂无量世以来修行的这些道理。那么在初夜分的时候佛陀是用手按地,用手按地之后接下来就等于是到了明 三摩地

2018-07-21

”声闻菩提系“从闻而得”,声闻人没办法自己证悟四圣谛、八正道等法,必须要亲从佛陀听闻正法之后,才能取证四圣谛、八正道;缘觉菩提系“从思维而得”,辟支佛人从某一因缘去体会,然后自己思惟,而不是从别人那里听法而得来的,是从缘而悟的,辟支佛人所证的解脱仍然不是究竟,只能出三界生死,但是仍然无法了知涅盘解脱中的境界是什么,所以是少 三摩地

2018-07-21

所以若是以为只有菩萨行,而没有菩萨法义,则此立论不当,以小乘人所行所持,尚且根据小乘之四圣谛,乃至缘起,如何可以说菩萨大乘人所行所持,便不需要大乘法义?如是思之,便知不然,所以说有菩萨乘,此为《阿含经》所说,岂可因为自己是小乘根器而置此佛说于不顾!以《阿含经》总含一切度众方便,所以人天五乘俱含于其中,因此不当说《阿含经》未有说大乘法理。以今日思之, 三摩地

2018-07-21

声闻菩提系从闻而得,声闻人没办法自己证悟四圣谛、八正道等法,必须要亲从佛陀听闻之后,才能取证四圣谛、八正道;缘觉菩提系从思维而得,辟支佛人从某一因缘去体会,然后自己思惟,而不是从别人那里听法而得来的,是从缘而悟的,辟支佛人所证的解脱仍然不是究竟,只能出三界生死,但是仍然无法了知涅盘解脱中的境界是什么,所以是少分觉悟;因为是少分觉悟,所以叫他作辟支佛 三摩地

2018-07-21

证严法师怎么解释真谛呢?她的《心灵十境》书中说:出家人以四圣谛、八正道来教导在家人,这就叫做真谛。这种真谛根本与诸法实相的如来藏无关,怎能说是真实谛?而且她们所说的真谛,却又是离开第八识而讲蕴处界缘起性空,成为无因论而且是断灭空的一切法空,这怎么叫作真谛呢?她们这种真谛连世俗谛都扯不上,怎能说是真谛呢?我说这些话都是有证据的,不是空口白话,她的《心 三摩地

2018-07-21

这个其实是二乘的解脱道,它不是成佛之道,成佛之道是含摄这当中的法,所以把四圣谛、八正道这个修法当作是全部的成佛之道,那就是误会。或者把因缘观的内容当作是成佛之道,以为可以断我见、断我执,出离三界而证得声闻的十智种种,就把它当作成佛之道,其实是把成佛之道局限了。这只是声闻道或者缘觉道,只是二乘的解脱道,只是成佛之道当中的局部内涵。更有的更把它误会了, admin

2018-07-21

我们如何来理解这个空三昧呢?其实空三昧,跟四圣谛的灭谛有关,灭谛就是在谈空三昧,所以声闻人用灭谛来理解空三昧。那缘觉也可以实证三三昧,也可以实证空三昧,他是用十因缘来观察,我们暂且不说。我们用灭谛的道理来说明空三昧。空三昧事实上就是在讲灭谛,灭谛,并不是把一切法灭掉之后就是空无,可为什么灭谛叫作空三昧呢?事实上空三昧就是说,,如果要讨论任何一个法它 三摩地

2018-07-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