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那我们要知道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之后,我们还要知道这个三宝它本身是有戒法的,所以说它也是清净的,所以三归依的三归依戒在《阿含经》里面,就叫作四不坏净或叫作四不坏信。为什么?因为要信受佛陀祂是清净的;要相信佛陀所教导的佛法是清净的;也要相信僧寳一定是清净的;而且他有清净的戒行,而且要相信佛陀祂也是遵守戒法的,而且能够相信佛陀所教的佛法是清净的而不是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不住莲花上品中生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五力具足);深信因果(成就四不坏信)、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佛国。摄受大乘种性的大心菩萨念佛人。西方三圣接引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持紫金台至行者前,赞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义,是故我今来迎接汝。” 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及大势至,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因为他深信因果的原因,所以他必定归依于三宝而成就四不坏信。也就是说,他是归依佛、归依法、归依于僧,他对于佛法僧能够深心的归依,至诚心的归依,而成就了四不坏信。四不坏信就是说归依三宝以外,他还归依于圣戒,也就是说,归依于佛的圣戒这个部分。所以说在经典上怎么说:应如是解具足四事,名不坏信。----《别译杂阿含经》卷八。哪四个呢?对于佛、对于法、对于僧、以及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也就是说,他得要真实的归依三宝,成就四不坏信,并且他还要----不只是深信因果这个基本资粮的建立----他还要不毁谤大乘法,跟上品中生、上品上生一样,他不毁谤大乘法。因为大乘法是建立一切的万法,一切万法都不离大乘法所说,因为大乘法都是依于法界实相心而说,极乐世界的功德也是依于法界实相心而说。所以说这个三归依的如法受持具足,以及四不坏信的成就是非常的重要。我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所以说他至少要皈依于三宝,成就四不坏信,他有一日一夜的出家戒,而且他不是归顺于外道法,不像外道不持戒;外道不持戒的人是没办法成就这个功德的。而且这个菩萨他虽然是中品生人,可是他是坐七宝莲花往生的;他往生的时候在莲花池里面待了极乐世界的七天,也就是娑婆世界的七个大劫,花才开;花开以后,他才开目合掌赞叹阿弥陀佛。大家有没有看到?见佛的礼节还是要有!然后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依阿含部经典所说,不归依三宝者,必然是不具有四不坏信的外道凡夫。《杂阿含经》卷30:【佛告释氏难提:「若于四不坏净一切时不成就者,我说是等为外凡夫数。」】《大正藏》册2,页218,上14-16。44二乘人对于大乘禅宗公案的真实性是完全信受,因为定性二乘人相信有第八识真我如来藏可以亲证,只是因为自己心量、戒德、智慧太小不愿广行菩萨道,因此不愿起心参究,但因相信大 | 三摩地 2018-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