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依阿含部经典所说,不归依三宝者,必然是不具有四不坏信的外道凡夫。《杂阿含经》卷30:【佛告释氏难提:「若于四不坏净一切时不成就者,我说是等为外凡夫数。」】《大正藏》册2,页218,上14-16。44二乘人对于大乘禅宗公案的真实性是完全信受,因为定性二乘人相信有第八识真我如来藏可以亲证,只是因为自己心量、戒德、智慧太小不愿广行菩萨道,因此不愿起心参究,但因相信大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综上所述,任何时间学佛都是可以的,在这个历程中应当有四不坏信,对于佛法的正理产生信受。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54集佛教以为婴儿可以信佛?>正益老师(原标题:婴儿、地狱众生都可以学佛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末法的世界会怎么样?我们要清楚地告诉大家:弥勒佛出世的时候,许许多多在释迦牟尼佛学法的遗法,只要你没有堕入断、常二见,不诽谤如来,只要你有四不坏信,不诽谤证悟了这个真实法如来藏的贤圣僧,不要因为他现在家相,就认为他所说的法大概是有问题的,或是错误的,甚至攻击他;只要你对于贤圣僧的理解不要在表相中流连,你就可以积累见到弥勒佛的因缘了。阿弥陀佛!------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就是说,他对于四不坏信不清楚;他就以自己所听所见到的师父所传的道,或是世间所看到的作为戒律一生持守。譬如,他一生都在苦行之中,然后折磨自己的身体,或是只用微少的食物或者饮水来维持生命;认为经过这种苦的、业的折磨,就能够消除自己身心上所背负的种种不愉快。所以,他没有像众生一样,在贪著这种喜乐五欲之行,他这样应该就是解脱。另外一种人,他认为众生都是不断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如果说佛教有一个真正严谨的根本教条,那就是四不坏信。四不坏信就是对四种应该信受的,要予以强力的信受,就是在一乘佛道上的三归依以及受菩萨戒。因为一乘佛道是能够迈向佛地,而不会流连于二乘甚至是外道的恶见中。因此,四不坏信是一切学佛人应当遵从的,即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以及持守戒律。关于持守戒律,许多人都非常担忧,我为什么要束缚自己?然而以佛法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我们要知道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之后,我们还要知道这个三宝它本身是有戒法的,所以说它也是清净的,所以三归依的三归依戒在《阿含经》里面,就叫作四不坏净或叫作四不坏信。为什么?因为要信受佛陀祂是清净的;要相信佛陀所教导的佛法是清净的;也要相信僧寳一定是清净的;而且他有清净的戒行,而且要相信佛陀祂也是遵守戒法的,而且能够相信佛陀所教的佛法是清净的而不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并不会因为这个人是男是女的种种的差别相,而会有男人可以受三归依、女人不能受三归依的这种不平等的待遇;因为三归依的成就,跟男女相貌没有关系,受三归依是因为心性上的问题,愿意至诚心的接受三归依而成就四不坏信,因此男女平等而没有差别的。只要至心信受三归依,至心的归依于佛法僧三宝,一样可以得到三归依的戒体;任何人愿意信受三宝,愿意信受因果,愿意修学佛法,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没有三皈的话,又如何会有四不坏信呢?所谓四不坏信,就是指皈依于三宝的同时也要皈依于戒,对于佛、法、僧、戒四个法能信受不疑、奉行修持的人,就是具足四不坏信者。这四不坏信,如果有一法信不具足,就无法成就佛道。既然有四不坏信,当然必定要具足三皈,否则四不坏信就不能成就了。世尊说:三皈依的传承,有人具足,有人不具足;具足的人是皈依于佛、法、僧,三宝全部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我们要知道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之后,我们还要知道这个三宝它本身是有戒法的,所以说它也是清净的,所以三归依的三归依戒在《阿含经》里面,就叫作四不坏净或叫作四不坏信。为什么?因为要信受佛陀祂是清净的;要相信佛陀所教导的佛法是清净的;也要相信僧寳一定是清净的;而且他有清净的戒行,而且要相信佛陀祂也是遵守戒法的,而且能够相信佛陀所教的佛法是清净的而不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四不坏信的归依僧的清净呢?就要相信真正的大乘菩萨僧或是声闻僧或是缘觉,他们之所以可以称为僧,那就是因为他是清净的。表示他一定是远离这个不清净的法,他一定对于双身法或是邪见他一定是远离的。表示说这个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这个三宝本身,它本身就代表了戒法。表示佛陀有祂的戒法,佛陀所教的佛法也有戒法,僧宝也要遵守戒法,我们要相信三宝它是有戒的。所以古代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我们要知道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之后,我们还要知道这个三宝它本身是有戒法的,所以说它也是清净的,所以三归依的三归依戒在《阿含经》里面,就叫作四不坏净或叫作四不坏信。为什么?因为要信受佛陀祂是清净的;要相信佛陀所教导的佛法是清净的;也要相信僧寳一定是清净的;而且他有清净的戒行,而且要相信佛陀祂也是遵守戒法的,而且能够相信佛陀所教的佛法是清净的而不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我们要知道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之后,我们还要知道这个三宝它本身是有戒法的,所以说它也是清净的,所以三归依的三归依戒在《阿含经》里面,就叫作“四不坏净”或叫作“四不坏信”。为什么?因为要信受佛陀祂是清净的;要相信佛陀所教导的佛法是清净的;也要相信僧寳一定是清净的;而且他有清净的戒行,而且要相信佛陀祂也是遵守戒法的,而且能够相信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我们要知道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之后,我们还要知道这个三宝它本身是有戒法的,所以说它也是清净的,所以三归依的三归依戒在《阿含经》里面,就叫作“四不坏净”或叫作“四不坏信”。为什么?因为要信受佛陀祂是清净的;要相信佛陀所教导的佛法是清净的;也要相信僧寳一定是清净的;而且他有清净的戒行,而且要相信佛陀祂也是遵守戒法的,而且能够相信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我们要知道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之后,我们还要知道这个三宝它本身是有戒法的,所以说它也是清净的,所以三归依的三归依戒在《阿含经》里面,就叫作“四不坏净”或叫作“四不坏信”。为什么?因为要信受佛陀祂是清净的;要相信佛陀所教导的佛法是清净的;也要相信僧宝一定是清净的;而且他有清净的戒行,而且要相信佛陀祂也是遵守戒法的,而且能够相信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无三归,云何说有四不坏信?得三归者,或有具足,或不具足。云何具足?所谓归佛法僧;不具足者,所谓如来归依于法。善男子!得三归者,无不具足,如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戒。善男子!如佛、缘觉、声闻各异,是故三宝不得不异。云何为异?发心时异、庄严时异、得道时异、性分各异,是故为异。何因缘故说佛即法?能解是法故名为佛。受分别说故名为僧,若有说言佛入僧数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在解脱道里面来讲有简单的四不坏信。四不坏信就是四样不受天、人或魔所破坏的净信。四不坏信简单来讲,就是对于三宝以及对于戒的信心──非常稳固的信心,这是在声闻解脱上面讲的四不坏信。在大乘菩萨道里面讲的是十不坏信,十不坏信的内容除了囊括对于三宝的信心之外,也包含像对善知识,对众生的信心,以及对于菩萨、菩萨愿、菩萨行、菩萨善巧方便等等的种种信心。可见大乘的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而且他也对三宝起信,他信受于佛、信受于法、信受于僧,乃至成就“四不坏净”、“四不坏信”----就是说不仅是归依于佛、归依于法、归依于僧,也归依佛的圣戒。那有人说“我学佛啊”甚至“我明心见性”,他居然不归依三宝,不归依最简单的三归依戒的话,乃至受持五戒种种,那表示说,他的十信位的凡夫性----还没有具足成就能够跨越凡夫 | admin 2018-07-21 |
![]() |
而且他也对三宝起信,他信受于佛、信受于法、信受于僧,乃至成就四不坏净、四不坏信——就是说不仅是归依于佛、归依于法、归依于僧,也归依佛的圣戒。那有人说我学佛啊甚至我明心见性,他居然不归依三宝,不归依最简单的三归依戒的话,乃至受持五戒种种,那表示说,他的十信位的凡夫性——还没有具足成就能够跨越凡夫性,进入到真正菩萨的修行。这是第一个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第一辑四不坏信(上)各位菩萨:阿弥陀佛!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如何来修证解脱道。解脱道是许多的有情在痛苦中所产生的念头,希望能够依凭著智慧的教导,然后有智慧的人来开导他,然后离开这个痛苦,所以一切的众生都是以苦为师的。然而这世间却有许多人并不清楚真正的解脱是什么,他也不知道解脱最后的终点是什么。我们今天就根据佛法——佛陀的教诲,来告诉大家真正的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那我们要知道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之后,我们还要知道这个三宝它本身是有戒法的,所以说它也是清净的,所以三归依的三归依戒在《阿含经》里面,就叫作四不坏净或叫作四不坏信。为什么?因为要信受佛陀祂是清净的;要相信佛陀所教导的佛法是清净的;也要相信僧寳一定是清净的;而且他有清净的戒行,而且要相信佛陀祂也是遵守戒法的,而且能够相信佛陀所教的佛法是清净的而不是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