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我们修行没有到那个境界的话,不适宜用现在的所知所觉的粗浅的部分,直接套用、直接解释!这个部分非常需要知识的教导。阿弥陀佛!------《三乘菩提学佛之正见一》<第08集色、受、想、行阴>正纬老师(原标题:观行四阴的虚妄不实)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如果要断烦恼,就要断我见;要断我见,就要从如何去观行五阴的虚妄不实来下手,这是佛陀给我们的一个巧方便,让我们从五阴下手,可以说是一个最直接,最了当的办法。断我见,以及五阴,一一阴都是虚妄不实的这些观行,并不是意味着断我见之后,什么东西都没有。在这点上,必须要分辨清楚。世间人对于我这方面的想象,不是落于常见,就是落在断见。常见就是我见,也就是把 三摩地

2018-07-23

曾经和一个强人共住几日,外界传闻其于心计,做了很多让人不齿的恶事,起初别人还很担心我的安全,但几天交往下来,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个木讷、寡言、极其诚恳的人,很多事情考虑的极其周到,对于外界的传言也不做半点的辩解。我不禁怀疑到底哪一个描述才更接近这个人本身?一个凶悍残酷的人,对待邻人的孩子却极其耐心和,不忘取出小礼物送给小朋友,也不忘探望朋友的父母 三摩地

2018-07-23

根据知识的开示,修行就是在各种境界中转化第七识末那(注释¹)的习气,是要趋入无我。只有我才会拣择,修行不是趋吉避凶,修行甚至不是把生活过的更好,修行更不是我要怎样。而是坦然接受生命呈现给我们的一切,因这一切都是我们自心如来藏所显现,如来藏本来无我,祂从不拣择,从不考虑要什么、不要什么,如此才是真随缘。若只是依照自己的性子在做,那只是随性而已, 三摩地

2018-07-23

譬如说,我们也举例,我们要去寻思什么是行,什么是恶行,什么是行的自性,什么是恶行的自性,还有它种种的差别。可是不是只有如此,我们还要寻思:当我们在观察所谓的恶行的时候,我们所谓的行、恶行,这是我们所取的一个相貌。譬如说,我做了一个行,我的身行做了一个行,那是我以我的身行在种种境界中去行,去取了一个境界;我们把那个利益他人的境界,我们就说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学人能够检查自己说我是有这样的胸怀,我不会只是为了自己解脱生死来修学佛法,那么这位学人就可以仔细去选择真正的知识,跟真正的大乘了义的道场,去亲近真知识,这个时候他就应该要去归依三宝。为什么要归依三宝呢?因为如果要修四加行的话,事实上还要有广大的资粮。也就是说,一个具足菩萨种性的菩萨他要修四加行,当他有了菩萨的种性的时候,他还要有广大的资粮; 三摩地

2018-07-23

众生不了解这个道理,而继续追求种种为了满足自己的身心之事、之物,甚至因此而造了恶业,而导致未来世下堕地狱受大苦恼,求出无门,何苦来哉?有的则是造了其他小恶业,而导致下堕畜生道、饿鬼道中受苦,而仍然懵懂无知,之所以受苦不断而无法出离的原因为何?根本就不知道这些贪著就是造成未来世的苦因,甚至不知道这样贪著享乐有何不对、有何不可?当然还有些人是造作了 三摩地

2018-07-23

今天各位佛子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若我们怀揣着我见,以我见为主导的思想在积累福德,那又如何让这份福德成为我们求道的增上缘呢?道是什么?我们在自我的指引下又去向何方?譬如在做护持工作时,想着我又积累多少功德,我又出了多少钱,我今天又帮助几个人,我这个月把书又送给多少人,这些人都因我而接触,他们都是我度化的,我希望自己的团体人数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我做了这 三摩地

2018-07-23

至於一般学佛人,为何要说归依三宝是断我见而证初果的首要条件呢?且举中有关白衣学法的圣教事例来说明,因为在声闻法中,凡是尚未在佛门中出家者,都在白衣之列,所以外道也是白衣之属:【尊者舍梨子及众坐已定,世尊告曰:舍梨子!若汝知白衣圣,护行五法及得四增上心,现法乐居,易、不难得。舍梨子!汝当记别:‘圣地狱尽,畜生、饿鬼及诸恶处、井尽,得须陀洹,不 三摩地

2018-07-23

关于我见、关于断我见、关于众生依于三毒、四相,而造作流转三界轮回的这一些恶业的道理,乃至外道以定为禅的道理,乃至菩萨要以断身见、要以断我见、要以有未到地定,有定、有慧依于四念处,从观身不净、观受是苦乃至观心无常,观察这一个六识心,乃至于特别是观察这一个以前五识相俱的这一个五俱意识的意识心,祂是生灭无常之法。依于你的未到地定的修行,依未到定能够离开 三摩地

2018-07-23

换句话说,圣人施设,我们以声闻人来说,它是有所谓的七方便——七种方便、七种巧,来帮助修行人能够证得断我见的一个功德。七方便是哪七方便?第一个、五停心观,第二个、四念处的别相观,第三个、四念处的总相观,后面四个则是所谓的四根——煖、顶、忍、还有世第一,或是说另外的翻译:世第一法。前面的五停心观,主要的就是让我们这个妄心,心猿意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我们也不应当诃责这个当事者所认识的这个人,因为信力不足,因为没有知识可以摄受;知识没有办法摄受,又是他个人种种的性障、种种因缘,所以机缘还没有到,没有办法跟他说,强说的话,有可能只会让他诽谤佛法,更下堕恶道。所以我们回到这个问题来,知道这样种种因缘以后,唯一能够作的就应当是自己,自己可以受三归,自己可以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这是自己可以 三摩地

2018-07-23

这些人想要证得解脱果而断我见,却往往因为不如理作意的思惟,或因恶知识——假名知识——的误导,认定意识心是常住的。……他们仍然坚持己见,……继续坚持意识心是常住的、是不会断灭的,这些人都是继续住于识阴苦集境界的人,识阴种子继续不断被他们增长的结果,后世想要断除识阴我见,就变成不可能了。这种现象,在佛门中及 三摩地

2018-07-23

若佛门中之多数人已断我见者,则必舍弃世相法上(广建寺院、追求佛教界第一)之营谋,而开始注重人类心性之改:以教导众生断除我见为主要弘法内涵,以教导众生舍离我所(财色名食睡)之贪着为主要内涵,即可令社会清净而不再有人干犯恶业、作奸犯科,则使国土渐转清净,人寿亦可因而渐次增长,福报亦可因而日渐转增,从此以后,不再以建造金碧辉煌、一尘不染之寺院而可名为人 三摩地

2018-07-23

若所悟之心,是于六尘能起欲者,不论所起之欲是法欲、或是恶法欲,皆是意识觉知心也;譬如住于定境中时,起欲希望常住定中而不受干扰,即是欲心所也;或是起欲更求胜进之定境,亦是欲心所;定中之觉知心必定与欲心所相应,则知此定中之觉知心乃是意识心也,何以故?谓第七识末那识心,不与欲心所相应;第八阿赖耶识真心,亦不与欲心所相应故,则知此一能与欲心所相应之觉知心 三摩地

2018-07-23

没有人一开始要你把心锁在一个地方,然后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行等等,不是!要先去想说这世间是不是无常的?是不是变异的?你先从变异来看,因为一下子你没办法切入世间是无常的,那对你来说只是中文两个字,你不可能接受的,因为你没有细细的观察,除非你有往世的根。可是你如果有往世的根,那你今天就不应该怀疑佛、不应该怀疑法、不应该怀疑僧、不应该怀疑戒,你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这样思惟与现前观察以后,还不能断除我见与三缚结,就必须再从经中所说地狱道、鬼道的种种苦,以及自己观察畜生道弱肉强食及被人类宰杀而食等,详细而深入思惟以后,再思惟自己是否能永远保住人身而不坠入三恶道中受苦?并且再深入思惟:一旦落入三恶道中,何时才能再回来人间享有半苦半乐的人类生活?然后再依三苦来思惟:行者死后出生于欲界天中受乐,行者加修禅定出 三摩地

2018-07-23

例如:末学于职场中时常遭遇同事之非难,尤其,一些无的放矢,最初以修忍辱而不理他,但是,此消极躲避之举并无法改这些非难之行为,反而造成他人软土深掘(编按:此系闽南语,得寸进尺之意)之负面结果(批判之举有增无减)。于是,于他人之非难之际去观自己之起心动念,发觉该念:你只会批评别人来遮掩自己的无能。自省:此念具人我相,嗔相(非如理作意之思惟)。遂思惟如 三摩地

2018-07-23

」当你能够从圣教量去了解意识的本质,当你能够在知识的教导下,如实了解各种不同状况下的意识都是生灭的,当你能够从比量及从现量去观察意识确实是生灭的,你就知道受想行阴也是生灭的,当然就能确定五阴自己全都不是真实而常住的,确定自己五阴只是暂时而有──不是永远存在。这样一来,你的我见也就断除了!从此以后不会再错认五阴、十八界中的任何一阴、一界是常住的,这 三摩地

2018-07-23

我们先来探讨一下,学佛者的无奈是什么?就是面对五花八门的各种说法,不知道哪一个是正确的;好不容易选了一个自己认为最合乎逻辑,最适合自己的想法的修行方法,然后来修行;这样一修就是二、三十年,有一天碰到一位知识跟你说:“你这样的修法,修到驴年也修不成。”然后把经典拿给你看,说你这样的修行方法错在哪里,你终于了解到了:原来花了二、三十年的时间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