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然后能够远离末那的种种不善性,那个叫八地菩萨。真正于法界中受职法王子位子的,是十地菩萨,所以以这样来看的话,真的没有什么好去衡量,好去接受他人的称誉,真的不堪受这些称誉。也更没有什么好说自己是怎么样,这样来跟其他的菩萨相比。因为呢,菩萨道一定是从最高的位置来衡量,不是你现在还在三贤位的日子,就自己无知地赶快要去衡量别人,要去和他人来作比较。因此只要 | 三摩地 2018-07-23 |
|
因此当善知识出现的时候,你就要按照恭敬善知识方式,来礼敬善知识,来跟善知识修学。如来一定有办法让善知识点醒你什么时候你要加行用功,当善知识跟你讲,你应该要无相念佛,要好好的用功,什么时候转换看话头或等等,你就按照这个方式来做。所以,你呢不用去担心说,我要大声讲,这样佛陀才会听到我说的话;或是说呢,就像我去排队,而别人不断地插队的话,那我是不是一切都 | 三摩地 2018-07-23 |
|
可是有人就是愿意,那你说,我们学佛的人还会比他差吗?不会啦,所以呢,因为我们比别人多懂许多智慧,所以我们要以智慧来作善抉择。同时我们这个智慧不是提供你用来做这种世间种种利害凭借的选择工具,绝对不是如此!这些世间的东西,你要让给别人,因为这是他们在三界中唯一的快乐,你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就去剥夺人家的快乐。你看人家生活过得很高兴很快乐,你不要劈头就告诉 | 三摩地 2018-07-23 |
|
修上品五戒十善的人生天,中品五戒十善的人生人,然后把五戒十善综合合起来叫作人天道。声闻是由于听闻修行而得解脱生死的,而独觉是不由听法,无师自觉而解脱生死的;综合声闻、独觉合称为解脱道。而菩萨道是既求取解脱道而又不舍人天行的一种法门,所以大乘的菩萨道是解脱道与人天道的综合。”那我偏偏要说这样的说法是:口说三乘,又说五乘,然后有时候又加说大乘不共 | 三摩地 2018-07-23 |
|
可是我们看看这件事情的因果,B有没有真的在那个过去做了些什么?没有啊,只是那个念头,这样的念头过去了而已,而且这过程中,那位受刑人的意识心是不知道的,但很奇妙的,他的末那和如来藏就能够受持这样B的善念,所以经过了这么长久的时间以后,还可以显发这样的感恩之情。所以如来藏显示的真实果报历历不爽,祂的整个心行就是这样。所以呢,菩萨要学,因此不要说,这样造了 | 三摩地 2018-07-23 |
|
比如说,拿一个杯子,你的念头就是「当愿众生如我一样得清净心,将自己的一切浊垢都予以清洗」,类似这样,那你开门的时候就想,「愿开众生一切善根门,然后呢,度一切众生,断尽众生的一切恶根本门。」这些东西的话,你会不断的回向,而且,你会真实地想要在这个过程中,让你生活的一切一言一行,日常生活中都可以作意来利益众生。因为你拿杯子看起来没办法利益众生,可是当你 | 三摩地 2018-07-23 |
|
所以善法于世间,佛法于世间,都是以这样的历缘对境的时候,菩萨自身的心来作裁量;如果你还会生起其中许多违背的心行,违背这些法的时候,就是没有转依成功。所以当你一细数这些如来所叮咛的诸法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哦,这个法很合乎人道,本来应该如此。比如说,菩萨不会和女众起淫欲心;或者你又觉得太严格了,但你会发现有些法与你的戒行是有关的,有些法的表面上看似和戒 | 三摩地 2018-07-23 |
|
因为,即使从悟后的心境历程来看,还是有诸多不善,你还是没有办法在身口意你的戒行,所以对于过去所造的不善业,让众生受到了许多的苦楚,我们现在就把这些不善业,以对众生的四摄法、以担负起整个时代的工作来偿还。那戒行什么时候会呢?我们现在都知道,你会在二地的时候成就,那能不能提前呢?在佛道的进程中,这不是很容易的。可能呢,有人可以戒慧直往。戒,是说他的戒行 | 三摩地 2018-07-23 |
|
举例来说,你生在以杀戮为乐的世界里,这时候你帮助一个人,或者护持一个人的性命,这样的话,你胜过在一个很好的世界做一件同样的善事。为什么呢?就是因为那个地方你所经历和熏习的都是各种不善的作意心所来侵扰,所以你已经建立了不善作意的认知。这句话什么意思?就是说虽然你当下不一定会承认这个不善的作意是对的,可是你了解它的内涵。所以说,即使你想还是宁可不要去了 | 三摩地 2018-07-23 |
|
你的如来藏对每一位众生都是平等运作:你和他因缘果报的部分、你和他的善恶业之间的部分、你跟他过去生、未来世等等,这些业果的现起都是平等的,祂绝对不会有偏失。(原标题:转依清静平等性) | 三摩地 2018-07-23 |
|
当你走进行门在功夫内的时候,你就知道,这个方法是对的,可是什么时候可以开悟?不知道!那是不是很痛苦?因为你不会想再走回凡夫,你也知道世间的善知识不一定可以依止,你只能够凭着对佛法、对三宝的信念走下去。当你没有要往生一个净土的时候,你虽然是证悟了,或者你知道密意等等,可是你决定继续来这个世间流转,那你到底是凭借着什么?是凭借着对善知识的信念,凭借着对 | 三摩地 2018-07-23 |
|
祂就是这么特殊的聚宝盆,对于我们这样的众生,祂就是这样地给予!祂从来没有管我们的修行好还是不好,也没有管我们是好人还是坏人,也没有管我们对人是仁慈还是残忍,甚至祂根本也不考虑我们是在三善道还是三恶道,祂都一样满足我们。祂不会因为讨厌我们这样造作种种的恶法,或是讨厌我们出生于恶道,就终止轮回——也就是祂不会说:「你不要再轮回啦!算啦,像你这 | 三摩地 2018-07-23 |
|
新加坡的友善,让我迷恋。真的是迷恋。爱上这个城市,是因为她的质朴,即便是大都市,但很多人清纯得就好像来自山野。我刚到新加坡的时候人生地不熟,每次问路,被问的人都恨不得亲自带我去,也真有人送我到目的地的。孤身在外,一有困难,不用张口就会有人主动上前来帮忙。下雨的时候没带伞,几次被人同邀共打一把,伞不大,分享的却是温暖。有天下午去逛街,真是湖也会走错路 | 三摩地 2018-07-23 |
|
——摘录自张善思居士著《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原标题:做功德不能偷懒、请人代劳) | 三摩地 2018-07-23 |
|
2、令修学善法:菩萨戒有戒不得作,还有戒不得不作。戒不得作是属于恶法的部分;戒不得不作就是要让菩萨去修学善法,凡是能利益众生的善法,能够令自己迈向佛菩提的妙法,你如果有能力去学,而你不去学就是犯戒了。菩萨因为受了菩萨戒以后,一定要去修学善法,所以说菩萨戒能令菩萨修学善法,然后渐次迈向成佛之道。3、令快速累积福德和智慧资粮:菩萨戒既是属于福德的部分,为 | 三摩地 2018-07-23 |
|
既然说佛法是世间唯一而且能够让众生究竟解脱的,当然也不是随便一般人的心性就可以修学的,这是因为善根、心性和真实正理之间的差距实在太大,所以无法和甚深微妙的佛法相应。因为这样,所以我们可以在阿含诸经当中看到,当佛陀要接引众生进入到二乘解脱道之前,一定要先观察众生的根器,并且一定先说施论、戒论、生天之论,也就是佛法中的基础次法,或者称为世间福德、人天善 | 三摩地 2018-07-23 |
|
如果福德不足,那后面的三个条件都不用再看了;因为福德不足的人,他甚至遇不到佛、遇不到住世、遇不到真正的善知识出世弘法。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福德因缘差,那就一定不可能断结而证果,最多只是修学一些未来生的福报罢了。第二个条件是定力,一个佛如果心乱乱的,自己都克制不了自己的心,在那边胡思乱想,那就不会有多余的心思去思惟法义,没有多余的心思去用功。我们的心 | 三摩地 2018-07-23 |
|
世尊又教导我们,布施就像种田一样,我们行善、修慧就好像农夫在田里种下种子,将来就能够得到福慧的果报,而且所作下的功劳少,所获得的果利却很大,所以就又把布施称为种福田。但我们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布施都可以叫作种福田的。世尊在《优婆塞戒经》当中说:「世间福田凡有三种:一报恩田,二功德田,三贫穷田。」(《优婆塞戒经》卷三)报恩田是指父母、世间师长,以 | 三摩地 2018-07-23 |
|
佛陀说的第一个方法叫作念善相应。念善相应就是:我们的心去安住在善法之中,或者是我们安住在忆佛的念当中,或者我们的心安住在清净无为的、这样的清净心当中。佛陀说要把心安住在善的这一念,祂举的例子说:好像木工师,他们要切割木头的时候,会拿一条墨线,用那条墨线为准则来切割木头,那样的木头就可以切得很正。同样的道理,用这个例子来说:如果我们的心,常常都住在善 | 三摩地 2018-07-23 |
|
欲界定的发起有持身法,所以一者拜佛的动作不会停下来,再者全身会有轻安的觉受现起,也就是欲界定的善根发,轻安的觉受会遍满全身,不一定是由头顶开始。那轻安的觉受,我们可以以一个比喻,就好像女众洗完脸以后,在脸上拍上化妆水,那时候就会有着一层清凉无负担的薄膜在脸上很舒服,而轻安的感觉就类似于此。当轻安的发起时,全身就会有一种完全没有负担的觉受,完全没有负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