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砍它一刀以后,它还会生起的,所以呢,你必须继续往这个妄念的根本,继续加以断除,因为呢既然是妄念妄想,它一定是势力深重的,所以你一定要建立你的坚固的菩萨作意,要想好不容易才来到这个世界,无量的杂染都可以在这个世界生起来作你修道的缘,你已经现起你的相应杂染的本因种子,已经动念了,你就必须以各种的善巧来如理对治,想想你到底要什么?因此要问菩萨,他应该会怎 | 三摩地 2018-07-23 |
|
虽然没办法达到二地,但是你也自己可以终究无愧于所学,无愧于善知识所教,因为呢,善知识只能把《优婆塞戒经》,这样的戒经告诉你,只能够传你菩萨戒,可是没有办法替你持戒,任何人都没办法替你持戒,持戒是你自己甘愿的,这佛道上的一切,都是必需你自己愿意才行。如同你从远地过来受这个戒,为什么?因为你一定有你想要达到的佛道的目标,不是只有成佛两个字,你一定有远大 | 三摩地 2018-07-23 |
|
」故种善因结善果。种恶因结恶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乃必然的道理。谈到因果,我说两件故事来证明。(请看智慧加油站--有趣故事六、七)(二)严持戒律用功办道首要持戒。戒是无上菩提之本,因戒才可以生定,因定才可以生慧。若不持戒而修行,无有是处。【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告诉我们不持戒而修行三昧,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亦落邪魔外道,可知道持戒的重要。持 | 三摩地 2018-07-23 |
|
善见论云。由度女人出家。唯有五百岁。由世尊制比丘尼行八敬法。还得千年。问。千年已。为都灭耶。答。不都灭。于千年中得三达智。复千年中得爱尽罗汉无三达智。复千年中得阿那含。复千年中得斯陀含。复千年中得须陀洹。总得一万年。初五千岁得道。后五千岁学而不得道。于一万岁后。一切经书文字灭尽。但现剃头袈裟法服而已。沩山老人说。‘所恨同生像季。去圣时遥。&rsqu | 三摩地 2018-07-23 |
|
生在娑婆为人类,是很难得而辛苦的,该如何善用人身,学佛悟道出三界?或许要更小心求证、明智抉择吧!尤有甚者,宗喀巴于《密宗道次第广论》页329鼓励学密者大胆的修双身法,并巧言令色的为他们脱罪:如离贪欲罪,三界更无余,如是离贪欲,汝终不应为,汝受用欲事,但行无所畏,食五肉五露,亦护诸余誓,不应害众生,不应弃女宝,不应舍师长,三昧耶难违,由慧方便心,无少不 | admin 2018-07-23 |
|
千人以上的大型法会,正觉菩萨海会益能显现出庄严自持,这除了是因为善知识平实导师的摄受教导之外,更因为菩萨们愈来愈能理解体会,每一次正觉同修会所举办的佛法盛会,都是正在写歷史,大家都非常珍重能参贊佛教中兴史的新页之故。礼佛菩萨恭咏赞偈愿感受记当振宗风终于,九点整到了,平实导师现身主持大典,供香礼佛之后,恭颂赞偈。梵唱悠悠扬起,大众随颂入观,心绪也跟着 | admin 2018-07-23 |
|
一个人没有信仰的活着,每天吃喝拉撒重复着空虚的生活,活着多么无趣?幼年时期的我,脑子里常想的是,我是谁?此刻,如果我是其他人,我又是如何一个存在?可惜,当时并没有善知识能为我解答,估计,如果我去寻问大人,得到的除了一句“有病”再就是一顿暴打了。有时候真的很想很想告诉身边的朋友,我为什么学了佛,我为什么不再像以前那样暴脾气,我为什么不再那么 | admin 2018-07-23 |
|
”师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曰:“三岁孩儿也解恁么道。”师曰:“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人行不得。”白遂作礼。师于长庆四年二月十日。告侍者曰:“吾今报尽。”言讫坐亡。寿八十有四腊六十三 (原标题: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人行不得) | admin 2018-07-23 |
|
师睹其形貌奇伟非常,乃谕之曰:“善来仁者,胡为而至。”彼曰:“师宁识我耶。”师曰:“吾观佛与众生等。吾一目之,岂分别耶。”彼曰:“我此岳神也。能生死于人。师安得一目我哉。”师曰:“吾本不生,汝焉能死。吾视身与空等,视吾与汝等。汝能坏空与汝乎。苟能坏空乃坏汝。吾则不生不灭也。汝尚不能如是,又焉能生死吾耶。& | admin 2018-07-23 |
|
乃大悟关中刻苦毒峰善禅师。在淯溪进关。不设卧榻。惟置一橙。以悟为则。一夕昏睡。不觉夜半。乃去橙。昼夜行立。又倚壁睡去誓不傍壁。辽空而行。身力疲劳。睡魔愈重。号泣佛前。百计逼拶。遂得工夫日进。闻钟声。忽不自由。偈示。沉沉寂寂绝施为。触着无端。吼似雷。动地一声消息尽。髑髅粉碎梦初回胁不至席璧峰金禅师。参晋云海。示以万法公案。疑之三年。偶摘蔬次。忽凝然久 | admin 2018-07-23 |
|
只为宿薰业种,生遇邪师,善力易清,恶根难拔。岂不见古圣道,见一魔事如万箭攒心,闻一魔事如千锥□耳,速须远离,不可见闻,各自究心,慎莫容易,久立珍重。山僧初见独翁和尚。令参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后同云峰月山等六人。立愿互相究竟。次见淮西教无能。令提无字。次到长芦。结伴炼磨。后遇淮上敬兄。问云。尔六七年有甚见地。某答。每日只是心下无一物。敬云。尔这一络索 | admin 2018-07-23 |
|
故《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忘失尚尔,况未发乎?故知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然心愿差别,其相乃多,若不指陈,如何趋向?今为大众,略而言之。相有其八,所谓邪、正、真、伪、大、小、偏、圆是也。云何名为邪、正、真、伪、大、小、偏、圆耶?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或求利养,或好名闻,或贪现世欲乐 | admin 2018-07-23 |
|
有猎者遇之,因改过修善。复有昔同从军者二人。闻师隐遁,乃共入山寻之。既见因谓师曰:“郎将狂邪。何为住此。”答曰:“我狂欲醒君狂正发。夫嗜色淫声,贪荣冒宠。流转生死,何由自出。二人感悟,叹息而去。 师贞观十七年归建业。入牛头山谒融禅师。发明大事。禅师谓师曰:“吾受信大师真诀,所得都亡。设有一法胜过涅槃。吾说亦如梦幻 | admin 2018-07-23 |
|
能坏善根,仁者安可嗜之。”师省念稚齿崇善极生厌患。帝一日游宫,问曰:“卿何不乐。”对曰:“臣幼不食荤膻。志愿从释。”曰:“朕视卿若昆仲。但富贵欲出于人表者。不违卿唯出家不可。”既浃旬,帝睹其容顇。诏王宾相之。”奏曰:“此人当绍隆三宝。”帝谓师曰:“如卿愿。任选日远近奏来。”师荷德致谢。寻得 | admin 2018-07-23 |
|
师尝有安心偈,示众曰:“人法双净善恶两忘。真心真实菩提道场。”唐大历三年。石室前挂铛树挂衣藤。忽盛夏枯死。四年六月十五日。集僧布萨讫。命侍者净发浴身。至夜有瑞云覆其精舍。空中复闻天乐之声。诘旦怡然坐化。时风雨暴作,震折林木。复有白虹贯于岩壑。五年春茶毗。获舍利不可胜计。寿八十七。(原标题:有三五个徒弟) | admin 2018-07-23 |
|
杂阿含经如是比丘,精勤方便,肌肤瘦损,筋连骨立,不舍善法。乃至未得所应得者,不舍精进。常摄其心,不放逸住。宝积正法经乐求大乘,其心勇猛。虽舍身命,无所顾惜。修菩萨行,勤加精进,无少懈怠。六度集经精进度无极者,精存道奥,进之无怠,卧坐住步,喘息不替。心心相续,不自放逸。菩萨本行经直至成佛,皆由精进。大乘庄严经论至心学道,发大勇猛,决趁菩提。法界次第倍 | admin 2018-07-23 |
|
而玄奘菩萨当年亲口告知窥基菩萨有九种现观,如今经善知识具足地披露这十种现观,由此我们可窥知玄奘菩萨难以想像的证量。由于玄奘菩萨不自扬己德,因此难免有人误会玄奘菩萨不清楚明心开悟的事情;然而玄奘菩萨所作的《成唯识论》,就是以亲证第八识如来藏的基础来撰述的。关于玄奘菩萨的开悟明心实证第八识如来藏,除了前面所说菩萨果位的现观可加以证实之外,也可从玄奘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3 |
|
当时中国没有《瑜伽师地论》百卷的抄写本,也就无从解决这个争议,这时也暴露出了中国短缺经论善本的窘境。除此之外,经论的涵义也因阐述的前提不同而各有差别。譬如有说真如出生诸法,也有说阿赖耶识(第八识)变现世间,因此究竟是真如出生诸法还是第八识变现诸法,这就造成了论师们解释上的困难罗。因此,除了要有《瑜伽师地论》和其他经论的原本,也要有精通经论真正意旨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第六意识,善能区分,第七末那,又名意根。前五现量,触尝见闻,与意识俱,合为识蕴。心持业种,能生前七,自体清净,无覆无记。万生于八,八生于一,推根溯源,即是菩提。但见本心,得名菩萨,入不二门,一笑拈花。若复观察,通达百法,能证初地,生如来家。经义既显,佛意既明,师名远播,僧俗归心。师之所行,一意清净,不杂不染,唯四正勤。师之所证,位居地上,古今罕及, | 三摩地 2018-07-23 |
|
所以如果能够依止真善知识修学三归五戒、修学十善业道等福德资粮,明了了世间有为法都是杂染有漏的,并且发起了大菩提心,修学适合自己的摄心法门,能够在纷杂的现代社会中,培养出心得决定的真实定力;加上听闻了万法根本—如来藏心—的了义,再加上修学了暖、顶、忍、世第一法的四加行,那么就有机会明心见性实证般若实相,就能逐渐断除烦恼,乃至于净除烦恼习气,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