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如果我们随顺于这些恶知识的说法,而去跟随他来毁谤大乘、跟随他来不信受的话,就算你没有毁谤大乘,可是你在心中有起了疑惑,不信受大乘法的知见,那你要求上品中生,就很困难了!所以在舍寿前寻求知识,来熏习大乘法要的第一义知见,能够培养自己大乘菩萨行的菩萨种性,这个部分是很重要的。所以说,从这段经文,我们就知道这个道理。再来我们来看从这段经文,有第三个要点 admin

2020-07-06

  然而即使只是说出来世成佛名号的授记,假如你就是被授记的菩萨,可想而知,你当时的心境会是如何踊跃呢!世尊摄受守护众生的巧方便,真的是不可思议!因为永远知道在什么时节因缘,用什么样一种方式来摄受众生,令其继续而坚定地往佛菩提道上迈进。须摩当时听闻世尊的授记之后,深生信敬,五体投地,又发了更大的誓愿:持此施綖所有功德,于未来世,盲冥众生,为作眼目;无归 admin

2020-07-06

  譬如说人间,人间有法律,如果是犯法的人,他不能称之为好人;那如果是修行人呢,还是要依五戒作依止,五戒是佛陀能够现观三界轮回里面的业、恶业,这些能够现观才知道。所以如果是想要身体健康,你如果是喜欢杀害众生,那身体就没有办法,因为杀害众生是有关断人生命,自己当然也没有办法得到健康。然后偷心如果不除的话,这一辈子想要赚钱,就变成很辛苦,因为过去世有欠人 admin

2020-07-06

  对于没有具足知见的新学菩萨来说,当他听到知识说明第一义的知见的时候,他因为无明颠倒的原因,就会错计、害怕而畏惧。当他听到《金刚经》中有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卷一。这些经文的开示,他就想那到最后连一法都没有,那该怎么办?因此他心中生起了烦恼;他就想:如果修行修到后来什么都没有,那修行修个什么呢?这个现 admin

2020-07-06

  而有的法师误会了九品往生的内容,因此他就很消极的跟大家讲(说):我这些徒弟只要有一个二个能够下品往生,我就很高兴了!这样的想法其实是不对的!因为他的徒弟们都是肯认真念佛又不造恶,这样的念佛人怎么会是下品往生呢?如果他们能将根回向发愿往生极乐国土,虽然他们没有进入体究念佛的地步,他们没有建立第一义的正确知见,那他们应该也是可以得到上品下生或者中品中 admin

2020-07-06

  在《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下,佛有这样的开示,佛说:【复有众生,虽种根,供养三宝,作大福田,取相分别,情执深重,求出轮回,终不能得。】——《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三从这里我们知道,念佛求生极乐净土者,应该要知道:阿弥陀佛的法身纯净犹如虚空、无形无相、无来无去,不应该执著于祂的名号、名相、音声相、身相来做分别,否则的话,就无法获得上品上生!同 admin

2020-07-06

  这些方向在前几次讲到八正道里面,都有讲到;其中八正道里面,就有一个标准,它到底要怎么修?这些八正道里面又把它归纳后,其实就是要断五戒里面这些容易违犯的恶,然后甚至能够修行变成十,就是身三、口四、意三,这个都是修行的一个目标,就是我们一个方向,戒能够守好了,定就容易修,要不然心里贪这个、贪那个,挂心挂念都是挂念这个世间法,无非是财色名食睡,心怎么能 admin

2020-07-06

  这个理行的资粮是要具足有三个条件:第一个,植众德本、广结缘、修除高慢,这是第一个资粮;在第一个资粮建立完成,而且我们还要建立第二信资粮,第二个资粮就是要建立正确的定慧知见,有了定的知见才能够让你的功夫能够具足的增上;第三个资粮就是要深解第一义的正理,能够于经典中了解第一义的正理而不怯弱,能够深入的了解。透过跟随大知识的闻熏修学,要具足这三个资粮 admin

2020-07-06

  国王就问他:你怎么有这个草药来救太子呢?菩萨就真实地告诉他,国王就说:我真的是被人所愚昧了!你要作行,我竟然把你关起来。所以就处罚那个恶人,并且在全国实施大赦。然后又问菩萨说:你平常是依什么来修行啊?竟然能够有这样的一个慈悲心。菩萨就跟他讲:我就是常常在修学佛道。这个国王就继续问:佛道是什么呢?菩萨就跟他讲:它其实就是无常、苦、空、无我这四种无常 admin

2020-07-06

  念佛求生极乐的大心菩萨们,应当要深入了解当中的内容差别,才可以透过此世闻熏正法的殊胜因缘而于此世努力精进的念佛,以修行的根功德发愿回向往生极乐,期望能求生极乐世界的上品上生。我们上一节课程的进度乃是讲到体究念佛所应该具备的资粮,这个与上品上生以及上品中生有关,因此我们今天的课程先从上品上生来说。我们看经典中怎么说上品上生,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里 admin

2020-07-06

  弹指是不到半秒钟,这表示非常快速、非常短的时间,这是因为自己微小的根,回向功德愿加上弥陀世尊及观音、势至菩萨的无边无量的加持摄受力,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达到极乐世界。我们从经文知道,这个上品上生者,他往生以后立刻获得无生法忍,也就是说至少是证得初地心而进入到通达位;更有根器根福德更为具足者,可以证入二地乃至十地的证境。因为初地到十地所证都是摄 admin

2020-07-06

  须摩他能够自己检讨自己的状况,表示他是有根的人,而不是像前面所说的,只知道怨天尤人的那一种情况。须摩自我检讨了以后,就想要更懃加役力,推求少物持用布施,因为希望于未来世,傥得是报。他打定主意之后,就到处向人乞索,而得到了少许的线缕,就当他在回家的一条巷道中,远远便看见世尊带领着许多比丘进城乞食,须摩便往前走到世尊的前面,以线缕恭敬地奉给世尊,而世 admin

2020-07-06

  一般福都是以五戒,能够累积我们人间的福;五戒如果再守十戒就是十,就能够生天,这个都是福;乃至因戒而生定,这个定虽然是在色界、无色界,它也是定福,所以也是福的一种。一般来讲,我们说五戒,它是从哪里?它就是以杀生戒为首,就是要戒杀,因为有情的众生,都是以自己的正报这个身——这个身命——为我。就是众生往往都是以身——我们的 admin

2020-07-06

  所以最后当拘尸那城工巧之子,名曰纯陀的优婆塞,与其同类十五人俱,为令世间得果故,舍身威仪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悲泣堕泪,顶礼佛足而白佛言:【唯愿世尊及比丘僧,哀受我等最后供养,为度无量诸众生故。世尊!我等从今无主无亲、无救无护、无归无趣,贫穷饥困,欲从如来求将来食,唯愿哀愍受我微供,然后乃入于般涅槃。】(《大般涅槃经》卷2)纯陀是解妙 admin

2020-07-06

  我们来看看上品中生在经典上是怎么说的,经典是这样讲:【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一我们看到这个经文,我们就知道:在上品中生的这个阶段,它主要是在摄受大乘种性的大心菩萨这些念佛人。虽然他不用证悟实相而转依法界实相心如来藏,而也受 admin

2020-07-06

  什么是世间的正见呢?也就是说,你必须要有正确的仁、义、礼、智、信的正见,这个其实就是儒家所说的世间的人天法。所以,你必须要知有父母,必须要知父母恩——知过去的父母、知现在的父母、知未来的父母,这个就是世间的正见。所以这个函盖的,不单单只是儒家的以人本主义的人天法,这个仁义父母这一部分,这个是函盖了佛所说的人天乘的人天法。因为儒家从来 admin

2020-07-06

  愿我依佛微妙慧,修菩萨十度行;无生法忍增上修,地地转进无障碍。乃至究竟菩提果,不舍众生永无尽;愿我世尊恒慈愍,冥佑弟子成大愿。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十方一切佛;南无大乘胜义僧,南无究竟第一义。 admin

2020-07-06

  因为如果说没有般若中观——也就是说尚未明心之前;对于《瑜伽师地论》的内容,这个大乘佛菩提道的成佛之法的内涵也只能够闻熏而已,而不能如实地修习;如果说能够在明心之后,找到你的真心如来藏,藉由跟随知识对于《瑜伽师地论》中的内涵如理的教导,您能够如法、如理地去观察、观行,您就会发觉,其实《瑜伽师地论》里面所说的内涵,它所说的是属于如来藏中一切 admin

2020-07-06

  若所悟之心,是于六尘能起欲者,不论所起之欲是法欲、或是恶法欲,皆是意识觉知心也;譬如住于定境中时,起欲希望常住定中而不受干扰,即是欲心所也;或是起欲更求胜进之定境,亦是欲心所;定中之觉知心必定与欲心所相应,则知此定中之觉知心乃是意识心也,何以故?谓第七识末那识心,不与欲心所相应;第八阿赖耶识真心,亦不与欲心所相应故,则知此一能与欲心所相应之觉知心 admin

2020-07-06

  觉知众魔事,而示随其行,以方便智,随意皆能现。或示老病死,成就诸群生,了知如幻化,通达无有碍。或现劫尽烧,天地皆洞然,众人有常想,照令知无常。无数亿众生,俱来请菩萨,一时到其舍,化令向佛道。经书禁咒术,工巧诸伎艺,尽现行此事,饶益诸群生。】(《维摩诘所说经》卷2)这段经文的大意,我们底下大略地作个解说。第一句虽知无起灭,那意思是说,大乘菩萨亲证第 admin

2020-07-06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9   …   179   180   下一页»   共3595条/180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