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为什么福德是相等的?【男子!如人买香:涂香、末香、散香、烧香,如是四香,有人触者、买者、量者,等闻无异,而是诸香不失毫厘;修施之德亦复如是,若多若少、若粗若细,若随喜心、身往佐助,若遥见闻心生欢喜,其心等故,所得果报无有差别。】《优婆塞戒经》卷四这一段佛陀这样子告诉我们:就好像有人买香的时候,不管这个香是属于涂香、末香、散香,或者烧的香;这四种香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是真的贫穷的人,他不能布施吗?佛陀这样说:【男子!无财之人自说无财,是义不然;何以故?一切水草,人无不有;虽是国主不必能施,虽是贫穷非不能施,何以故?贫穷之人亦有食分,食已洗器,弃荡涤汁,施应食者亦得福德;若以尘面施于蚁子,亦得无量福德果报;天下极贫,谁当无此尘许面也?谁有一日食三揣面,命不全者?是故诸人应以食半、施于乞者。】《优婆塞戒经》卷 三摩地

2018-07-23

对于贫穷之苦,菩萨观察到以后,怎么样避免造作未来世贫穷的因呢?在《优婆塞戒经》中,佛陀这样开示:【男子!若人有财,见有求者,言无言惧;当知是人已说来世贫穷薄德,如是之人名为放逸。】《优婆塞戒经》卷四这一段中,佛陀告诉我们:假如他是拥有财物的,可是刚好遇到有人来乞求,这种境界中他却害怕自己的财物不见了、害怕自己的财物减少,就说:他没有!他还欠着不够 三摩地

2018-07-23

那么如何让世间财能够随着果报而生生不息呢?佛陀这样教导菩萨:【男子!智者常作如是思惟:欲令此物随逐我身至后世者,莫先于施。复当深观贫穷之苦,豪贵快乐,是故系心常乐行施。】《优婆塞戒经》卷四这一段中,佛陀告诉我们说:有智慧的人常常这样来思惟着,世间的财物都是无常、都会毁坏的,只是属于这一世五蕴身的受用而已;要让这一世的财物,能够随着我的五蕴身这一世 三摩地

2018-07-23

有智慧的人在这样子广行布施的过程,如何来布施内财来解脱于内我所呢?佛陀有这样的开示:【男子!施者先当自试其心,以外物施;知心调已,次施内物。因是二施获得二法:一者永离诸有、二者得正解脱。男子!如人远行,身荷重担,疲苦劳极,舍之则乐;行施之人见来求者,舍财与之,心生喜乐亦复如是。】《优婆塞戒经》卷四这一段佛陀告诉我们:布施的人也就是经常学习布施的 三摩地

2018-07-23

但是在菩萨法中是有所谓的开缘,这主要是说自己的心意是心的,而所将成就的利益,是利益众生的一件事。譬如说有一些药物,其实有时候本身就是毒药,但是为了对治某一种特殊的病,再加上所用的分量也是有所限制的,这样才可以医治好某甲的病;假如说一时之间找不到药,而你知道到哪里可以求得那一种药,虽然药物的本身有毒,但也可以方便取得那一种药物,因为是要让医生可以 三摩地

2018-07-23

世尊开示说:【男子!菩萨之人,名一切施。云何名为一切施耶?男子!菩萨摩诃萨如法求物,持以布施,名一切施;恒以净心施于受者,名一切施;少物能施,名一切施;所爱之物破悭能舍,名一切施;施不求报,名一切施;施时不观田以非田,名一切施;怨亲等施,名一切施。菩萨施财凡有二种:一者众生、二者非众生。于是二中乃至自身,都不悋惜,名一切施。菩萨布施由怜愍心,名 三摩地

2018-07-23

第三个应该要作的是:要于调伏自己的嫉妒之心。布施的时候,有时候会嫉妒他人:为什么他的福报那么好?总是布施那么多!所以心里面突然就起一个念:哎呀!我不布施了,因为永远也比不过某甲。这是因为争胜所起的嫉妒心;既然要乐行惠施,就纯粹去利益众生就好了,所以嫉妒心也是应该除去的。第四个应该除去的是:不要太过于爱惜身命。虽然说对菩萨而言,为了要除去极微细的烦 三摩地

2018-07-23

有智慧者布施时,他到底具有什么样的解脱智慧?佛陀在《优婆塞戒经》中为我们说:【男子!有智之人,为二事故能行布施:一者调伏自心、二者坏怨嗔心,如来因是名无上尊。男子!智者施已,不求受者爱念之心;不求名称,免于怖畏;不求人来见亲附,亦不求望天人果报。】《优婆塞戒经》卷四这一段我们就先来说,佛陀为我们开示:有智慧的人他在布施,以及他为什么行布施,他 三摩地

2018-07-23

智者布施以后他没有后悔,所得功德利益又有哪些呢?佛陀这样告诉我们:【男子!修行施已其心无悔,是人若以客尘烦恼故堕于地狱,虽处恶处不饥不渴,以是因缘离二种苦:一铁丸苦、二铁浆苦。若畜生身,所须易得,无所匮乏。若饿鬼身,不受饥渴,常得饱满。若得人身,寿命、色力、安乐、辩才,及信、戒、施、多闻、智慧,胜于一切。】《优婆塞戒经》卷四这一段,佛陀告诉我们说 三摩地

2018-07-23

佛陀继续为我们开示:【男子!若人乐施,是人即坏五弊恶法:一者邪见、二者无信、三者放逸、四者悭悋、五者瞋痴。离是恶已,心生欢喜。因欢喜故,乃至获得真正解脱。是人现在得四果报:一者一切乐见乃至怨家、二者名流布遍于四方、三者入大众时心无怖畏、四者一切人乐来亲附。】《优婆塞戒经》卷四佛陀告诉我们,这个上品施主乐于布施,这样的人可以毁坏五种弊恶法。第一 三摩地

2018-07-23

第二项,为什么能够因为布施发种种愿呢?它的道理在哪里?佛陀这么开示:【云何因施发种种愿?因是施已,能发种种恶等愿,因恶愿得恶果;何以故?誓愿力故。】《优婆塞戒经》卷四这一段,佛陀说了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告诉我们说,因为布施这个福一定存在,因为具足身口意行,这个身口意行,已经熏习在自心如来中,同时也有作意,这个作意也储存在自心如来中,所以这个福已 三摩地

2018-07-23

第一,为什么说布施能破烦恼呢?佛陀说:【男子!无贪之心,名之为施;云何无贪?施即是业,物即是作;为业为作,具足布施,名为无贪。因于布施破烦恼者,既行惠施,破悭贪、嫉妒、嗔恚、愚痴。】《优婆塞戒经》卷四这个地方佛陀告诉我们,布施能够破烦恼的道理在哪里。佛陀说无贪的心,它叫作施,为什么呢?为什么无贪的心叫作施呢?布施本身它就是业,我们知道,你要行布施 三摩地

2018-07-23

男子!若能观财是无常相,观诸众生作一子想,是人乃能施于乞者。男子!是人不为悭结所动,如须弥山风不能动,如是之人,能为众生而作归依,是人能具檀波罗蜜。】《优婆塞戒经》卷四这一段中佛陀告诉我们,这一位有智慧的布施者,他能够观察这些世间财,它是无常的。刚刚我们前面都解说过,世间的财物它不是坚固不坏的;世间的财物,它不能带到未来世去;世间的财物只有是 三摩地

2018-07-23

在这种情况之下,通常会对这个布施者,做一个以后,然后做一个移植;对布施者过后,会妥照料,最后让他身体康复,不会受到疼痛,不会在割除的时候受到疼痛;如果受到疼痛,当然不能忍,不能忍的话就会生起恶心。第二种可能的身体器官的布施,是有人在舍报的时候,舍报的时候有发愿:自己舍报的时候,如果身体器官没有毁坏,他愿意布施给需要者。这一种情况,也应该要把他当作 三摩地

2018-07-23

施已生喜,如寄人,复语乞者:汝今真是我功德因,我今远离悭贪之心,皆由于汝来乞因缘。即于求者生亲爱心。既施与已,复教乞者如法守护,勤修供养佛法僧宝。】这一段佛陀继续这样开示:有智慧的人布施的时候,看见有人来乞求,心里非常欢喜,为什么呢?祂说:就好像家里失火了,财物就要被火烧掉了,可是能够从失火的住宅里面,把财物救出来一样那么欢喜。为何要这样譬喻呢? 三摩地

2018-07-23

上品施主他具有的智慧与心态,佛陀是怎么为我们开示的?在《优婆塞戒经》中,佛陀这么讲:【男子!智人行施,为自他利;知财宝物是无常故,为令众生生喜心故,为怜愍故,为坏悭故,为不求索后果报故,为欲庄严菩提道故。是故菩萨一切施已,不生悔心,不虑财尽,不轻财物,不轻自身,不观时节,不观求者;常念乞者如饥思食,亲近友咨受正教。】我们先来看这一段:佛陀说有智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有智慧者,他是布施的过程里面,他具备了深厚的根以及圣财,这个圣财就是坚固不坏的财物;坚固不坏的财物可以让他一世一世,在三界中生死的时候都可以受用。这些坚固不坏的财物就是信财、精进财,以及惭愧财,以及多闻,以及布施,以及智慧财。这些部分,都可以让他在一世一世,在三界中生死行菩萨道的时候,可以受用无尽而不会毁坏。 (原标题:坚固不坏的财物可以 三摩地

2018-07-23

上品施主他就是有智慧的布施者,有智慧的人布施行,一向是拿自己如法所得的财物来布施。为了破除悭吝的烦恼,他将所喜爱的财物布施出去,有智慧的来通过布施,让受施者得到利益;同时也破除了自己的悭贪,不再被悭与贪所系缚,而有解脱的功德受用。关于这个部分,我们要来为大家略说一下:菩萨是如何在思惟着这些事情,他布施的时候,应该怎么样来让自己得到解脱的功德受用? 三摩地

2018-07-23

此五心中,一者、于诸有情起大悲心;二者、为诸有情求一切智——心无退转此二心者,于大乘法精进修行;三者、一切有情皆我亲友;四者、一切有情于我有恩,未有毫厘用相酬报;五者、一切有情皆我眷属,我曾于彼起不业,种种呵骂非理责罚,深心惭愧何时偿毕——此之三心令诸菩萨勇猛不退,乃至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里面开示说,因为菩萨有大悲心以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