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五、放下教导帮助、度化别人的念头:别人若因自己的话而受益,功不在己,而是缘成熟,他人有智慧可以接受。即使你要慈悲利益别人也要自己有立稳脚跟的能力。还要加上一个慈悲心智慧的方法来成就别人,否则要么盲人骑瞎马,相牵入火坑,要么自力不足,救人会溺水。那些好为人师者,必生大“我慢”;那些佛教警察只有他是对的。不怕你做警察,关键是你本来就是土匪流氓无赖,真 三摩地

2018-08-09

如来藏把我们每一世做过的恶业统统收存起来,犹如飞航数据记录器“黑盒子”,再依照这些记录,成就我们来世变成猫、狗、人、天人等等,这就是宇宙中的因缘果报,以及轮回的公平法则。末那识带着如来藏去继续轮回时,前六识无法跟去。人死后,这一世的意识绝对无法去到下一世。而且意识在沉睡无梦时就消失了。若坚持意识可以去到未来世的人,是由于贪爱意识的觉知性 admin

2018-08-09

】 2、《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三大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钝根小智闻一乘   怖畏发心经多劫  不知身有如来藏唯欣寂灭厌尘劳众生本有菩提种悉在赖耶藏识中若遇友发大心三种炼磨修妙行永断烦恼所知障证得如来常住身】 3、《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七十八【尔时世尊复依一切住持藏法如来之相。为诸菩萨宣说般若波罗蜜多一切有情住持 admin

2018-08-09

因此弥勒菩萨说:“所取显现既非有,能取显现自非有,如是即能成立,二取现而非为有。”(《辨法法性论》)既然我们所取的心是内相分,这不是真实而有,所以能取的心也就不是真实而有了,能够证悟这个道理,就实证了:虽然能取与所取都好像是真实的显现在生起,但是能取与所取都不是真实存在的实法。弥勒菩萨接着说:“于彼非等引心中,所显无非自辨别;于彼 admin

2018-08-09

在佛世时,如果有佛弟子来向世尊请法,世尊总是能够观众生之因缘与根器,以种种方便巧摄受众生进入佛法之中。对于初机的学人,佛世尊则为其讲述持五戒可保人身、修十可以生欲界天的人天法;来请法者如果根深厚,于人乘、天乘可以信受以后,再为其演说欲为不净、如何可以出离生死轮回等解脱法道;乃至于为根福徳皆具足者,演说大乘菩提之成佛之道。如是人乘、天乘、 admin

2018-08-09

其实刚才说福报有大小的差异不同,譬如说,也许某乙就说:“唉呀!你看啊!某甲就是有修啦,所以你看,他今世的福报才会这么好啊!”也许言谈之中,又对某甲露出了一分羡慕或者是忌妒的眼神,某乙所谓的福报好与不好、或者是大或小,世间法之中,可以从哪里显现出来呢?我们不妨先把范围缩小在人世间的法之中的福报,来谈谈这件事,假如某甲平常在家中,不管是作什 admin

2018-08-09

众生都喜乐被别人称赞,当有人修福时,我们见了也能随喜赞叹,对方听了欢喜;也显示自己没有嫉妒心,增加了心性上面法的功德,更可以跟对方结下缘,因为“大福从心生”。另外,平等施也是大福德与大功德,佛陀在《优婆塞戒经》卷4〈杂品第19〉也有说:男子!如人买香:涂香、末香、散香、烧香,如是四香,有人触者、买者、量者,等闻无异,而是诸香不失毫厘; admin

2018-08-09

那时的慈童女就是我释迦牟尼的前身啊!比丘们!你们应当知道,只要对父母作了少许的不,就一定会得到大苦报;如果能对父母作小小的供养,就能获福无量。你们要这么学,应当要殷勤且尽心地奉事孝养父母。」----------------------孝养父母的福德等同供佛童谣儿歌常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另外小学课本也教导说:“天这么黑、风这么大,爸 admin

2018-08-09

〖“云何名为供养于法?男子!若能供养十二部经,名供养法。云何供养十二部经?若能至心信乐、受持、读诵、解说、如说而行;既自为已,复劝人行,是名供养十二部经。若能书写十二部经,既书写已,种种供养如供养佛,唯除洗浴。若有供养、受持、读诵如是经者,是则名为供养法也;供养法时如供养佛。又复有法:谓菩萨、一根、辟支佛人,三根三谛;若信是者,名供养法。&rd admin

2018-08-09

      精进有哪些法益呢?第一个精进会让法增长广大。第二个会胜魔。第三个会果报至疾。第四个是诸天会助益。      首先我们来看什么是精进会使法增长广大呢?这个是为什么呢?因为在《增一阿含经》里面,佛有提到,诸法,依不放逸而得长大。所以,所有法,是依于我们不放逸地去修行以后,这些法才会增 admin

2018-08-08

-------佛法中所说的“不退转”,当然指的是佛菩提道的不退转;那么,这是有着哪一些的层次呢?众生从无始以来就有着不同的心性差别:有的有情反复熏习了邪知邪见,主张无有佛法僧三宝等,所以想要靠修学佛法而证解脱,那都是不可能的;又或许主张,万事万物都是由一位造物主所生、所变,所以只要奉侍这一位造物主,自己都不需要太努力,就可以从其而获得恩典;又或 admin

2018-08-08

又贪爱取着五蕴而执为实有之想法,即是众生之无明;由此无明的缘故,一切恶杂染之身口意行缘于念念无明而生,后有五蕴之种子─苦的聚集,也就因此缘于无明之行而培植滋长。倘若一切造成后有五蕴聚集无明相应之身口意行灭了,那么后有五蕴聚集之法也跟着灭。诸比丘!诸行无常所生之苦,都是因为贪爱五阴所引无明身口意行而有,断除五蕴于三界中受用境界之贪爱,无明身口意行得 admin

2018-08-08

这个初信位要具有的信心,就是前面所谈的,我们必须要相信,因为有如来藏,所以有三世轮回,有恶因果;除此之外,还要相信有佛地究竟无上圆满胜妙的功德;而且,佛菩萨都会无时无刻地护念著我们,指引我们依循著正法正理,一步一步的往上修进。这就是所谓的信佛。并且我们还要相信,确实有能出离三界的法,确实有能够探究一切众生都具有的真心佛性的法,这些就是所谓的相信佛 admin

2018-08-07

在《菩萨璎珞本业经》当中,世尊开示说:一切有情在还没有接触佛教三宝、听闻正法之前,可以说都称为具足各种缠缚的凡夫,对于什么是恶完全不了解,对于因果也没有正确的知见;如果努力培植了足够的福德因缘,有机缘值遇佛教三宝,听闻了正法,生起了一念净信,乐于归依三宝,修学佛道,那么这就称为“初发意的新学菩萨”。如果十信位满足,愿意发起菩提心,修学六 admin

2018-08-07

根好的,要一劫或二劫就能够满足;根差一些的,就会不断地进进退退,时间拉得很长,最差的要一万大劫才能够满足十信位。如果十信位修学圆满的话,就能够发起大菩提心,开始努力修学六度万行,发愿成佛,而成为初发菩提心的菩萨。第十信位是愿心。愿意利益众生、愿意修集法、愿意成就佛道等等。当愿心能够成就之后,就自然能够发起菩提心,成为初发菩提心的菩萨;并且进入 admin

2018-08-07

在《占察恶业报经》当中,地藏王菩萨有一段开示说得非常清楚。经文是这样说的:【地藏菩萨摩诃萨言:“男子!若有众生欲向大乘者,应当先知最初所行根本之业。其最初所行根本业者,所谓依止一实境界以修信解,因信解力增长故,速疾得入菩萨种性。所言一实境界者,谓众生心体,从本以来,不生不灭,自性清净,无障无碍,犹如虚空。离分别故,平等普遍,无所不至,圆满 admin

2018-08-07

如果从凡夫地开始,包括在人天乘以及十信位当中所要修学的三福净业、三归五戒、十业道等法,努力培植福德资粮。在二乘解脱道当中,则要修学如何断除三缚结证初果,薄贪瞋痴证二果,断五下分结证三果,断五上分结成四果阿罗汉。而在大乘法中,则最初的十信位要以一劫乃至万劫,修集对大乘佛法的信心。初住位到六住位则要修集布施、持戒乃至般若等六度功德,并且在六住位的时 admin

2018-08-07

因想而起身口意行,出生念、恶念,起贪、瞋、痴、慢、疑,造诸恶业,以及为了生活而有行来去止等动作,都名为行蕴。如来藏若不先出生色蕴,就无法变生六尘,也就无法出生识蕴六识及受、想、行蕴。若如来藏不出生这五蕴,众生于此世间便不能生起承受果报、造作新业的作用。五蕴有色法及心法。色法是色蕴中之五色根及六尘;心法则包含了前六识识蕴与意根。意根是心法,非是色 admin

2018-08-07

所以,如果在意业上修学不贪、不瞋、不痴、不邪见,加上身业、口业等十种业,死后就会往上飞升到欲界天去。例如在《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当中,世尊有开示说:“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欲天报,所谓具足修行增上十。”在欲界天的寿命和人间相比,可以说是非常的长久,天福更是十分的广大殊胜。在欲界天共有六层天,最下层的是四天王天,天寿有五百岁,如果换算 admin

2018-08-07

“福智团体”所教授的《广论》中,根本就没有般若却整天口上挂著“般若”,以此诳骗天下苍生,误导学人、戕害众生的法身慧命,真是荒唐至极、可悲至极!末学就在正觉教团的亲教师以正法乳水的灌溉之下,将我从《广论》熏染到的邪见一点一滴清洗掉,同时建立起正确的知见;在巩固了修证佛菩提之正法根基的同时,让末学觉得既惭愧又庆幸,想来自己的福报是大 admin

2018-08-06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