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除此之外,还有在修学之后能够与实相相应的无相观,则是更为殊胜的;例如世尊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当中有开示说:男子!应当修习无相正观。无相观者,能伏妄想,唯观实性,不见十相;一切诸法,体本空寂,无见无知,是名正观。若有佛子,安住正念,如是观察,长时修习,无相无为,妄想猛风,寂然不动,圣智现观,证理圆成。(《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4)也就是说,无相观是 admin

2020-02-21

知道了以后,就能够避免误犯,就能够从十恶业道的根本意业下手来修身,就能成就十业道而具足福德资粮,就能帮助我们迅速地得到断除我见乃至开悟见道。如果在一般相似佛法的道场犯了这些恶业道,那还情有可原;但是像正觉这里是菩萨的实修道场,可就不许再犯了!因为我们施设的世尊所传的佛道次第,如果诸位读过我们的书就可以了解了这个次第----从外门六度万行而断我见,甚至 admin

2020-02-21

因为经由前面的讨论,大家可以了解持戒以及持戒之后修学种种法,可以自利利他与庄严菩提;但是这里面,大家也会很关心一个议题,那就是这些种种的功德与福德,虽然可以带到未来世去,可是出生在下一世的时候,有隔阴之迷,那如果在下一世还未受戒之前,就造作了与三恶道相应的业,那岂不是很危险!当然这个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懂得无作戒的道理,大家就会比较放心了。 admin

2020-02-21

因为知道凡夫畏果、菩萨畏因的道理,菩萨在受持戒律之后,也要于发起大愿心,希望一切众生都可以清净他们的戒行与心地。这里附带一提的是断我见之后才能真正断烦恼,否则只能算是暂时降伏,因为断烦恼必须要靠智慧。在上面所引的《优婆塞戒经》卷6中,还有几句很重要的开示内容就是:【若离恶友,令诸众生远恶邪见,知恩报恩,当知是人则能具足尸波罗蜜。】(《优婆塞戒经》 admin

2020-02-21

这样的菩萨,还能够观察过去、未来、现在自己身口意业的轻、重,知道是,恶知道是恶,轻知道是轻,重知道是重;这于自己的当下的造作当中,在摄心为戒的制约之下,马上生起的一个念头是?是恶?就已经是决定了这一个业的造作了;所以菩萨是心地戒,是摄心为戒,而不是像声闻戒必须要有造作到身行、口行才算作犯戒。这些道理何谓轻?何谓重?无妨请菩萨们自己去参 admin

2020-02-21

之所以如此,就是说在过去生中以及今世中,并没有对众生有一个宽大的胸怀,然后也没有巧方便。譬如说:今天有一位众生他跟你有讲一些不好听的话,未来你还会碰到他,可能明天就碰到他,这时候你应该怎么作呢?有很多方法。一个是把事情再解释清楚,可是有的人就觉得说不用再解释了!那我们应该采取方法是说,如果可以解释就把事情再解释清楚,可是这些解释的话它有一些技巧; admin

2020-02-21

所以菩萨不应该远离第一义谛法,遇到第一义谛的时候,不明白不了解,应当来想说:我应当再去找哪一位友?哪一位知识?他可以为我来开晓这个道理。而不应该是自己蒙着头,自己硬要思维,可是却没有办法了解;因为自己从来没有在第一义谛法而有所入门。然后对自己也应当去作简择,自己在这生死法中,是不是有许许多多的缠缚自己的心性的烦恼?这些烦恼是因为是业障所产生?还 admin

2020-02-21

但这很不容易,一般人都是想:报,恶有恶报;不愿意恶人没有恶报,但他们不会自己去动手报复,这算是中等人;如果是上等人,他心里想:不论恶,我统统用法来回报他们,这是上等人;而如果是下等人,心中就会想:为什么老天不惩罚他呢?真是太不公平了!希望恶人得到恶报;等而下之的世俗人,生气起来,干脆拿了刀子自己去下手解决,不等老天来施报了。各位菩萨!您是 admin

2020-02-21

这是因为所造的点点滴滴恶业,都含藏在自心如来里,从来没有遗失过,未来有因缘就要受可爱、不可爱的异熟果报。所以菩萨对于自己所造作有罪、有错的过失,应该心生惭愧,并督促自己不要再犯错。假使看到对方作事,应该心生欢喜,并且随喜赞叹他人作得好,虽然菩萨没有亲自参与事,但是随喜赞叹的缘故,菩萨所获得的福德,与亲自作事的人一样,没有差别。所以菩萨看见有 admin

2020-02-21

所以,像是会比较早成佛的大迦旃延尊者,是因为他的心性无瞋、无慢,良好相处,都不跟别人计较,并且非常努力地修集福德,用他所有的资财去供养佛;而且在佛陀灭度之后,他也常用全部的资财以七宝去供养佛舍利。另外,因为大迦旃延尊者对人都很好,不起瞋,平常也不爱出头,都是无我无私地付出奉献,他被羞辱时也不会生气,完全奉行以四摄法来度众生,像这样福德修得越来越大 admin

2020-02-21

接着,我们继续从第三辑第85页开始说起,我们来看看经文内容: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一法,则能兼利,谓不放逸。复有二法能自他利:一者多闻、二者思惟。复有三法能自他利:一者怜愍众生、二者勤行精进、三者具足念心。复有四法能自他利,谓四威仪。复有五法能自他利:一者信根、二者持戒、三者多闻、四者布施、五者智慧。复有六法能自他利,所谓六念。复有七法能自他利,谓坏 admin

2020-02-21

为什么要念天呢?那是因为天比人有较大的福德;我们想想看:欲界天人,他们为什么能够生欲界天呢?那是因为他们不但持五戒,还兼修十,所以才能往生到欲界天中。色界天人,为什么能够生色界天呢?因为他们除了修五戒、十以外,还要加修禅定,证得初禅到四禅的定境,所以往生后生到色界天。我们如果没有证得禅定,就得要忆念色界天人的功德,使自己未来有机缘时也能修证禅定 admin

2020-02-21

第二个为世,我们可以应用惭与愧的心所力量,来帮助我们持戒清净。一方面因为知道自己所行不如法,而内心产生羞耻心;另一方面是因为知道自己的行为错误,无法面对他人、对不起他人而产生愧疚。因此有了惭愧,就会产生止息恶行的作用,以及让自己的法力量逐渐展现出来。譬如在《大方等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分〉卷8中的开示:云何惭愧?所谓常愧于他,亦惭自身,住于一切 admin

2020-02-21

《大乘百法明门论》中说睡眠是不定法,如同前说不定法于、恶、无记没有决定性,睡眠只有意识与之相应,而且睡眠这个法只有在欲界中才有。《成唯识论》卷7中说:眠谓睡眠,令身不自在,昧略为性,障观为业。谓睡眠位,身不自在,心极暗劣,一门转故,昧简在定,略别寤时。令显睡眠非无体用,有无心位假立此名,如余盖缠,心相应故。论中所说一门转的意思是:当意识处在睡眠位 admin

2020-02-21

我们不妨以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像《佛说阿弥陀经》中圣教开示:舍利弗!若有男子、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佛说阿弥陀经》)另外,像《楞严经》中,大势至菩萨向世尊禀白: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 admin

2020-02-21

为除彼故,于光明想巧精恳,思,达。以有明俱心,及有光俱心,或于屏处、或于露处往返经行;于经行时,随缘一种净妙境界,极示现;劝导赞励,庆慰其心。谓或念佛、或法、或僧、或戒、或舍、或复念天,或于宣说惛沉睡眠过患相应所有正法;于此法中为除彼故,以无量门诃责毁呰惛沉睡眠所有过失,以无量门称扬赞叹惛沉睡眠永断功德,所谓契经、应颂、记别、讽诵、 admin

2020-02-21

佛法中说有五种能覆盖修行人清净心,使心不得开发的烦恼,称为五盖,就是贪欲盖、瞋恚盖、昏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疑盖。在《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中解释说:何故名盖?盖是何义?答:障义、覆义、破义、坏义、堕义、卧义是盖义。此中,障义是盖义者,谓障圣道及障圣道加行根,故名为盖。覆义乃至卧义是盖义者,如契经说,有五大树种子虽小,而枝体大覆余小树,令枝体等 admin

2020-02-21

当然事相上的处理,尤其是法义上的判断拣择,分别观察仍是必要的;但是,是非恶,诸多人事纷扰已不再重要。无始虚伪妄想习气种种诸恶三有之因,不能觉知自心现量而生妄想,攀缘外性。在历缘对境的过程中,就算起了浪涛也不足惊惧,因为海水的体性从未改变呀!也了知是因无始劫来之虚妄想才激起识浪的,也不须和烦恼对抗,不迎不拒就是了,了知七转识之识浪皆是虚妄,第六识是 admin

2020-02-21

所以这些业果,在我们的如来藏里面,所储存起来的就有所谓的业种,还有恶业种,还有无记种;无记业种一样也是在变异,业种也是在变异,恶业种也一样是在变异。也就是因为我们的如来藏还有变异性,也就是说一般众生的第八识如来藏还有变异,跟佛的如来藏其实是有差异的。------《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三)》<第38集佛教说众生平等,佛与众生有无差别?(下)>余正文老师 admin

2020-02-21

也就是说,即使他没有毁谤正法,可是他就是贪着弟子,说了很多的人天法,他身坏命终之后,他所生的境界也不高;即使生到欲界天里面,也只是成为忉利天天子们的妓乐神,就是讨好人家的。因为怎么样?因为他的说法就在讨好弟子们。因为弟子们是有邪见的,可是他为了讨好弟子们,所以他就要说一些邪见的道理,为了巩固弟子们对他的爱恋,就说一些弟子们喜欢听的道理,可是那个道 admin

2020-02-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