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导读一位菩萨的部落格【春娇与志明的故事】,跟大家分享!而这篇刚好讲到好好对待身边的人就能轻松赚取大福德!因为父母就是报恩田,佛陀说过孝养父母福德等同于供佛!我们摄受众生就是摄受佛土,那摄受众生就是累世以来不断地跟父母师长、兄弟姊妹、夫妻子女、亲朋好友、同事同学们广结缘与接引他们往佛道迈进!因为跟他们结缘之后,他们未来世遇到我们就会很欢喜,乃至会 admin

2020-02-21

研究发现,于交往的人更长寿。通过社交,人们会发现生活更有意义,可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修学佛法行菩萨道的行者,对于父母的孝养也不应该离菩萨的慈悲。就是要给予父母以安乐的以及利益,就是要依佛陀教导的正确的法义,不但要温言软语,奉养顺从父母,让父母得到一生安乐;更要循循诱,引导父母也来亲近佛法,受持三归,进而也发起菩提心,世世常行菩萨道,永不入三恶道 admin

2020-02-21

当深信佛对于宇宙生命真相的宣示,才了知生命最后儿孙陪伴之乐远不及了脱生死之法乐,回忆青春之美远不如忆佛念佛,未来往生趣来得好,我们以为的终和真的终原来是如此地相去甚远。从佛法里我知道,人死前最后的一念对于往生的去向非常重要。但我发现,我所活着的这个世界,似乎极少有人关心自己怎样很好地老去,很好地死去,甚至从来不信只要自己生前能够如法修行,未来 admin

2020-02-21

】(~《杂譬喻经》)这一个弟弟,因为哥哥这样子好于修学解脱之道,而对于这世间的财色名食睡,对于父母所留下来这一些财产,这些家族的名声都不在意;于是他就很生气,经常跟这一个哥哥抱怨说:我们同样是兄弟,父母早早就过世了,应该要互相努力来振扬家族的财势,让父母所留下来的名声、财物、财产愈来愈炽盛,这样子才叫作是孝顺啊!结果你反而掷弃这个家业,去追逐在这个 admin

2020-02-21

谛听思念之。内着心中。我当具为若说之。如是阿难。谛受奉持之。为当来过去今现在比丘尼。布说其要使奉持之。行如是法者。疾令人得道。佛言。女人八十四态者。迷惑于人使不得道。”(------《大爱道比丘尼经》)一、虚荣好饰类01、摩眉态——女人喜画眉眼,来妆饰自己。02、梳头态——女人喜梳头,拨弄额前头发。03、脂粉态——女人喜敷 admin

2020-02-21

这样的情况也是菩萨所应当去了解的,知道众生的种种心性与欲乐之后,菩萨才能以方便巧来利乐众生。 所以,如果不知道五欲的本质,在五欲上面尽情放逸,除了浪费时间、增长染污之外,往往因为追求五欲的关系,而造业伤害众生。譬如在《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4中的开示: 【汝等当知,五欲无常,虚妄颠倒,须臾变异,如逆风执火,愚夫所习,汝莫放逸,若放逸者,身坏命 admin

2020-02-21

修集大乘见道的福德资粮----包括要归命三宝、供养三宝、孝养父母、奉侍师长、慈心不杀,以及修十业道。我们为什么要修十业道呢?那是因为菩萨在漫长的修道成佛当中,必须要有许多缘的帮助,才能减少修道过程中的障碍,也才能使得我们的成佛之道得以顺利的进行。因此,每一位菩萨都应该要勤修十业道,以迅速的增长和累积自己的福德资粮,以作为进修佛道的基础。......什 admin

2020-02-21

这样的情况也是菩萨所应当去了解的,知道众生的种种心性与欲乐之后,菩萨才能以方便巧来利乐众生。 所以,如果不知道五欲的本质,在五欲上面尽情放逸,除了浪费时间、增长染污之外,往往因为追求五欲的关系,而造业伤害众生。譬如在《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4中的开示: 【汝等当知,五欲无常,虚妄颠倒,须臾变异,如逆风执火,愚夫所习,汝莫放逸,若放逸者,身坏命 admin

2020-02-21

这也正是告诉菩萨们必须要摄受众生,不能毁坏与众生之间的缘,把这一个当作是最重要的戒律。因为,万法由如来藏生,三界由众生的如来藏所共成,成佛得要在众生的身上才能成就,不是自己一个人离群索居就能成佛的。 ------《三乘菩提之入门起信(二)》 <第009集一心二门(一)> 余正伟老师 admin

2020-02-21

我们还期待《识蕴真义》的出版,未来会使有很多断三结的人,台湾的灾殃就会渐渐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断三结已经极为难能可贵,更何况再加上证得法界实相而发起般若真实智慧?我也一直期待有一个知识写出书,让我可以看得见他在书中写出来的法义确实已经断了三结:真的能让人读了以后如法观行而断三结、取证初果,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有些人写书或在有线电视上演说佛法 admin

2020-02-21

(摘自网络)---------------------------有的人说:积之家必有余庆,积不之家必有余殃。这个当然是对!但是,这样是不是祖先所作的业由子孙来继承,祖先所作的恶业也必须要由子孙来承受呢?但是如果这个道理成立的话,那世间的因果有没有道理?合不合乎逻辑呢?作恶的祖先把他的果留给子孙,那他自己怎么办呢?所以,这其实不是佛法真正的道理。但是,积之家必有余庆 admin

2020-02-21

今天我们要来探讨:在布施的时候,有哪些原因会让我们生起了后悔心,而减损了布施的福德呢?我们又该如何生起智慧,能够欢喜的布施,而得到大福德呢?佛陀在《优婆塞戒经》卷5当中开示说:【男子!施已生悔,因于三事:一者于财贪爱、二者谘承邪见、三者见受者过。复有三事:一者畏他呵责、二者畏财尽受苦、三者见他施已受诸衰恼。】(《优婆塞戒经》卷五)这意思是说:布施 admin

2020-02-21

贪爱钱财而又吝啬的人会有什么果报?任何恶业,都是因于我们身口意行的造作;身口意行是从如来藏—从第八识—所出生的五蕴十八界当中生灭法的一部分;依五蕴当中七转识的造作有了身口意行。生灭的五蕴它虽然是刹那生灭、刹那就过去了,不是常住之法,可是依这个刹那生灭出生的五蕴而有的身口意行,所造作的这些身口意业,在生灭的五蕴落谢之后,却依然会储存于如来 admin

2020-02-21

今天要谈的题目是:五戒的五施与五。什么叫作五戒的五施与五呢?因为受持五戒,就是行五种广大的布施;受持五戒能够得到五种的心行。我们先说五施,佛陀是这样的开示的,佛陀说:【男子!一切施中,施无怖畏最为第一。是故我说五大施者,即是五戒。如是五戒,能令众生离五怖畏。是五种施易可修行,自在无碍,不失财物,然得无量无边福德。离是五施,不能获得须陀洹果, admin

2020-02-21

有智慧的人还能够作到哪些事情呢?世尊接着开示说:【复有三事:一者明信因果、二者亲近友、三者不贪著财。信因果者复有二事:一者从他闻法、二者内自思维。亲近友复有二事:一者深信、二者智慧。不贪著财复有二事:一观无常、二不自在。】(《优婆塞戒经》卷五)这意思是说,有智慧的人还能够作到三件事情:第一是明信因果。明就是很清楚知道因缘果报的道理,而且很相信布 admin

2020-02-21

所谓的法施,就是说法让他人可以听闻,可以依之而建立正知见,不仅可以成就人天法,而且未来还可以实证三乘菩提的任何一个菩提。这里所说的正法,就是真知识所说符合世尊的正法,而不是依附佛门的常见、断见乃至邪淫外道法。所谓的无畏施,就是让众生免于恐惧。譬如众生畏惧死亡,菩萨应该持戒清净不杀害众生,而让众生免于死亡而无所畏惧;又譬如众生有难,菩萨应该帮助他 admin

2020-02-21

又菩萨看见别人布施,不应该心生起嫉妒心,应该生起欢喜心,并且赞叹他人布施的功德才对,为什么?因为别人布施作事有福德,你随喜赞叹,这是藉着别人作事,而生起自家的功德,何乐而不为呢?如果菩萨看见别人作事,而生起嫉妒心,不是有损自己的福德吗?如是前后一得一失比较,将近有两倍之差,如果菩萨看见别人布施而起嫉妒心,岂不是显示自己太没有智慧,不懂得如何布 admin

2020-02-21

随业是看他所修的业是业、恶业或是净业?业还有轻重之分:业、净业、恶业都有时,要看哪一种业是最大的,由最大的业先报。为什么最大的会先报?因为即将舍报的人,他会想到:我这一生干的最大的恶事是什么!我干的最大的好事是什么?然后舍报前那一刹那就像幻灯片一样拉过去,由上往下,一格一格拉过去;那里面的每一件事情是什么,他都知道,然后业境现前就受来世报了。但 admin

2020-02-21

从最开始比较不喜欢工作,到后来成为工作狂,再后来调整安排,边工作、边护持正法,基本可以兼顾,现在呢,也比较喜欢通过工作去和众生广结缘,历缘对境修除性障,锻炼自己和众生互动相处的巧方便,更可以顺便接引有根福德的众生进入正法。当然,有些福报比较大的菩萨,可以早早退休,全身心护持正法(比如:导师和台北很多菩萨们),那有些菩萨找到比较好的眷属,一边照 admin

2020-02-21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张思居士 admin

2020-02-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