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阿含中如何说有本际呢?在《杂阿含经》卷6中说:【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何所,是事有故何所起?何所系着?何所见我?诸比丘!令彼众生无明所盖、爱系其首,长道驱驰生死轮回、生死流转,不知本际?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哉世尊!唯愿哀愍,广说其义。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佛告诸比丘:谛听!思!当为汝说。诸比丘!色有故,是色事起,于色系着,于色见我 admin

2020-02-21

又譬如有情在世间持十业,下一世就会出生在欲界天享福;乃至有情在世间持十业及加修禅定,下一世就会出生在色界、无色界等等。又譬如二乘的声闻、缘觉,在人间修二乘菩提而证得初果,乃至证得四果,于舍寿时入无余涅槃,永不再三界现身意。又譬如菩萨有了这个色身作为道器在人间修行,因而成为菩萨摩诃萨乃至成佛,诸如等等,这都是有情的法身有大种性自性的缘故,才会在世 admin

2020-02-21

这样大家说的恶因果,这样才会平等啦!不会说造恶的人最后不用受报,如果这样的话就不是佛法。因为佛法不会妨碍到世间的这个法啊!所以因缘果报既然是如此,就代表诸法一定是出世间法所出生的啊!世间的法它本身没有出生性,我们从刚才的父母生小孩的这一件事情,这么简单而几乎在我们周遭都可以看到了,就可以用这样来作说明,当然就可以很清楚知道,一切诸法它没有真正自体 admin

2020-02-21

如果我们常常亲近知识熏闻正知见,与建立正确的佛法八识论架构,那对于这些生死现象,就能够有正确的理解,而不会再模糊不清了。依据《瑜伽师地论》卷1中的开示:【又此中有,若未得生缘极七日住;有得生缘即不决定。若极七日未得生缘,死而复生,极七日住。如是展转未得生缘,乃至七七日住,自此已后决得生缘。】(《瑜伽师地论》卷1)因此在中阴身阶段,需要等待出生到下一 admin

2020-02-21

’就用这样的巧智慧去作了回答。天神又问:‘手捧一掬之水多之水,有谁知道这个道理呢?’大臣们再次商量,还是不能解答,又遍全国招募询问,都没人能回答。大臣又回去请问父亲:‘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父亲说:‘这句话容易解答!如果有人能够信心清净,手捧一掬之水供养佛宝、僧宝、父母、病人或困苦的人,以这样的功德,数千万劫之中,能够 admin

2020-02-21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2佛开示说:【男子!父母恩者,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于一劫中,说不能尽。】(《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2)父亲于子女有慈恩,母亲于子女有悲恩。母亲的悲恩,纵然佛住世一劫,说也说不完。《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2接着开示说:【若男子、女人,为报母恩,经于一劫,每日三时割自身肉以养父母,而未能报一日之恩。】(《大乘本生心地 admin

2020-02-21

那时候有一位长者,他也生了一个儿子,这位长者的独生子听到这样的事情,认为那是错误的行为,心里想:‘我应该施设什么样的巧方便,才能把这错误的恶法除掉呢?’于是就向父亲禀告说:‘父亲!您是否可以答应孩儿一件事?就是远行到他方去学习经论。’父亲一口就答应了,立刻离家远行。当父亲学得了经论之后,又返回家中;渐渐地父亲年老了,儿子就为父 admin

2020-02-21

4 父母对于子女既然有生养教育的深重恩情,子女应当如何作,才是真实报答父母的深恩呢?佛开示说:为人子女应当以巧方便,劝导、赞美、鼓励父母,将父母引入佛法中,使得父母能够净信佛法僧三宝,受持三归五戒,听闻诸佛正法,行布施,修学三乘菩提智慧;如果能够这样,才是真实报答父母的深恩。什么是三归依?就是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归依佛就是归依无上正等正觉- admin

2020-02-21

 那三福净业就可以知道它分三个部分:首先我们来介绍第一个部分,就是要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业。什么叫做孝养父母呢?我想这个大家都知道,在很多世间法里面都教我们孝养父母。那我们在修学佛法有几点应该要注意,就是说当我们来修学佛法来修行的时候,我们发起了大心,我们想要为正法多付出、多做的时候,我们不要忘掉我们要先孝养父母,也就是说我们在 admin

2020-02-21

当然这当中就有缘与恶缘的差别,在过去生曾经结过缘的孩子,自然乖巧懂事容易教养;相反地,若是恶缘来转生的孩子,则往往性格偏激暴烈,处处忤[wǔ]逆父母难以管教。但这也不是决定不可改变的事,假使父母有正确的佛法知见,信受佛法中因、缘、果报的道理,就可以透过修行的力量,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观念,而不是一厢情愿的以溺爱放纵,或者是权威严格的态度来掌控孩子,而 admin

2020-02-21

’就用这样的巧智慧去作了回答。天神又问:‘手捧一掬之水多之水,有谁知道这个道理呢?’大臣们再次商量,还是不能解答,又遍全国招募询问,都没人能回答。大臣又回去请问父亲:‘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父亲说:‘这句话容易解答!如果有人能够信心清净,手捧一掬之水供养佛宝、僧宝、父母、病人或困苦的人,以这样的功德,数千万劫之中,能够 admin

2020-02-21

有许多同修,因为孩子不乖、不学好,导致他们无法好好学佛;有的则是孩子在外面闯祸了,不停地要父母为他们后;有的则是和父母产生嫌隙,关系恶劣,不相往来等等,如是家庭教养问题,林林总总说之不尽。也因为同修们大部分是在家居士,所以如何建立正确教养子女的原则和态度,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因此,我们特别利用这次弘法的因缘,来为大家略说教养子女的观念和原则,提供给 admin

2020-02-21

菩萨心性是不会跟众生相争的,可是疏是我们对于我们戒行积极的;消极的不只是不造恶,我们还要积极的作,这才是《梵网经》引用这个梵天,有了这样一个梵天宝网这个譬喻的精神。《梵网经》菩萨戒经常有提到:佛性常住、孝顺心、慈悲心。我们就是依于这三句话来解说刚刚的四宏誓愿,乃至我们一开始所说的:菩萨优婆塞就是居士男,乃至优婆夷居士女,要如何的三归五戒之后,依于 admin

2020-02-21

】(《本事经》卷4)父母对于子女既然有生养教育的深重恩情,子女应当如何作,才是真实报答父母的深恩呢?佛开示说:为人子女应当巧方便,劝导、赞美、鼓励父母,将父母引入佛法中,使得父母能够净信佛法僧三宝,受持三归五戒,听闻诸佛正法,行布施,修学三乘菩提智慧;如果能够这样,才是真实报答父母的深恩。什么是三归依?就是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归依佛就是归依无上 admin

2020-02-21

俗话说百行孝为先,也就是说百孝为先,所有大大小小的行里,以孝顺父母为最优先。孝顺是中华文化固有的美德。我们在佛经里,也常常可以看见教导和赞叹孝顺的经文。孝顺不但是做人的基本,也是学佛的基础。一个人如果不能孝顺父母,而说要成就佛道,没有这样的道理!《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2佛开示说:【男子!父母恩者,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于一劫中 admin

2020-02-21

譬如《佛说阿弥陀经》中就说到:【若有男子、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也就是说,由于临命终时,能够一心持名念佛而心不颠倒,乃至只是一天,也可以得阿弥陀佛的摄受加被,因此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admin

2020-02-21

乃至于说,布施完以后要替父母来回向;就像是说,你做了事、果,乃至施种福田以后,你会来回向,道理是一样的。因为父母目前不在,所以你就是父母所行的代理人,所以你就可以代为发言,你就可以点起一束清香,来向三宝祈求,祈求:这些功德能够回向父母能够往生净土,或是能够得到人身修学佛道,或已在人身的时候,业障能够修除、能够消减,能够这一生遇到佛法修学正道,将 admin

2020-02-21

因此,父母亲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应该作适当的暗示和引导,让孩子能够用心去体会、思考和判断,然后自我调整,改过向。人们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情在一世又一世的生命流转里,每一世舍报后,此世意识就断灭了,这一世的意识无法去到未来世,因此当这一世又呱呱堕地时,过去世所学的都忘光光,一切都得从头再学起;因此我们应该允许孩子做错事,也允许孩子在摸索中长大 admin

2020-02-21

在《阿弥陀佛经》里面也说到:佛弟子要往生西方,必须要修集三福净业;三福之中最起码、最基本的就是世间福德,又叫作世福,它是指世俗本来就存在的人伦之道(人间的法),例如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业等等。如果这个基本的福德都没有办法具备,那就代表这一个人呢,他连做一个人的福德都不够。所以佛法之中,孝养父母是最最起码的事情,如果一个人连这一点也 admin

2020-02-21

那三福净业就可以知道它分三个部分:首先我们来介绍第一个部分,就是要‚孝养父母、奉侍师长、慈心不杀,修十业。什么叫做孝养父母呢?我想这个大家都知道,在很多世间法里面都教我们孝养父母。那我们在修学佛法有几点应该要注意,就是说当我们来修学佛法来修行的时候,我们发起了大心,我们想要为正法多付出、多做的时候,我们不要忘掉我们要先孝养父母,也就是说我们在 admin

2020-02-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