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祖钦禅师从十八岁开始游方参学,矢志要究明生死大事,先后参礼过双林远、妙峰善、石田薰等大德。在双林远禅师座下,祖钦禅师曾终日随众在僧堂中打坐,从朝至暮,足不出户,摄心不怠。即使是入寮休息,或去后架方便,祖钦禅师均袖手当胸,徐来徐往,眼前所视不过三尺,更不左顾右盼。当时,祖钦禅师是按曹洞宗的用功方法,看狗子无佛性之话头:就是杂识杂念生起的时候,向鼻尖头 | 三摩地 2018-07-20 |
|
因为了慧禅师举止得体,聪颖灵活,善于言谈,不久,师范禅师便令他充当不□务侍者(丛林中侍者的一种,住在侍者寮,但不负普通侍者的职责,主要任务是接待上层来访人士,陪他们谈话或入室参礼)。一日,师范禅师对了慧禅师道:“觑不透处,只在鼻尖头,道不著处,不离唇皮上,讨之则千里万里。”[师范禅师的这句话,跟临济禅师的下面这段开示,意趣完全相同:&ldquo | 三摩地 2018-07-20 |
|
从此以后,这一带民风日善,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达数十年之久。从这件事中,人们更加相信道悟禅师就是唐朝大将汾阳王郭子仪转世。金世宗大定二十四年(1184),白云海禅师圆寂,道悟禅师遂出世开堂说法,先后住持过郑州之普照、三乡之竹阁等道场。道悟禅师经常穿白衣服,骑着牛,横着笛,游于洛川。人莫测其深浅。他曾经告诉人说:“道我是凡,向圣位里去。道我是圣,向 | 三摩地 2018-07-20 |
|
慈明禅师道:“公学云门禅,必善其旨。如云放洞山三顿棒,是有吃棒分、无吃棒分?”慧南禅师道:“有吃棒分。”慈明禅师一听,便板起面孔,说道:“从朝至暮,鹊噪鸦鸣,皆应吃棒。”慧南禅师当即瞠目结舌,连连后退。慈明禅师道:“吾始疑不堪汝师,今可矣!”说完,慈明禅师便端坐不动,慧南禅师于是焚香作礼。慧南禅师礼毕,慈明禅 | 三摩地 2018-07-20 |
|
”禅者道:“座主还信否?”孚上座道:“焉敢不信?”禅者道:“若如是,座主辍讲旬日,于室内端然静虑,收心摄念,善恶诸缘一时放却。”孚上座于是依禅者所教,万缘放下,罢讲,胁不至席。从初夜至五更,闻鼓角声,忽然契悟。孚上座一时身心踊跃,便下座去扣禅者之门。禅者问:“阿谁?”孚上座道:“某甲。”禅者呵 | 三摩地 2018-07-20 |
|
璋禅师道:“汝今已到大安乐地,宜善护持。吾有如来眼藏,涅盘妙心,密付于汝,毋令湮没。”遂作偈云:“天地同根无异殊,家山何处不逢渠。吾今付与空王印,万法光辉总一如。”印简禅师悟道后,曾应王臣之请,两度奉诏住大庆寿寺。元世祖忽必烈曾向印简禅师请问过佛法,并从之受菩萨戒。此后诸帝,对印简禅师亦皆礼遇甚厚。在此期间,印简禅师利用自己的道 | 三摩地 2018-07-20 |
|
当此之时,有八万四千魔军,在汝六根门头侍候,一切奇异善恶等事,随汝心现。汝若瞥起毫厘着心,便堕他圈缋(hui),被他作主,受他指挥,口说魔话,身行魔事。般若正因,从兹永绝;菩提种子,不复生芽。但莫起心,如个守尸鬼子,守来守去,疑团子欻(xu)然(忽然)爆地一声,管取惊天动地。”原妙禅师很久以来就得了胃病,晚年尤甚。大元成宗元贞乙未年(1295)十二月三 | 三摩地 2018-07-20 |
|
大明洪武元年,慧昙禅师奉诏住持大天界寺,并得赐“演梵善世利国崇教大禅师”的称号。在帮助大明王朝和平收复西域各国的过程中,慧昙禅师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从洪武三年(1370)开始,慧昙禅师奉诏出使西域各国。他一路上置个人生死于度外,不惮辛苦,利用佛教,游说各国,使他们归服明朝,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洪武四年(1371)九月,慧昙禅师因病圆寂于西域的合剌国。 | 三摩地 2018-07-20 |
|
凶翁禅师道:“放汝三十棒!”说完,又嘱咐道:“善自护持”。法枢禅师于谨遵师命,又潜众修行十五年之久。一直至大元仁宗延祐戊午年(1318),法枢禅师才于福建天宝出世接众,诏赐“妙觉真空大师”之号。法枢禅师圆寂于至元六年(1340)八月。有辞世偈云:“本无来去,一句全提。红霞穿碧落,白日绕须弥。” (原标题:383铁关 | 三摩地 2018-07-20 |
|
善自护持。后有一位僧人将此事告诉了玄沙师备禅师。玄沙禅师道:谛当甚谛当,敢保老兄未彻在。众人皆疑此语。因为沩山禅师是一代宗师,他是不随便印可人的。他既印可志勤禅师,志勤禅师必定是开悟无疑。但是玄沙禅师却不肯。从此以后,玄沙禅师的这句话,便成为宗门大德用来勘验学人的一个重要话头。行秀禅师参了很久,不明其意,于是前往磁州大明寺,参礼雪岩慧满禅师。在雪岩 | 三摩地 2018-07-20 |
|
天且宥之,子独不容,隘亦甚矣!在建议元主施行教化方面,楚材居士善用佛法的智慧,将佛法与世法圆融起来,提出以儒治国,以佛治心的主张。在《西游录》中,楚材居士写道:甚哉,生民之难治也!速于为恶,缓于从善(学习作恶快得很,学习为善则慢得很)。急导以善道,犹恐不悛其恶,何况迁延而有所需者乎?速以能仁不杀、不欺、不盗、不淫、因果之诫,化其心;以老氏慈、俭、自 | 三摩地 2018-07-20 |
|
直下倘存毫许善恶取舍爱憎断续之见,则枝末生矣。可不慎乎?这一段话,既指出了普通人参禅易犯之毛病,同时又指出在参禅过程中,悟明生死根本之重要性。真是字字掷地有声。参禅学道者当反复咀嚼。关于生死的问题,明本禅师特别强调,要在当下一念心性之中去体悟,而不要等到肉体迁凋时才考虑。他说:尽不迷坠生死,业不系不受形质,爱不重不入娑婆,念不起不生业累。盖因迷起妄 | 三摩地 2018-07-20 |
|
了义禅师十六岁那一年,有位托钵僧来到他家中,跟他谈起高峰原妙禅师上堂举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之话头,他一听,便兴奋地站起来,说道:此大善知识,必能为人拔钉去楔。于是请求托钵僧道:能引我往见之乎?于是他的母亲便为他准备好行装,让他随托钵僧一起前往天目山师子岩,参礼原妙禅师。当时原妙禅师住在悬崖峭壁上的死关中。原妙禅师一见了义禅师,知是法器,便收留了他 | 三摩地 2018-07-20 |
|
后来他的同参平山处林禅师责备他说:“夫沙门者,当以弘法为重任,闲居独善何足言哉!”清珙禅师一听,帝幡然前往福源,盛开炉鞴,锻炼学人。一时龙象来归,云涌涛奔,或恐落后。清珙禅师在福源寺住持了七年,纲宗大振。既而以老归隐,复归天湖。大元顺宗至正年间,朝廷闻清珙禅师之道名,特赐金襕袈裟,众人皆以为荣,而清珙禅师却淡然处之。至正十二年(1352),清 | 三摩地 2018-07-20 |
|
后来有一天晚上,梦窗国师梦见自己来到中国,游疏山、石头二刹,有一长眉僧人送给他一幅达摩祖师像,说道:“尔善事之。”醒来之后,梦窗国师感叹道:“洞明吾本心者,其惟禅观乎?”于是改名疏石。不久,梦窗国师即乘船来到中国,游方参学。初礼一山宁禅师,梦窗国师便备陈求法之诚。一山宁禅师道:“我宗无语句,亦无一法与人。”梦窗国师道: | 三摩地 2018-07-20 |
|
止岩成禅师道:“敢来者(这)里捋虎须!”说完又连续打了三竹篦,并嘱咐道:“善自护持,他日说法度人,续佛慧命!”大元顺宗至顺二年(1334),世愚禅师回到故里衢州西安,居乌石山,影不出者十六余年。一时道望四布,门庭兴盛,座下二三千人。后移住广德石溪兴龙寺,其道化之盛,亦不下乌石。世愚禅师后圆寂于洪武三年(1370)十二月,春秋七十。临终有 | 三摩地 2018-07-20 |
|
”明本禅师一听,便微笑,并嘱咐道:“善自护持,时节若至,其理自彰。”元长禅师悟道后,首先隐于天龙之东庵,后因诸山争相劝请住持,不久便潜至乌伤之伏龙山。在当地信众的护持下,元长禅师在较短的时间内便修复了久已荒废的圣寿寺,使之成为一代名刹。元主因仰慕元长禅师之道名,特赐元长禅师“佛慧圆鉴大禅师”之号及金襕法衣。元长禅师圆寂于大 | 三摩地 2018-07-20 |
|
”明本禅师一听,便微笑,并嘱咐道:“善自护持,时节若至,其理自彰。”元长禅师悟道后,首先隐于天龙之东庵,后因诸山争相劝请住持,不久便潜至乌伤之伏龙山。在当地信众的护持下,元长禅师在较短的时间内便修复了久已荒废的圣寿寺,使之成为一代名刹。元主因仰慕元长禅师之道名,特赐元长禅师“佛慧圆鉴大禅师”之号及金襕法衣。元长禅师圆寂于大 | 三摩地 2018-07-20 |
|
明本禅师于是给他印,并嘱咐道:“善自护持。”印原禅师悟道后不久,即应准备前往日本传法的清拙澄禅师之邀请,同往助化。印原禅师欣然许之。清拙澄禅师能够在日本大开法化,印原禅师功不可没。在日本弘化期间,印原禅师的欲为他画像,预请他为画像题赞。印原禅师于是画了一圆相,在上面题道:“妙相圆明,如如不动。触处相逢,是何面孔?”印原禅师临终示 | 三摩地 2018-07-20 |
|
譬如善舞太阿,自然不伤其手。近代据师位,训学徒,记持文字,崇饰语言,夸耀后来,增长恶习,不知有自己出身之路,如衣坏絮,行棘林中,不能自由。少林直指之宗,于此堕地。良可痛伤!汝辈行脚,各须带眼,莫教堕落他网中,出头不得。只如古人道,入此门来,莫存知解。若纳山僧见处,直饶知解顿忘,犹是门外汉。到者(这)里须辨缁素始得。”在这段开示中,普庄禅师对当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