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受五戒者并没有具足八戒斋法,所以不名为斋,但是仍可名为戒,不能说他没有戒体。戒法常有开缘及遮止,既有开遮就不能一概而论,所以有智慧者不会随便对戒法作狭义的定论。--------平实导师《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五辑)》<(六波罗蜜品)第十八>八关戒斋包括五戒再加上不歌舞戏笑花鬘著身、不故往观听,不坐卧高广大床以及不非时食。菩萨们大概都没见过高广大床。也许有人心里 admin

2020-06-08

  所谓初中后,甚深了义,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四悉檀——世界悉檀、为人悉檀、对治悉檀和第一义悉檀。这四种悉檀包括世间、出世间一切法,所以说是圆满修多罗。也就是说,从世间法一直到出世间究竟解脱的法,都圆满的包括在佛法之中。《大智度论》中,龙树菩萨对于如何是四悉檀,有这样的开示:【复次,佛欲说第一义悉檀相故,说是《般若波罗蜜经》。有四种悉檀:一者 admin

2020-06-08

  所谓初中后,甚深了义,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四悉檀——世界悉檀、为人悉檀、对治悉檀和第一义悉檀。这四种悉檀包括世间、出世间一切法,所以说是圆满修多罗。也就是说,从世间法一直到出世间究竟解脱的法,都圆满的包括在佛法之中。《大智度论》中,龙树菩萨对于如何是四悉檀,有这样的开示:【复次,佛欲说第一义悉檀相故,说是《般若波罗蜜经》。有四种悉檀:一者 admin

2020-06-08

  所谓初中后,甚深了义,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四悉檀——世界悉檀、为人悉檀、对治悉檀和第一义悉檀。这四种悉檀包括世间、出世间一切法,所以说是圆满修多罗。也就是说,从世间法一直到出世间究竟解脱的法,都圆满的包括在佛法之中。《大智度论》中,龙树菩萨对于如何是四悉檀,有这样的开示:【复次,佛欲说第一义悉檀相故,说是《般若波罗蜜经》。有四种悉檀:一者 admin

2020-06-08

  所以他的长相是怎么样呢?他也是很慈悲,也是慈眉目。因为他救非常多的众生,所以他功德非常广大,所以他成为欲界里面最高的天主。所以当有众生造恶的话,他会帮助他让他提升,可是提升之后,如果这个众生因为受苦,受到三恶道的苦之后他想要求解脱,这个时候这个天魔呢他不会允许他。他会用怎么样呢?他用法去拘束他,他说:你不要求解脱啦,你来生到我的欲界天里面,跟我 admin

2020-06-08

  男子!我今为汝分别诸福田故,作如是说:得百倍报至无量报。若能至心生大怜愍、施于畜生,专心恭敬施于诸佛,其福正等,无有差别。言百倍者,如以寿命色力安辩施于彼者,施主后得寿命色力安乐辩才,各各百倍,乃至无量亦复如是。是故我于契经中说:我施舍利弗,舍利弗亦施于我;然我得多,非舍利弗得福多也。】------《优婆塞戒经》卷五好!佛说:譬如为了活命而去耕田农作, admin

2020-06-08

  处非处智力简单来讲就是他可以去细观、可以去了知三界所有一切众生的所有心行,并且知道用怎么样的巧方便来度化一切的众生。并且这个成所作智我们在经文上尚且还看到这个成所作智的广大胜妙之处,甚至是说我们说十方世界所下的雨到底下了多少的雨滴,佛的成所作智也可以了知无余!这个境界实在不是我们所能想像的,我们就只能按照经典所开示的,略微告诉大家佛地的成所作智的 admin

2020-06-08

  除此之外,还有在修学之后能够与实相相应的无相观,则是更为殊胜的;例如世尊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当中有开示说:男子!应当修习无相正观。无相观者,能伏妄想,唯观实性,不见十相;一切诸法,体本空寂,无见无知,是名正观。若有佛子,安住正念,如是观察,长时修习,无相无为,妄想猛风,寂然不动,圣智现观,证理圆成。(《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4)也就是说,无相观是 admin

2020-06-08

  --------《三乘菩提之宗通与说通第75集大乘佛法之精髓以如来藏为根本(三)》杨正旭老师三轮体空,必须是实证境界,不应以意识思惟而妄想之;这是智者才能了知的境界,是未断我见而坚决认定意识为常住的不生法的索达吉您所无法知道的;未证悟如来藏所以无法发起般若的凡夫众生,虽然有缘能够闻知此一名相,或再能够听闻知识解释其意,而谓施者、受者与施物三相,都是缘起性空 admin

2020-06-08

  经文的颂偈是这样子讲的:【一切菩萨修胜道,四种法要应当知:亲近友为第一,听闻正法为第二,如理思量为第三,如法修证为第四。】(《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三)所以我们把这里称为四种法要。这四种法要颇类似于—可以相比拟—我们经常说的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维就是一张网,四周四方、上下左右的一个粗的绳子,有这样一个粗绳—主要的绳子—来提振这中 admin

2020-06-08

  经文的颂偈是这样子讲的:【一切菩萨修胜道,四种法要应当知:亲近友为第一,听闻正法为第二,如理思量为第三,如法修证为第四。】(《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三)所以我们把这里称为四种法要。这四种法要颇类似于—可以相比拟—我们经常说的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维就是一张网,四周四方、上下左右的一个粗的绳子,有这样一个粗绳—主要的绳子—来提振这中 admin

2020-06-08

  所以,如果佛子没有得知识的指戳而见性的话,那么应当在此一切的活动之中去观察。如果知识跟我们说破而仍然不能见的话,那就是我们功夫不够,应立即开始每天锻炼无相念佛功夫后再体究,然后在审察之中,触因遇缘,因缘成熟了,突然一念相应,这个时候就可以从一切的色、声、香、味、触乃至法之中,亲见自己的佛性;一旦亲见自己的佛性,就同时可以看见一切众生的佛性。这个 admin

2020-06-08

  修十业时应有的作意:「菩萨摩诃萨修一一相,以百福德而为围遶,修心五十,具心五十;是则名为百种福德。」------《优婆塞戒经》卷1〈修三十二相业品第6〉关于百福,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二辑132-133页中的解释如下:「如何是百福德呢?佛说「修心五十,具心五十」,共有一百,这就是百种福德。也就是说,修三十二相业时,不管是修哪一项,任何一项都有修集的行门 admin

2020-06-08

  修十业时应有的作意:「菩萨摩诃萨修一一相,以百福德而为围遶,修心五十,具心五十;是则名为百种福德。」------《优婆塞戒经》卷1〈修三十二相业品第6〉关于百福,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二辑132-133页中的解释如下:「如何是百福德呢?佛说「修心五十,具心五十」,共有一百,这就是百种福德。也就是说,修三十二相业时,不管是修哪一项,任何一项都有修集的行门 admin

2020-06-08

  在家出家佛子若有菩萨根性者,不欲独其身而取涅槃,能发菩萨清净大愿,尽未来际自度度他,乃至成佛亦不舍大愿者,佛为建立别解脱戒:菩萨戒。此戒唯大乘佛子能受能持,大乘比丘比丘尼多有受声闻戒已,复受菩萨戒者,是则名为出家菩萨。出家菩萨持戒者,以菩萨戒为主持,声闻戒为副持,故为一切人天应供,心量广大深远故。声闻戒者唯人类之诸根具足者方可受之;菩萨戒则异,根 admin

2020-06-08

  若不悟菩提,虽欲入涅槃而住无想定中,类似涅槃,然不久后,终将因未断一念无明烦恼之有爱住地及色爱住地——空明觉知心自我之执着及对色界身之执着;又复起心,出于无想定外,便道世无涅槃可证,便谤佛说不如实语,如星比丘因此而堕地狱。此名有我欲证涅槃,违背佛说涅槃无我之理,以有空明觉知之我,则非寂静故。近年来,本岛有甚多国外来的大小显密诸宗大师传授 admin

2020-06-08

  因为这个恶业种子在未来世现行的时候,也是一个逆增上缘的缘起;菩萨藉这个现行的机会,能够转变染恶种子成为净种子,对于一切的顺逆境界,都可以成就佛事。因为转依如来藏这样的一分功德,一定远远超胜于原来所造恶业的势力;因此,菩萨于悟后能够这样随缘度众而使得过去无量恶业种子现行,这个就叫作发露;并且能够因为转依而心得决定,不再回熏恶业种子回到如来藏当中,这 admin

2020-06-08

  罪业的因缘,它是来自于身、口、意业造作的十不业,从无始劫来,在生死中造作无穷的罪业,导致贪、瞋、痴烦恼深重难除,业障堆积得极为高大,犹如须弥山一般。造作不业的缘,主要是来自于现行烦恼以及随眠烦恼的作用。现行烦恼的部分,譬如说是欲界财、色、名、食、睡的境界,在这境界中生起了希望追求而去造作,这个就是贪的烦恼的作用;乃至于说,在财、色、名、食、睡的 admin

2020-06-08

  如果说今天你亲近的知识告诉你,他的法门是超越显教的法,能快速成佛的,你就要检讨了。既然是超越佛法了,那它是佛法吗?那就不是佛法了。这样的话,这里的信就要检讨,因为信不具足;既然信不具足那就不能进入住位,所以信佛、学佛要能够以经典中佛陀的开示,当作一个什么?当作法镜来监照,来监照这些法到底能不能到达信这个法,能不能让你学习而成就佛法。所以在能够满足 admin

2020-06-08

  五十一心所法的第三类,也就是心所。心所是六类心所法中的第三类,包括了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等,总共有十一个法。然而什么叫作呢?所谓的意思,即是随顺法理,于此世、他世顺益于自他者,称之为。相反的,于此世、他世损害于自他者,名为不。意思是说,随顺于法理,于今生或未来生,能利益自己和利益他人的,就称之为 admin

2020-06-0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