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那它具体的内容又是什么呢?像《大般涅槃经》中这样说:烦恼障者:贪欲、瞋恚、愚痴、忿怒、缠盖、焦恼、嫉妬、悭悋、奸诈、谀谄、无惭、无愧、慢、慢慢、不如慢、增上慢、我慢、邪慢、憍慢,放逸、贡高、怼恨、诤讼、邪命、谄媚,诈现异相、以利求利,恶求多求;无有恭敬,不随教诲、亲近恶友,贪利无厌、缠缚难解;欲于恶欲,贪于恶贪;身见有见,及以无见;频申憙睡,欠呿不 admin

2020-06-08

  第三邪见,总括来说,就是一切不如理、不如法的颠倒妄见都可说为邪见;其中拨无因果,认为造恶不会有恶报,行也不会有报,使人不修道,这是佛法中最偏邪的错误见解。再来是见取见,就是认为自己的看法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也不管自己的看法能不能通过理则乃至经典圣教的考验,纵使别人的说法是合理有根据的,他也不管,都一概加以贬抑,认为自己的看法永远是胜过别人的 admin

2020-06-08

  如果真是这样,报,恶有恶报的因果律岂不等于失效作废?(四)为死苦,死分两种;一是病死――因为疾病而寿尽命终;二者因为外缘――由于外在因素导致,如遭受水、火、风、地震等自然灾害,或汽车、飞机、船舶意外失事,乃至战争中被杀害、、药物中毒等死亡,《瑜伽师地论》弥勒菩萨云;云何死?谓由寿量极故便致死,此复三种;谓寿尽故、福尽故、不避不平故,当知亦是时非 admin

2020-06-08

  因为法无碍、义无碍,所以你已经了知一切世间及出世间法;可是你想要能够宣说所知道的这一切法之前,必须要词无碍——你能够用很多的方便巧与名相及修辞,具足显示出这些法以及法的正义,这样就是词无碍。《大乘无我观》 admin

2020-06-08

  于诸取相戒外,复有非取相戒者:初如佛始成道,不即制戒,依过现诸佛偈为戒:“诸恶莫作,众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初创僧团悉以此偈为戒。后因僧众渐多,良莠不齐,多有不如法者,乃因事渐制,遂有取相戒法渐制渐广;然于初期未尝取相制戒。次如定共戒:以诸佛子修定有成者,依其定境修证,分别能伏欲界贪、色界瞋、无色界痴,故依定之有漏功德不违佛戒,不 admin

2020-06-08

  异熟果是有情造恶业以后所感得的果报;譬如菩萨造净业而感得后世可爱正报身,亦如有情造恶业而感得后世不可爱正报身,或造业而感得后世可爱正报身。众生如何因恶业而招感下一生的异熟果报呢?经论中曾有细说,现以《楞严经》来说明。《楞严经》卷8佛说:阿难!一切世间生死相续,生从顺习,死从变流;临命终时未舍暖触,一生恶俱时顿现;死逆生顺,二习相交,纯想即飞 admin

2020-06-08

  异熟果是有情造恶业以后所感得的果报;譬如菩萨造净业而感得后世可爱正报身,亦如有情造恶业而感得后世不可爱正报身,或造业而感得后世可爱正报身。众生如何因恶业而招感下一生的异熟果报呢?经论中曾有细说,现以《楞严经》来说明。《楞严经》卷8佛说:阿难!一切世间生死相续,生从顺习,死从变流;临命终时未舍暖触,一生恶俱时顿现;死逆生顺,二习相交,纯想即飞 admin

2020-06-08

  什么是业?以往世来讲,譬如往世不断熏习种种无记法(非干恶的法),譬如文学、艺术、乃至最会烧菜的天廚等技巧,都是属于非干恶的无记法;他熏习久了以后,未来世只要遇到往世熏习的这些无记法,他一学就会了!别人老是不会,他只要学一种就可以通三种法;这表示他过去世在这一类无记法的业行上,已经用心很久了!但是这些无记法并不障碍他在此世的佛道修行,所以不会对他 admin

2020-06-08

  而像诸佛菩萨、知识,为了破邪显正所开示,以及探讨的佛法、外道法、正法、邪法、二乘法、大乘法等等不同的法,也都是在说明这些法彼此之间的差异不同,而让修学者能够在明了之后,作出正确的抉择。以上是对于“法”大略的说明,那什么又是“法门”呢?法门是佛法中的专用语,专指佛菩萨所开示的胜妙法道;因为这些法道,能够开启众生的解脱之门,能够普 admin

2020-06-08

  乃至号称佛门的大修行人、大法师们,都还弄不清楚根与识的分际,常常将根与识合为一法而与真知识诤论不休,所以圣玄奘菩萨颂曰:「愚人难分识与根。」[2]六识论的支持者印顺知道六识不足以说明这生死轮回,因此他将过去意识转化成为微细潜在的「意根」,又说是「细意识」,可见他对于「根、识」是分不清楚的。因此,将六根先理清楚,是修学解脱道的首要任务,若不能弄清楚根 admin

2020-06-08

  这一些过去所造作的恶业行也是一样的道理,虽然已经消失了,业种又好像没有一个住处,找不到它住在哪里,但是时节因缘成熟了,业种果报自然就会现行。所以说,不能说是五阴身造业而五阴身承受果报,因为不是这个五阴身造业就由同一个五阴身来受果;但是也不能说,离开了五阴身而能有受果、有造业,因为造业的五阴身与受果的五阴身,都是由自己的如来藏业种所现行。如果能够了 admin

2020-06-08

  因此弥勒菩萨说:所取显现既非有,能取显现自非有,如是即能成立,二取现而非为有。(《辨法法性论》)既然我们所取的心是内相分,这不是真实而有,所以能取的心也就不是真实而有了,能够证悟这个道理,就实证了:虽然能取与所取都好像是真实的显现在生起,但是能取与所取都不是真实存在的实法。弥勒菩萨接着说:于彼非等引心中,所显无非自辨别;于彼等引行相中,亦唯定境之 admin

2020-06-08

  但是,却有人去应和以外道传承为宗,以男女欲乐为最高至乐的喇嘛教,只能说真正理性学佛的人,真是太不容易了!或者是为了自己的欲贪满足找依凭的借口吗?若修行人对什么是清净?什么是不清净?不能了知,那当然他会不断地为内外不净恶因缘所扰,而造下不的身口意恶业。佛陀的清净,第一种是庄严清净。佛陀曾开示:在菩萨位的时候,要以两种为自我庄严,一个是福德庄严,一个 admin

2020-06-08

  对世间法能分别的力量出现了,对于远离世间法执着的力量也出现了,所以有五力;可是却产生了另一个执着,就是求佛十力,这却是菩萨道行者应有的执着。佛的十力,第一是处非处智力,也就是说,什么地点、处所是佛应该降生、应该说法、应该做某种事,都很清楚;譬如什么地点是应该去的,什么地点是不应该去的,诸佛都很清楚。乃至众生什么时候应该生到哪里去,什么时候的什么地 admin

2020-06-08

  第六种众智,指的就是于以四摄法摄受众生的智慧。第七种根智,指的就是要于了知众生根、不根、信根、利根、钝根、有漏根,这样种种的轻重;以及说这个众生是可调伏,或不可调伏等差别的智慧。第八种就是分别智,指的就是要于分别世间法、出世间法、有生死过失的染污法、没有生死过失的清白法、何者是能灭如来正法的相似像法、何者是能住持如来正法的真实佛法,等分别 admin

2020-06-08

  也就是说,菩萨刚开始修学佛法,对佛法没有任何正知见,因此要从经典开示以及真知识教导开示才能对佛法有了正确的认识,因此愿意跟随经典以及真知识修学佛法,修学佛开示的第一义谛法与次法。法就是指明心见性,譬如明心是找到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见性是以肉眼看见身心及山河大地虚妄,祂不是见闻觉知,但不离见闻觉知等等。次法就是明心见性所必须具备的法,譬如要有参 admin

2020-06-08

  对世间法能分别的力量出现了,对于远离世间法执着的力量也出现了,所以有五力;可是却产生了另一个执着,就是求佛十力,这却是菩萨道行者应有的执着。佛的十力,第一是处非处智力,也就是说,什么地点、处所是佛应该降生、应该说法、应该做某种事,都很清楚;譬如什么地点是应该去的,什么地点是不应该去的,诸佛都很清楚。乃至众生什么时候应该生到哪里去,什么时候的什么地 admin

2020-06-08

  而像诸佛菩萨、知识,为了破邪显正所开示,以及探讨的佛法、外道法、正法、邪法、二乘法、大乘法等等不同的法,也都是在说明这些法彼此之间的差异不同,而让修学者能够在明了之后,作出正确的抉择。以上是对于法大略的说明,那什么又是法门呢?法门是佛法中的专用语,专指佛菩萨所开示的胜妙法道;因为这些法道,能够开启众生的解脱之门,能够普令有情众生超凡入圣,出离生死 admin

2020-06-08

  但是现在到了末法的时候,有好多的知识--大知识、小知识--说第八识阿赖耶识是妄心。因为他们不了解第八识实际上的功能体性,也不了解祂就是未来成佛时的真如;他们不了解菩萨证得阿赖耶以后,经过修行,把贪瞋痴慢疑等随眠种子修除掉,证得解脱道,能出三界,而发起受生愿继续再轮回生死,自度度他,一直到无生法忍究竟圆满,成就一切种智,然后成佛。那个时候还是这个第 admin

2020-06-08

  如果所犯是七逆罪,当然就遮止不许他受戒,如果只是犯了戒罪,则让他如法忏摩,就是要行忏悔法,向四位已受戒而不曾犯十重戒、戒体未失的菩萨戒子忏悔,以求灭除障戒之恶,发起感戒之;这样作法成就,受戒才得戒,这就是受戒前的羯磨。受戒以后也有羯磨,主要是指受戒后的定期诵戒,因为在诵戒的时候,如果有戒子违犯所受戒律的话,诵戒之前就必须要先进行羯磨,好让犯戒者忏 admin

2020-06-0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