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因诸渴仰,发明虚想;想积不休,能生胜气;是故众生心持禁戒,举身轻清;心持咒印,顾眄(miǎn)雄毅;心欲生天,梦想飞举;心存佛国,圣境冥现;事善知识,自轻身命。阿难!诸想虽别,轻举是同;飞动不沈,自然超越。此名外分。阿难!一切世间生死相续,生从顺习,死从变流;临命终时未舍暖触,一生善恶俱时顿现:死逆生顺,二习相交,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 三摩地

2018-07-21

又以此心研究精极,见善知识形体变移,少选无端种种迁改;此名邪心含受魑魅,或遭天魔入其心腹,无端说法通达妙义,非为圣证;不作圣心,魔事销歇;若作圣解,即受群邪。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皆是色阴用心交互,故现斯事;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缘迷不自识,谓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汝等当依,如来灭后于末法中宣示斯义,无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护,成无上道。 三摩地

2018-07-21

是故当知,是为第一奇特希有,所谓如来说一切法无生无灭、无相无为,令人信解倍为希有!” 念佛品第二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于此法中,云何为恶知识?云何为善知识?”佛告舍利弗:“若有比丘教余比丘:‘比丘,汝当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比丘,汝当观身取是身相,所谓不净,当观一切诸有为法皆悉无常,观一切法空无有我 三摩地

2018-07-21

又舍利弗,杀生之人,多夺他命或生厌心,自知不是当得罪报,人皆知恶无戒秽浊,于此人所不望功德,乃至析毛百分之一,况谓福田而供养之?又舍利弗,是杀生之人其家妻子,人皆知悉不共恭敬,尚不令坐,何况供养?杀生之人,以财自活养育妻子,或时供养沙门、婆罗门,以此业报得遇贤圣比丘、比丘尼为说道法,教离杀生舍其杀业,于佛法中而得出家无有障碍,得出家已近善知识得沙门 三摩地

2018-07-21

舍利弗,我今明了告汝,如好善知识,以慈愍心为人求利、求乐、求安隐。汝等一心听受我语,常求善利,心勿放逸。舍利弗,不净说法者,有五过失。何等为五?一者、自言尽知佛法;二者、说佛经时,出诸经中相违过失;三者、于诸法中心疑不信;四者、自以所知非他经法;五者、以利养故为人说法。舍利弗,如是说者,我说此人当堕地狱,不至涅槃。“复次,舍利弗,说法比丘处在 三摩地

2018-07-21

一切众生真善知识。得无碍陀罗尼。转不退法轮。已曾供养无量诸佛。如是等众皆悉聚集尔时如理正闻菩萨。问能解甚深义节菩萨言。佛子。一切法无二。一切法无二此言云何。能解甚深义节菩萨言。善男子。是一切法不过此二。谓所作非所作。所作者。非所作非非所作。非所作者。非非所作亦非所作。如理正闻菩萨问言。佛子。云何所作非所作非非所作。及非所作非非所作亦非所作。能解甚深 三摩地

2018-07-21

亲近善知识故。不休息修行一切诸善根故。观世自在。是名菩萨学诸学事应知。观世自在菩萨白佛言。世尊。世尊此诸学事何故说六种数。佛言。观世自在。有二种义。何等为二。所谓摄取一切众生故。对治诸障故。观世自在。三种学摄取众生利益故。三种学对治诸障故观世自在。菩萨修行檀波罗蜜。资生利益摄取众生。菩萨修行尸波罗蜜。不恼不害以无畏施摄取众生。菩萨修行羼提波罗蜜。无 三摩地

2018-07-21

四者亲近真善知识。五者无间勤修善品。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施设如是所应学事。但有六数。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二因缘故。一者饶益诸有情故。二者对治诸烦恼故。当知前三饶益有情。后三对治一切烦恼。前三饶益诸有情者。谓诸菩萨由布施故。摄受资具饶益有情。由持戒故不行损害逼迫恼乱饶益有情。由忍辱故于彼损害逼迫恼乱。堪能忍受饶益有情。后三对治诸 三摩地

2018-07-21

能如此者即是众生真善知识。不毁净戒能修禅定。增长觉慧能坏恶趣。得解脱道观四谛方。焚诸见草破身见石。摧灭戒取大阿修罗。明见于魔五欲之摾度于旷野险恶之路。入涅槃城绝贪欲网。破于嫉妒毗舍遮鬼。洗除悭贪吐出我慢。下我我所拔三毒根。灭诸结使止生死轮。断爱身索坏因缘锁。能摧三有茂盛大树。永离胞胎度老病死忧悲苦恼大苦之海欲知因缘体性幽微若以少智说其实相如人以头欲 三摩地

2018-07-21

一切众生真善知识。得无碍陀罗尼。转不退法轮。已经供养无量诸佛。皆从他方世界来集。一生补处圣者弥勒菩萨以为上首。复有优婆塞百千万众。频婆沙罗王以为上首。复有无量百千优婆夷众。毗提希夫人以为上首。尔时世尊。为诸天人恭敬尊重随从供养。于是净命阿难。在大众中承佛神力。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顶礼佛足。向佛合掌而作是言。世尊。我于今日着衣持钵。入王舍城次第 三摩地

2018-07-21

亲近智者值善知识。于尊长处洒扫清净。于尊长身洗持。于支提处除去粪秽。客尘烦恼不令污心。以此业缘得一孔一毛皮肤细滑不受尘水。若菩萨衣服饮食车乘卧具诸庄严物欢喜施与心无悔吝。以此业缘得身金色圆光一丈。若菩萨软美饮食广施无限。令多众生悉得饱足。以此业缘得七处满。若菩萨见善众生欲兴善法。同其正业为其尊导。安立善中除断恶事。以此业缘得师子臆。若菩萨于众生中为 三摩地

2018-07-21

不离法雨常遇三宝值善知识。成就一切真正福德。善男子。汝当受持如是三昧。持已则得具足成就无量功德。复次善男子。复有甚深净水大海所入三昧。无有三昧而能宣说是三昧相。故名甚深。洗濯生死。故名为水。无能得底。故曰大海。得不动身常乐我净。故名为入。毕竟故故名三昧善男子。若有菩萨具是三昧。则能变为诸天形像。见事梵者即作梵像。为破梵事而心不着。见事自在天作自在天 三摩地

2018-07-21

三者亲近于善知识。四者至心信佛法僧。尔时若有不能信受是经典者。是魔眷属。若有信者是佛。善男子。未来之世有信心者。名为亲近诸佛世尊。何以故。如是经典诸佛封印。所谓印者。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易。善男子。若有人能信是经者。当知是人真佛。有能恭敬是持法者。是人当为未来诸佛徒众眷属。何以故。无量诸佛已于是人生已有心故。所以者何。是持法比丘不可思议 三摩地

2018-07-21

能为众生真善知识。其心弘广譬如大海。迦叶。若有比丘以利养故为他说法。是人所有徒众眷属。亦效是师贪求利养。是人如是便自坏众。迦叶。众有三种。一者犯戒杂僧。二者愚痴僧。三者清净僧。破戒杂僧则易可坏。持戒净僧利养因缘所不能坏。云何破戒杂僧。若有比丘虽持禁戒。为利养故与破戒者坐起行来。共相亲附同其事业。是名破戒亦名杂僧。云何愚痴僧。若有比丘在阿兰若处。诸根 三摩地

2018-07-21

不能亲近善知识故。虽有佛性皆不能见。而为贪淫嗔恚愚痴之所覆蔽故。堕地狱畜生饿鬼阿修罗旃陀罗刹利婆罗门毗舍首陀。生如是等种种家中。因心所起种种业缘。虽受人身聋盲喑痖拘躄癃跛。于二十五有受诸果报。贪淫嗔恚愚痴覆心不知佛性。如彼力士宝珠在体谓呼失去。众生亦尔。不知亲近善知识故。不识如来微密宝藏。修学无我。喻如非圣。虽说有我亦复不知我之真性我诸弟子亦复如是 三摩地

2018-07-21

若有亲近善知识者则具净戒。若有众生能亲近我。则得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或时说言修慈是道。修学慈者断诸烦恼得不动处。或时说言智慧是道。如佛昔为波阇波提比丘尼说姊妹。如诸声闻以智慧刀能断诸流诸漏烦恼。或时如来说施是道。如佛往昔告波斯匿王。大王。当知我于往昔多行惠施。以是因缘今日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尊。若八圣道是道谛者。如是等经岂非虚妄。若彼诸 三摩地

2018-07-21

有很多法师、居士们解释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其实他们误会了!《心经》所说的观自在菩萨,是指已经建立真心本来自在正知见的菩萨,因为他遇到真善知识为他开导、为他建立正知见,譬如:真心本来就离见闻觉知,真心本来就自在;菩萨认同并接受真善知识的教导,建立真心本来就自在的正知见而去参禅。所以观自在菩萨的真实意思,就是指真善知识为菩萨建立真心本来就自在的观 三摩地

2018-07-21

于修行当中发现:难道佛法单单只是在修集福德吗?当他思惟以后,知道福德与智慧都要具足,不是单单只有福德而已,因此他会寻找真善知识熏习般若度所应有的智慧。当菩萨兴起了什么是生命实相?想要探究时,表示菩萨已经六住位,应该转进七住位去探求什么是生命实相?这时,他会依照真善知识所说的参禅正知见去参究,当定力、慧力、福德等因缘条件成熟,亲证一切有情的生命实相心 三摩地

2018-07-21

如果说这个人他没有值遇善知识帮助他断除我见的话,他纵然在无想定里面,在四空定里面的无想定里面安住不中夭,能够存在八万大劫,即使这样子,等他在他的天寿结束回到人间的时候,他还要堕落的。所以说这个无想定─非想非非想天里面的无想定—它是有为的,而且它有所思维,所以它并不是真正可以获得解脱,所以它只是一个净无想道,而不是能够究竟解脱。所以佛陀在《中阿 三摩地

2018-07-21

如何才能证得真心实相呢?最为重要的莫过于听闻熏习了义佛法的正知正见,听从善知识的引导,信受佛说之如来藏真心,找到一个真正的入门方法。而当我们悟明真心见到自性之时,对照佛经即会倍感《心经》的亲切,《心经》所讲如来藏心、众生心不一不异和合运作的亲切,即会明白不仅《心经》是在讲真心实相,《金刚经》、《楞严经》等无数了义经典都不离此,因此我们会于如来藏总相 三摩地

2018-07-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