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若无此等菩萨所造之正论,譬如《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摄大乘论、显扬圣教论》等,则佛门中之未悟之师,便可大肆破坏佛教正法(以常见、断见外道法取代正法)是故其重要性不言可喻;不可因为诸论都是作法义辨正故,便排斥之。若佛门弟子都排斥法义辨正,则佛教正法将于不久以后消灭,如古时之天竺佛教被密宗外道法所取代一般,其后果极为严重;所以有智之佛弟子等,都应欢喜看 admin

2020-02-20

而三教则是指,初时四谛的小乘教,说二乘法;二时方等般若大乘教,说如来藏空性之总相与别相;三时解深密经唯识教,说如来藏空性之别相一切种智。这三时三教之前为华严时,之后为法华时,总称为五时三教。接下来,我们就来略说这五时。首先是华严时。世尊在菩提伽耶道场树下,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以后,在二十一天之中,对诸大菩萨众及人间根器成熟之众生,宣讲圆教及别教法门,也 admin

2020-02-20

近年来有些法师居士,崇尚二乘法,服膺应成派的中观思想,排斥大乘唯识系的如来藏经典,他们异口同声推崇四阿含,说四阿含是究竟说,是佛陀亲口所说;并且认为大乘唯识如来藏系诸经非佛所说,认为唯识诸经是方便说,是不了义说。这些人悉皆执著缘起性空之无常断灭法以为究竟,不承认有如来藏,不承认在无余涅槃中有空性本际独存。然而,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然!事实上,佛在四 admin

2020-02-20

所谓佛的知见,就是佛说法四十余年所阐述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这个真实心识。这个真实心,一切有情都有,祂真实存在,可以被菩萨所亲证。这个真实心,佛在三转法轮当中都说过,只不过是有隐说以及显说的差别。在三乘经典当中,佛陀很清楚的告诉大众,这个真心的自性寂灭、离见闻觉知。既然真心的自性寂灭、离见闻觉知,对于六尘当然就没有分别,所以祂是没有六尘境界的。如果 admin

2020-02-20

所谓佛的知见,就是佛说法四十余年所阐述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这个真实心识。这个真实心,一切有情都有,祂真实存在,可以被菩萨所亲证。这个真实心,佛在三转法轮当中都说过,只不过是有隐说以及显说的差别。在初转法轮,佛隐说真实心,譬如说无余涅槃的本际。由于声闻相信世尊的开示,知道进入无余涅槃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还有一个本际存在,所以阿罗汉进入无余涅槃并不是断 admin

2020-02-20

而大乘菩提的内涵,则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在总相与别相上,说二转法轮的般若空,这个般若空是以真心空性来函盖蕴处界空相;另一部分则是到了第三转法轮时,再从别相上来说明一切种智,也就是唯识的百法、千法、万法明门,同时也是如来藏系经典的内涵,这是第三转法轮时期所说的,证悟菩萨悟后进修的成佛之法。修学第二转法轮的般若诸经,可以使已经破参明心的七住位菩萨进 admin

2020-02-20

这些年来,正觉同修会所出版的许多书籍都源自于人家的质疑和攻击,譬如《平实书笺》、《灯影》、《护法与毁法》、《辨唯识性相》、《假如来藏》、《真假邪说》、《真假禅和》、《真假外道》等等,都是借着别人更深、更猛烈的质疑而作的法义辨正,不仅响应了提问者的质疑,也利益了广大的学佛大众,使大家的知见得以不断提升,实在说也是美事一桩啊!由于这样的因缘,帮我们把胜 admin

2020-02-19

所以,以这样来说的话,你就相当于只要能够跟人家说话,甚至是自己自言自语的时候,都能够因为对阿的敏感性〔编案:这也就是唯识百法里所说的作意〕,所以你会常常去提醒自己要深入观察一切法不生的义理,乃至于说要深入对一切法不生的种种的境界加以观行。这个就是一种修行的方式----透过阿这个字的修行方式。〔编案:这里所举的例子,是透过阿的单一字音作为诵习法义的方便法 admin

2020-02-19

外道只是说,因为跟真实的佛法做一个区隔,而说这个叫做外道,所以在这一个所说的这个宗旨的立基当中,我们就清楚我们运用我们的智慧,来依循佛的开示,来如实履践它,能够成就行菩萨道的,圆满完成成佛之道,那我们就是在内道当中行菩萨道,就是依循佛法的真实正理,而行成佛之道,最后圆满成就究竟的佛道,这就是在内道中,如果违背了佛所开示的,不在于这个当中,那就是外道 admin

2020-02-19

究其原因,都是对于识阴自己的认知错误,或者是被恶知识作了错误的教导,在唯识学中称之为邪教导。因此不断地在作识阴苦集的事业,令识阴喜乐增长、日渐广大,于是我见难断。《杂阿含经》卷9:佛告长者:若有比丘眼识于色,爱念染着;以爱念染着故,常依于识;为彼缚故,若彼取故,不得见法般涅槃。耳、鼻、舌、身、意识法,亦复如是。(《杂阿含经》卷9)以上经文的意思是说, admin

2020-02-19

----〈正觉总持咒〉这〈正觉总持咒〉已经含括释迦世尊所宣演阿含、般若及唯识三转法轮的整个佛法架构及内涵,并且十方世界诸佛世尊固然因为所摄受众生根器、因缘不同,而有或也宣说声闻、缘觉、佛菩提三乘佛法;或合声闻、缘觉为解脱道,加上佛菩提道而宣说二乘佛法;乃至或有只说佛菩提一乘佛法,但是将声闻、缘觉二乘解脱道含摄在佛菩提佛乘中宣说。因此说〈正觉总持咒〉已经 admin

2020-02-19

这个总持咒已经将释迦世尊所宣演阿含、般若,及唯识三转法轮的整个佛法架构及内容,以重点方式列出来;譬如五阴、十八界,涅槃、如来藏,般若、道种智,前面的这六个名词,已经函盖了世出世间一切法;接下来再将前面六个名词所含摄世出世间一切法,一一加以剖析,并汇归于一切最胜的八识心王,与此相应的五十一个心所法,二所现影的十一个色法,三位差别的二十四个心不相应行法 admin

2020-02-19

这〈正觉总持咒〉已经含括释迦世尊所宣演阿含、般若及唯识三转的整个佛法架构及内涵,并且十方世界诸佛世尊固然因为所摄受众生根器、因缘不同,而有或也宣说声闻、缘觉、佛菩提三乘佛法;或合声闻、缘觉为解脱道,加上佛菩提道而宣说二乘佛法;乃至或有只说佛菩提一乘佛法,但是将声闻、缘觉二乘解脱道含摄在佛菩提佛乘中宣说。因此说〈正觉总持咒〉已经具足解脱道及佛菩提道, admin

2020-02-19

在我们正觉同修会,更有不少的悲心特重的勇猛菩萨,愿意追随大善知识,在释迦佛末法一万年结束之前,要继续留在娑婆世界,不断努力地摧邪显正、护持正法,一直到正法灭尽为止,然后才共同往生到兜率陀天去,跟随弥勒菩萨继续修学唯识种智之学。所以佛教正法中的修行人,只要是听闻正法而心得决定之后,对于每一期生死都会面临的死亡时刻,都是一定能够坦然面对的,甚至是很欢喜 admin

2020-02-19

意根就是唯识学所说的末那识,仅能分别变动较大的法尘,无法很详细分别法尘,因此意根在醒的时候,藉著意识很详细分别以后,变成非常伶俐而处处作主。第八识又名如来藏、藏识,祂不分别六尘。也因为一切有情的真心八个识具足,所以才会有人提出这样的说法:“八个兄弟共一胎,一个伶俐一个呆,五个门前作买卖,一个家里把帐开。” 正因为一切有情都是八个识具足 admin

2020-02-19

而此十一色法,于三界中现前,非可谓无,然无实有不坏自性,念念变易,终归坏灭;如影似有,而无实质,故名八识心王及五十一心法之所现影,若离此二,尚无一法可得,何况十一?故云万法唯识。【三位差别故】;此谓心不相应行法,有二十四法: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报、名身、句身、文身、生、住、老、无常、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方、时、数 admin

2020-02-18

为什么佛陀会如此语重心长地说呢?玄奘菩萨在《成唯识论》中作了以下的论说:【恐彼于此起分别执,堕诸恶趣、障生圣道,故我世尊不为开演。】(《成唯识论》卷3)这段论文平实导师白话解释如下:恐怕那些外道、凡夫、二乘阿罗汉愚人,对于这个阿陀那识不能真的理解而生起虚妄的分别,就把阿陀那识执著为众生我-也就是执著为能见闻觉知的世间我、或者执著为外道所误会了的第六识 admin

2020-02-18

理虽如是,然自古以来仍常见有分宗、分派的事相出现;举要言之,譬如分为天台宗、俱舍宗、密宗、律宗、禅宗、净土宗、三论宗、华严宗、法相唯识宗等,将原本整体性之佛法分宗、分派而割裂成东一块、西一块,导致完整的佛法被切割得七零八落面目全非,真是令人扼腕、慨叹不已!然而此种现象不唯古时有之,今时亦有若干山头再立宗派,可惜观其所立宗旨与解脱道、佛菩提道之修证全 admin

2020-02-18

单修二乘菩提解脱之道者不可能成佛,唯知解脱而不解般若与种智故;一切修学成佛之道的圣者,必定兼摄阿含解脱道与般若中观、唯识种智大菩提道故;如是具足三乘菩提之修行者,方得名为大乘佛菩提道之菩萨行者。缘觉菩提觉证之因缘,乃依十因缘及十二因缘之思惟观行而得觉悟成辟支佛者;或有因见黄叶离枝飘落,便悟世间无常而成辟支佛者;或有因见他人之老病死,便悟色身及觉知心 admin

2020-02-18

三界唯心的心是哪个心?万法唯识的识是哪个识?是以意识心为主的六识心吗?还是以第八识为主的八识心呢?《华严经》中有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华严经》卷1)。这是说有一个心,好像工笔精巧的师傅,祂能够画出一切五蕴世间、一切器世间。也就是这个心能够出生一切有情的五蕴世间、一切器世间。而五蕴悉从生,这个五蕴呢,都是由这个心所出 admin

2020-02-1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