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祂有无量无边的异名,就好像《阿含经》常常说我、无我、如、本际、实际、涅槃、如来藏,《般若经》里面也常常说非心心、无心相心、无念心、无住心、菩萨不念心,而在唯识诸经中也常常提到说第八识、阿赖耶识、阿陀那识、如来藏、异熟识、真如、无垢识等等。亲证了祂以后就是大乘的见道,这个跟二乘亲证蕴处界的虚妄的见道,同样施设为人无我的名称,但是,所证所观察的标的却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法中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一句话其实已经指陈了有情生命的实相,也显示了万法的本质。它的意思就是说,三界中的一切法,包括有漏法,以及一切的无漏有为法,都是因为八识心王而出生;乃至于无漏无为法,也是因为八识心王而才能显现;如果离了八识心王,就没有一切法可得,因此说万法唯识。十方三世一切的有漏无漏法,既然都因为八识心王而出生或者显现,而八识心王又依第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已成就十信位修习对于三宝以及因果具有信心而进入住位的菩萨,经过初住位到五住位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福德资粮的修集后,进入六住位中,一方面先要证得声闻解脱道的见道,就是要断我见、疑见、戒禁取见这三缚结;另外一方面,才能够经由般若中观的熏习建立知见,再藉着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成唯识论》卷九),这大乘四加行的寻思与现观,在六住位满心时,一念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样子讲,各位同不同意呢?所以,同样一个问题再问各位:不同的人经历了同一个境界,每一个人的内相分到底是相同还是不同?是小小的不同还是大大的不同呢?可能你会说:老师!那至少我们两个人去看一朵莲花,也许我们两个人所见容有不同、心境会有不同,所联想出来的事物也有所不同,但至少我们见到的都是一朵莲花,不会变成玫瑰花啊!答案其实不然!在佛经上,特别是在三转法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譬如说,有八个字是诸位耳熟能详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当你明心的时候,你确实可以观察三界一切有情都同样是有这个心啊!不论是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有情,全都同样是由这个心来成就的,再也找不到有别的人(或者心)可以成就三界的有情了。而你也可以现前观察:万法都从八识心王和合运作而出生的,确实是万法唯识。这都是可以实证及现观的,怎么说它是伪经呢?只有受持六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样一个开国元勋功臣,他是把他视同自己的儿子这样子去养育;他如果不随着玄奘大师出家,他以后必定以他的聪明智慧,小小的年纪就能够写兵法,就能够诗、词、歌、赋就能够很通达;这从他所写的《唯识述记》,你都可以看到他的文笔,绝对不逊于所谓的苏东坡、所谓的黄庭坚,这些同样是三宝。那以窥基大师的例子,再相应于刚刚也有说到的,佛是太子出家,乃至其他的这些僧是王亲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不管是阿含诸经、般若经、唯识,这个三转法轮所说的,都是依于第八识如来藏而有佛菩提道、解脱道这样的一个道来修行;但是,如今他说没有第八识,也就是把根本灭除,这就是毁谤。说没有第八识的人,他是不可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道理。但是我们再来看说:那到底西方极乐世界那七宝池当中的莲花是怎么来的?我们刚刚讲说,佛发了第十八个愿,只要众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答:《明心与初地》是为会中已经明心,想要进修初地的人所说的法;因为在《成唯识论》课程中有极详细的解说,所以此书中只作补充的提示,因此较为简略。关于轮宝,请见《菩萨璎珞本业经》所载;轮宝的有无,与异熟果有关,如果菩萨生于天界,就自然会有轮宝,不生天界者则无轮宝。人间之菩萨得要修到三地满心,甚至有的菩萨须要到五地满心时才生起意生身,如《楞伽经》所说,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以往我们在《成唯识论》课程中早就讲过:真如亦是假名施设,真如只是识之实性。这些法义以前我都详细讲过,真见道与相见道也都讲过了!也已详细的说明:真见道只是根本智,相见道是更胜妙的后得智。可是他们当时听我讲解时没有生起胜解,所以念心所没有成就,早就忘记了!上个月还在抱怨我:萧老师以前都不为我们讲解‘真如是识之实性’。我说:他们不该怪我啊!我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再者,因为古大德观察因缘,用某一个法门来摄受众生,而学人看到大德的证量是这么样深广,因而建立宗派;可是当大德舍寿之后,往往后继乏人,所以法便式微,很少有能够像古德一样证量这么深的人,譬如说法相唯识宗。再者,古德也可能认为说某一个法门是很殊胜的,所以他一直努力去修学,可是往往自己却不知道说修学的标的为何,可是因此宗派却也建立下来。有善知识说,应当依照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三论与清辨派及唯识等大乘皆异者,乃其执二乘人亦必破法执、必达法空,方能通达补特伽罗无我,永断三界一切随眠。卷一第九如十地经云:『……故佛于大乘,圆满说彼义』。二乘但明生无我,不明法无我,亦得解脱,大小乘所通许。但二乘利根亦有明法无我者,以无大悲愿故仍证涅盘者,大乘亦多许之。天台宗之通教,三乘同以无言说道而证涅盘,亦是此意。然谓声闻、独觉 | admin 2018-07-22 |
![]() |
此派的特点:1,是不承认《解深密经》等佛陀第三转法轮的唯识经典是了义经。2,否定阿赖耶识的自证分,也就是否认有阿赖耶识的可证,否认万法唯识、三界唯心。3,并以此邪见组织“大乘佛菩提道次第”,误导众生。此派的观点错误严重。故我国不传,后来被传至西藏,得到了阿底峡、宗喀巴的厚爱,极力推广,破坏佛教之严重!月称梵名Candrakīrti,西藏名Zla-bagrags-p | admin 2018-07-22 |
![]() |
此派的特点:1,是不承认《解深密经》等佛陀第三转法轮的唯识经典是了义经。2,否定阿赖耶识的自证分,也就是否认有阿赖耶识的可证,否认万法唯识、三界唯心。3,并以此邪见组织“大乘佛菩提道次第”,误导众生。此派的观点错误严重。故我国不传,后来被传至西藏,得到了阿底峡、宗喀巴的厚爱,极力推广,破坏佛教之严重!【月称(Candrakirti 约7世纪中叶)】古 | admin 2018-07-22 |
![]() |
三、弥勒菩萨与佛教瑜伽唯识学派据《楞严经》所载的弥勒菩萨自述:我忆往昔,经微尘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灯明,我从彼佛出家。时佛教我修习唯心识定,入三摩地。历劫以来,以此三昧,事恒沙佛。至燃灯佛出现于世,我乃得成无上妙圆识心三昧。乃至尽虚空,如来国土,净秽无有,皆是我心变化所现,今得世尊授记,次补佛处。据《解深密经》所述,佛以瑜伽了义之教传与弥勒,令其九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这个状况下,又加上很多的熏习这些唯识的学者,其实是偏在否定藏识的预设立场之中。问题是,你否定藏识之后,你怎么有可能稍微真正地去知道般若的义理呢?因为般若的义理是极难证解,所以才说般若的法是甚深的,而凡愚是很难了知的。乃至于说,在未证种智所说的三自性,也就是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跟圆成实性之前,更不应该妄说三无性;那这样就很可能会妄谤甚深的了义法,那 | admin 2018-07-22 |
![]() |
我们在这一章里面所会看到的宗派,包含所谓的三论宗、天台宗、净土宗、华严宗、唯识宗等等,这些宗派其实都有所侧重。比方说三论宗,就是以三论作为一个宗派建立的基准,宗派所有的论说都以三论为基准。这些宗派既然都是专擅修习特定的法门,显然它也跟我前面所举的例子很像,也就是说,它都是根据众生所患的是什么样的毛病,所以需要用什么样的法门来对治。可是,正如我前面讲 | admin 2018-07-22 |
![]() |
大致上的说,佛陀一生的说法,五个时期叫作:华严时、鹿苑阿含时、方等般若时、唯识种智时,以及最后的法华涅槃时。我们先来看看里面的意思。第一个华严时,是说释迦牟尼佛在刚刚成道,一开始的时候祂就先说《华严经》,以自己亲证的这一些法,然后从凡夫地的法一直说一直说,说到圆满佛地的法,一一说明,无有遗漏者。所以,能够听佛华严时,它的对象是诸大菩萨。华严时的法, | admin 2018-07-22 |
![]() |
那么佛一生的说法,分成哪五个时期呢?它们分别是:华严时、阿含鹿苑时、方等般若时、唯识种智时跟法华涅槃时。在《涅槃经》里面说到,佛陀在菩提树下成佛之后,黑暗的世间就有了光明。世尊首先为这一些来自于他方世界的菩萨摩诃萨们,开始说《华严经》。这些大菩萨们,像是普贤菩萨、文殊菩萨等等的大菩萨,祂们知道释迦世尊即将要成佛了,所以从他方无量的世界前来这个地方, | admin 2018-07-22 |
![]() |
归来后,他在本国造了一个大讲堂,专门为众宣讲一切大乘经义,自此大乘瑜伽唯识法门广传四方。无著大师以此因缘继承了龙树、提婆的法脉,本宗称为“法相唯识宗”,西洋学者称之为:大乘佛教瑜伽行派。据《大唐西域记》说,无著菩萨上升兜率天,从弥勒菩萨受学《瑜伽师地论》。无著菩萨所作的《摄大乘论》、《大乘阿毘达磨集论》、《显扬圣教论》,是最先将佛陀&ldquo | admin 2018-07-22 |
![]() |
正文老师开示:法相唯识宗在佛法中之定位(一)各位菩萨:阿弥陀佛!我们在这一集里面要继续来跟各位说明的是“法相唯识宗在佛法中的定位”。那什么叫作法相唯识宗呢?有的人把法相唯识宗简称为“法相宗”,但是这样的一个说法是错误的,这是错误的一个称唿。如果一定要简称这个法相唯识宗的话,应该是要把它简称为“唯识宗”,而不应该简称为法相 | admin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