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平实复为此诸证悟同学施设增上班课程,解说唯识增上慧学──八识心王究竟瑜伽之理,欲以之复兴失传已久之瑜伽学派妙理,楷定三乘菩提皆为八识心王之法,非六识论等偏邪之见;由是引诸同学从真见道位渐次步入相见道位中,深修非安立谛三品心,次第修学无生法忍,迈向通达位。此亦证明瑜伽增上慧学中证真如而成真见道位菩萨,以及随后相见道位的非安立谛三品心与安立谛九品心、十 admin

2018-08-16

更有不少的悲心特重的勇猛菩萨,愿意追随大善知识,在释迦佛末法一万年结束之前,要继续留在娑婆世界,不断努力地摧邪显正、护持正法,一直到正法灭尽为止,然后才共同往生到兜率陀天去,跟随弥勒菩萨继续修学唯识种智之学。所以佛教正法中的修行人,只要是听闻正法而心得决定之后,对于每一期生死都会面临的死亡时刻,都是一定能够坦然面对的,甚至是很欢喜地迎接下一世新的学 admin

2018-08-16

当他接受了这样的事实的时候,《成唯识论》里面说:【依印顺定发下如实智,于无所取决定印持,无能取中亦顺乐忍;既无实境离能取识,宁有实识离所取境?所取能取相待立故,印顺忍时总立为忍;印前顺后立印顺名,忍境识空故亦名忍。】(《成唯识论》卷九)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在忍位的菩萨,他要能够印前顺后,也就是说,对前面的境界,他要能够印定那是事实,而能够对于这个事实 admin

2018-08-10

更有不少的悲心特重的勇猛菩萨,愿意追随大善知识,在释迦佛末法一万年结束之前,要继续留在娑婆世界,不断努力地摧邪显正、护持正法,一直到正法灭尽为止,然后才共同往生到兜率陀天去,跟随弥勒菩萨继续修学唯识种智之学。所以佛教正法中的修行人,只要是听闻正法而心得决定之后,对于每一期生死都会面临的死亡时刻,都是一定能够坦然面对的,甚至是很欢喜地迎接下一世新的学 三摩地

2018-08-10

过去虽有听过唯识学中的第八识,但是不知为何,我没有印象有谁能连结第八识和佛法修行的关系?或许问题的核心就在于将第八识心曲解了,所以自然连结不上。连五阴十八界观行,这样断我见的方法,都已经没人能明白佛世尊宣说的用意了;要等到平实导师出来阐扬说明,大家才有正确认识,就遑论要去连结更深奥的第八识真心。过去我总是没看懂印顺法师的观点,直到平实导师整体叙述后 三摩地

2018-08-09

他深解如来经中所说的法义,而在回国后,翻译了许多经典,后来接受佛教界的请求而写了《成唯识论》、《八识规矩颂》,深入解释这八个识的自性等。可谓甚深广大、胜妙无比,至今流传不歇。中国佛教史上,玄奘菩萨不是唯一证悟第八识的佛子,禅宗开悟所证同样也是第八识。禅宗二祖慧可悟得如来藏,菩提达摩以《楞伽经》印证他开悟;六祖慧能悟得如来藏,五祖弘忍以《金刚经》为他 admin

2018-08-09

这样子讲,各位同不同意呢?所以,同样一个问题再问各位:“不同的人经历了同一个境界,每一个人的内相分到底是相同还是不同?是小小的不同还是大大的不同呢?”可能你会说:“老师!那至少我们两个人去看一朵莲花,也许我们两个人所见容有不同、心境会有不同,所联想出来的事物也有所不同,但至少我们见到的都是一朵莲花,不会变成玫瑰花啊!”答案其实不 admin

2018-08-09

大乘佛法是以第八识如来藏法门为根本,如来藏是佛法的精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三界境界都是依如来藏而建立的,故说三界唯心;离如来藏第八识则无一切法,故说万法唯识。万法是由八识心王共同成就的,若无八识心王,则无三界万法,故说三界唯心。离如来藏第八识,亦无二乘菩提可言;因为二乘菩提所证的无余涅槃中,就是如来藏离见闻觉知而独自存在,是依如来藏 admin

2018-08-07

在正觉同修会平实导师所造的《灯影》一书中,有开示关于古代圣玄奘菩萨的摧邪显正事迹:【如是楷定八识心王之后,乃遍历天竺诸国,求见诸国国王,请求召开法义辨正无遮大会,提出“真唯识量”之主张,破尽当时天竺一切法师谬法;如是正本清源、澄清法义,当时少有人敢出面提出辨正者,故令当时天竺佛教普得回归正法,大为复兴。后时回唐,亦于国都长安城门高悬&ldquo admin

2018-08-05

 这个总持咒已经将释迦世尊所宣演阿含、般若,及唯识三转法轮的整个佛法架构及内容,以重点方式列出来;譬如五阴、十八界,涅槃、如来藏,般若、道种智,前面的这六个名词,已经函盖了世出世间一切法;接下来再将前面六个名词所含摄世出世间一切法,一一加以剖析,并汇归于一切最胜的八识心王,与此相应的五十一个心所法,二所现影的十一个色法,三位差别的二十四个心不相 admin

2018-08-04

这就要大略地来说明唯识的五位百法了。五位百法它的总纲说到:【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现。】(《大乘百法明门论》) 换句话说,它是有次第性。如果您能够把这个颂记住,并且如实地了解,对于大乘佛法,你就能够大概知道一个架构了。这个颂中的第一句“一切最胜故”,是在讲欲界一切有情的八识心王,但是一切有 admin

2018-08-04

玄奘法师当论主,然后祂就是以《制恶见论》一千六百颂来,还有立这个“真唯识量”的论义,来开示参与大会的人。并且祂跟大众来宣说,如果祂所说的论义有一个字没有道理的话,能够被质疑问难而破斥的话,那就请把我的头砍去--祂说这样的一个重话:如果祂的论义有一个字没有道理的话,能够被破斥,那就请把祂的头砍去--这样经过了前后十八天,始终没有一个人能够发 三摩地

2018-08-03

复次不只禅宗诸师如是言,乃至玄奘菩萨于成唯识论中更明白的开示见道是证解阿赖耶识-如来藏心,见《成唯识论》卷3这:「已入见道诸菩萨众得真现观名为胜者。彼能证解阿赖耶识(即如来藏也)。故我世尊正为开示。或诸菩萨皆名胜者。虽见道前未能证解阿赖耶识。」(CBETA,T31,no.1585,p.14,b28-c2)转贴以上收录于大藏经的经典和论著皆言开悟见道所证之真心乃是第八阿赖耶识-如来 admin

2018-08-01

真实如来藏目录序第一章依妄心之间断,证有如来藏……………………………001第二章依有情能忆念之有记心,证有如来藏…………………017第三章由因果证有如来藏……………………………&helli 三摩地

2018-08-01

五者,因有如来藏,才有吾人寿、暖,乃至舍身时,冷触发生:《成唯识论》云:定实有识(如来藏阿赖耶识),具根、寿、暖,有情摄故。由斯理趣,住灭定者,决定有识,实不离身。因有如来藏住于众生身中,执持色身,才有众生的寿命及体温存在。若没有如来藏持身,众生的寿命、体温就会中断,而成为冰凉僵硬的死尸。因为这样的缘故,即使处于灭尽定状态下的阿罗汉,虽然在灭尽定中 三摩地

2018-08-01

世尊在即将示现入灭前的开示,是说如来的“甚深秘密藏”,指的是第三转法轮所开示的大乘方等经典,也就是以如来藏为核心的唯识种智,而不是指双具常见以及断见的藏密外道法。例如世尊在《大般涅槃经》中,有开示说:【善男子!若人不闻如来甚深秘密藏者,云何当知有佛性耶?何等名为秘密之藏?所谓方等大乘经典。善男子!有诸外道,或说我常,或说我断;如来不尔,亦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说,有情众生所感知到的外境,其实都是如来藏这个本体所现起的影像而已,如果离开了本识如来藏,其实就没有外境可说了,这就是万法唯识的真理。依照他空见的教义,这个自心如来藏,从本以来就是自有的,但是显现于外在的蕴处界等等虚妄境界,却是属于他空之法,依于这个本不生灭的本体,而说一切的事物或者现象是空相、是性空。因此说性空只能说是他空,而不能说是自空;也 三摩地

2018-07-23

唯识宗也论到我识(即末那识)是前六识的根本识。因执著于为我才堕落于二元分别性中。为我的成功、为我的快乐、为我的长寿、为我的健康、为我的社交、为我的尊重等等,并在达成这些念识时一切中间过程生出的念识均不离为我,包括前面论及的真、善、美、净、慈、悲、勇、人、健康、长寿、幸福、秩序、文明等等。生命的业识体系本质就是一个自我设限的信息系统。当生命执著追求某 三摩地

2018-07-23

为什么大家总是对萧平实居士的书一再诽谤?(文/心悟法师)本文作者为中国杭州佛学院老师(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天竺路112号法净禅寺内杭州佛学院)好久没有发表博文了,最近一直在忙着唯识学研讨会的筹备,最近我也一直在深思一个问题,学术和信仰之间的关係。现在很多的出家人都在搞学术,总是用一些文本考证的方法在考证佛陀的教法。有的时候,理性的想想,佛教毕竟是佛教, 三摩地

2018-07-23

而此十一色法,于三界中现前,非可谓无,然无实有不坏自性,念念变易,终归坏灭;如影似有,而无实质,故名「八识心王及五十一心法之所现影」,若离此二,尚无一法可得,何况十一?故云万法唯识。三位差别故;此谓「心不相应行」法,有二十四法: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报、名身、句身、文身、生、住、老、无常、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方、时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