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上一集我们有讲到说,法相唯识宗其实不能简称为“法相宗”,如果要简称的话,必须要简称为“唯识宗”;因为所有诸法的一切法相全部都是依止着唯识——万法唯心、“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这个心、这个识。这个心就是如来藏心,这个识就是阿赖耶识,就是第八识,是依止着这个心才会有法相。所以如果没有这个唯识的证悟的前提的话,就没 | admin 2018-07-22 |
![]() |
因为其实净土行门与禅宗,其实还是以唯心净土,也就是说以自心如来、自心弥陀为亲证的最主要的一个标的。这个我们可以以世亲菩萨还有龙树菩萨祂求生极乐世界为借监,也就是说以世亲菩萨、龙树菩萨求生极乐为我们效法的对象。修学唯识必须要进入大乘的真见道,法相唯识宗通于各宗各派的证悟如来藏、证悟本心。也就是说,修学唯识如果你没有进入大乘真见道的话,那法相唯识宗的宗 | admin 2018-07-22 |
![]() |
【此论之作,以佛入灭六百年中,小乘之人不信唯心,心外取法,多起诤论,外道邪执,破坏正法,故论主兴悲,特造此论,故云:为欲除疑、舍邪执故;以疑与信反,今信此心,则疑自除矣!】修行之要当依止如来藏心,先断我见,我见先断,疑见及戒禁取见亦自断矣!佛法的修证得要离开能取所取二取,才是真实的法界实相境界。可是没有一个有情的七转识是可以无取的,“如果想要 | admin 2018-07-22 |
![]() |
但是也有人说“禅宗是真常唯心系”,那这样子说对吗?禅宗真的是真常唯心系吗?这个是因为浅悟或是说未悟的人才会这么说的,而大悟的人他一定不会这么说。因为大悟的人一定知道佛道次第,一定知道悟了以后其实还有很长很长的一段路需要修学,离佛地其实还是很远的,因为真常唯心其实指的就是佛地的无垢识。那大悟者一定知道说,佛道次第的修学必定是必须依此心才慢慢 | admin 2018-07-22 |
![]() |
那也就是因为这个样子说,禅宗所悟的这个真如心,祂并不是真常唯心。也就是说,在悟的时候其实祂还不是真常唯心,因为他还没有到佛地;因为他还没有到佛地,所以说祂所含藏的这些种子,都还会有变异;还会有变异,祂就不是真常。但是这个心体祂是真常的,这个心体是真常,可是祂心体里面所含藏的这些染污种子,乃至于所有一切有为法的这些种子功能,这部分都还没有究竟圆满,还 | admin 2018-07-22 |
![]() |
有谓禅宗是真常唯心系者,然此绝非大悟之人所说,唯有浅悟及未悟之人方始认同此说。何以故?所悟之真心本际,唯于究竟佛地方得名为真常故,彼时之真如唯带旧种,不受新熏,不再有内种变易故;未至究竟佛位,皆尚有变易生死异熟果种未断尽故。兹依禅宗证悟者于解脱果及佛菩提果之证量上,叙述禅宗于佛法中之定位。首叙解脱果:禅宗之破参者,若未先修得四禅八定者,破参时能断三 | admin 2018-07-22 |
![]() |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是佛教的根本理论,有人据此指责佛教是唯心主义,这里先辨析作为哲学两大阵营——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偏颇之处,再来区别三界唯心与唯心主义之不同。哲学有一个基本的问题,就是物质与意识(精神)谁是第一性的问题,也就是先有物质还是先有意识(精神)的问题,并据此划分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唯物论主张先有物质后有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神教的信众因为不明三界唯心造的道理,无法参透生命的奥秘,故将自心藏识所具有的功能作用,推给了上帝。或谓当今的克隆现象是以科学的手段创造生命,其实并非如此。克隆动物的生长仍然不能离开阿赖耶识的作用。当科学家以人工手段合成动物胚胎时,若合成的动物胚胎符合藏识入住的条件时,便会有有缘众生的中阴身带着它的第八识阿赖耶识入住其中(中阴身,详见第二章、第五节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假定几十年为一世,将来到佛法灭尽,头出头没,还不知要受多少生死轮回之苦,还不知要受多少饥馑、灾病、刀兵、之苦呢!可是一切唯心造,如果人们从现在起,忍着眼泪!咬紧牙关!深信因果!恭敬三宝,发大勇猛心!精进心!诵大乘经,至心念佛,把自己的事,即生成办,虽然几十年比较是受苦,可是从此超出三界,永不受生死轮回之苦了。这是一个便宜事,希望大家不要把这便宜事轻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一段意思是说,有一个心,祂好像是一个善于工笔画的师傅,能够画出种种的三界器世间,也能够画出一切有情众生的五蕴身。如果心中含藏人的业种,祂就帮你制造出一个人的五蕴身让你使用,如果心中含藏着畜生的业种,祂就帮你制造出种种不同的畜生身,供你来酬偿业果,由此因缘而受种种的苦报。如果心性多悭贪、嫉妒、邪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学人对宇宙器世间及六道众生存在之种种现象、差别叹为观止的同时,不禁会问三界众生及器世间都是哪里来的?难道真的有一个造物主?依佛教的教理来说,三界里的一切——器世间及众生,都是由心——识变现出来的,乃至解脱成佛也是心、识的作用,这就是佛教最上也是最根本的教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如佛教根本经典《华严经》(八十卷本)卷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当知后识唯心处舍,从此冷触遍满所依。意思是说,除了造大恶业及生无色界天者除外,一般来说,第八识是渐渐舍身的,非一时顿舍,随其舍身之处冷触便起;也就是说,亡者在息脉俱断以后,不论在世时是造善或造恶,都会在身上有冷触开始现起,而渐渐扩散到全身。这就表示意识觉知心,仍然一直在领受触觉尚未完全断灭,所以才能知道冷触。一直要到三至四小时左右,意识断灭了,乃至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从暗物质及暗能量(如来藏?缘起性的空(nothing))转化成物质大爆炸初期的黑暗时期(darkages,应正名为如来藏期、真如期,因此时宇宙只有如来藏),暗物质及暗能量蜕变成物质和光(三界唯心—如来藏、暗物质?),亦即器世界皆由黑暗物质及黑暗能量〔如来藏?〕。黑暗物质—非物质,非非物质。我们宇宙空间充满了黑物质,科学家认为:宇宙组成成份器世界—由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来藏表现为随熏习而转变,形变出一切的染法与净法,也就是三界唯心造。在《大乘阿毘达磨经》中的偈也提到了:此界是无始时来,一切诸法的依止,当有此界之时,则有一切诸趣以及涅槃的证得。但是这个真如心、如来藏,此界或者说实相,虽然成就了染、净二法,可是真如心的本身的自性,却是恒常不动的。如同一面镜子一样,镜子叫作胡来胡现,汉来汉现,胡人来到镜子的前面,镜子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菩萨于三界诸有为法中不生乐着,亦不愁忧烦恼;以证诸法唯心所现,实无所得,是故喜忧相灭,名为喜觉支。菩萨于诸法中了知一切诸法皆是自心缘于自心,除此以外,无法可得,心乐安住无所得境,名猗觉支。菩萨深入证验自心所取能取皆唯如来藏所现,能知能作主之心实无一法可得,心得定信,不移不转,名为定觉支。菩萨得心定已,观此定心住心亦妨涅槃,故于能观而具慧之心亦知应自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三乘菩提之宗通与说通第67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之意涵》正圜老师开示(原标题:法处所摄色)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三乘菩提之宗通与说通第65-66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之意涵》正圜老师开示(原标题:什么是慢?慢有几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也就是说,所有的法都是从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中出生,佛菩提道及三乘解脱道,也都是依于这个如来藏阿赖耶识而显、而修、而证;离开了如来藏,就没有一切法可得,当然也就没有三界六道可说了;因此说三界唯心,唯依第八阿赖耶识而有,依第八识而变现,以第八识为根本。-----《三乘菩提之宗通与说通第68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之意涵(五)》正圜老师开示(原标题:无为法真正的无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三界唯心学人对宇宙器世间及六道众生存在之种种现象、差别叹为观止的同时,不禁会问三界众生及器世间都是哪里来的?难道真的有一个造物主?依佛教的教理来说,三界里的一切——器世间及众生,都是由心——识变现出来的,乃至解脱成佛也是心、识的作用,这就是佛教最上也是最根本的教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如佛教根本经典《华严经》(八十卷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菩萨由是亲证,而信佛语,而入种智;诸佛由是亲证之具足而成就一切种智、而成佛道,而为诸利智菩萨说一切法皆是自心现量,而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摘录自平实导师著,《识蕴真义》,页304,佛教正觉同修会。)四阿含诸经所说者,唯是二乘菩提之解脱道,唯是出离观而已,并未说到大乘法的安隐观,只谈到大乘安隐观的名相而已,并未明说、显说法界万法体性之实相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