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心不放逸就可以离开身恶业、口恶业、意恶业,常为众生作大饶益,而常行十善,累积福德资粮,必定会示现菩萨富裕之相,生活无虞匮乏而不必受人供养的可爱异熟果报。(五)者断除嗔恚:佛在《优婆塞戒经》里说:“若欲修忍,是人应当先破骄慢、嗔心、痴心”。骄慢心、嗔心、痴心都是与我及我所相应的法,与菩萨的法是不相应的,因为菩萨的法是无所得法,是不在我及我所上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第二、是从深心中真的相信因果:深信持戒的因果,以持戒为因,必定有未来世的可爱异熟果报;以犯戒为因,必定会有未来世的极不可爱异熟果报;如果深心信受佛法僧,就能清净戒法,知道以持戒为根本而清净修行,就可以在最后成就佛果。深信因果,就知道持戒的净因一定会有清净果。第三、如果能理解戒法的精神,知道戒相施设的目的,也知道持戒的结果,有这样的理解,也可以使得戒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外道们的不杀戒乃至不邪淫戒,是根本就已经不净了,接着是受已不净……乃至果报不净,所以他们不能称为第一义戒,只能称为世间戒,当然所得到的果报也就只有世间法上的可爱异熟果报而已,不能得到出世间法的果报,由于这个缘故,我们应当要受第一义戒。(原标题:世戒和第一义戒)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菩萨所行布施,不希求来世财富具足、身相庄严,及行施之可爱异熟果报,而观世间一切有为法,体性都是生灭无常,虚妄不实,唯观成佛之道的大菩提果乃是最为殊胜之功德。菩萨之所以能行以上十相清净布施,究其本源实为大悲心所致,如《大丈夫论》卷一所述可知:菩萨悲心以施为体,世间众生以结使为体,纯以众苦以为一味,为得乐故行悲心施。日以照明为用,月以清凉为性,菩萨以悲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菩萨所行布施,不希求来世财富具足、身相庄严,及行施之可爱异熟果报,而观世间一切有为法,体性都是生灭无常,虚妄不实,唯观成佛之道的大菩提果乃是最为殊胜之功德。菩萨之所以能行以上十相清净布施,究其本源实为大悲心所致,如《大丈夫论》卷一所述可知:菩萨悲心以施为体,世间众生以结使为体,纯以众苦以为一味,为得乐故行悲心施。日以照明为用,月以清凉为性,菩萨以悲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远离这五种恶法以后,自然而然心中生起了欢喜心,就会因为欢喜心的缘故,得到更高的可爱异熟果报,乃至于获得真正的解脱。从这里就知道布施的重要。特别是对于菩萨道的行者来说,这布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菩萨所证得的佛菩提果和解脱果都要从布施中得。这个人现在世可以得到四种果报:第一、一切众生都乐于看见他,乃至怨家也乐于看见他。因为怨家也没有理由来攻击他,怨家也会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们就应该为他说:五阴也是一样的道理:过去世你布施了,就是给与人功、粪、水的加功用行了,所以这一世自然就会生长、发芽乃至结果实,你就得到布施的人间可爱异熟果报。所以五阴也是一样的道理,不可说五阴是无常,也不可说是常;都要看时节因缘,该怎么说就怎么说。所以,凡是说法都有一个前提,不能把前提割弃了而说某一法的结果,没有因的果都不是正理。如果他又改口说: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远离这五种恶法以后,自然而然心中生起了欢喜心,就会因为欢喜心的缘故,得到更高的可爱异熟果报,乃至于获得真正的解脱。从这里就知道布施的重要。特别是对于菩萨道的行者来说,这布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菩萨所证得的佛菩提果和解脱果都要从布施中得。这个人现在世可以得到四种果报:第一、一切众生都乐于看见他,乃至怨家也乐于看见他。因为怨家也没有理由来攻击他,怨家也会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修学大乘菩提所证得的人天果报是超过世间一切人天的、因为菩萨世世不断的利乐有情,必然可以获得后世无量的可爱异熟果,而这个可爱的异熟果和世人、天人所得的果报不一样,它是伴随着佛菩提果而存在的,所以是菩萨的可爱异熟果报;菩萨修集的福德因为伴随着佛菩提智,因此而超越于一切人天的果报。不但如此,道业上的证量果报也超胜于一切二乘圣者的果报。所以不是为了比较高下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修学大乘菩提所证得的人天果报是超过世间一切人天的、因为菩萨世世不断的利乐有情,必然可以获得后世无量的可爱异熟果,而这个可爱的异熟果和世人、天人所得的果报不一样,它是伴随着佛菩提果而存在的,所以是菩萨的可爱异熟果报;菩萨修集的福德因为伴随着佛菩提智,因此而超越于一切人天的果报。不但如此,道业上的证量果报也超胜于一切二乘圣者的果报。所以不是为了比较高下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正死位过后,中阴身生起时,意识才会在中阴身中生起,业风就开始吹袭:造恶业、谤法、毁法、大妄语者,即有恶风显现恶境;造善业、弘法、护法、说真实语者,即有可爱之来生境界相现起,由此而受来世可厌或可爱异熟果报,都是随其往昔及今生所造种种善恶业,而在六道中妄生妄死。由上可知,意识心在死亡时会渐渐消失,断灭不存之时才能进入正死位中,但是在正死位中的心却只是意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很会任何世间技能也是一种无记业(非关善恶),但用这种技能来行善就造就了善业,若用这种技能造恶就造了恶业,未来世就有善恶报!所以多累积善业与清净的业,未来世就会有很多可爱异熟果报,以及也会有禅定乃至解脱的果报。那这些在经典中都有详细说明,而我们也应该继续在安居乐业中寻找安身立命及悟道解脱之路!所以就是要继续加油啰!《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佛语阿 | 三摩地 2018-07-23 |
人间的诸地菩萨,如果剃头着染衣而出家了,或是维持在家身,都不会胸佩璎珞作为庄严,因为这不是他们的可爱异熟果报;但是生到色界天或欲界天的诸地菩萨都自然而然会有璎珞庄严,这也是衪们的可爱异熟果报。因此说,璎珞其实是戒行清净、定法亲证、慧学亲证的表征,这就是菩萨的璎珞。戒行既是菩萨优婆塞的璎珞,显然璎珞只是表征,所以不应特地去买璎珞在身上佩戴。守持优婆塞 | admin 2018-07-23 |
|
![]() |
所以,众生的因缘果报真是难可思议啊!在这里,我们还是要诚恳的呼吁菩萨们:要多在戒律上用心,多在法义上用心,并且能够谨言慎行,自然就能避开未来世的不可爱异熟果报了。如果仅就这一世来看的话,那就应该要遵循“菩萨不故入难处”的规范,使自己不要有被强暴的恶因缘发生。菩萨们也要学会保护自己,有智慧来避免乱伦的情形。如果能够处处小心谨慎,一切都不需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很会任何世间技能也是一种无记业(非关善恶),但用这种技能来行善就造就了善业,若用这种技能造恶就造了恶业,未来世就有善恶报!所以多累积善业与清净的业,未来世就会有很多可爱异熟果报,以及也会有禅定乃至解脱的果报。这些在经典中都有详细说明,而我们也应该继续在安居乐业中寻找安身立命及悟道解脱之路!所以就是要继续加油啰!《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佛语阿难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信心坚固而修集慈悲心,就不会俙求:我修集慈悲、利乐众生,众生会怎么回报我?也不会这样子想:我现在以慈悲心来利益众生,未来可以得到世间法中的可爱异熟果报。不能有这样的想法,这是第二十个条件。实义菩萨的第二十一个条件,修集慈悲时,对怨家及亲属要其心无二平等而修慈悲;当你布施佛法、布施财物时,都以平等心来布施。乃至为众生而舍身时不会说:这是怨家仇人,我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信心坚固而修集慈悲心,就不会俙求:我修集慈悲、利乐众生,众生会怎么回报我?也不会这样子想:我现在以慈悲心来利益众生,未来可以得到世间法中的可爱异熟果报。不能有这样的想法,这是第二十个条件。实义菩萨的第二十一个条件,修集慈悲时,对怨家及亲属要其心无二平等而修慈悲;当你布施佛法、布施财物时,都以平等心来布施。乃至为众生而舍身时不会说:这是怨家仇人,我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此说,如来藏是一切善不善法之正因,说如来藏能普遍兴造一切五趣众生;如来藏就好像巧匠一样,能够创造变现出种种的人物和动物,能够依照有情各自之业力而创造有情的色身;造恶业者会创造出三恶道众生之不可爱异熟果报身,造善业者则会创造出善道有情之可爱异熟果报身。如来藏在创造出有情各自的异熟果报身之后,自身却离见闻觉知,离一切思量性、作主性,不受苦乐报,永远住于远离我与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有时候善业障碍佛道的增上更为严重,例如有人应修解脱出离三界之法或成佛的法道,但是却爱乐贪着后世人天善法的可爱异熟果报,再加上邪见的误导,因此一世努力地行人天善法而布施行善,却不图解脱与成佛的宏大志愿,更因邪见的误导而轻视毁谤大乘成佛之道,误认为「努力行人天善法就能成佛」,此乃善业障碍佛道增上之例,此亦是业障的一种。又如有些新学菩萨,初发菩提心欲成就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好或不好的果报称为黑业与白业,能够招到可爱异熟果报的,称之为白业,也就是可以招感快乐殊妙的果报,像得到天人的果报;如果招到不可爱的异熟果报,称为黑业,也就是招感秽恶不净的果报,像地狱果报。但这也有上下的相对性,如对天人来说,人间并不是殊妙的果报,所以他如果来到人间是下堕;但是相对于地狱界的众生来说,人间的果报是殊胜安乐太多了。-----《三乘菩提之学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