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永远舍离对三界万法的贪爱,乃至了尽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的一切苦厄,达到究竟涅磐彼岸。如《心经》所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其实所谓“八苦”,也是因缘聚会触受而已,既非真实,亦属无常,众缘消散,“苦”即不存,如来藏无受无取,无苦无乐,根本就不存在什么“苦乐”,一切都是在如来藏表面的浮光掠 | 三摩地 2018-07-21 |
|
诸佛则是灭尽三界分段生死无明已,进断藏识中一切烦恼障之习气种子随眠,并断尽所知障之一切无明随眠,故其第八识中种子流注变易已灭,永不变易,名为已断变易生死;如是已证有余涅槃、无余涅槃而不住无余涅槃境界中,复已断分段生死及变易生死,依入初地时所发十无尽愿度化有情而永无休止,不入涅槃亦不住生死,名为无住处涅槃;此唯诸佛证得,如是究竟解脱之果并非二乘圣人所 | 三摩地 2018-07-21 |
|
有法执故有变易生死。二乘的阿罗汉、辟支佛已断我执,故其分段生死已断,由不断法执,故其所取之无余涅槃——异熟识仍有识种流注变易现象,名为变易生死未断。诸佛已断第八识所含藏之烦恼种子,复已断烦恼习气种子,已断所知障之一切随眠,其第八识种子不仅完全清净,而且识种流注变易现象也灭除了,名为断尽变易生死。诸佛如是已断分段生死、变易生死,住于无住处涅 | 三摩地 2018-07-21 |
|
菩萨从初地开始渐渐断除烦恼障习气种子,并且一分一分的断所知障中无始无明上烦恼,到了七地满心断除故意保留的最后一分思惑,烦恼障习气种子同时断尽;最后成为妙觉菩萨,示现受生人间,已经断尽了烦恼障一切习气,并且断尽所知障一切随眠,永断变易生死无明,成就了大般涅盘、四智圆明,成就究竟佛果。----第21集佛陀是什么?正源老师开示 (原标题:菩萨修学成佛所必须 | 三摩地 2018-07-21 |
|
从此以后,第八识如来藏当中所含藏的一切法种,就都不再受新熏,因为已经究竟,所以永远不会再有变易了;这个时候变易生死就断尽了,法无我智也究竟,这时候四智圆明,也具足了四种圆寂,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究竟成佛。这个时候第八识如来藏才真的叫作佛地真如无垢识。所以说,佛陀才是究竟的解脱者。-----《三乘菩提之三乘菩提概说第121集由三乘菩提架构得到的正确结论(上)》 | 三摩地 2018-07-21 |
|
四为无住处涅槃:亦依自心藏识而言,谓佛地之第八识已断尽分段生死之现行,成就阿罗汉所证之有余依与无余依二种涅槃;并进而断尽烦恼障之习气种子随眠,永离变易生死;亦断尽无始无明一切随眠,智慧究竟圆明,故如来藏灭除阿赖耶识名及异熟识名,改名为无垢识,亦名佛地真如;于一切境界,于一切法,于一切有情,悉皆真实如如。如是佛地真如,由断尽分段生死及变易生死之证量故 | 三摩地 2018-07-21 |
|
接下去要断变易生死,还是要念佛,所以说念佛的果报很殊胜。另外我们说:念佛俱足三无漏学。首先讲戒学:我们念佛念到事一心的时候,譬如说有相的念佛三昧,不管是持名的念佛三昧或者是观想的念佛三昧,或者说无相的,例如无相念佛还没悟之前,还没有见自性弥陀之前,这还是属于‘事一心’。不管是有相念佛或无相念佛,在事一心的状态里面,不会造三恶业,身口意的恶 | 三摩地 2018-07-20 |
|
↓断尽变易生死成就大般涅槃九地:由八地再证道种智一分故入九地。主修力波罗蜜多及一切种智,成就四无碍,满心位证得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十地:由九地再证道种智一分故入此地。此地主修一切种智--智波罗蜜多。满心位起智云,及现起智云所含藏种种功德,成受职菩萨。等觉:由十地道种智成就故入此地。此地应修一切种智,等觉地无生法忍;于百劫中修集极广大福德,以之三十 | 三摩地 2018-07-20 |
|
所以同样的道理,我们众生既然可以一直不断的轮转生死而一直存在,那诸佛更是能够存在啊!只是说我们是轮回生死,而佛陀祂们是因为已经解脱了,已经究竟了解了实相之后,所以祂们不再有分段的生死也不再有变易生死,因为祂们有了四智圆明之后,祂们就可以长久住世而利益众生。所以说我们也要相信佛陀的寿命是无量的,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的寿命是无量的,所以我们发愿往生西 | 三摩地 2018-07-20 |
|
接下去要断变易生死,还是要念佛,所以说念佛的果报很殊胜。另外我们说:念佛俱足三无漏学。首先讲戒学:我们念佛念到事一心的时候,譬如说有相的念佛三昧,不管是持名的念佛三昧或者是观想的念佛三昧,或者说无相的,例如无相念佛还没悟之前,还没有见自性弥陀之前,这还是属于‘事一心’。不管是有相念佛或无相念佛,在事一心的状态里面,不会造三恶业,身口意的恶 | 三摩地 2018-07-20 |
|
什么叫作最微细的贪呢?就是还愿意在三界中,没有脱离生死,还是有变易生死可以来受胎,乃至于在人间成就佛果;而不是离开了这样的学佛的道路,像二乘人一样,以无余涅槃作为归依处。所以,佛陀说,其实众生最主要是在性障的部分——贪、瞋、痴、慢、疑,瞋因为非常的粗重,而且不利于自己的佛道。《华严经》说,这样的话等于是非常非常多的障碍,不断的细数给我们菩 | 三摩地 2018-07-20 |
|
于七地满心时,证得念念入灭尽定,将烦恼障习气种子随眠断除;虽然断除了分段生死,但仍然有变易生死未断除。接着,再将变易生死最微细的无始无明随眠一一断除,最后才能成为四智圆明的究竟佛。从上面种种分析可知:在证悟以前,也就是在七住位以前,菩萨为了证悟所需的具备的条件所作的种种行,包括了菩萨十信及六度的种种行,都属于渐修,与顿悟无关;待菩萨于参禅因缘成熟时 | 三摩地 2018-07-19 |
|
于七地满心时,证得念念入灭尽定,将烦恼障习气种子随眠断除;虽然断除了分段生死,但仍然有变易生死未断除。接着,再将变易生死最微细的无始无明随眠一一断除,最后才能成为四智圆明的究竟佛。从上面种种分析可知:在证悟以前,也就是在七住位以前,菩萨为了证悟所需的具备的条件所作的种种行,包括了菩萨十信及六度的种种行,都属于渐修,与顿悟无关;待菩萨于参禅因缘成熟时 | 三摩地 2018-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