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如果对学戒具足正信,这时候自然就会乐于去受持三归五戒了。戒心就是我们自己愿意受持佛所施设的禁戒,除了受持禁戒之外,如果我们有犯戒的话,我们会愿意诚心诚意去忏悔改过。那么戒心很显然的,能够做到戒心的这一步,那必然是表示说:因为戒的本身对我们世间人来讲,一般人来讲都是一种约束。我们能够捐弃自己的成见,愿意接受佛给我们的约束来改正我们的行为。这表示说我们 | 三摩地 2018-07-21 |
|
一般在第六信位、第七信位的不退心、回向心具足的时候,就一定会乐于归依三宝;在第九信位戒心具足的时候,就会乐于受持五戒十善、乃至六波罗蜜;当第十信位愿心具足的时候,就会勇于发起四宏誓愿,进入初住位,开始于外门修学六波罗蜜。而且十信位的修行具足的状况,除了对于三宝的信心之外,也包含对善知识、对自己的信心,以及对于菩萨愿、菩萨行、菩萨善巧方便等等的种种信 | 三摩地 2018-07-21 |
|
当一位菩萨能够以至诚心发起这样的誓愿,并且如法受持三归依之后,那么就成了佛门四众之一的优婆塞、优婆夷,或者是比丘、比丘尼了。有许多人自称为是佛,但是他们除了受持佛教的三归依之外,另外同时也经常祈求其他的许多神明;他们认为有拜有保佑,拜越多的神明就越能够得到神明的保佑,这样子他会觉得比较安心。但这其实就表示,这些人都还是属于民间信仰的层次,因为他们对 | 三摩地 2018-07-21 |
|
佛在《优婆塞戒经》卷六中讲到,【若优婆塞常能出至寺庙僧坊,到已亲近诸比丘等;既亲近已,谘问法味;既问法已,当至心听;听已受持忆念不忘,能分别义;分别义已,转化众生,是名优婆塞自利利他。】您三归五戒之后,如实修行,就会慢慢地逐分去证得解脱果,趣向远离生死过咎、趣向于涅槃安乐。这段就是告诉菩萨们,要有自利利他的行为。所以佛经中说是名优婆塞自利利他。其实 | 三摩地 2018-07-21 |
|
当一位菩萨能够以至诚心发起这样的誓愿,并且如法受持三归依之后,那么就成了佛门四众之一的优婆塞、优婆夷,或者是比丘、比丘尼了。在,有许多人自称为是佛,但是他们除了受持佛教的三归依之外,另外同时也经常祈求其他的许多神明;他们认为有拜有保佑,拜越多的神明就越能够得到神明的保佑,这样子他会觉得比较安心。但这其实就表示,这些人都还是属于民间信仰的层次,因为他 | 三摩地 2018-07-21 |
|
乐听如来十二部经,受持读诵、书写、思义。为法因缘,不惜身命、妻子、财物,其心坚固,怜愍一切。口言柔濡,先语实语,无有恶语及两舌语。于自身所不生轻想。舒手惠施,无有禁固。常乐修磨,利智慧刀。虽习外典,为破邪见,出胜邪见。善知方便,调伏众生,于大众所,不生恐怖。常教众生,菩提易得,能令闻者,不生怖心,勤修精进,轻贱烦恼。《优婆塞戒经》上佛陀亲自说:善男 | 三摩地 2018-07-21 |
|
戒心就是我们自己愿意受持佛所施设的禁戒,除了受持禁戒之外,如果我们有犯戒的话,我们会愿意诚心诚意去忏悔改过。那么戒心很显然的,能够做到戒心的这一步,那必然是表示说:因为戒的本身对我们世间人来讲,一般人来讲都是一种约束。我们能够捐弃自己的成见,愿意接受佛给我们的约束来改正我们的行为。这表示说我们有领略到佛法的胜妙,我们对佛法有相当的信心,我们才愿意去 | 三摩地 2018-07-21 |
|
当一位菩萨能够以至诚心发起这样的誓愿,并且如法受持三归依之后,那么就成了佛门四众之一的优婆塞、优婆夷,或者是比丘、比丘尼了。在,有许多人自称为是佛,但是他们除了受持佛教的三归依之外,另外同时也经常祈求其他的许多神明;他们认为有拜有保佑,拜越多的神明就越能够得到神明的保佑,这样子他会觉得比较安心。但这其实就表示,这些人都还是属于民间信仰的层次,因为他 | 三摩地 2018-07-21 |
|
二住位的菩萨也同时在持戒上面用心,锻炼自己的心性,如实的受持戒法;将修学佛菩提道所知道的胜妙法义,在实际生活中展现出来以锻炼自己的心性,使原来有所染污的觉知心能够远离杂染,使自己的心地在知见和戒德上都能比以前更加的清净;渐渐的,就如同清净透明的琉璃中映照出来的真金一般。能够这样修治清净而安住下来的时候,就叫作治地住,就成为二住位的菩萨。三住位叫作修 | 三摩地 2018-07-21 |
|
最重要是因为说,你今天既然要修学佛法,当然要依止于三宝而修学,最基本的五戒一定要受持;你要成为菩萨,那当然你一定要求受菩萨戒。还要行十善。行十善指的是什么呢?就是不杀、不盗、不邪淫(出家不淫),对众生修慈悲心;然后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对众生要说如实、有意义的话,不欺诳;不贪、不瞋、不谤菩萨藏。对于这个十善业,为什么也是修集福德资粮呢?我 | 三摩地 2018-07-21 |
|
谓(1)信心(起清净信之位)、(2)念心(念持不忘之位)、(3)精进心(专心一意,修善业之位)、(4)定心(心定于一处而不动之位)、(5)慧心(明确了知诸法皆空之位)、(6)戒心(受持菩萨的清净戒律而不犯过之位)、(7)回向心(将修身的善根,回向于菩提、悟之位)、(8)心(护持佛法,守住己心,不使起烦恼之位)、(9)舍心(住于空理而不执着之位)、(10)愿心 | 三摩地 2018-07-21 |
|
因为诸佛菩萨的加持之中你无法受持,因为佛菩萨是无时无刻不悯念众生的,因此如来从来都是不停的加持众生,可是众生我们却没有持守好而漏失,因为众生没有这个基本功德种子,就不能够相应诸佛的加持。所以大心欲求往生极乐世界的上品上生者,在此世娑婆世界的这里学佛,就应该努力的熏习第一义知见及次法的功德成就,那就你求生极乐的果德就很容易的增上。这个部分的观念非常的 | 三摩地 2018-07-21 |
|
二住位的菩萨也同时在持戒上面用心,锻炼自己的心性,如实的受持戒法;将修学佛菩提道所知道的胜妙法义,在实际生活中展现出来以锻炼自己的心性,使原来有所染污的觉知心能够远离杂染,使自己的心地在知见和戒德上都能比以前更加的清净;渐渐的,就如同清净透明的琉璃中映照出来的真金一般。能够这样修治清净而安住下来的时候,就叫作治地住,就成为二住位的菩萨。三住位叫作修 | 三摩地 2018-07-21 |
|
那么,禅究竟应如何修行呢?简单讲,悟前参禅明心,主要包括两部分:1、前方便(闻法阅经建立知见;闻时记忆闻后思惟;培植福德广结善缘;受持佛戒,发菩提心;减除世间五欲之贪着;忏悔业障,深信因果;消除慢心;发大愿心);2、正修行(谨慎选择教禅的善知识;正修功夫——看话头、参话头、参公案思惟观之功夫;深解第一义经典;学习参究话头与公案的方法;学习禅 | 三摩地 2018-07-21 |
|
受持五戒、八戒斋,修行诸戒学,不造五逆者,中品上生花开后,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上至信因果、不谤大乘、发无上道心者,上品下生者一日一夜(极乐世界之日夜)花开后,七日之中乃得见佛,三小劫后得证初地。深信因果、不谤大乘、善解义趣、于第一义谛心不惊动者,上品中生者一夜花开后,佛及菩萨俱放光明,照行者身,目即开明(见佛),因前宿习,普闻众声, | 三摩地 2018-07-21 |
|
二住位的菩萨也同时在持戒上面用心,锻炼自己的心性,如实的受持戒法;将修学佛菩提道所知道的胜妙法义,在实际生活中展现出来以锻炼自己的心性,使原来有所染污的觉知心能够远离杂染,使自己的心地在知见和戒德上都能比以前更加的清净;渐渐的,就如同清净透明的琉璃中映照出来的真金一般。能够这样修治清净而安住下来的时候,就叫作治地住,就成为二住位的菩萨。三住位叫作修 | 三摩地 2018-07-21 |
|
这位菩萨的烦恼很轻,盖障很少,不会被心中的恶觉观所恼乱,而且很快的就会把它给除灭掉;他很快的就能够受持诸法的甚深义来成就念力,而过去世久远以来所修学的法,都能够很快的忆持回来,也能够让受学的人忆念不忘。在般若波罗蜜多的性相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位菩萨对于因明、内明等一切明处,以及一切智处都能够出生智慧;这位菩萨对于不是和相应的放逸之处,也都能够思量清楚 | 三摩地 2018-07-21 |
|
到了三地满心后,他可以取证俱解脱果而不取证,因为凡是菩萨有四禅八定时,他只要见道,就可以成为俱解脱的阿罗汉,可是他不要;三地菩萨要修学四禅八定,加修四无量心、五神通,修学满足,这时由于他在很早以前,一个无量数劫前(七住位)他就已经证得断我见、断见惑的功德了,他这时有能力可以取证无余依涅盘,可以成为俱解脱的菩萨阿罗汉,可是他不要,因为志不在此;为什么呢 | 三摩地 2018-07-21 |
|
并授记她未来:一向以尊重心,承事供养,听闻,守护受持,复令无量阿僧祇众生回向菩提,然后于此三千大千世界,光曜劫中而得成佛,号法光曜如来应正等觉。)盘头达多问鸠摩罗什菩萨:你崇尚大乘经典,是否曾见到什么妙义?鸠摩罗什菩萨回答:大乘的道理比较深妙,阐明我空、法空的真正空义;小乘偏于局部的真理,有许多缺失。盘头达多正如当今许多佛教学者不解大乘空义,说:你 | 三摩地 2018-07-21 |
|
为欲受持一切如来所说法眼。为欲摄受诸佛菩提。为护一切正等觉教。广界尽虚空性穷未来际。一切劫数无有休息。为摄受妙法发第二大愿。为一切佛出现于世。无余一切诸世界中。住覩史多天宫为首。降下入胎住胎生长出家成道。受梵王请转轮示大涅盘。为悉往诣。供养受法加行为先。为一切处同时而转。广界尽虚空性穷未来际。一切劫数佛出世数无有休息。为悉往诣发第三大愿。为欲引发诸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