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市场贩卖斗秤不平戒第十九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为于身命,若作市易、斗秤卖物,一说价已,不得前却,舍贱趣贵。斗秤量物,任前平用,如其不平,应语令平。若不如是,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注释】[市易斗秤卖物]:受戒已的优婆塞、优婆夷,经营商业,以斗、秤作为卖物与他人的工具。如经营米粮业者必须用斗,经营菜贩业者必须用秤。但现 | 三摩地 2018-07-22 |
|
因此我们常看到经典中有关能够真正受持、读诵经典之利益的开示。例如在《妙法莲华经》卷7中有开示:若有人受持、读诵、解其义趣,是人命终,为千佛授手,令不恐怖,不堕恶趣,即往兜率天上弥勒菩萨所。这里就是世尊要我们能够经由证悟如来藏心,也就是此经,而能够真正受持此经;再进一步能够深入地去阅读、观察此经,而渐渐增长智慧;因此便能为人解说,也就是能够诵此经。因 | 三摩地 2018-07-22 |
|
当一位菩萨能够以至诚心发起这样的誓愿,并且如法受持三归依之后,那么就成了佛门四众之一的优婆塞、优婆夷,或者是比丘、比丘尼了。有许多人自称为是佛,但是他们除了受持佛教的三归依之外,另外同时也经常祈求其他的许多神明;他们认为有拜有保佑,拜越多的神明就越能够得到神明的保佑,这样子他会觉得比较安心。但这其实就表示,这些人都还是属于民间信仰的层次,因为他们对 | 三摩地 2018-07-22 |
|
具足解脱道,及佛菩提道,求正觉佛子,一切应受持。这个〈总持咒〉很特别的地方,是在于它里面谈到的,有实相的法在里面,所以如果您能够至心持诵这个咒语的话,那您就会有趣向于菩萨的忍陀罗尼,因为在这里面包含了实相的义理。至于说法陀罗尼的部分,这个部分确实也包含了所有一切菩萨所该学的法在里面,用最精要的字表示出来。比方说,五阴十八界就已经函盖了一个有情众生他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三乘菩提之念佛法门》第10集<受持三归之行(二)>正礼老师(原标题:什么是外道邪说?) | 三摩地 2018-07-22 |
|
阿弥陀佛! ------《三乘菩提之念佛法门》 第09集<受持三归之行(一)> 正礼老师(原标题:什么是天魔?) | 三摩地 2018-07-22 |
|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念佛法门》第09集<受持三归之行(一)>正礼老师(原标题:佛法就是实证生灭法与不生不灭法!) | 三摩地 2018-07-22 |
|
除了在家、出家,事实上佛法的实证也不分男女,我们也来举一段来证明:【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所说微妙第一,下至女人亦能受持,尽有漏,成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中自身作证: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是为如来说无上灭。】这段说佛陀所说的内容微妙第一,下至女人亦能受持是说,以前在古印度的时候,是有种性差别,也有男女高下差别;可是在当时,比男人 | 三摩地 2018-07-22 |
|
而这些能够一接触佛法就信受奉行的人,虽然之前仍然是外道,但是他们的善根深厚,当世尊为这些人开示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说明凡事都有因果,福德是从布施而来,受持五戒才能够续得人,要修学十善道才能够往生欲界诸天等等道理的时候,这些人听了之后就能够理解,并且深信因果,愿意努力精进修学。佛陀就说这些人:心地柔软,烦恼很轻,很容易开导,而且信心清净,就好像洁净 | 三摩地 2018-07-22 |
|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讲记:「我释迦如来曾经说一切诸相就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因此就不是众生。须菩提!所有『如来』都是说真话的人、说实相语言的人、说如如之语的人、说不欺骗语的人、说前后不异语的人。须菩提啊!如来所得到的法,这个法无实也无虚。须菩提!如果菩 | 三摩地 2018-07-22 |
|
具足解脱道,及佛菩提道,求正觉佛子,一切应受持。(原标题:《金刚经》的四句偈) | 三摩地 2018-07-22 |
|
亲近恶友懈怠乱心,乐处无明不信六度,不乐修褔不观生死,常乐受持他人恶语,是名假名菩萨。〗讲记大乘法中有名义菩萨和实义菩萨二种,名义就是定位的意思,以某名确定他的位子;就好像法律一样,比如你想要拍卖债务人的财产来抵债,要先取得执行名义。如果没有取得执行名义,你有本票、债权、借据、支票都没有用,有抵押权也不能拍卖;你不能拿着借据、支票、本票要求法院依抵 | 三摩地 2018-07-22 |
|
【若优婆塞常能出至寺庙僧坊,到已亲近诸比丘等;既亲近已,谘问法味;既问法已,当至心听;听已受持忆念不忘,能分别义;分别义已,转化众生,是名优婆塞自利利他。】(《优婆塞戒经》卷六)延续了我们之前所说的,您三归五戒之后,如实的四种修,慢慢地逐分去证得解脱果,趣向远离生死过咎、趣向于涅槃安乐。这段经文就是告诉我们继续下来的话,我们要有自利利他的行为,所以 | 三摩地 2018-07-22 |
|
佛弟子正因为要解脱生死,所以才要学佛,那么既然想要学佛,当然必须要来归依佛陀、归依三宝、受持三归五戒,才有可能成就这件事情。至于一神教就是因为不知道有归依三宝,因此他们只信受上帝,认为信仰上帝就可以上天堂,结果还是出不了三界。至于一贯道他们归依的三宝,其实就是以精、气、神来当作三宝,然而这个精、气、神其实是生灭法,是五阴中名与色的存在而有的,所以它 | 三摩地 2018-07-22 |
|
经文说“具足受持五戒”,当然五戒之前一定还有三归,有三归、有五戒这样慢慢地少分具足了以后,小乘声闻见道——断我见,乃至大乘菩萨明心所需要具足的四证净,也就是四不坏净。对于佛法僧三宝、对于佛所立下的戒,佛法僧戒都有清净的信心,乃至终究依于证得沙门果,乃至更上的大乘菩提的果证量,而能够真正地、如实地对于三宝一切有清净的、具足不坏的金 | 三摩地 2018-07-22 |
|
由于这些因缘,就会在受戒之后不去毁犯戒法,而以至诚心来受持戒法,这个就是为自己而作的观察,也就是“自为”。第二个“为世”,我们可以应用“惭”与“愧”的善心所力量,来帮助我们持戒清净。一方面因为知道自己所行不如法,而内心产生羞耻心;另一方面是因为知道自己的行为错误,无法面对他人、对不起他人而产生愧疚。因此有了惭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三)、此经中受持六字大明咒之法师,戒行缺乏且有妻有子,所住及衣著亦皆污秽:《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卷四:“彼法师者,难得值遇,能受持是六字大明陀罗尼,见彼法师同见如来无异,……彼之法师戒行缺犯,而有妻子,大小便利,触污迦裟,无有威仪。”这样的形象,与藏传佛教某一类行者无异;故此经应是左道密宗初期所造,为密教部所摄经典。(四)、 | 三摩地 2018-07-22 |
|
亲近恶友懈怠乱心,乐处无明不信六度,不乐修褔不观生死,常乐受持他人恶语,是名假名菩萨。〗——《优婆塞戒经》(名义菩萨品)第八大乘法中有名义菩萨和实义菩萨二种,名义就是定位的意思,以某名确定他的位子;就好像法律一样,比如你想要拍卖债务人的财产来抵债,要先取得执行名义。如果没有取得执行名义,你有本票、债权、借据、支票都没有用,有抵押权也不能拍 | 三摩地 2018-07-22 |
|
10种〖实义菩萨者:能听深义,乐近善友;乐供养师、父母、善友,乐听如来十二部经,受持、读诵、书写、思义。为法因缘,不惜身命、妻、子、财物,其心坚固;怜愍一切,口言柔软,先语实语,无有恶语及两舌语;于自身所不生轻想,舒手惠施无有禁固;常乐修磨利智慧刀,虽习外典为破邪见、出胜邪见,善知方便、调伏众生,于大众所、不生恐怖。〗——《优婆塞戒经》(名 | 三摩地 2018-07-22 |
|
智慧成熟者,具足,善说、恶说、能解义趣,受持分别,生智成就,堪能究竟离诸烦恼。(《菩萨地持经》卷3)意思是说,菩萨长寿久住、容貌端正,出生于豪贵上族之家,拥有众多资财及广大眷属,不欺诳、不诈伪、处世公正,众人对他所言无不信受,有大名称、大方便、大智慧,又有为人恭敬尊重赞叹的种种技艺工巧,具有讲理守伦常的人格特性,少病少恼堪能任持重责,获得这样的果报 | 三摩地 2018-07-22 |